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早安!三国打工人 完结+番外 (蒿里茫茫)


  他曾经在下过大雨的泥泞中,拉着板车,一步步地艰难行走在丛林中的土路上。
  同心那时病得很厉害,小郎哭个不住,陆悬鱼离开她们去打猎寻找食物,于是李二不得不短暂承担起这个队伍里的队长责任,一边清理出一块平地,搭起泥灶,一边笨拙地安慰小郎,看顾同心。
  那段时光虽然狼狈极了,但他一点也没有担心和惧怕过什么。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陆郎君不倒,他总会保护他们的。
  而在离开下邳还不到一个月的这天深夜里,李二忽然害怕得轻轻发抖起来。
  他不知道在恐惧什么,但他苏醒了过来。
  底舱十分闷热,连小窗也没有,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
  但他似乎听到有人尖叫,有人哭喊,有火焰燃烧的噼啪声,有大声喝骂。
  有落水声,有求救声,有锐器相交发出的尖利之声。
  甲板上有人在走来走去,还有人在严厉地吩咐着什么。
  李二再也睡不着了,他坐起来,悄悄地摸索了一把周围,发现那几名老兵都不见了。
  他只摸到了一个角落。
  于是他靠在那处角落里,涕泪横流,小声念一会儿陆悬鱼,又骂了一会儿陆悬鱼,就这么挨到了天明。
  糜家的船队安然无恙,只是停泊处离码头远了些许而已,水手也好,那几名老兵也好,此时已经收了刀子,神态轻松地聊起了天。
  周围却全然不是这个样子。
  他看到江水里有慢慢向下游漂去的浮尸,那些人的模样极其新鲜,一望即知在水里没泡多久。
  有碎船板跟着一同漂流下去。
  也有些零星货物跟着漂下去。
  江上有十余艘轻舟往来,舟上站着些肌肉虬结的壮汉,见了货物便用钩子钩了过来。
  那十余艘轻舟再往下游去些,还有些渔人等着,捞碎船板,捞浮尸,捞到尸体后便连忙将衣服剥下来,再将那些衣不蔽体,浑然已经不能称作是“人”的物件丢回江里——不管那些人是平民打扮,商人打扮,亦或者是士人打扮,那实在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了。
  “离了广陵水域,便是如此。”一夜未眠的船老大正在向东方张望,见他上来,便这样随口讲了一句。
  李二忽然觉得,平原也好,徐州也罢,城虽残破,不及雒阳远矣,但比起出了徐州的所见所闻,竟还十分住得。
  人在徐州,亦不觉异,自出徐州,难见其比。
  “朱家的船队来了!”船老大喊了一声,“儿郎们,准备起帆了!”
  那是吴郡朱氏的船队,长江两岸的渠师多要让他一筹,虽然人家的船队不是白跟,也需要打点好礼物,但总比被水贼们一拥而上嚼碎了强得多。
  这浩浩荡荡百余艘的船队慢慢地先至庐江,而后一路向南,过了九江与鄱阳湖,总算在南昌停了船。
  这座南昌城是豫章郡的大城,因此无论徐杨逆流而上运来的商品还是蜀地顺流直下运来的商品,总会在此交汇,繁华的确是十分繁华的,但李二暂时无心逛街。
  ……他已经觉得有点恍如隔世。
  因此首要之事,他得赶紧问一问城里的百姓。
  “现今这城里的太守姓什么?……姓朱?哦……那原来的那位……那位诸葛太守呢?”
  原来那位太守并不在南昌城中。
  城西十数里有一土城,土城无名,因此被豫章人称为“西城”,城墙高约一丈有余,南北两个城门。在此停留的多半是囊中羞涩的往来商队,也有些在南昌城中待不下去的土匪无赖。
  数月之前,这里来了个颇为新鲜的人,令小城居民感到十分讶异。
  这位文士自称是豫章太守,但他是被朝廷新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赶出来的,无处可去,只能困守西城。离开南昌城时,诸葛玄身边尚带了几百兵士,但他在这座西城里是无法获得补给的,那些士兵也就慢慢地散了,任凭他如何苦苦挽留,没有粮食就没有士兵,这实在是个颠簸不破的道理。
  但西城里除了两三户豪强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世家能借出粮食。
  诸葛玄一家家地登门拜访,然后又被这几家赶了出去。
  但他也并非一无所获,他至少保留了“太守”这个头衔,甚至还为西城的百姓谋到了一点点的福利——
  城中那些无赖儿喝酒吃肉时,提起这个可怜虫便会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也跟着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纵使这位诸葛先生出身琅琊世家,又被荆州牧表为豫章太守,与他们这等贱民天差地别又有什么用呢?
