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断狱 (离人望左岸)


  虽然谢道清是瑞国公主的嫡母,也就是名义上的大娘,但贾贵妃却是瑞国公主的生母,若非姓氏不太吉利,皇后之位应该是贾贵妃的。
  所以除了杨太后和皇后以及贾贵妃,其他人也都顺从地离开了寝宫。
  杨太后此时才朝杨璟招了招手道:“杨大人当真是年轻有为,老身代我皇室宗亲,代我大宋国民,谢谢杨大人了。”
  杨璟连称不敢,只说这是臣子的分内之事云云,杨太后虽然口中道谢,但杨璟也看得出来,这老太太天生一副尊威之相,仍旧是高高在上的。
  杨太后似乎很满意杨璟的表现,朝赵昀道:“大官今番可要好好赏赐杨大人,老身听说你把杨大人的官爵全都给除了,如今杨大人又立功了,也该官复原职了。”
  杨璟也不由感叹这老太太的精明,自己的官爵是赵昀给剥除的,如果赵昀再开口,难免有损皇帝的权威,而由杨太后以佯怒玩笑又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出来,“责令”赵昀恢复杨璟的官职,这个台阶对于赵昀来说实在来得太是时候了。
  这话谁说都不合适,唯独杨太后说得,偏偏杨太后又是晓得事理的人,这样的做法,太契合赵昀的心意了。
  赵昀也故作尴尬地笑了笑道:“太后教训得是,儿子这就让人去办...”
  杨太后点头微笑,似乎很欣慰,又朝赵昀道:“你才刚恢复过来,杨大人还要留在宫里照看你,哪有时间给你当官差使,这事儿你记着就行,也急不得的,还有啊,官复原职可不成,该多给杨大人一些赏赐才对。”
  杨太后见得赵昀发笑,又朝杨璟道:“杨大人想要些什么赏赐?”
  按说这只是客套话,哪有人自己主动要赏赐这么不要脸皮的,不过杨璟确实有些心动,想要趁机取得案子的调查权,免得这场本不该掀起的**,会变得越发不可收拾,牵连到更多的人。
  杨璟心中还在犹豫,赵昀却开口道:“好了,太后就不要操心这些了,朕知道杨卿家想要什么,一会便交代国舅爷去办。”
  杨璟不由抬头,但见得赵昀正看着他,笑容有些耐人寻味,杨璟心里也有些打鼓。
  此时瑞国公主和高采芝带着御膳局的人进来,杨太后和谢皇后等人也都出去了。
  临走之时,杨太后朝赵昀道:“对了,大官啊,有个事情,为娘的还想跟你打个商量。”
  赵昀已经饥肠辘辘,但老太太也不能不应付,便装作不耐烦地问道:“说什么商量不商量的,太后又有何事?”
  杨太后想了想,朝赵昀道:“大官沉珂得愈,为娘的想给你找个贵妃,也好冲冲喜。”
  赵昀子嗣不旺,所以才一直服用乱七八糟的丹药来调理身体,杨太后和皇后贵妃们,也经常给他找一些好生养的宫女或者秀女,赵昀也没觉得有何奇怪。
  但杨太后说的可不是简单的女人,而是贵妃,贵妃在后宫之中便仅次于皇后,阎贵妃等人利用权柄混乱后宫,这可是前车之鉴,不能不防的!
  “太后想要升谁为贵妃?”
  “不是升谁为贵妃,而是为官家新纳一位贵妃。”杨太后神秘一笑道。
  “新纳一位贵妃?”这可不合常理,因为进入宫中的秀女,与外朝官员一样,除非有官家的特别旨意,否则都需要按照等级不断晋升,岂有一进来就当贵妃的!
  所有人的眸光都集中在了杨太后的身上,这老太太呵呵一笑道:“正是,为娘想为官家纳大理郡主为妃!”
  “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高采芝的身上,瑞国公主更是难以置信,这可是她的好姐姐,怎么就变成自己的后妈了?
  绝对不可以啊!
  赵昀更是有些哭笑不得,他正难得有高采芝这么个精灵女孩子,陪着宝贝女儿,许久未曾见过女儿这么开心了,又怎可能让高采芝当妃子。
  再说了,冲喜归冲喜,自己身子骨才刚刚有所好转,如今纳妃是不是太急了些?
  场中怕是只有杨璟并没有感到奇怪,他看着杨太后,果然听得杨太后得意地环视一圈,而后神秘兮兮地说道。
  “可不是这位大理高氏的郡主,而是大理段氏的郡主,王女段初荷!”


