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卷王 (映在月光里)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映在月光里
- 入库:04.10
失望归失望, 总体来说也不算太差。比起齐佑第一年耕种下去, 收成只与种子差不多相比较起来,产量至少翻了倍。
还得感谢的是, 蒙古人与鄂温克等几个部落以前没种过地。他们看到自己地里有收成就已经很满足, 按照他们的习惯,等小麦一入仓,就开始跳舞唱歌庆祝丰收。
除了下地耕种,另外一边还在继续开荒,修路挖渠, 就是放牧的童子们, 到如今都瘦了一圈。
齐佑考虑后面还要收水稻洋芋与番薯,加上一些豆子与高粱小米, 从春天到现在,他们几乎没一天闲下过。
平时只吃些杂面馒头, 几乎不见油水,再不补一补,人就得累趴下了。
养了两年的猪, 今年有了番薯藤,已经长得很肥, 差不多有两百多斤。
齐佑打算拿来过年杀了, 一半让他们打下牙祭, 一半利用鄂伦春他们擅长做肉干风肉的本事,做出来卖给内务府,换取银子好赶紧开办学堂。
齐佑咬了咬牙,趁着下雨天闲着,忍痛让他们杀了一头。几个部落分了肉,加上萝卜白菜一煮,热闹堪比过年。
所幸这一次,没人再敢喝酒。这其中也有粮食欠缺,酒太贵的原因。
先前他们分的银子,朝廷惠民局赈济过来的针线粗布等货物,他们看到难得便宜,一下买了个够。
齐佑当时看到他们的豪爽,直看得目瞪口呆,旋即又忍不住想笑。
看来无论什么时代,面对着便宜的诱惑,谁都抵挡不了。
买得多也好,估计他们也清楚。便宜难得,朝廷总有一天会负担不起,以后再没这种好事了。
收来的新小麦,齐佑建议他们留了一部分,另外的全部拿去换成了黑面,好撑到水稻与其他粮食成熟,免得饿肚皮。
至于朝廷那边,齐佑压根没多大指望,欠他的粮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完。
国库永远穷,朝廷永远缺粮。加上要在黑龙江河布置水师,少谁都少不了军饷。
康熙来了信,这次水师的兵,打算不用披甲人。一来他们不会打海仗,二来养他们的成本太高。
齐佑开荒种地,粮食产量虽不尽人意,康熙却极为聪明看到了前景。
这片肥沃的祖宗之地,被披甲人随意占去开垦耕种,却不交一颗粮食,康熙舍不得了。
不过,既然要重新派兵来,究竟派何处的兵好呢?
八旗兵丁基本不懂得水战,当年与郑经的仗,基本都是前明留下来的兵在打。
这群兵如今都上了年纪,大多数一身伤痛,七成左右都已解甲归田。余下来的,则成了武官将领。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汉人。康熙一边认为八旗权贵尾大不掉,一边打心底还是信任旗人守护的江山。
康熙却不能将心底的真实想法如实托出,毕竟除了八旗军,还有绿营在。
绿营全是汉军,采用世兵制,即全家世代为兵,父亲没了得儿子顶上。
尽管在军饷配备上,朝廷明显倾向于旗人的兵营。比如八旗军营的支出,几乎是绿营的三倍左右。
康熙无时无刻不担心,绿营兵心生不满,借此反了。
调八旗的兵来吧,他们一来不懂打水仗,二来养他们,比披甲人还要贵。
退一万步说,康熙就算勉为其难相信绿营兵,还得考虑到实际的问题。
南方的人来到北边,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还没打仗就得损失不少。
最后,康熙思索再三,还是调了八旗北边的兵过来。
齐佑看到康熙的安排,一下就看穿了他的用意。
究其根本,不过是放着汉人,担心他的江山社稷罢了。
齐佑管不到康熙,更没功夫去管,成日盯着地里的水稻与洋芋番薯,恨不得盯出朵花来。
在早晚起床都得打哆嗦的时节,水稻终于能收了。
树叶草木,加上水稻一起变成金黄,衬着蓝天白云,美得似浓烈的画卷。
齐佑看多了美景,虽不嫌弃,却实在没空欣赏。
必须趁着天气好时收割水稻,不然等到一场雨下来,稻子倒掉不说,还会生芽晒不干。
妇人们一大早就下地,挥舞着镰刀割稻子,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汉子们忙着捆好,用板车推到晒谷场,脱粒晾晒。孩童们提着篮子在后面,与飞来的鸟儿们争抢,捡拾掉下来的谷穗。
齐佑坐在田埂边,双手搭在膝盖上,陷入了沉思。
林大牛蹲在他身边,一同望着地里的忙碌,半晌后说道:“七阿哥,您无需太过担心,等到种上几年之后,就应当会好转些。”
水稻收成并不好,远远比不上小麦。
齐佑以前看过资料记录,在东北苦寒之地成功种植水稻,是经过了多年的科学研究,不断改善种子取得的成果。
如果不是北海道来的稻种,估计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虽是如此,齐佑还是小小的沮丧了下。他扯着手里的草根,怅然说道:“还是得读书啊!”
