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听了吴书记的话,就知道厂里的顾虑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不是不让人考,是要考的人太多了,而且考完之后厂里会流失很多人才,于是干脆一刀切。
知道原因和自己猜测的相似,林红反而觉得说服吴书记的可能性更大了。
“书记,我能理解厂里的困难,但是厂里也一定能够理解我们想要追求进步的心。”林红首先说道。
“理解不能当饭吃啊林红同志。”吴书记接了一嘴。
“您听我说说我的想法?”
吴书记明白林红这是希望一次性说完,让自己不要打断,点头:“你先说。”
“我觉得这件事情基于我们和厂里的相互理解,可以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林红看着吴书记的双眼:“如果厂里怕相关岗位的人员离开之后没有后继的人选,我们也可以和厂里签协议,学成之后就回来厂里工作,如果厂里怕大家影响平时工作,也可以规定每个岗位的任务量,没完成的就不能参加高考,甚至我们可以报考厂里选定的对厂里工作有用处的专业,进一步深入研究,毕业回来之后对厂里的工作也更有好处。”
林红这个想法,很类似后世很多公家单位的定向委培了。
吴书记听了,眼睛微微亮了起来。
林红观察着吴书记的表情,明白吴书记此时有点心动,立马说道:“其实您可以把这个高考当做我们厂里组织送了一批人去学习培训,这个培训还是停薪留职的,只是培训时间是四年而已,大家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是可以给厂里做更多的贡献。”
说着,林红还劝吴书记:“现在厂里的生产情况您也知道,引进的还是外国的机械,各项技术也是越来越先进了,如果我们的技术人员们不学会与时俱进,后面只会慢慢被时代抛下。”
吴书记听了之后,深深地看了林红一眼:“你说的,我要想想,还要和厂党委们好好讨论讨论。”
林红点头:“这是自然的,书记,其实我们也很喜欢我们厂里,大家日常工作也很开心,如果学成之后能够分配回来,大家也会很愿意的,而且我可以保证大家不会为了高考耽误工作的,现在离高考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很多人也就是想要试一试,不试试怎么甘心呢,您说是不是?”
林红没说有人就是想要攀高枝,学成之后不想回厂里,不想回厂里不签订协议的怎么办?那就继续不给盖章,别考呗!这一点林红和吴书记都心知肚明。
“你这个林红同志!”快被林红说动的吴书记摇摇头说道:“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可真厉害哦!”
林红抿嘴,腼腆地一笑。
第93章
没多久,林红就被朋友问了:“你去找了书记?”
“是啊。”林红知道自己肯定被人看到了,干脆实话实说。
“你和吴书记说了什么?他同意你去考试了吗?”边上的人连忙问。
“我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提建议,希望能够说服吴书记让大家都能去考试而已。”林红说:“吴书记呢没和我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听到林红这敷衍的话,问的人就知道是不能指望林红告诉大家详细情况了,但是好在林红也说了是大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这种问题上,林红应该是不会撒谎的,不然很容易被戳穿。
林红不知道的地方,宋朝阳的朋友给他写信:“林红意图高考被罐头厂阻拦,需要我帮忙吗?”
当然,这封信给到宋朝阳的时候,很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吴书记听了林红说的这些话,越想越觉得其实是有道理的。
就像林红说的,首先签订合约,让大家承诺大学分配必须回到原本的工厂,然后再限定报考专业必须是对厂里工作有帮助的那几个专业才给盖章,这就相当于是大学帮着厂里培养人才,至于林红说的怕耽误工作可以规定工作量什么的,反倒是不怎么重要,再怎么样高考也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前这些年轻人就开始复习了,目前看来除了效率低一点之外也没有什么问题,一个多月而已,厂里又不是这一个多月都撑不住。
这么想着的吴书记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被林红说服了。
虽然这么想着,吴书记端着自己的茶杯去了郑厂长的办公室。
“老郑,忙着呢?”
“不忙不忙!”郑厂长看到吴书记,笑道:“来坐。”
吴书记晃悠悠地坐到了郑厂长的对面。
“怎么?我才听说有年轻人直接找到你那里了?”郑厂长率先问道:“又打发走了一个?”
