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统一商量过的,可以提前关门,但是没有过完年提前开门的道理。
苏安安戴着苏母准备的帽子走到门口,打开门看到了蔡大姐一家。
“大姐,我也终于见到你们了,小爱军怎么样。” 苏安安低下头摸摸蔡爱军的帽子,他裹得更严实,脖子上还围着一条毛线织成的围巾,只露出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
蔡爱军抱住苏安安的大腿,仰起小脸,眼睛眯成一条缝,“安安姐姐,我过年考试考了全班第一名,老师给我发了奖状还有一个小熊文具盒。”
“是吗?” 苏安安牵起蔡爱军的手往屋里走,“我就知道你很厉害。”
“安安姐姐,我以后会和你一样厉害对不对。”
“你会比姐姐还要厉害,知道吗?”
苏安安说的话并不是在哄小孩子开心,之前没有教蔡爱军的时候她就很喜欢他,蔡爱军见谁都大大方方的,什么样的场面都不露怯,只是很调皮。
不过现在看来,调皮很少了,他相当聪明,学习成绩从全班倒数第一变成了正数第一,聪明也非常努力。
蔡大姐放下东西,“安安,提前给你们拜个年,这些你们可要都收下。”
东西是她置办年货的时候买好的,和大年初一初二走亲戚回娘家的东西一同买的。
苏安安对他们家的情值得她送礼物来,甚至是更多。
蔡爱军这几个月在学校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苏安安要去上大学的时候,她还担心过一阵子,担心蔡爱军没了约束又恢复成之前的脱缰野马,怎么都不想学,作业也不想写。
偷偷观察了一段时间,蔡爱军放学乖乖坐在那里写作业,坐姿端正,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手和脚共同出现在桌子上的壮举。
这次蔡爱军更是拿下了全班的第一名,有了孩子后过年串亲戚话题怎么都逃不开孩子的分数。
往年回到家在那群妯娌面前,你一言他一语的蔡大姐烦都烦死了,每年过年就是炫耀成绩,考的再差都有她儿子蔡爱军垫底,多差的成绩只要不是倒数第一都能够炫耀。
看到蔡爱军的变化,也就能看到苏安安在背后的付出,没有她的努力纠正哪里会有现在的第一名。
蔡大姐看的清楚,对于给苏安安过年的感谢十分厚重,两个枣红盒子里装的礼物比她拿回家的还要贵重。
苏安安问出来蔡大姐明天就要和家里回村子过年,她找了借口溜到屋子内找到之前剩下的红封,给蔡爱军包了一个红包。
大年初一没办法给蔡爱军红包,她决定提前给她发红包。
苏安安站在门口,蔡大姐两口子背对着她,蔡爱军是正对的。
她悄悄招手让蔡爱军出来,她给蔡爱军红包没打算让其他人知道。
过年式红包她都知道,给出去的红包一定是要经历过大人之间一番推辞才能收下,两方都是真心的,苏安安真心要给,不希望蔡大姐推脱。
苏安安领着蔡爱军到厨房,“这是姐姐给你的红包,你拿好了,塞在口袋里。”
“谢谢姐姐,安安姐姐最好了。” 蔡爱军小朋友惊喜收下红包,宝贝似的放在贴身口袋里。
说到底蔡爱军只是一个小孩子,收到红包脸上的惊喜藏不住,围巾挡住了他的嘴巴,看不出围巾下边露着的牙齿,蔡大姐却能从蔡爱军的小眼睛中找出欢喜的痕迹。
一家三口叙了会儿就离开了,大过年的都很忙,忙着串亲戚,他们也不好一直打扰苏安安。
今年过年不仅仅是苏安安他们团团圆圆的,林耀国手底下的工人也都是回家过了个好年。
冬生在领到工资之后,回自己住的地方扛上包袱上火车。
他买的是站票,站票最便宜,他不是江城人,一共要在火车上站十五个小时,越过一个省才能到他的家乡。
往年他都是大年初一才回去的,回去的路上被人群挤在角落中,筋疲力尽。
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他双手死死护着怀中的蛇皮袋,里边装的是建筑队发的年礼,他打开看过,包装纸都比他之前带回家的糖好,这次拿回家儿子肯定高兴。
他在外边拼命干活,最对不起的就是家里的媳妇儿两个孩子,爹娘早就没了,家里就剩下媳妇儿一个人拉扯俩孩子,每次过年回去他都会买很多东西。
一年到头他攒下钱带点儿江城特产,也不敢多带,剩下的就在老家镇上买,价格便宜。
冬生一路蹲在车厢角落,晚上头一点一点的也不敢睡觉,身上带着钱不敢闭眼,火车上乱糟糟的,一年的辛苦钱全在身上,闭个眼被摸走了他会没脸回去。
下了火车,冬生蹲的腿都麻了,原地缓了会儿后,他拖着腿到镇上还开着的店铺买送给媳妇儿孩子的东西。
这家店他是过年的常客,过年谁关门这家店都不会关门。
装了满满一蛇皮袋,冬生扛着就赶回家,路上的寒风丝毫没有绊住他的脚步,反而让他越走越快。
到家里,冬生迫不及待拆开张记的点心盒子,“狗蛋猫蛋,你们快尝尝,这是江城带来的点心,可多人要了。”
“你又乱花钱,在江城买多贵,不买能省下来不少钱的。” 皮肤黑黑的中年妇女责怪道。
冬生拿起一块点心递到妻子手边,“你也尝尝,不花钱,这是我们工头给的年礼。”
中年妇女蹙眉:“真的?工头这么好?”
