那些撤销封锁的御林军,内心恍惚,依旧驻守在直播点外,望着兴高采烈相拥着向前的百姓,向天幕的方向走去。
他们是御林军,维持皇城秩序,保护天子安危。
可他们也是帝国的军人,是守护江山百姓的士兵。
司暃居然连皇上都能说服,这一刻她在人们心中的映像,早就不是昔日的荡晋江妇司暃。
人们难以按捺心中雀跃,争先恐后的问道:“司先生今天还让我们看后人登月飞天的样子吗?”
司暃方才说给皇帝听的那几句诗,听得人们热血沸腾。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话说的多好啊。
多少代中华儿女,都曾表达过对月的畅想。
人们为此对月幻想,创造出多少月亮上的神话。如今神话便为现实,他们想借后人的眼,哪怕是看千年之后的月。
作者有话说:
十点才下班,日更好艰难啊。
第35章
哪怕后唐各界心思各异, 不同的人对司暃的看法不尽相同。
但那人承诺的飞天直播,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
尤其是直播范围内各大书院的学子。
他们不仅想要见证飞天, 更想知道后世的人们, 是如何飞天,他们依靠的是什么飞到九天之上。
南山书院外,秦方彧本是之前与司暃争锋相对最厉害的, 却在这一日起了个大早, 抢占书院门口视野最开阔的位置。
他虽然很好奇司暃的直播,但秦方彧依旧嚷嚷着:“后人飞天成功,又不是司暃这女人的功劳。我只是看看那些为飞天努力的后人而已, 跟司暃没有关系!”
后唐朝廷虽然相当抵触司暃的存在, 但对于飞天壮举, 上至皇亲国戚, 下至平民百姓, 无不充满着期待与好奇。
就连韩宿也被贺连城早早叫起来, 赶去最近的直播点去观摩直播。
康来兄酒量好,宿醉从不过夜, 将韩宿灌醉不得不在外留宿一夜, 又一大早被他吆喝醒, 赶驴似的跑去看司暃的直播。
中国航天史的发展比之世界,并不算久远。
即便是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史,便已经浩如烟海, 不知从何说起。
司暃干脆调出最近待命启航的航天员身份信息,一边带领人们观看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一边向人们科普。
“在我们华夏历史上, 秦汉之前的先人面对太阳东升西落, 日月星辰交替出现, 提出了盖天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人们生活在棋盘一样的四方大地上。”
“再后来,天文学家们用更精准的测量发现日影千里差一寸,从而否定了盖天说的理论,提出了更加符合星辰万物运行规律的浑天说。但是今天,在我们的航天员踏上征程之前,司某不得不再次否定前人的这些猜想,我们生活的大地,不是盖天说中那样的四方大地,亦非你们这个朝代所猜想那般,浑天如鸡子。”
司暃一口气连续否定了两次先贤学者的猜测,百姓之中尚未来得及做出反应,而在读书人之中则引起轩然大波。
但首批直播点外的观众,比如南山书院的学子,尹伊书院的温晋浩,甚至城郊农庄附近的百姓们都无动于衷。
哪怕司暃笃定的推翻两个前人学术猜想,他们也丝毫不想发表意见。
而没有挨怼经验的二批次直播点外,人们的质疑弹幕飘满了虚拟屏。
【凭什么说前人的盖天说与浑天说是错误的呢?】
【这女的算老几?他有什么证据证明吗?】
【盖天说也好,浑天说也好,这都是天文学者们穷尽一生积累总结得来的经验。有些老先生更是历代钦天监国师大人,他们怎会说错?】
问天阁外,航天员的出征仪式打断了所有人的疑问。
三名宇航员身穿舱内压力服一字排开,天幕转播的3D视频让直播点外的人们仿佛就站在航天员的面前,听航天员出征前的宣誓。
“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州十四号宰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您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陈东,航天员刘洋,航天员蔡旭哲。”
这一刻,直播外的弹幕再多疑问也开始归于平静。
现场的热烈氛围同样引爆了直播外百姓的感管,在航天员周围人们高声致敬航天员的呐喊中,直播点外的人们选择了闭嘴,将疑问暂时塞回心里。
那边的后人们都已经要出发了,司暃所言真假,其实很快就可以得出真相,人们意识到此时质疑司暃是否狂妄自大,实则毫无意义。
航天员搭乘着地勤大巴车开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司暃继续向后唐百姓科普。
