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完结+番外 (二木则林)


  言下之意就是说许淙不会画重书轻,被人叹一声可惜了。
  既然如此,那趁他年纪还小,早些把名声传开,对他将来的科举之路也更有好处。古往今来那些‘孝子’、‘贤孙’、‘神童’等等,难道他们的家人就没有替他谋算?
  可太多了!
  许明成来到勉县的第一年,就见过好几个特地带到他面前的所谓‘神童’,有的不过是只会背一两首诗而已,远不及淙哥儿。
  金氏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孩子将来的科举之路能顺利几分,她哪有不高兴的,于是激动问道:“老爷,那我们以后要怎么做才好?”
  “要不让淙哥儿多画两册?”
  金氏思索着,“我看他喜欢得紧。”
  许明成却摇头,“不可,他的心还是得在读书上。”
  “我已经吩咐了那书坊掌柜,让他把画册往外卖,勉县那是绝对不许卖的。如此,淙哥儿近几年也就不会知道了。你也记得别说漏了嘴,这件事等他长大一些再说,免得他年纪小便得知此事,移了性情。”
  他轻咳了两声,叮嘱道:“而且以后也要看着他些,这种画册,一年画上一本也就够了。正好如今天冷,衙门里的事情不多,从明日起我便给他加功课。”
  “等他忙起来,自然就把这事忘了。”
  金氏:……
  感情老爷都想好了。
  既然如此,那她也不再说什么了,于是便答应下来。不过私底下她也在嘀咕着,心想老爷这做派,被淙哥儿画到猪圈里,还真不冤。
  原本夫妻俩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过了几日,许明成又拿回来一张银票。
  “这是孙教瑜给的,他看到了淙哥儿的画册,便想起家里也有一间书坊,于是跟我说也想寄一本回去刻印,刻印好之后就直接在那边售卖,我答应了。”
  “这钱是定金,你也收起来吧。”
  金氏低头一看,见是一张二十两的,虽然比前头那张低,但也不少了,于是打趣道:“老爷,只这一本画册的润笔便有如此之多,若往后淙哥儿一年画上两册,那你的俸禄可就拍马都及不上他了。”
  许明成笑了起来,“如此岂不更好?旁人知道了,谁不羡慕?”
  “对了,月底黄管家会先拿十本画册回来。你留下几本,剩下的收拾年礼的时候,往岳父岳母、你的几位姐妹,以及我们在京城交好的几家府里各送一些。”
  “唔,就按照之前的说法,说淙哥儿见我这个做父亲的思念家乡,于是就画出来给我贺寿的吧。”
  “从这里去京城也就二十日功夫,正好赶上过年。”
  “另外还有云兄那头也莫忘了,云兄画艺高超,而淙哥儿也跟着他学过一月,算起来还是他的半个弟子呢。”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云兄那边你多送一份,他的长子尚在老家族学,把他的那一份也捎上,”
  他暗示着提到,“云氏学堂不错。”
  金氏也和他想到一块去了,“我明白了,老爷你放心吧,这事我会料理好的。”
  “说起云知府,淙哥儿近日老往厨房跑,还霍霍了我的许多好颜料。听他的意思,说画了滴酥鲍螺还不够,要给蕙姐儿以及莹姐儿画铁锅炖大鹅呢。”
  许明成哑然。
  他听说过画鸡画鸭画鸟画鹅的,但还真没听说有人画‘铁锅炖大鹅’。自己这个儿子,还真是与众不同。
  就是不知道擅长画山水、画鸟兽,在人才济济的翰林院也有一席之地的云兄,收到一副‘铁锅炖大鹅’的图之后,会是什么心情。


第35章
  许淙并不知道家里因为他的画册添了些进项,也没有注意一连几天餐桌上都出现了他很喜欢,但平时比较少做的大菜。
  比如铁锅炖大鹅,也比如酸萝卜老鸭汤,还有他爱吃的滴酥鲍螺也一买就是两盒,好像不要钱一样。除此之外,他的衣服里还多了麒麟套装、仙鹤套装,每一件都用了很好很柔软的料子,刺绣也是栩栩如生,非常好看。
  许淙嘀咕了一句‘渣爹是不是发奖金了’,然后就扔到一边不管了。
  因为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之前种的菜长出来了!
