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外放后,着实在林县做了不少为民的好事。遇到不明白的不知道怎么做的,就写信回家问母亲,每次总会给他一些启发还有建议。
如今的林县是周围几个县建设的最好的县城,规划的最好的县城。
在林县谁不夸一句县太爷是个好官。
县衙隔壁不远的一处茶楼,全县的有钱人基本来了个齐。
所有人与认识的,关系好的,有亲缘关系的,各自坐在一起,闲扯着。一头雾水,知县找他们来有什么事?
三五一群的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县衙今儿包了茶楼,没有一个闲杂人等。
贾政带着师爷,走进茶楼。
原本热闹的茶楼,见到县令大人进来,茶楼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鸦雀无声。
刘师爷主持乡绅大会,一条条的走流程。衙役们抬着林县各村连接县城的道路在人群中慢慢的走。
“诸位,看到了吧。这是我们林县目前所有村落连接县城的所有道路,红线是县城连接下面各镇子与相邻的镇之间的官道,绿色的线路,是每镇连接各自下面村落的道路。
林县是属于山区县,不富裕,大半的村落都在山里。
山脚,山腰的都有不同的村落。
有些村落想走出来,是不容易的。翻阅大山就要一天的时间。
有位贤者曾说,要想日子好过,必须先修路。
今儿大人想聚集各位,就是想让各位群策群力。怎么让各村的道路彼此相通……”
刘师爷一口气说了好多,在场的人,更加的鸦雀无声,不敢出声。怕被贾知县抓包,他们中有两户乡绅家里也是有背景的,也不怕眼前的贾政大人。
只是也不想被知县抓包先表态。
大家都低着脑袋,也不说话,心里都嘀咕:乡村小道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许久,没有人说话,贾政冷笑一声,说话了,“既然诸位不愿意相助,也不愿意上本县的县志与光荣榜,本官不勉强。
乡村官道,本官会以县衙的名义自行修路,只是诸位以后府上的下人,主子,牛车,马车等出行,只要走本县的道路,一律缴费。
走一次交一次,按照路程的远近交费。直到修路的费用赚回来为止。人,与车,还有满车与空车,以及大小收费都有不同……别到时候找本县求情,还有不遵守收费准则,到时候别怪本县不留情面。”
一位本地有几分面子的乡绅听明白了,县太爷在搞事。
开口问道,“不知大人怎么收费,还有是所有人都收费吗?”
贾政笑眯眯的说道,“不,贫苦百姓不收费,只收家有五十亩良田以上的富人。无论是开铺子的还是家有良田的,全是一样,走路的行人不收,只收牛车,马车,各种用车的,车碾路,很容易造成……”
第11章 红楼老太君(11)
贾政真真假假的一番说辞以后,乡绅大会开完以后结果不错。
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回到府中,还与刘师爷一起,展开本县的地图找适合搬迁的平整地区。
让那些在深山窝窝里的村落搬下山来。
地方大不大,适不适合以后村落壮大以后继续发展。
宅基地,荒地开荒都要考虑进去。
此时的贾政一心扑在工作中,一门心事的想干出些成绩来。王氏瞧不起贾家的那些话语,犹言在耳。
他记得清清楚楚。
想着自己要出息,但母亲交代要实实在在的做事,别想着走歪门邪道,别想着在地方不做事只知道拍上司马屁。
还说:凭贾家现在的人脉,只要他好好做事,不怕有人搞鬼,做好事就会有生迁机会,不许他一年四季不做正事去走歪门邪道。
他谨记在心,自己不会做事,但母亲有给他一张地方建设的单子,只要他自己去摸排,知道本县缺什么,差什么,按照排序去做就是……。
京城
一等将军府
“老夫人,隔壁的珍大爷求见。”新鸳鸯见杨清睁开眼睛,马上禀报。
“让他进来,他来干什么?”杨清一向不喜欢红楼中的贾珍,不喜欢到极致。
穿越来以后,与贾珍见过几次,见过以后,感官如看书看电视时看到的那样,差到极致。
“不知道,珍大爷没有说?”
杨清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坐在那儿等着,没一会儿贾珍走了进来。
走进来的贾珍面带笑容,先问安,立即进入主题,问:“叔祖母,不知道赦叔父,最近去了哪儿?”