第四百九十五章 圣恩赏赐执掌大权
  南宋理宗皇帝本名赵与莒,虽然是赵匡胤一脉赵德昭的九世孙,但已经沦落民间,成为庶人,因为父亲是保长里正之类的村官,家境还算不错。
  后来权奸史弥远无意找到了赵与莒,说是惊艳于他的才华,又认为他乃天命所归,便将赵与莒带回了京城,改名为赵贵诚。
  当然了,也有人质疑赵与莒的皇族身份,认为他只不过是史弥远从民间随便找来的傀儡。
  无论如何,史弥远在宁宗死后,便废除了一直想要对付他的皇太子赵竑,与杨太后一道,将赵与莒改名赵昀,推上帝位,是为理宗。
  另外,关于宋宁宗之死,史料上并无记载,据说并非正常死亡,也有人说宁宗听信了太子赵竑的建议,打算除掉史弥远,不过这太子是个藏不住事的,到处与人说,往后有机会一定要办了史弥远这个大奸臣,于是史弥远便给宁宗进献了百颗金丹,宁宗就这么稀里糊涂死了。
  宁宗死后,赵竑被废,赵昀却没能独掌朝政,他要继位,必须经过杨太后,也就是宁宗皇帝的杨皇后的同意,而杨太后也换取了垂帘听政的权柄!
  大宋朝虽然自真宗刘皇后以来,也有垂帘的先例,但大多是皇帝年幼,不能处理朝政的情况下,才由太皇太后或者皇太后代行天子之职。
  可理宗赵昀登基即位之时已经二十岁,在这种情况下,杨太后还要垂帘听政,便违背了后妃不得干政的祖宗家法。
  赵昀是个励精图治,有大抱负的人,否则也不会有“端平更化”这样的小盛世局面,“端平入洛”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起码证明,赵昀其实是有心想要振兴国家的。
  这样的一个人,想要规规矩矩让杨太后和史弥远把持朝政,是不太可能的。
  赵昀也与杨太后明争暗斗了许久,在八个月之后,杨太后终于撤帘,不再搞垂帘听政那一套,不过赵昀的处境也不好,因为他即将要正面史弥远这个奸臣。
  他十八岁的时候才被史弥远带到京城来,又是庶人出身,根本就没有什么根基和支持者。
  为了扳倒史弥远,赵昀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终于独掌朝政,虽然感恩于史弥远,并没有杀他,但却将石弥远的党羽彻底剪除,任用真德秀等贤良之士,端平更化期间任用过三十七名宰相,大部分都是一时之选,展示了赵昀任人唯贤以及高明的御人之术。
  从赵昀的经历可以看得出来,杨太后在赵昀的人生当中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
  虽然她曾经垂帘听政,想要把持朝政,但后来也能够审时度势,主动撤帘,而赵昀的皇家出身得到承认,能够名正言顺登基即位,都拜杨太后所赐。
  赵昀连史弥远都没有杀,自然也不会亏待杨太后,反而对杨太后恭敬有加,毕竟有杨太后在,赵氏天下就是正统。
  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皇家更是如此,这是祖宗家法留下来的规矩,就好像瑞国公主乃贾贵妃所生,却必须喊谢皇后为母亲一样。
  所以对于杨太后,赵昀始终保持着敬意,而且杨太后对赵昀的事业也算支持,并没有阻挠过赵昀施展抱负,有她这个太后坐镇后宫,赵昀也能够心无旁骛地支持朝政。
  冲喜是好事,端平入洛失败之后,赵昀的抱负受挫,曾经沉迷于酒色,又急于生育子女,对女人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
  所以当杨太后提出要给他纳妃之时,赵昀并没有抵触,可要纳的是大理段氏清河郡主段初荷,这就让赵昀有些意外了!
  使节团以西海侯段智实为,在临安也住了一段时间,赵昀也曾经召见过段智实等人,并初步给出了与大理进行战略经济层面的合作框架。
  但让赵昀没想到的是,这大理段氏,竟然暗中走了杨太后的路子,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求亲。
  通常来说求亲一般都是皇子皇女级别,极少有向皇帝求亲的,可赵昀只有一个瑞国公主,并无其他儿女,如果向其他宗室王子求亲,又彰显不出大理的重要性,所以大理向赵昀求亲,让郡主当妃子,也是情有可原。
  若是往常,赵昀肯定要有所忌惮,但如今他的健康状况堪忧,说得不好听一些,若自己撒手而去,主持大局的便是杨太后,而绝不会是谢皇后!
  谢皇后为人纯良,倒也信得过,也值得托付,但由杨太后在上头压着,凡事自然要以太后的意见为主。
  杨太后只怕也是等待这样的时机才提出来的,赵昀可不能在这个时候拒绝她,当即便朝杨太后道。
  “单凭太后做主便是了。”
  赵昀如此一说,这个事情便算是彻底定下来了。
  杨璟听闻,也不由心中唏嘘,想起段初荷,再想想秘密召见自己的段兴智,只能暗中摇了摇头。
  高采芝并不知道段初荷秘密来到大宋,此时望着杨璟,眼中满是疑惑和惊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