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清第一卷王 (映在月光里)


  齐佑斟酌了下,简明扼要说道:“拿去钱生钱,钱谁会嫌多呢。”
  九阿哥他们有了钱,除了享受之外,更多还是拿去做买卖。至于他们赚来的钱用到了何处,端看他们在朝中的声望就能知晓。
  戴佳氏恍然大悟道:“也是,你看我真是糊涂了,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哎呀,你饿了吧,咱们不说这些闲话,吃饭要紧。”
  齐佑见戴佳氏忙着张罗饭菜,垂下眼眸,掩去了眼里的冷意。
  吃完饭,齐佑估摸了下康熙起床的时辰,前去了乾清宫。
  康熙见到齐佑来,看了下自鸣钟,关心地道:“这些天你一直在户部忙,中午又没歇息?”
  齐佑谢了康熙关心,“平时我不忙的时候会午睡,忙的时候就不睡觉。”他双手奉上宜妃的首饰,康熙愣了下,满脸不解。
  齐佑解释道:“这是宜妃母交给我额涅的,说是要替九弟抵债。这里面有些是御赐之物,我不敢轻易变卖。前来恳亲汗阿玛准许之后,才能卖掉,抵掉九弟的欠债,成全宜妃母的一片慈母心。”
  康熙盯着面前的金银珠宝,神色一时很是复杂,半晌后,说道:“老七,你可别逼得太急了,他们拿不出银子,你再逼也无用。”
  齐佑笑着指向珠宝,说道:“这些就值很多银子呢,随便一支珠钗,知府一整年的俸禄,不吃不喝都买不起上面的宝石。”
  康熙嘴唇动了动,不知说什么好,又闭上了。默然片刻,他无奈地道:“我说过不拦着就不拦着,宜妃毕竟算是你的长辈,这些你就别拿去卖了。若是被人知晓,他们会戳你的脊梁骨,说你不敬尊长。你放心,宜妃那边,我自会处理,让她给你额涅赔罪,以后不要再去找你额涅麻烦。”
  齐佑当然不会坚持把宜妃的首饰拿去卖了,他只是来试探康熙的态度,看他有没有反悔,要拦着他讨债。
  这几天在户部泡下来,齐佑对于康熙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清楚了他为何经常摇摆不定。
  尤其是康熙的“仁”,大大超出齐佑的预料。
  一般来说,死后得到谥号为“仁”的帝王,对百姓仁的有,极少,大多数是对朝臣仁。
  因为谥号是由朝臣官员所拟定,而不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的百姓。
  借钱的官员很多,除了官员之外,还有太监们。
  内务府与户部都借了,一个是私库一个是国库。
  私库最大欠债人是太子,借了康熙差不多近五十万两。
  太子是储君,五十万两用于他的吃穿用度,养门生,养支持者。借五十万两正常,并不算太多。
  其他的权贵官员,主要是俸禄在那里摆着,平时哪好意思穿绫罗绸缎,骑高头大马了在外面走动。不借的话,掩耳盗铃不了贪污的事实。
  康熙必须得借,苦了谁,也不能苦了他们这群人上人。
  伺候皇家的这群太监奴才,同样必须得借。毕竟他们是身边离得最近的人,比起达官贵人还亲,吃穿用度都经由他们的手送上,不借怕他们使坏。
  官员欠债多,除了真借了户部银子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他们在任上造成的财产损失,或者贪污的话,康熙一般先责骂,光打雷不下雨。
  责骂之后,他们的官照当,没事人一样,有些转头还会得到升迁。
  贪污或者损失的钱财,则转成他们的欠债。反正这些人也不会还,一张欠条而已。
  比如像是噶礼,乃是康熙乳母的儿子,与曹寅他们一样,深受康熙的器重。
  噶礼因为贪污受贿等,被罢官无数次。如今出任山西巡抚,将山西地皮都刮走了一层。参揍他贪污的数额,加起来近六十多万两。
  比太子借内务府的还要多。
  身为康熙的亲信,噶礼高枕无忧继续当官,而参揍他的官员,贬谪的贬谪,被刑部治罪的治罪。
  康熙如此处置,倒不是因为他昏庸,更不是因为他的“仁”。
  内务府是康熙的私库,供皇室的享用,以及他赏赐前朝后宫,外来的藩国,蒙古各部落。
  内务府钱财的来源分为几方面:一是皇庄的收成,二是织造等衙门的经营收成,三是藩国的上贡,四是旗下奴才的孝敬。
  康熙是皇帝,八旗都是他的奴才。奴才们出仕到各地去当官,要给他孝敬。
  官员的俸禄就那么点,他们拿什么孝敬?
  当然是贪污了。
  贪污来的钱财,他们孝敬给了康熙绝大部分。
  康熙好意思再治他们的罪?
