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朱元璋:“……没错。”
  朱元璋自我催眠,我儿子和我夫人骂的都是皇帝,和我陈国瑞有什么关系?
  陈标叹气:“第一批学生就相当于我的入室弟子,和应天官学其他学生不一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算我年纪小,这些学生作恶,难道我这个当老师的名声不会受牵连吗?就算我不在乎我的名声,我也在乎……”
  陈标突然愣住,然后挠了挠脸颊,表情有些羞恼:“总之,能教就教,教不了就断绝师徒关系,绝对不能纵容!”
  朱元璋好奇:“标儿,你话还没说完呢。你也在乎什么?”
  马秀英也十分好奇。
  陈标孩子气地耍无赖:“没什么!”
  朱元璋立刻制住陈标:“嗯?有什么瞒着你爹你娘?不说不准走,看我挠痒痒攻击!”
  陈标狂笑着挣扎,大声求助:“娘!娘救命,哈哈哈哈!混蛋爹住手!”
  马秀英等父子二人玩闹了一会儿,才制止朱元璋:“好了好了,儿子大了,有点不想告诉父母的秘密正常,别什么都想知道。”
  朱元璋松开手,捏了两把陈标仍旧手感极好的脸颊:“他刚不还说自己是个孩子,现在就长大了?”
  陈标嘟囔:“也不是什么不想告诉你们的秘密,只是说出来有点尴尬。”
  朱元璋道:“你别说了,再说我真的会好奇。”
  陈标拍打了两下朱元璋捏他腮帮子的手,让混蛋爹把爪子挪开:“别好奇了,我说。”
  朱元璋瞪大眼睛,像个傻憨憨一样等待着什么东西能让自家儿子羞恼得脸都胀红了。
  陈标没好气道:“我不在乎名声,也在乎、在乎……”
  陈标的声音越来越小,脸颊也越来越红,连额头和耳根都红了,整张脸变成一颗熟透了的大苹果。
  “在乎可能被他们祸害的无辜百姓。”陈标支支吾吾,“我教会了他们本事,他们用这些本事作恶怎么办?所以能教就教呗,教不了断绝师徒关系。”
  陈标心底的那些小自私又冒了出来。
  我尽力教导了!如果他们还做坏事,只要我断绝了师徒关系,就和我没关系!我不会为他们祸害的人愧疚!
  陈标越想越理直气壮:“没错,就是这样!”
  朱元璋和马秀英对视一眼,疑惑道:“可是标儿,你这话有什么值得尴尬的地方吗?你脸都红透了。”
  陈标红着脸道:“说什么我在乎黎民苍生,你们不觉得很羞耻吗?”
  朱元璋看向马秀英:“会吗?”
  马秀英露出困惑的微笑:“不会啊。”
  陈标解释:“为了黎民苍生啊!你们不认为这种口号很中二很羞耻吗!”
  朱元璋道:“中二是什么意思?但怎么会羞耻。有这种志向很正常,也很好啊。”
  马秀英摸了摸儿子发髻上炸出来的毛毛:“是啊,标儿有这种志向很好,为什么会羞耻?”
  陈标:“……”
  咦?不羞耻吗?不尴尬吗?不中二吗?
  陈标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想,难道是自己穿越者的思想再次不符合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其实在这个时代喊“为了黎民苍生”的口号是很正常的事?
  陈标难得回应天一次,在大明建国后汇聚应天,在中央朝廷做官的几位大先生都来拜访。
  连叶铮都回来当了户部尚书。
  “我老了,有些走不动了。以后陈启和薛知默跟着常元帅去屯田。”叶铮笑道,“其实我倒觉得常元帅很适合当这户部尚书。只是把常元帅留在应天,太暴殄天物了。”
  常遇春这块“屯田元帅”金字招牌,是叶铮倾尽自己所学的心血结晶。叶铮当然希望物尽其用。
  陈启和薛知默是叶铮的大弟子和三弟子。陈启协助常遇春屯田;薛知默负责耍嘴皮子和笔杆子,让常遇春的的行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两人已经配合十分默契,叶铮放心让他们出师,跟随常遇春左右。
  对事功学派的人而言,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事。和包袱款款去北平帮陈标的陈麟一样,二人很满意自己如今的官职,并不想回朝廷当高官。
  他们二人准备协助常遇春,分田屯田的脚步走遍整个大明。
  虽然常遇春不是很想。但洪武皇帝说常遇春想,常遇春现在攥着圣旨抓紧时间陪家人,之后会北上看看长女和长子,顺便去屯田分田和劳动改造营做技术指导。
  其实北边有陈标,不需要常遇春出马。
  但北方百姓天天听戏听评书,对屯田元帅常遇春很好奇,向知府陈标请愿,也想接受屯田元帅的教导。
  北平的百姓与其说是相信常遇春会给他们带来希望,不如说想要“追星”。
  朱元璋很高兴,立即同意常遇春去大明所有他还没有涉足的土地都走一圈。
  常遇春:“……臣真是谢谢你了,陛下!”