吴书记摇头:“这个年轻人啊,我不仅没打发走,还差点被她说服了。”
“怎么说?”郑厂长心里觉得稀奇,忍不住倾身向前八卦道。
“这个年轻人,给我提了三个建议。”吴书记一一说道:“第一,她建议我们可以选定高考报考专业,专业就选择厂里工作需要的,将大学当作给停薪留职的厂里人做专业培训;第二,她建议我们可以和厂里的工人签协议,规定大学毕业之后必须回来罐头厂工作;第三,她建议我们如果担心备考耽误工作,可以设立工作量或者工作目标,不达标的不允许参加高考。”
吴书记把这三个建议一复述,郑厂长就听出了其中的门道。
“这个年轻人,厉害啊。”郑厂长感叹:“要是这人的想法都是自己想的,那我必须要支持他去进修,四年读回来就可以成为我们厂里的中层骨干了。”
这人一般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不难,难的是在自身利益和厂里利益冲突的时候,怎么站在厂里利益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还达到了既让自己受益,又让厂里觉得有利可图的目标。
林红的建议就做到了,所以吴书记郑厂长才说林红厉害。
“你也觉得这个建议可行是吧?”吴书记说道,虽然是疑问句,但是语气一点疑问都没有。
“建议确实是可行。”郑厂长肯定:“我还在发愁厂里有些关系户想要考高考要怎么办呢?”
“关系户?当时找关系进我们厂的那些人,背后的关系还没被撤职呢?”吴书记问道。
“自然是没有的。”郑厂长不由说道:“有些不仅没有被撤职查办,人家还平步青云了呢。”
“他们有人要找你的关系要高考?你同意了?”吴书记不由问。
“我倒是想不同意啊。”郑厂长说:“可你说我们可能不同意吗?我只能和人家说,说我们讨论讨论,怎么合理给人家特殊待遇。”
郑厂长说着,忍不住道:“你来之前我还在发愁怎么让他们参加高考,又不惹其他人众怒呢。”
“那你怎么想的?”吴书记问:“偷偷给他们盖章了?”
“你别说,我还真想过这个办法。”郑厂长笑了:“我想着他们就算去考八成也是考不上的,就是给他们偷偷盖章了,叮嘱他们别说出去,我们厂里的人估计也不知奥。”
“那万一要是有人考上了呢?”
“就说人家背后有关系,没用我们盖章也成功报名高考了呗!”推锅嘛,当领导的谁不擅长呢?
“现在听我说完之后,你应该改主意了?”吴书记笑问。
“那是。”郑厂长回答:“其实这个解决办法真不错,我们甚至可以限制每个报考的人就考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那些关系户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办公室或者轻松的车间,对应的专业也不差,能交待地过去就行了。”
“实在有非要报考某个专业的呢?”
“说人家毁约就是了。”郑厂长忍不住笑:“何况只要不说让人去读了什么专业,四年之后人家早就忘了这一堆了。”
“既然你也同意,那么我们直接找其他人来开个会?”吴书记提议。
“自然是要的。”郑厂长点头:“这建议不仅有用,让想参加高考的人别怨恨咱们,还能顺理成章地达成那些关系户的请托,一举数得呢!”
对厂里和本人都有好处的建议,郑厂长也忍不住再次感叹一句林红厉害。
当天厂党委再次集聚,全部人都通过了林红提出的建议。
众人还等着看林红那里找了什么关系闹出了什么幺蛾子呢,就见人事专员喜滋滋地给大家报信:“领导们通知!可以给大家盖章了!”
“什么?”有人听了立马往人事专员那里跑,不趁着这个时间把章盖了还需要等什么?万一后面厂里又反悔呢。
“你别跑那么快啊!办盖章需要好些材料!”人事干事冲着直接跑走的人说道。
眼看人家没人影了,人事干事不由哼了一声:“等着吧,他们还是会回来的。”
话虽这么说,人事干事还是继续给大家做科普需要哪些资料才能拿到盖章。
“林红,这是你给厂里提议的,然后才通过的吗?”边上的张燕想到哥哥张鹰的分析,忍不住问道。
刘梅梅在一旁也竖起了耳朵。
周边竖起耳朵的何止刘梅梅一个人?
林红见此就忍不住叹:是自己之前太高调了吗?怎么大家都盯着自己?明明有好些个家里有背景的都快要私人盖章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