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今天气死康熙了吗 (芒果眼镜娘)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芒果眼镜娘
- 入库:04.10
“我哪里不正经了?”胤祚可太冤了,委委屈屈地抱着膝盖,缩成一团,嘟囔着,“这年头远门不让人出,实话也不让人说了吗?”
康熙冷眼一扫:“你还惦记着出远门?”
“没有没有!”胤祚慌忙摆手,他可承受不住曾祖母再哭一回的惊吓。
他不记得孝庄历史上具体活到什么时候,但太皇太后今年已经七十一岁了,在清朝属于高寿,说不好什么时候就大限将至。
他总不能真的让老太太一直为他担惊受怕,甚至于临终之前还惦记着他没回来吧?那也太不孝了。
康熙哼了一声,满意于臭小子的识相,同时也有些感慨。
他还是太年轻了,在打和骂、讲道理都行不通的时候,除了强硬的“没得商量”,竟想不出第四个办法,果然还是得让玛嬷再多帮帮他!
胤祚本以为他都妥协了,后续花费不少时间将他记忆中的许多大坝要求、水利工程大致原理,附近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信息全部写写画画交给李光地,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没想到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前朝后宫都知道他想跟李光地一起去长江黄河建堤坝的事。
这下好了,彻底捅了马蜂窝。
德妃、皇贵妃、宜妃三个孕妇就坐在他面前,亲额娘哭得梨花带雨,皇贵妃和宜妃都不劝两句,抱着肚子在那儿一起批判他。
大臣们组团劝说他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朝廷的确有些缺钱,但没缺人到需要他去扛钢筋混凝土建堤坝的地步,求求他给大臣们一条活路,免得什么时候他们出门就被人扔臭鸡蛋烂菜叶。
兄弟们轮流跑到他面前阴阳怪气给冷眼,年纪最小的八阿哥都跑来说“咯咯坏!”,虽然说完之后还是跟他要抱抱亲亲,但这也说明了一个兆头。
——所有人都不同意。
胤祚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是煎熬,双下巴都开始消瘦起来。
“究竟是谁传的消息?怎么光传会被骂的前半部分,漏掉我已经同意不去的后半部分?”
害得他每遇到一个人,都得解释一遍自己已经答应不去了。
这不是故意折腾他吗?
怎么想都觉得如此小气、记仇的事,应该是康熙做的。
而此时的康熙正在给太子点赞:“干得好!”
太子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确定没办法去最前线战斗,胤祚决定搞好后勤——搞钱!
户部和工部的效率实在太拉,光靠他们得被拖死。
就算今年洪水期过去,他们看到效果同意了,等商量个几个月,拨出款来,组织人手,新堤坝起码也得等到明年再建。
在那之前,都得靠他的小金库支撑。
早前他已经跟康熙太子合作做了不少生意,得来的分成全在康熙那。
具体的账本他懒得翻,只知道最后有不少钱,可惜这些钱投在建堤坝上,真的就只是丢进河里听得响。
如此一来,只能开始疯狂搞钱搞钱再搞钱!
目前已经成熟的甜食、面包等产业全部从京城开始向外辐射,有人手可用就自己开店做生意,不方便的地方就和商户签协议,采用加盟的模式,给出具体的方子,教一些经验,每年收取一定的分成。
只吃老本是远远不够的,新的生意得跟上。
早前给康熙画过饼的那么多糖果,胤祚借用几位娘娘的小厨房和御膳房的那么多御厨,花了几天时间,通通研究出来。
还有御厨和厨娘心思灵敏,做出几种不错的糖果,算是意外收获。
有跟苏茉儿合作卖糖的生意在前,这些糖果生意自然不烦二主,胤祚跑去太皇太后面前撒娇卖乖,可算让太皇太后松口帮他。
就连研究出新糖果的御厨厨娘那边,也有太皇太后替他打点,不用多费心思。
火锅、烧烤方面因着土豆、辣椒还没到收成的时候,即便做了很快也会被人跟风,利润多不起来,暂时放一边。
然后,胤祚开始研究牙膏牙刷。
糖吃多了不会蛀牙,但是不刷牙,不注意清洁,肯定会蛀牙。
清朝这会儿已经有牙膏和牙刷的雏形,牙膏用的是加了中草药的牙粉,牙刷的个头大了些,不太好深入内里刷牙,对小孩子不太友好。
胤祚叫上所有的小伙伴,一起钻进研究室,把什么水果味、薄荷味的牙膏,大大小小的软毛牙刷做出来。
牙膏、牙刷配上科学的刷牙方式,从皇宫到皇庄全部改了一通,没几天就收获一片好评。
尤其是热爱甜食的三阿哥,特地跑来感谢一通,顺便薅走了几支不同口味的牙膏。
胤祚又找太医聊了聊,把太医引进了实验室。
他是想找太医做一款中草药成分的牙膏,改善牙龈出血红肿之类的问题,哪里料得到太医见到实验室的配置之后,直喊“我也要一套!”
