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亲爹卷成首辅[穿书] 完结+番外 (二木则林)
“所以淙哥儿你不要害怕,进去之后千万不要害怕,也不要紧张,要跟你平时在家里的时候一样,知道吧?”
许淙无奈,“夫子,我不怕!”
他对县试这套流程已经很熟练了,在恭州的时候还去围观过呢。也跟孙大郎、许明成他们这些参加过的人取过材,甚至还画了出来。
许淙小的时候,因为带有前世的记忆,所以觉得考第一一点都不难,因为他的记忆里就经常考第一,有时候一年能拿好几次。但学习了六年的科举知识后他发现,想要在科举上考第一,还是有些难度的。
因为许明成出的题,他有时候会做不出来。
这倒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笨或者不努力,而是在恭州的时候,许明成要忙于公务,他的功课大半时间是孙秀才教的,也就沐休的时候许明成会给他辅导一下重点内容,所以学习效果就没有在勉县时候的好。
这次回乡,许明成对他的要求,就是考中秀才就行,当然名次那是越高越好,说这样有利于他拜一个好老师。
许淙是坚信自己能够考中的,所以现在是真的不害怕、不紧张。他就是有些好奇,不知道庐州这边的县试,和其他地方是不是一样的。以前渣爹就跟他说过,庐州的县试要比勉县的要难,不知道会难多少。
额头已经开始冒汗的许夫子还想再说,却被许明成阻拦了,“好了堂兄,淙哥儿在恭州的时候,还好奇地进去看过呢,你不用担心。”
许淙点头,“是啊,他们考完的时候,我还去看过。恭州的考棚也是破破烂烂的,角落里还有蜘蛛网和灰尘。”
许夫子擦了把头上的汗,“那就好,那就好。”
见应考的人渐渐往入口行去,并没入其中,许明成便朝许淙点点头,“淙哥儿,你去吧,为父在此等你。”
许淙提着考篮,兴致勃勃,“好!”
等人走得不见了踪影,送考的人群也渐渐散去,一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并且脸色发白的许夫子才渐渐放松下来。
许明成看着他这样子摇头,“堂兄,这么多年了,你这毛病还是没有变。”
许夫子苦笑,“是啊。”
“早几年弟妹给了我一个方子,用过后倒是好些了,还考过了童生。但这次送淙哥儿来考,看着他们一个个地进去,我这老毛病不知怎么的,就跟我自己去考秀才一样,又犯了。”
他心有余悸,“好在淙哥儿胆子大,一点都不害怕。不过明成啊,等淙哥儿考府试和院试的时候,我就不来送他了,免得把他吓到。”
许明成到不觉得儿子会被这样的小场面吓到,不过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等淙哥儿考完,他这个堂兄就得吓得病上一场,所以无奈点头。
“随你吧。”
“不过堂兄,我还是那句话,你若想科举有成,那这个毛病还是得治一治,不然这辈子就只能留在村里做夫子了。”
许夫子苦笑,“科举有成,谈何容易啊。”
于是许明成便也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后,平静下来的许夫子便问道:“明成,你这次真的会在家里待到八月,等淙哥儿考中秀才后再启程?”
许明成点头,“不错。”
许夫子的表情变得犹豫起来,“我听闻朝中官员是三年一任,而外放的官员往往会在卸任之前,得知下一任官职,好动身前往。”
“那你这回卸任,可是知道了?”
许明成摇头,“未曾,我在恭州的时候,已上书吏部想要告假返乡,一来的确是许久未曾回来了,二来则是淙哥儿的文章火候已到。他此番下场,头名恐怕不行,但考个秀才还是无碍的。”
“九岁的秀才,这对他的将来大有好处。”
“所以告假的同时,我也给岳父去了一封信,请他老人家将我候缺的折子压一压,等淙哥儿考完之后再说。”
听到这话,许夫子皱紧了眉头。
他倒不是觉得许明成告假回家,以及许淙九岁就下场考秀才有什么不对,就是觉得如此一来,许明成会不会耽误得有些久了?
于是他道:“明成,可你这样一来,会不会就耽误了啊?”
“不如你还是按时赴任,至于淙哥儿这边,就由族中和弟妹看着。等今年八月淙哥儿的名次出来,再由族中派人,将婶婶还有他们母子护送到你任上,如此也两全其美,你觉得这个主意如何?”