  曹家李家如此,噶礼亦如此。
  好比一个循环,康熙从贪官手上抽成,拿去收买人心,好让更多的人给大清卖命,保证他的江山永固。
  康熙或许是忽略了,或许是故意视而不见。
  这些贪官的银子,究竟从何处来?
  怪不得,乾隆如此崇拜康熙,他深得其真传,捞钱一点都不手软。除了用于乾隆自己挥霍之外,还用来安抚蒙古各部落。当时除了各地不断的小规模农民起义之外,局势大体算是太平。
  只是后面就扛不住了。
  让齐佑最心痛的是,八国联军进京时,有许多人自发去帮侵略者搭梯.子,带路。
  这里面有投机倒把分子,卖国贼。但也有绝望至极,恨透了大清朝廷的穷苦老百姓。
  齐佑离开乾清宫,一头钻进了户部。
  户部满尚书马齐与汉尚书李振裕进了值房,两人上前请安,齐佑抬起头颔首还礼,招呼他们坐。
  马齐觑着齐佑的神色,见他似乎在笑,愣了下问道:“王爷可是见着了什么好事?”
  齐佑笑而不语,只摇摇头。
  实在是太过荒唐,大清上下,特别是康熙,他是被这一切的荒唐逗笑了。
  前一任汉尚书陈廷敬还有些话语权,如今换了李振裕,他基本不说话,万事不沾身。只管跟在马齐身后,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齐佑眼神在两人身上扫过,荒唐感更甚。
  满汉两个尚书,只在表面上为了维持满汉关系,结果纯属浪费钱财,造成官僚机构冗余。
  马齐沉吟了下,脸上堆满了笑,说道:“王爷,我瞧您这些天一直在忙着整理,莫非真打算将欠银全部讨要回来?”
  打圆场的来了,还是户部尚书。齐佑抬眉,不紧不慢放下笔,从欠条里抽出一张,推到马齐面前,说道:“这是你的,准备一下吧。”
  马齐顺眼看向欠条,伸手拿起来一瞧,脸色微变,尴尬不已。
  欠条属于他自己,所欠银两不多,仅有一千八百两。
  齐佑说道:“劳烦你跟马武,李荣保他们知会一声,将所欠的银两一并补上。你身为户部尚书,定当该以身作则。我相信你不会拿了欠条之后不认账,就将欠条先给你,等你交了银子之后,银货两讫。李尚书,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到时候你记得,要将马尚书交上来的银子入账,记录清楚。”
  马齐再也笑不出来,心下愠怒,却敢怒不敢言。
  齐佑眼神冰凉,在两人身上扫过。
  李振裕与齐佑视线一对上,赶紧垂下了头,本能地应是。
  马齐的那点火气,在齐佑的威压下迅速退却,不由得浑身一个激灵。
  将原来想劝说的那些话,全部咽了下去。沉吟了下,马齐方讪讪说道:“我家中不宽裕,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现银。王爷,您待我去凑一凑,凑到之后就还。”
  “哦,要凑啊?”齐佑笑了声,不咸不淡说道:“我倒有个建议,这样你凑得也快。不如,将你在正阳门的裕丰祥绸缎铺子卖掉吧,这家铺子值钱,很好脱手。”
  裕丰祥绸缎铺子不敢说日进斗金,却是马齐府里最大最赚钱的铺子。没曾想,齐佑回京的时日不长,对他的产业已摸得清清楚楚。
  齐佑没有空去摸马齐的产业,定亲后,戴佳氏帮他准备给岳家的年礼,提到过裕丰祥绸缎铺。里面所卖的布料最时兴,比起江宁织造出来的都不遑多让。
  马齐当然不缺两千两银子,只他不敢出这个头。瞧着眼前的形势,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说道:“请王爷放心,我保证这两日就还上。”
  齐佑干脆利落说了声好,“我信你。”他手指点了点桌上的纸,说道:“我带走的欠条,上面有具体的记录,我已经签字画押。”
  马齐拿起纸,格子里清楚明白写着欠款的官员名,出身,所任职位,欠款日期,金额。
  最后面一格是备注,齐佑拿走的欠条,对应在后面写着他的大名,银两尚未入库几个字。
  以前都是一堆欠条,看不太出来什么。如今再从统计后的数据看,马齐开始尚未觉察,过了一阵,他就琢磨出了些意思。
  借款的多少,官员与康熙的亲近程度有关,比如御前侍卫等,越亲近借得越多。
  马齐看得心思百转千回,滋味莫辨,只觉着纸烫手,忙收起来,锁到抽屉中。
  齐佑离开户部,抬头看着春日夕阳染红半天天。路边的缝隙里,努力挤出了颗嫩嫩的新芽。
  春天真正来了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复春日,年年都有春。
  如若不改变,春日并非希望的开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