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即使报纸已经到了手中,张昶也不肯信。
  陈公心智如此坚定,怎会被黄口小儿三言两语骂得乱了心神?
  即使张昶看到“得国之正”和“远迈汉唐”之后也心神激荡,但他仍旧不信,不肯信,也不能信。
  “和张士诚那边的人联系,从他们那里放出朱文正对祭祀一事不满,要叛逃投靠张士诚的消息。”张昶的眼睛里有血丝,他已经很多夜没睡好觉,“我会亲自煽动朱文正!”
  那下属犹豫道:“朱文正真的会叛逃吗?他叛逃后,张士诚给他的待遇也不会超过在这里啊。”
  张昶道:“他想不想叛逃不重要。待周围人都说他要叛逃的时候,他就必须叛逃!让朱元璋最信任的义子叛逃,朱元璋一定会痛苦,这才能告祭子山兄在天之灵!”
  说罢,张昶衣袖掩面,泣不成声。
  下属见状,不再劝说。
  为了替陈学士报仇,一点风险值得冒。就算朱文正识破了他们的计谋,没有被逼叛逃,也能在朱文正和朱元璋心中扎下一根刺。
  他们选择朱文正还有个原因,朱文正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时叫“陈文正”,乃是陈标的堂兄。
  他们不信陈祖仁死于和陈标的骂战,但相信陈祖仁的死恐怕和陈标这个妖孽有关系。或许就是他出的馊主意。
  若让世人相信朱文正因为祭祀一事不满,不仅能挑拨朱元璋之间的关系,还能挑拨朱文正和陈标的关系,让陈家分裂。
  如果朱文正真的叛逃了,说不定还能挑拨陈家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顺带收拾那陈家小儿。
  大都中。
  陈标离开前,特意给朱元璋留了信,让朱元璋一定要召见和封赏张昶的儿子,并公开表扬张昶早年在元朝为朱元璋卧底,现在成为朱元璋心腹的君臣相得的事。
  陈标把戏本子都编排好了,就等着朱元璋来推广这出戏。
  陈标得意扬扬向自家爹道:“爹,你一定要和主公说,千万别因为张昶是大元内应就膈应,一定要重赏他这个迷途知返的大元臣子,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担心不被接纳的大元朝臣来投奔大明。”
  朱元璋心里真的很膈应:“他内心不向着我们,还奖赏他?”
  陈标趴在他爹肩膀上,坏笑道:“家里人以张昶出仕大明为荣,之后归服的大元旧臣以张昶为榜样和主心骨,世人皆将张昶作为心系百姓所以反叛大元昏君的英雄,张昶内心向着谁重要吗?”
  朱元璋心里仍旧很膈应:“何必在他身上花费这么多精力?”
  陈标道:“爹,他是大元高官,是主公安抚北方士族很重要的棋子。主公将来治国,还是得用士族。咱们现在麾下文臣都是南方人,虽然我相信先生们的忠诚和操守,但若不在开朝之初就奠定南北制衡的局面,待朝堂旧臣换代后,恐怕新来的人就不一定坚持操守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我明白了,我一定会好好劝说主公。”
  陈标笑道:“再说了,现在张昶没有露出马脚,主公不能轻易杀人。他干活干得好,主公还得用他。主公心里不舒坦,让张昶心里更不舒坦,主公心里就舒坦了。”
  朱元璋想了想,不由失笑:“还是标儿的坏主意多!”
  陈标不满:“什么坏主意?这么好的主意!”
  朱元璋把陈标东倒西歪的身体扶正,帮陈标整理了一下衣衫,又摸了摸陈标脑袋上的发髻。
  陈标现在提前松开了总角,束起了头发。
  “一路小心。”朱元璋不舍道。
  刚见面,他们父子又要分开了。
  陈标笑道:“嗯!爹放心!”


第125章 元太妃的唯一请求
  陈标前脚刚走,叶琛和王袆后脚就到达已经改名北平的大都。
  当得知陈标已经离开之后,两位大先生气得跳脚,要和主公打架斗殴。
  朱元璋确实是和他们开了个小玩笑,故意让陈标先走一步。所以面对两位暴怒的大先生,朱元璋哈哈大笑,拔腿就跑,把两个大先生气得在后面咆哮。
  匆匆扫灭北平附近元军溃兵贼寇回来的邓愈和赵德胜傻傻站在一旁,看着主公和两位大先生跑过去,又跑过来,都怀疑自己的眼睛。
  赵德胜:“我可能出现了幻觉。”
  邓愈:“嗯。”
  最终,朱元璋站着让两位大先生用老拳拳不痛不痒地捶了两下,安抚了两位大先生的怒气。
  但两人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主公要这么做。
  朱元璋实话实说:“就是想看你们暴跳如雷,开个玩笑而已。”
  叶琛和王袆:“……”
  有这样的主公,怪不得李公的脾气越来越暴躁,都是被逼的。
  朱元璋笑道:“你们见到标儿,也不过是问他是不是真的骂死了人。标儿最近一直为这件事困扰,被人拉着反反复复询问这件事,还是让他耳边清净一下吧。想知道这件事的细节,你可以问这里的文吏们。”
  叶琛和王袆一愣,然后同时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王袆是朱元璋的代笔,与朱元璋更熟一些,不由抱怨道:“主公,你这个理由可以直说,何必戏弄我二人?”