许明成却依旧摇头,他的目光有些悠长,“等淙哥儿考完,我要带他们一起去京城,岳父去年给我来信,说想见一见淙哥儿。另外此番上京,我也打算给淙哥儿找一个老师,他是时候拜一个好的老师了。我最近几年事忙,估计顾不上他。”
“至于我的去处,我也另有打算,不急。”
许夫子这才放心下来,“那就好,那就好。”
“总而言之,你这边有什么缺的,尽管跟族里说,这几年风调雨顺,族中也攒了些银两。你是族里最有出息的,叔公和我爹都说,一切都要紧着你使!”
许明成脸色柔和,“堂兄放心,我这边是尽够了的。倒是淙哥儿那,这次回乡,我欲给他寻一个书童,就如同以前你随我一起去书院那般。”
许夫子精神一震,急问:“那你可有人选?!”
第72章
面对着许夫子的追问,许明成没说自己看中了谁,而是道:“淙哥儿这次若真是考中了秀才,那么我给他寻的这个老师,十有八九就稳了。”
“他家学渊源,往后的日子也较为空闲,所以我打算等淙哥儿长大一些,就将淙哥儿托付给他。那这样一来,他现在的书童青木是奴仆,跟着一起去读书,就有些浪费了,不如再加一个机灵些的族中子弟。”
说到这里,许明成叹息,“我们族里底子终究是单薄了些,我亦只有淙哥儿这一个儿子,待我老去他便又是独木难支。”
“若有族中子弟能受大儒熏陶,领悟几分文气,将来也能考中举人或者进士,那我们许氏一族,才算是真正起来了。”
“是极是极!”许夫子赞同点头。
他倒不觉得族中子弟顶着一个‘书童’的名号跟在淙哥儿身边,会不会招惹来闲话,因为世间很多人,特别是寒门出身的读书人都是这么做的。很多寒门出身的官员,身边都会有亲近的族人,要么是同辈,要么是晚辈。
而往往世家出身的,才会是所谓的‘家生子’。
寒门子弟初时家贫买不起仆从,如果能够拜得一个好老师,进了一个好书院,那么难道还要自己洗衣做饭,跑腿送信,将宝贵的读书时间耗费在这些寻常小事上面吗?
当然是派人去照顾他了!
许明成当年就是如此,他考中秀才之后,便能够去好一点的地方读书,当时族里是有考虑是不是给他买一个仆从的。但后来仔细一想,发现仆从底细不明,万一把当时还只是十几岁的许明成带坏了可如何是好?
而且有什么人,能够比休戚与共的族人更能放心?
最重要的是,名为‘书童’,但实际上还是自由之身,只是跟在有出息的族人身边几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好让他的心神都放在读书上罢了。
名声可能不太好听,但好处是实打实的!
许夫子就是因为跟着许明成去了书院,接受了指点,所以他的学识才能突飞猛进。若不是他本身有畏惧考试的毛病,恐怕现在连秀才都已经考出来了。而许桥虽然读书差,但他办事机灵,如今的日子也过得比很多族人都要好。
所以现在听到许明成这么说,他便点头,“淙哥儿年纪小,若离了你们身边,是得有稳妥的人跟在身边才好。”
“遇到了什么事,也能有人商量。”
“是啊,”许明成道:“不过此事不急,等淙哥儿长大一些再说。另外这个人选,也得先读完四书五经,不然就要耽误了。”
许夫子认真点头,“我明白了。”
外面的两人正在商量事情的时候,里面的许淙已经通过了点名,并且提着考篮找到了自己这次考试的位置。
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位置还算不错。
许淙挺满意的。
等题目一打开,他就更满意了。
因为都会做!
原本许明成跟他说庐州的科举,要比勉县以及恭州的难,许淙心里还有些打鼓呢,但没想到虽然是难了点,却没有想象中的难。
不过许淙也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先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比如研磨出一份浓淡相宜的墨汁,然后才按部就班地一题一题往下答。
经义默写……
试四书文二篇……
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许淙虽然口称自己不会作诗,但并不是作不出来,只要给他多一点的时间,他还是能够写出一首能看的诗的。毕竟科举的时候并不需要写出什么千古名句,只要求词句通顺,压韵没错并且符合题意即可。
比如这次的县试,出的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春’,他便只需要写一首关于‘春’的诗,实在想不出来那把自己以前写的关于‘春’的诗改一改,然后写下来也行,反正都是自己的,而且没有传出去人家也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写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清穿之宠妃 (文婉) 2023-2-21完结1958 8474人们称她们的感情为历史都认证的深情,包括或穿越或重生的她们也这样认为,于是一切都变...
-
穿成虐文男主他妈 完结+番外 (小猫睡了) 塔读VIP2021-05-23完结一朝穿书,肚子里揣了个父不详的娃。仔细一看,娃娃竟然是是之前看的虐文里的男主。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