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清第一卷王 (映在月光里)


  接下来,齐佑吩咐了林义诚与夏师爷一堆事情。得高与桂和,连着侍卫都被派了出去,忙得不可开交。
  秋意转浓,冬季来临之时,整个顺义从一潭死水,变成了鲜活的溪流。
  田间地头,修葺水渠的汉子脸上带着笑,喊着号子干得热火朝天。
  顺义县衙的旧址处,新的衙门立起了新框架,择了吉日等着上梁。
  管事与人抬着大桶的饭菜走出来,大声吆喝:“放下手上的活儿,分批前来用饭。老规矩,不许挤不许抢,都有。今天的大白菜里,每人都有一片大肥肉片!”
  有人顿时大声欢呼起来:“今天有肉吃了!”听到他一喊,其他人都跟着纷纷笑着吆喝:“吃肉喽!”
  平时他们这群乞丐,虽然不用干活,沿街行乞的日子着实不那么好过。遇到心善的,给他们那么点残汤剩饭。
  遇到那凶神恶煞的,骂一顿是驱赶是轻,说不定还会动手,放恶狗前来撕咬。
  他们被步兵巡抚衙门的番役用牛车,强行拉到顺义一扔,每人都忐忑不安,如惊弓之鸟。
  到了顺义之后,迎接他们的是林义诚林县令,态度温和,和颜悦色让他们不要担心,给他们先是登记造册。
  接下来,他们发现不但有能容身的屋子,虽是草屋泥墙,里面的大炕结结实实。到了冬天烧起炕,挤在一起睡更是暖和得很。
  一天十个大钱,干上半个月就发放一次。林义诚亲自交到他们手上,绝无层层克扣。
  一日三餐,黑面馒头白菜豆腐管饱,隔三差五还会加些肉开荤。
  不用挨打挨饿,居无定所,有钱拿,生活安稳下来。前来的乞丐只走了几个,其他人都安心留在了顺义。
  听林县令说,修完县衙,还有很多活计做。只要他们肯干,肯学,以后说不定学到了手艺,还能当师傅带徒弟,再去别的地方修城修屋修路。
  原本就有些懂得手艺的,被每天都要来巡视的林义诚发现,很快就被提拔成了管事。管事一天的工钱足足有十五个大钱,这群人干劲就更足了。
  暗戳戳期待着搬进新县衙的林义诚,每天哪怕再忙,就算跑细了腿,也要来县衙前看一眼。就跟从没见过石头木材一样,脸上的笑容始终没停过。
  夏师爷也笑,但看到林义诚笑得实在有点儿傻,总是感到眼睛疼。
  “七爷在做什么?我得去庄子里回禀一下今日的进度。”林义诚背着手,在县衙前走了一圈,自言自语说道。
  又来了,又来了!他这句话,夏师爷已经听得耳朵起茧,连着瞥了林义诚好几眼:“东家,七爷每日都有自己的安排,您就甭去添乱了。”
  林义诚也不生气,笑呵呵说道:“这每天不得七爷的吩咐,听他说说话,心里总不踏实。”
  夏师爷袖着手,望着前面的热闹一阵,说道:“走吧,去庄子一趟。”
  这下轮到林义诚撇嘴了,“瞧你那德性,明明与我一样,还搁我面前装呢。这提拔有本事的管事,是不是与七爷聊天得的主意?”
  夏师爷被噎得没话说了,当时跟齐佑说起县衙建房子的事情,就随口提了一嘴。
  齐佑提点了他们几句,他们选了有本事的管事出来,得了好几句夸赞呢。
  齐佑从不乱夸赞人,真正做好了才夸。做不好也不骂,让他们自己先去想哪里没做好,然后去他面前分析。
  分析完之后,接下来就让他们再想如何改善。如果觉着不好,齐佑会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也可以反驳,说明自己的观点。
  如果他们的想法更好,齐佑会完全照着他们的想法去做。
  只是迄今为止,他们想法,还没能盖过齐佑去。
  夏师爷心悦诚服说道:“跟在七爷身边,做事好似有了方向。一件事吧,按照七爷教的方式去做,哪怕中间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只要方向没错,最后总能做成。”
  林义诚笑道:“那是做事之前,从头到尾都先理了一遍,就跟那眼前的雾被拨开了,该走的变得清晰可见。走路还摔倒的话,纯属愚蠢,倒霉到了家。”
  夏师爷呵呵笑,沉吟了下,小声问道:“东家,那您说说看,七爷让我们跟周边的人,还有他们这些乞儿打听。家乡有哪些人是表亲通婚,生出来的孩子可好,子孙后代可好。这事,又是为做何用?”
  林义诚琢磨起来,片刻后,转头四望,压低声音说道:“莫非,是因着七爷的腿......”
