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 (番茄菜菜)


  正是因为找机构认证了。
  欧文才头疼。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背胶一年就需要一千万美元,折合成日元超过二十亿。
  这么个数额,即便是欧文想要拿出也不是那么容易。
  这还只是背胶技术而已。
  阮文对自己的几个专利都明码标价。
  如果不购买专利权,还有另一种合作方式,阮文技术入股,从生产的每一片卫生巾中提取收益。
  她要百分之十的利润。
  这真是狮子大开口,偏生这个狮子还相当自信。
  “日本现阶段人口超过一亿人,其中女性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我们姑且按照百分之五十来计算。这其中需要使用生理期用品的女性占比百分之五十以上,具体的人口调查统计数据相信欧文先生比我更清楚些。三千万的日本女性,她们每个月都要使用卫生用品。我去了几个你们的商店,女性生理期用品中,卫生巾的销量远超过卫生棉条,我是从货架上产品的生产日期看出来的。”
  “女性生理期姑且按照一月一次算,每次差不多四到六天,而在这期间,平均每四个小时需要一片卫生巾,整个生理期需要差不多三十片卫生巾,一个女性每年的卫生巾使用数量是四百片左右。”
  “日本三千万女性,一年的消耗量又是多少呢?一百二十亿片卫生巾。我看你们商店里的卫生巾多数都是二十片一包的规格,也就是说整个日本每年的卫生巾消耗量是六亿包。”
  “我打听了下,日本的平均月收入是三十万日元,一包卫生巾的价格的价格是一千日元,这其中有多大的利润,我想欧文先生之前也做过调查的吧?”
  欧文的律师英语说不好,听还是没问题的。
  他惊讶的看着这个年轻的女士,她是怎么做到的,知道的那么详细?
  “贵国在七十年代初物价飞涨后,商品价格就一直没怎么下来过,相较于三十多万的月薪,每个月不过一两千元的开销算不了什么,不是吗?”
  日本人口中,女性占比稍高。
  她们对自身很是看重,几年前石油危机导致物价哄抬,卫生纸断货就是这些人搞出来的。
  “看来,你对我们的合作很期待。”
  欧文皮笑肉不笑,谈判的主动权并不在他手上,这可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阮文做的调查越详细,说明她对日本市场的研究越透彻,即便没有自己,她也能找到其他的合伙人。
  “当然,欧文先生远比桑原君讨人喜欢。”
  “是吗?”欧文笑了起来,桑原有信是遗落在外的孩子,而自己也没光彩到哪里去,是一个私生子。
  那些人尽管不敢说什么,但背后的议论从不缺席。
  欧文并不想要在日本呆着,这里太过于压抑,可是他拿什么去见自己的父亲?
  依靠着父亲余威折腾的小产业吗?
  不,那样那个美国男人依旧会瞧不起他。
  欧文想要自己做出一番事业来,“那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混血儿伸出手来。
  他的手略短,指节宽大,稍显粗糙。
  尽管保养的不错,但后天的努力无法拯救先天的不足。
  阮文不着痕迹地收回视线,伸过手去,“祝我们合作愉快。”
  ……
  陶永安虽然是合伙人,然而整个谈判都没捞到机会说话。
  关键是你让他说,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啊。
  阮文有自己的计划,万一自己没帮上忙,反倒是把她的计划打乱了,那怎么办?
  这会儿大局已定,陶永安彻底松了口气。
  “你不是一直在展台那里吗,怎么连这些都调查到了?”
  “你以为我在跟荣林打情骂俏吗?”
  一个在这里生活了七年的大使馆人员,对当地自然不会一问三不知。
  陶永安十分的震惊,“你可真是……”
  “真是什么?”
  见缝插针!
  他都不知道,阮文三两句把话从荣林那里问了出来。
  阮文买了支冰淇淋,从西餐厅里出来,她忽的想要吃点刺激的东西,比如凉飕飕的冰淇淋。
  陶永安原本是拒绝的,但是很快他就想再去买一支。
  在吃的事情上,他绝对不该挑战阮文的权威。
  “想要跟人合作,自然得拿出诚意来。”
  “你的诚意就是调查的事无巨细,然后洽谈的时候,把人逼得话都说不出来?”
