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大家知根知底,他要是为了一点小事上纲上线,在村子里的风评也不好。
所以只能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如今王家人自己把机会送到他的手上,李福生肯定是要抓住的。
本来他对王家人的印象也不好。
王家的男人只会窝里横,在外面没什么本事,就知道在家里打女人。
打女人还不算,还要洋洋得意跑出去向别的男人吹牛,说他们多有本事,能把家里女人管得服服帖帖。
还挑唆着村子里的男人一起打女人,说什么:女人就是得往死里打才会听话!
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只有把她们打服贴了,才会老老实实,把男人当大爷侍候。
村子里有几户年轻的男人,竟然当真听信了老王头父子的话,回到家里开始打女人。
他们灵湖村的风气都差点被老王家给带坏了!
好在这几个年轻男人家里的长辈拎得清,见他们无缘无故打女人,就把他们拎出来,狠狠教训了几顿。
最后还说了狠话,如果他们再敢随便殴打家里的女人,就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从家里赶出去。
那个时候李福生还是灵湖村的村正,见此情况也发了话:谁家里要是像老王头家里一样,无缘无故打女人,只要被人告到村子里,调查属实,就把人从村子里逐出去。
他们灵湖村,可不要这种只会打女人的窝囊废男人!
只知道在家里欺负女人算什么本事?
有本事出去挣钱,让一家老小都过上好日子,这才叫真本事。
就这样,总算把这股歪风给刹住了。
后来老王头家里总算不敢在外面乱说打女人的事,只是躲在家里,打起女人来也更狠了。
有边上的人看不下去,好几次都告到村里,李福生也不是不想管,几次都带着人上门,准备把老王头家里给从村子里赶出去。
结果王家的女人自己不争气,他带着人上门去问情况的时候,王家的女人哪怕被打得鼻青脸肿,看着就伤得很严重,也死活不承认,身上的伤是被家里男人打的。
几次下来,不管是边上的人帮忙给村里报信的人,还是村里,也都不管了。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自救,那么,别人就算再想救你也无能为力。
就好比掉进深渊,顶上的人想拉你一把,也需要你自己伸出手来。
此时老王头在他面前阴阳怪气的说话,李福生当即就是脸一沉,喝道:“老王头,你的意思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连调查都不用调查了?”
“你这么厉害,要不要我把这个里正让给你当?”
“以后村子里的事情由你说了算?”
“我告诉你,就算县太爷办案,也还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就没听说过,仅凭谁的一面之词,就胡乱给人定罪的。”
“还是老王头你觉得自己比县老爷更厉害,随便说句话就能给人定罪?”
老王头哪敢承认自己比县太爷还厉害。
他被李福生这番话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摆手否认道:“我可没有这么说!”
第331章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老王头脸色涨得通红:“我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可没说过自己比县太爷还厉害。”
“我也知道自己没本事当里正,所以想都没想过!”
“你不要急着往我头上扣帽子。”
李福生冷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就不要在这里瞎提意见。”
“知道自己没本事当里正,就闭嘴听我说!”
老王头不服气的说道:“我可不是瞎提意见。”
“我没本事当里正,难道还不能提看法?”
“身为本村村民,我发现有危害村子的事,所以告诉里正,让里正主持公道,这还错了?”
“咬死的老母鸡还在地上,当时那狼崽子叼着老母鸡回来,村里这么多人都看到了,这么清楚的事实摆在眼前,里正都不承认,还说要做什么调查,难道不是找借口给她开脱?”
老王头对李福生当然是有意见。
当时当了个村正,就管天管地,他们王家的男人打自己婆娘,李福生也要管,三番四次带着人去他们家里找麻烦,要不是家里的女人被打怕了不敢承认,他们王家人就被赶出去了。
老王头心里都不止一次希望李福生倒霉才好,谁知李福生不但没倒霉,反而当了里正,过上了拿朝廷补贴的好日子。
今天这事儿,他就是故意把李福生找来做恶人的。
村子里谁不知道沈正凌凶名在外,谁要是跟他过不去,大拳头当面就砸过来了。
虽然在老王头看来,沈正凌这种人竟然会怕媳妇儿,也是个没出息的。
但是,听村里人说,沈正凌把媳妇看得跟宝一样,由不得别人说半个字不好,要是李福生出面,让人打死沈正凌媳妇养的狼崽子,那沈正凌还不把李福生的屋顶给掀了?