  常遇春第一次对朱元璋的忠诚产生了动摇。他每天晚上搂着蓝氏睡觉的时候,都在思索,自己投靠朱元璋这件事,是否真的正确。
  当然,理智上告诉他绝对正确。但他就是难免生出消极的想法。
  陈标乐呵呵准备和常遇春一起回北平,然后在北平城门口打出“欢迎常元帅莅临北平进行技术指导”的红色大横幅。
  那时候常叔叔的表情一定会很扭曲吧?陈标心中坏笑。
  “唉,我也想和你一起去北平。”王袆还是那副潇洒的模样,“中书省每日案牍劳形,真没意思。”
  刘基道:“皇上有意将你培养成副相,你还觉得没意思?”
  王袆道:“没意思就没意思。要不我俩换换?”
  刘基斩钉截铁道:“不换!”
  刘基现在只当了个御史头子,负责监督百官、以及给朱元璋挑刺。
  但他现在的工作不是挑刺,而是终于开始筹办他心心念念的“大明学宫”,组织一场文人的辩论战。
  刘基作为主办人员,也会亲自下场带动气氛。他已经准备了许多文雅的骂人之词,希望自己能重现陈标的奇迹。
  去中书省给朱元璋收拾天下这乱摊子,哪有和天下文人论战有意思?
  刘基早就看那群看不起朱元璋却又想来大明做官的捏鼻人不爽很久,此次一定要挫挫捏鼻人的锐气。
  王袆冷哼:“小气。师兄,你也不说说他!”
  刘基道:“季师兄和朱允升先生年纪大了,你师兄准备接他们的班,去军营为军士们启蒙。只有你一个人被留下来。”
  王袆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宋濂。
  宋濂报以儒雅一笑:“是季先生和朱先生的推举。”
  王袆立刻拉着叶琛道:“怎么叫我一个人!还有叶景渊陪着我!叶景渊兼任史官,难道他还能离开应天?!”
  叶琛把手臂从王袆手掌中抽出来,理了理袖子,道:“我确实想留在应天,只是甘肃和山西已定,主公让胡大海镇守河套,他非把我要过去帮他治理河套,我也很无奈。”
  叶琛叹气。他也不想啊。但胡大海一哭二闹三上吊,说自己学识字都困难,怎么当得好一方父母官。就算不为了他,为了河套饱受大元摧残的百姓,叶琛也得去帮他。
  胡大海认识了几百个字,勉强能自己磕磕绊绊读书之后,别的没学会,给人套高帽子的本事越来越熟练。
  王袆瞠目结舌:“只剩我?”
  众人点头。
  刘基道:“这是好事。中书省怎么能有好几个同一地的高官?小心皇上把我们当乡党一锅端。”
  王袆:“……这和你们只留下我在中书省案牍劳形有什么关系吗?”
  众人微笑。
  浙东几人在那里欺负起年纪最小的王袆。准备过几年就致仕的朱升和李善长深深叹了一口气。
  陈标疑惑:“朱先生,李叔叔,你们叹什么气,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有我可以帮忙的吗?”
  季仁寿笑道:“你还真能帮忙。他们俩看江南人杰地灵,能人辈出,正感慨北方文教不盛。”
  陈标了然。
  虽现在大明官场上暂时还没出现乡党,但人皆有私心,见着朝中高官皆是南方人,朱升和李善长心中难免感伤。
  季仁寿又道:“朱允升和李公的担忧也是我的担忧。朝中不可被一方人占据,官员所在地域必须平衡,否则不是好事。”
  同一地的大臣难免同气连枝,做事有所顾虑;皇帝见朝堂被某一地文人所把持,肯定也会生出忌惮之心。这对朝堂、对他们这些大臣本身都不是好事。
  陈标道:“大元科举取士的时候不少进士都是北方人,若论文教,北方不一定比南方差太多吧?”
  李善长苦笑:“元人忌惮南方,南方取士较少。北人儒士几乎都被元朝廷吸纳,让这些人立刻在大明为官,就算皇上不介意,他们自身也要为操守德行犹豫一二。”
  陈标完全没想到这一茬,经李善长解释后,才意识到文人要脸,立刻另投他主很难,也难以被信任。北方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恐怕要到下一代皇帝,才愿意出仕。
  陈标挠头:“真麻烦。还好和我没关系,让皇上去头疼,我相信他一定有办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