  叶琛也颔首。
  朱元璋十分正经道:“这句话不是理由,刚才说的才是理由,这句话是我刚想的。”
  王袆和叶琛:“……”
  毁灭吧,这个主公不能要了,赶紧让主公退位,扶标儿登基!
  三人开了一会儿玩笑,这件事便略过不提了。
  朱元璋能和他们开玩笑,王袆和叶琛其实很高兴。只是表面上,他们还是要矜(傲)持(娇)一下。
  大文人嘛,都很矜(傲)持(娇)。君臣都已经很习惯这样的相处方式。
  邓愈和赵德胜不习惯,他们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
  两个被罚站的人没有听到朱元璋和王袆、叶琛之后的对话,只呆立着不敢动弹。
  待朱元璋和臣子玩闹结束,才把他们叫来骂了一顿。
  两人耷拉着脑袋,连请罪的话都不敢说,完全不敢打断。
  朱元璋看着两人,恨铁不成钢。
  他都准备把这两人培养成标儿的嫡系了,为什么他们能功劳摆在眼前都拿不到!
  骄兵必败,骄兵必败!标儿提出的对将士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建议非常正确。看看这两个兵头子,自己还没登基呢,就骄傲自满了!
  “若不是标儿提前罚过你们,我这次一定要让你们卸掉盔甲回去读书!等把你们的脑袋读清醒了再回来!”朱元璋骂道,“幸亏标儿有后手,否则你们俩也别读书了,老老实实进常伯仁的劳动改造营屯田去吧!”
  朱元璋终于骂完,邓愈和赵德胜连连磕头,终于找到机会请罪。
  朱元璋让他们滚起来,才询问他们北平的情况。
  虽然他已经从陈标和义子们口中得知了情况,但想看看这两人是不是真的在悔改,对北平周边了解多少。
  邓愈和赵德胜当众磕磕绊绊念了检讨之后,真的很努力反省,铆足了劲将功补过。
  朱元璋的气终于消了一些,道:“你们继续在北平待着。标儿之后会来北平当知府,我三个义子也会留在这里。我给了标儿自主行事的权力,他让你们打哪就打哪,不用管南方的事。”
  邓愈和赵德胜瞠目结舌。
  就算他们很信任军师,主公给军师的权力也太大了。难道主公真打算把标儿培养成诸葛武侯?
  两人激动道:“是!”
  朱元璋本想告诉他俩标儿的真实身份,但看着两人不知道陈标的身份,便如此信任陈标的模样,他思索了一下,将这件事继续瞒了下来。
  比起知道标儿身份后对标儿示好的人,标儿身边也应该多一些单纯因为“陈标”这个人而聚积在他身边的人。
  这样的人,就算自己将来脑子出问题,想要废了标儿这个太子,他们肯定也能聚集在标儿身边保护标儿。
  朱元璋不是因为邓愈和赵德胜这次犯了错而不信任他们,反而是非常信任他们,才决定继续瞒着他们。
  眼见着自己马上就要当皇帝,朱元璋每天都在翻史书,看历史中其他皇帝和太子如何相处。
  事实上和平时期的王朝皇位更替大多都是太子安安稳稳就继了位,但每个王朝都有那么几个闹得特别厉害的父子,这少数人在史书中发出了巨大的声音,仿佛皇帝晚年一定会猜忌太子似的,看得朱元璋焦虑极了。
  他恨不得现在就跑到几十年后瞅瞅自己有没有年老昏庸。如果自己年老昏庸,就立刻帮标儿把年老的自己关起来,扶标儿继位。
  朱元璋现在就数着日子,等陈标弱冠之年,把权力先移交到太子手中。
  邓愈和赵德胜都是朱元璋的老部下了,立刻感受到了朱元璋的期待和信任,赶紧保证自己一定好好听标儿的话,这次绝对不会拖后腿。
  虽然他们绝对不知道朱元璋在期待什么,这态度算是过关了。
  朱元璋又召来北平其他官吏,询问北平有没有人捣乱。
  当得知有几个大家族试图用百姓和名声来挟持陈标获得额外利益,被陈标轻描淡写糊弄过去后,朱元璋叹气:“标儿这身份还是不合适啊,如果他是太子,可以直接把这些人全砍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