林大牛见到齐佑答非所问,楞在了那里,脑子一时没能转过来。
后世的洋芋能获得丰收,是一代代农业科学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致力于科学研究,育种改良,使其变成了高产型与抗病虫害型。
尽管如此,在春季种植的品种中,还是缺乏高产以及抗病虫害的品种。长期储存仍然是一大难题,农业科学家们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
齐佑从没有如此刻,深深佩服如袁老那样的科学家们。有了他们,才有杂交水稻与各种杂交农作物品种的产生。加上现代化的肥料与除虫剂,方使得农业大丰收。
读书,讲科学,而不是致力研究八股文,是改变现状唯一的出路。
齐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说道:“回去吧,还有番薯与洋芋呢。”
林大牛立刻笑了起来,说道:“洋芋那玩意儿,还真是好种,番薯也是。”
前两天齐佑让林大牛挖了些洋芋与番薯查看收成,林大牛当时惊喜不已,一颗藤下,居然结了一长串的番薯与洋芋!
以前林大牛没吃过番薯与洋芋,这次齐佑煮了些,请他一起吃。哪怕是水煮,他也觉着美味无比。
尤其是番薯,吃起来甜滋滋,比起没有味道的洋芋,要好吃很多。
齐佑却告诉他,洋芋才能当做饭吃,番薯不能。因为番薯只能填饱肚子,没什么好处,吃多了还会泛酸,对肠胃不好。
林大牛却认为,人饿得没饭吃的时候,连树根草皮都能吃。若是有番薯吃,那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齐佑没有多解释,因为番薯没营养,吃了只能说饿不死。洋芋却不一样,里面富含丰富的淀粉,可以当做主食。
可偏偏,洋芋却不是那么好种。
齐佑边走边说道:“洋芋明年不能种这么多,而且要换一块地种植。唔,就换到山坡上新开垦的地试试。还有番薯地,明年得施肥了。”
林大牛想到种番薯的那片地,土质明显与别处不同,说道:“种了番薯之后,那地就结成了块,一点都不肥沃了。这东西虽然长得好,却吃肥得很。不过七阿哥,为何洋芋明年要换块地种?”
齐佑无法解释种子的退化问题,说道:“洋芋与番薯差不多,需要大量的肥料,明年再种的话,地就不行了。还有,我打算明年再少种些水稻,换成精细耕种,拿来做试验田。”
林大牛种惯了地,以前他们在顺义时,齐佑也提过试验田,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也是,还是得种能饱肚子的东西。若是明年的水稻收成不好,这地就可惜了。”
齐佑笑着说是,他打算将洋芋与番薯送一些回京城,让康熙下令在云南等地试种。
不过,齐佑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果然,狼覃军将番薯与洋芋送到了乾清宫,水稻小麦收成不好,有了这两样,康熙同样挺高兴。
番薯还好,这玩意儿不稀奇,宫里人知道吃多了对身子不好,都是浅尝则止。
听说洋芋能当做主食,康熙喜不自胜,大声叫好。可等这股兴头一退去,他就开始犹豫了。
无他,还是因为赋税的考量。
试种的农作物,朝廷肯定在最开始时,无法收取粮食赋税。若是有人钻空子,将所有的地都拿来种上番薯与洋芋,朝廷的赋税就收不上来了。
齐佑的建议也考虑到这点,提出了解决办法。朝廷要事先规定,起初只能种植多少。
康熙深知,一旦有利可图,朝廷的禁令就是一张纸。
而且,土地大多都掌握在地主与权贵手上,寻常百姓没多少地。
百姓造反不成气候,一旦想到若是地主与权贵联手起来,康熙就坐不住了。
考虑来考虑去,康熙最终还是否了齐佑的建议,只在皇庄试着大面积栽种。
齐佑接到康熙的信,苦笑连连。
朝廷太穷了,一年的赋税都损失不起。他早就考虑到了下面的人会如何应对,朝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等到第二年大面积耕种,就要照着原来的田地收取赋税。
旗人的人口还是占极少数,大清天下还是以汉人为主。而汉人的地位在旗人之下,说到底,还是满汉矛盾令康熙没了底气。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带古人穿回现代 (草莓珍珠蛋糕) 2023-1-3完结3109 10076穿越到古代的谢若清,在全家蒙受大难时,又带着国公府一家人穿回了现代。还没等她为自由...
-
攻略狐少年 (伏雪) -2023-01-23完结193 908林半见穿成了和她同名同姓的恶毒女配。原著当中,她是巫家养女,而女主是巫家亲女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