“真的,你快尝尝。”
如此的画面在各地上演,工人拿着点心回家之后,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来年继续去跟着林耀国干。
第40章 守岁剥瓜子
大年三十下午, 除了苏安安之外,所有的女同志都进了厨房,家里人多, 今年过年买回来的年货比往年要丰盛, 林耀国几人清空了堂屋, 将三间屋子的方桌合在一起搬到堂屋,一共十四个人, 凳子全部换成长条板凳。
林耀国他们五个年轻的男同志在贴对联, 贴对联本来是在二十七二十八,最晚二十九贴春联, 在小镇上做生意的贴对联都晚。
春联就是要大家在一起贴才热闹,苏家人要等着林耀国六人回来一同贴对联,这样归属感更强,尤其是房东钱有恒,他们是租户,只不过是人多,房东只有一个,不能让他有陌生感。
苏家一致讨论决定,等到大家团聚在一起的时候再来贴春联。
给苏安安的任务就是接待来客,蔡大姐的到来大家都知道是感谢苏安安的, 当初暑假的补习还有好几个学生, 过完年都要拜访各自的亲戚,说不定今天都会来,分工明确,苏安安只好搬着板凳和爷爷坐在院子中央晒太阳, 百无聊赖。
她想要去厨房帮忙, 被推了出来, 洗菜也用不到她,小小的厨房里边四个女同志各显神通,苏安安没有半点儿插手的机会。
平常忙起来的时候是苏父做饭,苏大苏二和苏大嫂苏母在张记忙碌,忙的时候几个人轮流吃饭,苏父就负责在家里把饭做好。苏家现在多由男同志做饭,苏父的手艺比不上苏母和苏大嫂,所以每次苏安安几个人回家,都是苏大嫂下厨。
现在年夜饭的重要时刻,四个女同志都拿出自己最拿手的菜,年夜饭要让大家吃的热热闹闹的。
“安安,你就在这儿歇着,贴对联就是男人们干的活,你别动。” 苏爷爷躺在摇椅上拽拽小孙女的袖子,阻止她望向对联跃跃欲试的小手。
“爷爷,我也可以的。” 苏安安回过头泄了气,“贴对联女同志也可以,没什么男女之分的。”
苏爷爷晃着摇椅,语气悠闲,“贴对联要爬高爬低,包括那些脏活累活都交给他们去干,安安你要学会偷懒。”
苏安安挪挪小板凳,头靠在爷爷的胳膊上,爷爷对她真的若掌上珍宝,她回到家里都不舍得让她干活。
不让苏安安干活,苏家人没有半点意见,就连曾经颇有不满的苏大嫂现在也没有任何的怨言。
苏家能够搬来镇上全靠的是苏安安认识张记的老板,苏家两兄弟常来看苏安安才能够有机会跟张秀芬当学徒。
现在能有的好生活不说全是苏安安带来的,那也是和她有很大的关系,是苏安安带来的福气,苏家上下没有任何的意见。
苏安安正无聊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家长先后赶来了。
“苏老师,过年好呀。” 家长们提着一袋袋东西进来苏家。
第一道声音响起,苏安安迅速起身整理自己有些歪歪扭扭的衣领,苏爷爷自己则是笑呵呵地起身拄着拐杖进屋。
“爷爷,我扶您。” 苏安安上前扶住爷爷的胳膊,从院子里走到屋里要上两层台阶。
上到台阶,剩下的路平坦,苏爷爷自己能走,摆摆手指指大门那边,”好了好了安安,我自己可以走,让大家等的太久不好。”
“苏老师,你们家真热闹,不是蔡爱军的家长给我们指路,我们还不知道呢。” 站在最前边的穿墨蓝色大衣的家长说。
说话间她围紧了脖颈间的围巾,心想过年串亲戚的时候一定不穿这件大衣了。好看是真好看,也太冷了。
去蔡家的时候她一路上听够了赞美,再一看到苏老师,人家穿的像狗熊一样,只露出一张小脸都比她好看,有才华又长得好,她穿再单薄的大衣都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