  “东家您想什么呢,七爷的腿......,哪怕有些人长了四条五条腿,照常比不过七爷!”夏师爷无语望天,手一下下点着自己的脑袋:“得看这里,看这里!”
  林义诚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干笑道:“我就是想不明白,一时想岔了。”
  夏师爷再次袖起手,不紧不慢说道:“皇家祖上结亲结的,离得远了去。皇上的后宫虽有表亲,七爷的生母却与此无关。七爷肯定不是在想自己,再说,七爷做的那些大事,什么时候是为自己做打算了?”
  林义诚嘿嘿讪笑,招呼车夫赶来了马车,奔去了庄子。
  齐佑在忙着做顺义县的规划总结。
  一、顺义的首要目标就是奴隶改革。
  虽然他们在名义上还是包衣奴才,实际境遇已经大为不同,算是取得了初步成效。
  想要如林义诚所言那般,真正过上红火日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到十年后再说也不迟。
  二、夜校扫盲,开办真正的学堂,免费教育。
  夜校扫盲已经开始,真正的学堂还没能办起来。办学堂与夜校不同,找到识字的先生就行。
  齐佑打算办真正新式学堂,不仅仅只为科举考学,侧重教授各种技术知识。比如数学,语言,织布,育种,医学等各种技术班。
  学校招收的学生,不限男女。
  旗人男女大防这点比汉人做得好,而且旗人女性不裹小脚,可以骑马出行。百姓都见怪不怪,看到她们出来,马上就能区分出旗汉。
  哪怕是朝廷严令禁止女性裹小脚,汉人还是偷偷裹,朝廷屡禁不止,最后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旗人还有人跟着学,到了晚清的时候,裹小脚的陋习风气就更甚了。
  齐佑希望从旗人开始,包括在顺义的平民汉人在内,女儿家也能上学。
  不管读书认字,还是学一门本事,能带动汉人女性从阁楼里走出来,觉醒抗争。
  这个学校背后需要源源不断的银子支持,以及各种真正有本事的先生。
  齐佑毫不客气算上了紫禁城,他有个天底下最有权有势的爹,这个爹他是坑定了。
  学校的名誉山长,肯定非康熙莫属。既然当了山长,出力出钱,挡住各方的非议,康熙自当义不容辞。
  三、满汉关系。
  理事厅这种存在,旗汉不同律法,想要强硬改革,八旗旗人估计得反。
  如今大清还是靠着八旗兵守江山。汉军有绿营,不过绿营的兵力少,配制差,待遇也差,军费基本都给了八旗营。
  齐佑敢提满汉同律,影响到了康熙身下的那把龙椅,他的另一条腿估计得被康熙打断。
  满汉平等,这是齐佑让林义诚收集近亲结婚,对后代造成影响的缘由。
  齐佑现在无法用科学解释,为何近亲无法结婚,他只能收集庞大的数据,来佐证此种观点。
  旗汉不婚,结果就造成了旗人只能内部通婚。虽说同宗不婚,但表亲之间并没有包括在内。
  旗人就那么些人,几大姓氏,拐着弯都连着亲。
  说句笑话,康熙想诛人九族,诛谁都会诛到自己头上。
  旗人男子可以纳汉人小妾,但旗人女性绝无可能嫁给汉人男子。
  顺治曾经允许旗汉通婚,亲自做出表率,后宫立了汉人大福晋。可惜他去世得早,他所设想的东西,全部被推翻了。
  齐佑认为顺治的政治才干,完全被埋没了,世人都只看到了他那点男女之事。
  当初他旗汉通婚的出发点非常好,只是没有找到切入点,就是旗人权贵们的痛点。
  只有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才愿意做出改变,比如像是齐佑在顺义的改革。
  齐佑并不认为自己比顺治厉害,顺治哪能知道,近亲结婚造成的危害。
  权贵们想要世卿世禄,他们绝对不会愿意,也不敢冒险,生出一堆傻子,或者有病的子孙后代。
  等到全面通婚之后,旗汉成为了一家人,关系才会真正融洽缓和。
  旗人这边的阻力没了,修改律法,提高汉人地位的想法,才能得以实施。
  这些打算,齐佑不会在现今告诉林义诚,随便敷衍了几句就让他们去忙了。
  等到林义诚与夏师爷离开后,齐佑看着面前的纸,不禁苦笑。
  康秀后宫,还有个亲亲表妹呢。佟贵妃与佟家知道了,估计得想生吃了他。
  不知道康熙得知之后,还会不会翻佟贵妃的绿头牌。
  晚上用过饭之后,齐佑正在写功课,桂和进来禀报道:“爷,张柏他们都到了。”
  齐佑嗯了声,头也不抬吩咐道:“你去把我所有的糖,蜜饯都全部都装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