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今天气死康熙了吗 (芒果眼镜娘)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芒果眼镜娘
- 入库:04.10
“我们什么都不做,汗阿玛可能偷偷跳草裙舞,要是真的说出来了,木兰围场可就到处都是跳草裙舞的人了。”
毕竟康熙本质上是个“朕都掉下水了,你们怎么还能留在岸上?下来,下来,都下来!”的人。
胤祚是想劝兄弟们别搞事了,免得将来收不住,哪里料得到兄弟们一听那个神奇的画面,就都更想搞事了。
八阿哥假咳一声,故意歪着小脑袋卖萌:“六哥,你说过大家总坐在马车上不运动,对身体不好,这也是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出发点都是好的呀。”
胤祚和胡说八道的弟弟对视着对视着,发觉八阿哥的眼中没有一丝心虚,转而去看其他兄弟。
好家伙,每一个都想搞事。
这都是被他传染的吗?
胤祚反思一秒,迅速道:“其实还有一首更适合草原的歌。”
阿哥们:“叫什么?”
胤祚:“广场舞神曲《最炫民族风》。”
太子略为好奇:“你会唱?”
“当然。”胤祚在诸位长辈的频繁带领下,不仅会唱,还会跳,歌词旋律不带一点错的。
为了把更多人拉下水,兄弟几个偷偷摸摸躲在帐篷里训练,白天坐在马车上都还要哼两句,比划两下,确认大家都会唱会跳后,再一起去求见康熙。
康熙已经派人打听到儿子们的小动作,听说他们私底下悄悄练歌练舞,还不叫他。
直觉儿子们很可能要来挑战他,康熙已经加紧练习过,一听儿子们求见,迅速做好准备。
然而,几个儿子进来以后,开口就是:“汗阿玛,我们来练新歌跳新舞吧,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一边唱,一边跳,还组出了个队形,招呼康熙一起来。
康熙:“……”
这是什么?
皇家乐队?皇家舞团?最炫阿哥风?
第296章
广场舞会风靡各大城市各大广场,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自是因为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魔性。
就连胤祚也没料到他用一首《海草舞》和《最炫民族风》,成功将亲爹和兄弟们全部拖入广场舞的大军。
他们从出紫禁城的第一天开始,每天都在下了马车后找机会聚在一起又唱又跳,疏解压力,活动筋骨,直到到了木兰围场。
京城到木兰围场和蒙古到木兰围场的路都铺设了混凝土路,让大清和蒙古的诸位在行程上都轻快了不少。
去年蒙古来晚了,颇为诚惶诚恐,今年特意提前两天过来,早早地等候着。
康熙和太子稍事休息,就开始应酬。
胤祚一看那架势就赶忙躲了出去。
他跑得快,八阿哥也不慢,其他几个兄弟牢牢跟随他的脚步,导致最后只有太子主动跟在康熙身边,再加一个被太子揪住的四阿哥。
四阿哥:“……”
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太子抓他干活,是不想他跟六弟太亲近。
他只是个普通的阿哥,能把复杂的物理化学学明白,再搞懂点朝堂上的政治阴谋,适时地给自己和六弟避避祸就挺好的了,学这些干什么?
有时间搞这个,还不如跟六弟一起去钓鱼烤鱼呢。
四阿哥想赶紧找个正当的理由逃跑,可他想跑路的反应和胤祚太过相似,稍稍一表现,就被康熙和太子看出来了。
康熙眼眸微眯:“胤禛。”想跑去找胤祚?
太子微微一笑:“别想跑。”做梦!
四阿哥:“……”
被亲爹和亲哥联手这么一坑,他只能乖乖留下,哪怕只是在康熙和太子身边当个不说话的背景板,也不能跑路。
也是因此,四阿哥看到了去年跟着六弟在外面到处玩,而没有发现的一些东西。
这一次木兰秋狝,乌日娜和术仑也从京城跟来了,一到地方就去找亲爹。
康熙和太子等人本担心乌日娜和蒙古会对胤祚做什么,借以促成这段联姻,增加自己在蒙古的权柄、话语权,结果兄弟们严防死守之下,并没发现什么。
但他们也不觉得蒙古会如此轻易地放弃,尤其是在这一年来谁都看到了蒙古的巨大变化。
首先,就是皇庄派出去的工程队在蒙古到处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哪里都适用。各条主干路一修好,蒙古的牛羊、奶制品都能往外送,大清的茶叶、玻璃、肥料都能往蒙古送。
其次,就是改良农作物和肥料大量进入蒙古,农耕生活丰富了蒙古人民的餐桌,改良的牧草种子和肥料使牧草大量增产,扩大畜牧业。
双方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极大地带动了蒙古人民的农业、畜牧业和经济发展,短短一年时间,不少人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等商场建设和商家引入彻底完成,再和大清合作把沙俄打怕,蒙古这一块区域的经济就彻底盘活了。
而这一部分……要是能把大清有名的聚财童子胤祚拉过去,蒙古的经济发展至少能快上五到十年。
这个数字一点不夸张,现在的大清不就是个现成的例子吗?