“中华儿女的航天路,只有短短数十年。这数十年来,为了走出脚下这片存在了亿万年之久的星球,种花家儿女为此做了无数准备。”
“我们花费一年时间,只为计算出一条卫星发射升空的轨道。”
“我们飞上九天,那里没有神仙;人们凿地万里,那里也没有地府。”
“种花家在浩瀚太空之中,搭建了一座属于我们种花儿女的房子,取名天宫。梦到天宫里。见长庚星颗,忽自月边飞至。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取自宋代诗人的词作。”
“我们的太阳探测卫星取名羲和号,取自华夏历史的神话传说。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我们的月球探测仪取名嫦娥,中国航天的浪漫,是传承自千年之前的古人。”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古时的人们依靠北斗星来指明方向,如今种花家的北斗卫星系统,继续在天上,为中华儿女指明前路。”
“正是这些航天史一步一个脚印的铺垫,如今的中华儿女,踩着数十年来先烈们开辟出来的登月之路,即将再次踏上征程。”
后唐的人们并不能够短时间理解并分清不同的系统,卫星,在中国航天事业之中的位置,却依稀感受到这一步步走来,那些后人的不易。
而此时,三名航天员已经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巨大的航天发射塔孤零零屹立在荒原之上。
那些人们看不懂的设备,让直播点外所有人都闭上嘴不再轻易质疑。
临近起飞,航天工作组对时间得谈话,让从有过这些神奇经历的后唐百姓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
“三十秒”
“三十秒”
“二十秒”
“二十秒”
“十九八七......”
“点火!”
坐落在发射台上的巨大火箭底部突然窜出浓烈的火焰,眼睁睁目送三名航天员登入火箭的后唐百姓几乎忍不住叫出声。
“起火了!那三名航天员还在里面呢!”
然而想象中的灾难并没有出现,只见白色的火箭在火焰中缓缓升空,脚下是高强度燃烧留下的冲天浓雾。
紧接着便是后唐人们一系列不理解,但听起来很高深的对话。
“酒泉光学跟踪正常。”
“东风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东风飞行正常。”
“太原雷达跟踪正常。”
“渭南雷达跟踪正常。”
......
火焰托举着升空的载人火箭逐渐飞出人们视野,只有直播固定屏幕之中,工作人员持续不断在报告火箭跟踪信号。
看不到画面的人们又开始冒出无数问题。
方才的火箭哪里去了?
这就是登上月亮了吗?
真正的九天之上,究竟是什么样,人们并没有在直播中看到,他们甚至开始怀疑,司暃不过是在骗人,骗术在显示面前,终究还是无处躲藏。
司暃揉了揉额头,科技差距太大,果然是无法三两句解释的清的。
神州火箭此时依旧在轨道飞行,司暃不得不尽量浅显易懂的向人们讲解。
“人类目之所及终有尽头,诸位也是看着火箭升空直至消失在视野之中的不是吗?大家不妨等一等,等火箭到达天空之上,看一看方才登上火箭的三名航天员,是否在天上?”
【那什么时候航天员们可以抵达天宫呢?】
“大约三个时辰。”司暃回道:“到时候,航天员带领大家回望这片土地,诸位就会发现,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既不是天圆地方,也不是浑如鸡子,而是一颗蔚蓝球体。”
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司暃今日所言,一次次颠覆人们的认知。
他们脚下这片土地, 怎么可能是圆的?
直到这时, 人们才开始回忆起司暃方才的介绍。
那些因为一时听不明白而被人们忽略的东西……
她说“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
也说“脚下这颗存在亿万年之久的星球。”
那些被人们无视的字眼,突然在眼前活跃起来。
难道说自古以来,人们眼中的月亮, 太阳, 乃至脚下这片土地,都是圆圆的球体?
这怎么可能?
直播间望不见飞船的主持人在废话唠嗑,直播点外的百姓也在与司暃扯皮。
航天员从地面出发, 火箭升空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进入预定轨道然后抵达空间站, 大约需要六个小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