  阮文舔了下冰淇淋,“事前工作不做细致点,哪有谈判的资本。生意场上,最好还是用数据说话。”
  数据是最有效的支撑。
  有着绝对的说服力。
  陶永安是彻底拜服了,“我怀疑将来你跟小谢同志吵架,小谢都吵不过你。”
  不,应该是没人能吵过阮文,这也太厉害了。
  “小生服气了。”拖着长长的尾音,陶永安鞠了一躬,然后冰淇淋啪叽一下掉在了地上。
  阮文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往酒店方向去。
  ……
  涂安国没想到阮文竟然真的把这件事办成了。
  “那阮文你说,他是会选择哪个方案?”
  一千万美元,还是抽成10%?
  阮文的抽成10%是净利润抽成,按照日本这边的生产效率而言,一包毛利率大概在30%左右,换句话说,每卖出去一包,阮文能拿到三十日元。
  这么一算的话,那抽成百分之十的话,一年到头阮文能收到的可是一亿人民币!
  当然,这么大的市场,不见得都会被一家占领。
  但只要占据百分之十的市场份额,那选择一年一千万的专利费,远比抽成10%合算。
  提问的研究员已经算好了这笔账,“阮文你这不是只让他选择第一个吗?”
  一千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一千五百万,和一亿人民币没有可比性。
  “对啊。”阮文有自己的考虑。
  前者是现在就打款,而后者需要等到年底盘算,入账那就是第二年年初。
  时间战线拉得太长了,他们等不起。
  虽说年初年底有着七倍之巨的差距,但阮文给出的第二个选择,原本就是倒逼欧文选择第一项。
  “可是,这笔钱,会不会被调查?”
  一千万金额巨大,又是流向了研究所。
  在本质上,和桑原有信当初那一千万美元并没有区别。
  “肯定会啊,不过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歪,不怕。”
  桑原有信和欧文有着相似的目的,但两人的身份差别大了去了。
  上次是日本人找上门来,这次是博览会上达成的合作协议。
  性质不同。
  至于国安会介入调查,这个倒是正常程序。
  阮文没什么好怕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罗嘉鸣。
  ……
  欧文第一次踏足中国,他是来签约的。
  阮文那边已经把事情报备上去。
  专利的所有者是她,想卖给谁是她的自由,不过自由也是在限定范围内的。
  阮文选择上报商业厅,把主动权交出去了一部分。
  黄主任震惊了,他的第一个念头,是阮文当年两万块卖给自己的《简要》。
  和这一千万美元相比,那两万块,可真是良心价啊。
  王省长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毕竟他承诺给研究所时间。
  如今413所迎来转机,于情于理王省长都要露个面。
  再者说,谁会嫌政绩少呢?
  一贯都是国内购买国外的生产线,动辄耗资几亿。
  如今竟然能看到回头钱,这着实不容易。
  这是一个好事情。
  不光是阮文和研究所的事,更说明他们省,说明省大具有科研竞争力。
  人才能带来钱,这是多好的一个宣传点?
  商业厅、宣传办、省委办公厅,忙得不亦乐乎。
  从省里到中央,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个月,阮文成为了国内最红的一人。
  对外开放,不止是欢迎国外的技术到我国安家落户,我们的技术也可以走出去,赚来外汇。
  有《人民日报》的“盖棺定论”,阮文从北山大学化学系大三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先锋。
  官媒的定论,让省里一干人等都放了心。
  一等功再加上国家认证,阮文的下半辈子是不用发愁了的。
  ……
  阮秀芝最近成了大忙人,季教授的一句话,让大家伙都知道,她是阮文的姑姑。
  首都有不少媒体来采访。
  出国留学的儿子,研究发明带来巨额外汇的侄女。
  如何培养出这么两个优秀的孩子?
  阮秀芝哪里会应对这些媒体?
  好在季教授把人都给拦了下来。
  只不过学校这边能拦着不让进,记者们换地方去蹲。
  打听到她住在北池子大街,直接去那边问,然后蹲守在四合院门口,就等着阮秀芝回家。
  不过左等右等,没能等来。
  季教授要去一趟西安考察,顺道带着阮秀芝一起去了。
  不然阮秀芝能去哪里?
  暂时没办法回家,在学校呆着不是不可以,能躲得过记者她还能躲得过其他拐弯抹角来打听的老师教授和学生吗?
  要么去省城,但阮文那边肯定也忙得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