最近找了很多次,他也没有找到贾赦,有些不得劲。
别看贾赦是他叔父,可一向与他关系极好。
只是最近快两年,不知道怎么滴,叔父越来越难见到。有什么事也不与他说。
没忍住,他自个儿跑来问叔祖母。
一年多前,叔祖母把两府相连的通道砌上高墙,彻底封堵住,要想过来没有了以前那么方便。
从那起,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叔父也多次隐晦的提点他,有多大头就戴多大的帽子,别掺和一些不该掺和的。
“出去办事,暂时不能告诉任何人。珍儿,你也大了,你父亲常年跑道观。我也很难见到他,今儿想与你说几句话 ,也许不中听,得请你有些耐心。”
想到贾珍私底下做的那些事,杨清就忍不住劝几句。
“您说?”此时的贾珍也年轻,还没有开始参与夺嫡一事,也没有参与进太子党。
“你看,咱荣宁二府一向同气连枝。任何一府最错任何一个决定,都会牵连另外一府。你交友广阔,朋友多,我们做长辈的不管。
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咱两府这一代,都没有什么优秀的接班人。在朝堂也没有任何助力。你结交那么些朋友,,牵连各方势力,是不是不大妥当?”
此话一出,贾珍内心一震,瞪圆眼睛望着眼前的叔祖母:卧.槽.我想做什么,叔祖母怎么知道的。这事我还没有与任何说,只是有那么个想法,叔祖母是怎么知道的?
看着贾珍那样,杨清明白,贾珍已经动了心思。
想参与夺嫡一事,只是不知道是一开始就想好了投靠太子还是投靠别的皇子,是不是最后才选定的太子又或是别的什么。
心底的秘密被隐秘的挑开,贾珍浑身不自在。心中在挣扎,在思考要不要问问叔祖母的意见,思虑中,不知道怎么滴,突然把心底的想法脱口而出:
“叔祖母,我最近认识了一位太子东宫的幕僚……还请您帮助孙儿参详参详。”
吧啦吧啦的全吐实,说了出来。
听完以后,杨清暗自庆幸,还好,还来得及,贾珍还没有参与进去。
只是被太子东宫的幕僚给蛊惑,想了想说道,“珍儿,咱荣宁二府,已经有祖上留下爵位与富贵。其实经营好,还有以后培养好下一代的子孙,比去参与夺嫡要来的更加的稳靠。
你想想……”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还有引经据典的一些惨痛教训,告诉贾珍,不许参与夺嫡。
你实在是要参与,你你宁国府一脉就自行脱离贾氏一族,脱离我们,再去干这么危险的事情。
要不然就不能掺和进去,说的时候,还有催眠心理的手段,制造幻境,让他看到未来败了以后全府包括族中因为他这个未来族长做下的愚蠢决定,最后落得的凄惨下场。
那幻境根植在贾珍的脑海,只要他想投靠任何一位皇子,凄惨幻境就会自动浮现,让他不敢再掺和。
“明白,孙儿以后不会再见那位陈先生。也不会参与到夺嫡中去,从明儿起,孙儿就生病在府上,关门不出。谢绝一切的应酬,等上三月,姓陈的忘记了我这人再出门。”
贾珍被吓的,浑身都出来汗,汗的全身湿哒哒。
真是吓死了。
幻境中,他贾珍死的极其凄惨。他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那只是叔祖母形容的场景还是自己未来真的会落得那么一个下场。
总之,很是渗人。
被吓走的贾珍,真的闭门不出,对外一律说生了重病,风寒甚重,不敢见人,怕给他人过病气。
进入七月,天气热了起来。
杨清的冰铺,生意一天比一天的好。
存了大量的硝石制冰,每天都卖出去大量的冰。
还顺带卖冰镇的瓜果,果汁以及奶制品。
可以说是日进斗金。
王氏进不了杨清的店铺,店铺外面也竖着牌子,写明有哪些府上不能在此店铺购买任何的冰已经冰镇的吃食。
写明两家有龌龊,他们万一找人买了,出事,他们一概不负责。因为,极可能是那些人家贼喊做贼,凭各府的主人帖子前来购买。
每天,都会登记在册,买的人还得签字,已经拿出身份凭证登记才行。
规矩可是蛮多的。
就这样,生意不减反增,买的人越来越多。府上的庄子种植的西瓜,杨梅等,那是供不应求。
有杨清指导,张氏也跟着一起做一样的生意,还有种植什么也是一样,跟着赚的盆满钵满。
有人赚银钱就有人眼红,眼红的还不只是一户两户。特别是在瑞亲王家的红梅宴上得罪的几户人家与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