  他一日日地只能躲在城角的那间茅庐里,他带来的那一家子也只能困守在那里。听说这两日那个土院里有了些动静,那位“太守”似乎是想将那几个小辈悄悄送去荆州。可是他身边只剩下了几名老仆,若是再将这些仆人一并派走护送侄子侄女们,这位“太守”岂不是孤军一人,坐以待毙?
  ……那么,他在等什么?
  是在等待朝廷的回心转意,还是等待刘表的援军到来?
  这个问题对于豫章太守朱皓而言,算不得一个令人愉快的问题,但“斩草除根”这种事,听起来总不那么好听。
  “想想办法,”朱皓身边的幕僚看了一眼主君的神色,于是轻斥了一句阶下报信的偏将,“你不是说,西城有几户无赖为非作歹,什么事都做得出么?诸葛玄既然是全家自徐州南下,难道他就没带些钱帛——”
  偏将恍然大悟,吩咐手下亲兵骑马出城,去寻西城那几个杀人如麻的流寇无赖时,李二终于找到了这里。


第174章
  要说诸葛玄此时的宅邸,的确破旧得有些可怜了,泥屋数间,其中主屋年久失修,梁木腐蚀得厉害,已经有些摇摇欲坠。因此房上瓦片破损后,主人家不敢上去仔细修补,只能将瓦片拆下,铺些干草了事,因此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都是寻常事。这一个雨季过后,干草发了霉,室内便到处都爬满了毒虫,衣服也生了青苔。但更麻烦的是,他们留存不多的粮食在这样潮湿的环境里也开始发霉。
  好在诸葛玄自己没有家眷,只带了几个侄子侄女至此,这几个孩子虽然年纪尚幼,又都十分有教养,如此困苦也不曾叫苦。
  越是如此,诸葛玄便觉内疚。兄长临终前将几个孩子交给他照顾,他自己陷入如此境地,却也连累这些孩子们陷入了这样的境地。
  他沉思了一会儿,自匣中取出笔墨,又珍之重之地取了一块素牍出来。
  这支毛笔用得十分频繁,已经微微有些秃了,若是以前,他总有大小许多支毛笔来用,但今时不同往日,他困守西城时日已久,这些书墨之物也捉襟见肘起来。
  这位一身布衣,形容清隽的文士刚刚写完这封信,院前便喧嚣起来。
  他皱了皱眉,将毛笔置于一旁,“何事?”
  一位用青巾裹了头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进屋内,“主君,那群人又来了……”
  诸葛玄茫然地看了这位看他从小长大的老仆,叹了一口气。
  “随他们去吧。”他重新低下头,自手边拿起了一卷书,聚精会神看了起来。
  老仆欲言又止了一会儿,还是没说什么,愁云满面地行了一礼后,躬身出去了。
  朱皓的手下认为诸葛玄身边还有许多财物,因此可以鼓动那般无赖谋财害命,其实这计谋有个小小的瑕疵,而这瑕疵是朱皓想不到的——
  诸葛玄身上已经没有什么财物了。
  先是拿了钱帛四处去买粮,想要供给军队,而后大笔的钱帛用尽了,钱粮难以为继,手里剩下的那点丝帛粮米便有人动了心。
  隔三差五,总有无赖上门来挑衅,敲诈财物,开始时说这房子是他们的,诸葛玄便付了一笔钱;
  后来说外来人在城中居住,一律要缴纳赋税,诸葛玄便又命老仆送了一笔钱去;
  西城原本在豫章郡内,无论向谁收税也收不到豫章太守的头上,这样荒唐的事却一而再再而三,而后上门敲诈的理由更进一步,无赖们声称日夜保护他的宅邸,还要一笔保护费,诸葛玄便又交了这一笔钱;
  最近一次交钱是在三天前,有个无赖说自己家的媳妇跑了,听说太守家有年轻貌美的小娘子,想拉出来见一见,漂亮的话就跟太守结一门亲。
  那无赖已经四十有余,年纪比诸葛玄还要大,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将侄女嫁给他的,也因为这个,诸葛玄才下定决心,一面搜刮箱底,拿了最后一点钱出来给老仆,让他们好说歹说地劝走了那个无赖,一边要将侄子侄女悄悄送出城。
  他留在西城,一则是为了等刘表的援军,二则却也带了一点赌气的意味。
  既然领命赴任,便不能临阵脱逃,要是死在豫章,看在他这条命的份上,刘表大概也会善待这几个孩子吧?
  李二就是此时登门的。
  这门户破落极了,因此李二扫了一眼,心中大定。
  那封信藏在他怀里,用油布包了,细绳绑了,极妥帖地藏着,不敢稍离,更不敢打开看一看,可李二这种精通世故的人一路上想一想,便猜出来主君的意图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