自胤祚回想起前世的记忆至今,已经两年多了,火车、空调、电话都造出来了,生活和技术水平越来越向现代靠近。
经济和医学方面稍微拖了点后腿,却也在按部就班地发展着,没有太过离谱。
四阿哥本以为到木兰围场的第一天,大家就是随便唠唠嗑,汗阿玛照例炫耀一下儿子,蒙古照例恭维一下汗阿玛,没想到今年还真有些不太一样。
蒙古亲王那边的态度十分谦卑,话里话外都在夸赞胤祚和康熙。
“托皇上和六阿哥的福,蒙古建了好多平坦的路,来来回回省了好多时间。”
“很多商人都说蒙古太远了,看在六阿哥的面子上,才大老远地赶去我们那儿做生意。”
“去年用上了六阿哥的肥料,今年草原上的牧草长得特别丰盛,牛羊马都很肥,等会儿皇上和太子都尝尝我们带来的牛羊肉。”
蒙古那边说的都是好话,朝廷这边自然也得应承,导致说来说去,话题都在围绕胤祚和康熙。
一开始,四阿哥还听得暗暗点头,觉得爷的弟弟真厉害,听多了,就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他暗暗观察康熙和太子的神情,发现他们俩的外在表现就是典型的儿控和弟控,夸朕儿子/孤弟弟就是夸朕/孤的样子,还时不时附和两句,让蒙古大臣们展开说说。
只是……他直觉这两个腹黑馅儿的没那么简单,很可能先前把他留下来当背景板,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
应酬过后,蒙古大臣和朝中大臣全部散去,只留下他们父子三人。
康熙捏了捏眉心,赶路过后再来这么一场应酬,他确实有些累了。
“胤禛,说说你的想法。”
四阿哥:???
考察这种事不应该先问太子的吗?他怎么能越过太子去?
四阿哥惊慌地去看太子,却发现太子没有一丝异样,甚至对他点了点头,示意他不要慌张。
太子:“说说看。”
四阿哥顿时明白这一回考他的不止是汗阿玛,还有太子。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蒙古那边夸得真心实意,但我总觉得里面隐藏着点什么,冲六弟来的,不是好事。”
康熙:“还有呢?”
太子投来一个鼓励的目光,示意四阿哥不要有太多顾虑,接着说下去。
四阿哥就说得更明白些:“很多人都知道六弟不喜欢别人夸他,所以这话是说给汗阿玛、二哥、我和那些大臣听的,但这样夸六弟有什么好处吗?”
以他们对六弟的护崽劲,想也知道不可能会因为几句夸赞把六弟送到蒙古去。
康熙不算很满意,考虑到胤禛走的一直是物理化学的技术流,也没有太失望。胤禛年纪小,来得及培养。
“保成,你来说。”
太子:“六弟的优秀有目共睹,六弟的重要性不必言说,蒙古想要却也知道大清不可能放六弟去,所以他们想让汗阿玛逐渐忌惮六弟。”
“对六弟的一面倒夸赞绝不会是第一次,明年后年大后年,或许每一年都会这样,直到六弟长大、成年……”
四阿哥倒吸一口凉气,说出口的声音打着颤儿:“他们不会是想让汗阿玛认定,蒙古只知六弟,不知汗阿玛吧?”
那就是功高震主了。
康熙按了按太阳穴:“朕没那么蠢。”
历史上因为功高震主而杀功臣的皇帝不少,可那些大多是因为兵权、军功、声望,帝王的忌惮,害怕别人动摇他的位置。
而胤祚嘛……恐怕把龙椅送到那小子的屁股底下,他还要嫌弃龙椅太硬,咯屁股,再一看当皇帝每天要批的奏折,吓都吓跑了。
太子想起了六弟曾经让汗阿玛多活几年,多干几年,好让他们兄弟当一辈子咸鱼纨绔的精彩发言,眼中带笑。
“他们那么夸,我们就这么听呗,反正平常宴会朝堂上也没少听,就当是扩展彩虹屁词库了,哪天六弟想我们夸夸他,还能拿出现成的。”
四阿哥的担忧消失了,四阿哥的表情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