老王头想到这里,又火上浇油的说了一句:“里正你这样做,该不会是因为沈正凌家吃的蔬菜,是常年从你家里买的,你为了自己家的蔬菜生意,所以才包庇他家里的事吧?”
这话一出,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俱是惊呼出声。
“真的假的?”
“哇,那一年到头下来,至少能得好几百文的收益。”
“难怪我看福婶每天把黄叶子都给摘得干干净净的一大捧菜,提到沈正凌家门口,我还以为她真那么好,天天把家里吃不完的菜送给沈正凌家里吃,原本,人家是收了钱的啊!”
“可不是,那要是跟我家买菜,我保证也摘得干干净净给送到家门口。”
“我还以为他做事公正呢,原来也会私下里为自己捞好处啊。”
“要是这样,那里正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会偏帮沈正凌家里……”
“接着往下看呗,是不是偏帮,很快就知道了。”
老王头听到村民议论纷纷,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沈正凌家里找李福生买菜这事,是他无意中知道的。
当时,他往沈全寿家门口过,正好听到沈全寿跟两个儿子说这个事。
当时,沈全寿的两个儿子正在院子里清洗猪下水。
沈全寿说:“本来嘛,我们家里自己种的菜也吃不完,让正凌媳妇要吃什么,直接过来拿,结果正凌媳妇儿跟我说,他们家吃的菜,都是从李福生家里买的。”
老王头已经从他门口走过去了,听到这么说,当时就停下来,贴着墙根听院子里的谈话。
他听到沈长平诧异的问:“正凌媳妇也是,干么花这个钱?”
沈长安也道:“是啊,这边家里的菜吃不完,那边她还花钱去买,她咋想的?”
就连沈长平的媳妇陈翠莲,也忍不住说道:“要我说啊,正凌媳妇这个人,哪儿哪儿都好,长得又好,又有本事,为人还大方,就是有一点,花起钱来撒手得很,太松快了。”
沈全寿却说道:“原本我也是这么想的,就跟你们现在的想法一模一样。”
“可是后来,正凌媳妇跟我说了一番话,我觉得她说得特别有道理。”
沈长平问道:“爹,正凌媳妇说了啥,让你老人家都觉得有道理?”
老王头也竖起耳朵,就听沈全寿说道:“正凌媳妇说,他们一家刚从老沈家搬出来,在村子里无依无靠,正凌和村里人的关系一向又没有多好,很容易受到别人排挤。”
“居家过日子,时间长了,邻里之间,大矛盾没有,小矛盾也肯定会出现。”
“鸡毛蒜皮的事,只要不涉及原则,很多时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个准数,哪怕找人来评理做公证,其实最终也要看双方和做公证的那个人,谁的关系更好一点。”
“李福生作为里正,村里大家有事,都愿意找他决断。”
“他们家跟李福生搞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何况,蔬菜本来就是要吃的,他们就算去镇上也是花钱买,跟李福生买也是花钱买。”
“福嫂还每天把菜给她送到家门口,省了她自己去拿的功夫不说,每天给送过去的菜还事先打点过,并且每天送过去的菜分量都很多,比她自己花钱去镇上买,要划算的多。”
“所以,正凌媳妇说,从李福生家里买蔬菜吃这件事,其实……”
沈全寿说到这里卡壳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那个词到底怎么说,只记得好像是什么:“两什么全美,反正就是对两家都有好处的事情。”
一直默不作声听他们聊天的沈正清,开口说道:“爷爷,不是两什么全美,那叫两全其美。”
沈全寿连连点头说道:“对对对,两全其美,就是这个,就是这个两全其美。”
这话一说,沈长平、沈长安两兄弟都忍不住说道:“好像是这个道理。”
“你说我们之前怎么就没想到?”
沈全寿感叹道:“要不然,怎么说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
“你们看正凌媳妇,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可因为她读过书,能会识字,能写会算,所以又会做生意,又会讲道理,比大部分男人都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