这不是什么难事,胤祚给太医院放了一个同样规格的实验室,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不好放在那不用,就提起了青蒿素。
那可是国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大佬!
胤祚对医学没什么研究,也跑去观摩了一下大佬的论文,医学方面的知识实在难啃,他记不住全部,只能把自己记得的那些口述下来。
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能看太医院到底有多牛了。
很多细碎的事情一点一点安排下来,花费的时间竟也不少。
等他从忙碌中回过神来,发觉李光地他们已经离京一个多月了,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也走了。
他们俩得在李光地到达之前弄好钢筋和混凝土厂,建堤坝要用到的量太大,运输起来过于耗费时间和成本,为节省本就不多的资金,还是得就近建厂、招工。
好在李光地到了那,得带人查看当地环境设计新堤坝,将附近的百姓迁走,前前后后需要忙上好些日子,如果遇到不肯搬迁的钉子户,留给他们的时间就更多了。
可铁蛋柱子的那一出闹得大半个大清都知道,两人到了地方才知道,长江黄河两岸的百姓都在期盼新堤坝,早早收拾好东西准备搬迁,很多青壮劳动力忙完春耕都在等招工赚钱,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
为此,两人恨不得把十二个时辰掰成三十六个时辰来用。
胤祚还是去御书房找康熙谈生意的时候,听说那边建堤坝进程很顺利,就是两位大人不肯输给死对头,你卷我也卷,我卷你更卷,天天熬夜、身心俱疲、就快秃头。
“他们俩本来就心思重,头发不多,再这么下去得变成光头。”康熙暗暗嘲笑一波,转而拿起随奏折一起送来的账本,看一眼眼睛疼,看两眼心疼,索性丢给胤祚眼不见为净。
“你自己看看吧,银子跟流水似的花出去,你的小金库如今可是只有出没得进。”
就算有点进账,转手就投进堤坝里去了。
那就是个只进不出的吞金兽。
胤祚倒是不怎么心疼,这就跟电子货币一样,不是到手的真金白银花出去,那就是写在纸上的一串数字,没太大感觉。
“花就花吧,银子只有流通起来才叫钱,一直存在仓库里能生金子吗?”
康熙:“……”
太子:“……”
臭小子/六弟的歪理是真的多。
胤祚还说:“汗阿玛别看我这边花钱多,没收入,我也是教过李光地大人几招的。钢筋、混凝土、水泥这些用处大着呢,可以修路、修房、修城墙,我让他们到一处地方先修一块出来给人看看,谁都可以去砸。你说,质量这么好还不怕火的房子,有钱人家要不要?”
康熙忽然知道他在谋划些什么,设身处地地想想,这样的房子他也是要的,就是……“会不会有些难看?”
胤祚啧啧两声,晃晃食指,“汗阿玛这不是小看我吗?我这么看脸的人,能造出丑房子来吗?”
康熙:“……”
太子:“……”
你说得很有道理,下次不许再说了。
胤祚点了点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呈上来的折子,“两位大人忙成这样,可不仅仅是为了建厂招工,他们还肩负着联络当地富商建房的事。如果钢筋、混凝土、水泥这些只是为了建堤坝建几个厂,那多浪费啊?必须让它们自己用银子生金子。”
否则光靠他这边做生意,为堤坝事业填补巨额的资金缺口,压力也太大了点,会秃头的。
用银子生金子,康熙和太子本以为这就是胤祚的一句戏言,没想到他是真的在想办法努力实现。
康熙看向太子:原来这小子逼一逼还能更厉害一点。
太子明白了:那再压榨一下?
胤祚忽觉背后寒凉,一个哆嗦,莫名开始担心换季期间是不是容易感冒,“对了,汗阿玛,我是来找你帮忙的。”
康熙:“……”这话,他都听怕了。
“朕手底下的人已经用得差不多了,能干的手底下都做着生意呢。”
确实还剩几个能干的,可这不是满朝文武不能全做生意去吗?
朝廷还要不要运转了?!
为了搞钱,胤祚拼命做生意,摊子铺得太大了,又没办法把每一桩生意都捏在手里,干脆全部甩给亲爹,让亲爹找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