  经过王老夫人的精心照顾,以及许淙偶尔表面胡搅蛮缠,实际非常有用的意见,家里的两块菜地都冒出了绿油油的菜苗。
  尤其是韭菜和葱,都能吃了。
  这一天许淙就和王老夫人一起,割了一茬韭菜苗,然后再加了一些葱苗拎到厨房。许淙还特地吩咐了韭菜要包成饺子,葱花切碎洒在上面。
  他要吃韭菜鸡蛋饺。
  家里的厨房已经断菜好一阵子了。
  勉县不比庐州,这里的冬天冷得更早,那寒风吹得人走在路上都要打颤。早在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一堆堆地落,如今已是十一月下旬,整座许府,连精心侍弄的花木上的叶子都掉没了。
  一眼望去,就看不到一点绿色。
  所以张厨娘看到许淙提着的小篮子后大惊,“淙少爷,您这篮子韭和葱是哪儿来的?是从外头买的吗?在哪儿买的啊?”
  张厨娘毕竟是在京城长大的,往年冬天的时候,金家也从外头买过一些菜蔬。而且在庐州的时候也亲手做过王老夫人种的韭菜,所以对许淙提着的这两样菜并不陌生。不过她因为近些日子在外头买菜的时候,经常听人提起勉县的冬天种不了菜,而且王老夫人种菜的地方也没让闲人过去,所以一时间没想到是自家种的。
  看到许淙提着的这一篮子,她下意识就想到是从外头买的。还想着若是不贵的话,得跟夫人说一声,自家得常买些回来才好。
  毕竟老爷和少爷都喜欢吃。
  许淙翘起嘴角,“我们种的!”
  种得可辛苦了!
  那两块菜地,不但照搬了王老夫人提到过的‘下铺肥料,上盖稻草’秘方,许淙还回想起记忆里的大棚蔬菜视频,把他们之前赶路用的油布找了出来,给两块菜地‘盖房子’,并且为了让它们保持暖和不至于冻死,他还在里面点了火盆。
  当然,点火盆这种事是青木做的。
  总而言之,他和王老夫人一起,把这些菜照顾得很精心。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有一半的菜种没有发芽,或者是中途夭折。
  真的很不容易了!
  张厨娘没见过在老夫人住处后面偏僻地方的那两块地,也不知道种起来的艰难,但听说是自家种出来的,她顿时惊喜万分。
  “老夫人您可真厉害!”
  “我这些日子在外头采买,到处都问遍了,但大家都说没有。还说勉县这地方啊,就没听说过冬天还有新鲜菜吃的。”
  许淙瞪圆了眼。
  明明他也有种的!
  怎么就只说他奶奶呢?
  好在在场的还有王老夫人,她老人家开心地笑道:“这都是淙哥儿折腾出来的,也不知道他哪儿来那么多的鬼点子,又是‘穿衣裳’、又是‘烤炭火’。”
  “勉县的冬天比庐州还要冷,我还以为连韭都种不出来呢,没想到能长这么好。这不,刚长出来一茬,淙哥儿就闹着要吃了。”
  张厨娘便也识趣地夸奖了许淙,不过她嘴上虽然说了,但心里却想着淙少爷才三岁多,还没有桌子高呢,顶多也就下地拔拔草,哪有什么种地的手艺。这样好的菜,也只有在庐州时候已经种出过韭的老夫人才能种得出来。
  许淙没注意张厨娘的表情,时时都仰着头看人也是很累人的一件事,所以他放下篮子之后就自然地目视前方,听到夸奖后美滋滋的。
  “我要吃韭菜鸡蛋饺,多放葱。”
  张厨娘连连点头,“知道了,淙少爷。您放心,我包饺子的手艺那是从小练到大,连吃过御膳的金大人都夸过的。”
  “保准包出来的饺子个个都一样,半点馅都不露。”
  张厨娘的手艺许淙是放心的,尤其是对方做的包子、饺子,那是皮薄馅大非常好吃,于是放心地和王老夫人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回去了。
  本来这种小事,让青木跑一趟就好了,但今天是他们的菜园子收第一茬菜的日子,所以许淙觉得需要一点仪式感,于是就亲自来了。
  回去的路上,王老夫人感叹,“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都不知道若是想要菜在冬天长出来,居然还要给它们盖房子,烧炭火。”
  “淙哥儿,还是读书好啊。”
  “你要多读书。”
  许淙点头保证,“知道了,奶,孙儿一定会多多读书的!”
  他这次说服王老夫人的理由,就是说从书里看到过、以及远途的见闻。事实上也是如此,在暖房种菜的事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记载了。人们在屋子里昼夜不停地燃烧柴火,使得屋内气温升高,通过这种方式把菜种出来。
  不过这个方法种出来的菜很贵,没多少人吃得起。
  许淙用的办法比较简单,就是仿照现代的蔬菜大棚,利用家里剩下的油布搭一个棚,这样白天菜能够吸收到一些阳光,冷起来的时候就在里面点火,烧稻草、柴或者木炭等,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温度。
  虽然单颗菜的成本还是挺贵,但因为油布是以前剩下的,柴房里夏天积攒下的木柴也有很多,所以两块不大的地,表面上没花什么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