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华看着太后憔悴的模样,忍不住握着太后的手:“皇祖母放心吧,汗阿玛不会出事的。”
明明是极为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太后展露了笑颜,太后仿佛从琼华的话语中汲取到了力量一般,郑重地握住琼华的手:“你说得对,皇上不会出事。这些年,皇上历经的大风大浪还少么?哪次他不是平安度过了?且上苍垂帘,还把你送到了咱们皇家来,有你在,皇上定能逢凶化吉。”
离开太后处后,佟皇后和琼华又去了太皇太后处。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身体倒还算硬朗,因琼华时常来慈宁宫陪伴她,且又总派人给她送些有益于养身、养颜的补品来,如今的她看着倒是鹤发童颜,比小她十岁的一些老封君看着还精神呢。
这些年来,太皇太后早已不过问前朝与后宫之事,平日里只含孙弄怡,时不时与太后一起说说话,或是和琼华一起讨论养颜之事。她一见了琼华,就亲热地把琼华叫到了身边儿来:“快来,哀家知道你要过来,早早便命小厨房准备好你爱吃的糕点了。”
一腔慈爱之情,简直溢于言表。
琼华熟练地腻到了太皇太后身边儿,捻起一块糕点来,先送到太皇太后唇边让太皇太后尝了尝,而后又递了一块给佟皇后,最后才自己吃了起来,只见她吃得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一样。
吃完了糕点,太皇太后又怜爱地掏出帕子,为琼华擦去了嘴角沾上的点心屑,这才收起慈爱的表情,一双眸子锐利地看向佟皇后:“皇后今日来哀家这儿,怕是有事情想要与哀家说吧?若是哀家所料不错,皇后想要跟哀家说的事,与皇上有关?”
“正是。”佟皇后又将对太后说过的话,对太皇太后说了一遍。
太皇太后听着,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她不似太后那般单纯,只一心关心康熙的安危。毕竟是历经三朝、且还曾垂帘听政过的女人,太皇太后在政治方面的素养,自然比太后要高得多,在听了佟皇后的话后,太皇太后自然明白,佟皇后,以及佟皇后背后的佟家,基于自身的立场希望康熙能够安然无恙,但倘若康熙真的有个什么闪失,他们并不准备参与到可能到来的动乱之中。
“皇后,你是个聪明人。所以,当初哀家和皇上才会这般中意你。”太皇太后深深地看了佟皇后一眼:“你心中既已经有了成算,就按照你计划的来吧。”
其实,不光是佟皇后考虑过最坏的情况,太皇太后也是考虑过的,作为一个辅佐过两朝帝王、与群臣周旋过的人,她比太后以及佟皇后要现实得多。感情上,她不希望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儿出事,可理性上,她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倘若康熙果真遭遇不测……那么,为了稳住局势,她会选择扶持太子上位。
佟皇后这种避嫌的态度,也让太皇太后很是满意。至少如果真的到了需要立新君的那一步,佟皇后和胤禛不会成为太子的阻碍——这些日子太子对胤禛的打压有目共睹,太皇太后是真的担心佟皇后母子会报复太子。
好在,佟皇后母子终归还是识大体的。
倘若这一次,康熙当真回不来了,那么为了尽快稳住局势,立太子为新君势在必行。但倘若康熙安然无恙地回来了……那么,日后的事,便日后再说罢。若是太子依然合适做这个储君,便让他做着,若是太子不再合适做储君……那么,太皇太后和康熙也就只有对不起赫舍皇后了,比起私人感情,终究还是大清的江山更为重要。
太皇太后对太子的感情其实也很深,但太子小时候还好,自他长大入朝之后,便让太皇太后觉得有些不妥当了,尤其是其中两点,让太皇太后觉得尤其不妥。其一,太子对索额图太过言听计从,以至于与胤禛兄妹离心;其二,太子行僭越之举,引起康熙不满。
亲近外家是人之常情,康熙在即位后也是十分亲近自己额娘的母族佟家,佟家也果然成为了康熙手下的一大助力,可亲近过了头,将外家之人说的话奉为圭臬,这就过了。往后,若是太子登上了大位,到底是太子说了算呢,还是索额图说了算呢?
太皇太后并不怀疑赫舍氏眼下对朝廷的忠诚,但人的野望都是会一步步滋长的,鳌拜当初在顺治在位的时候,还对顺治忠心耿耿呢,后来面对孤儿寡母,野心不也膨胀起来了吗?仅太子对赫舍家、对索额图的态度,就让太皇太后很不满意,觉得太子不是个合格的继承人。因为这一点,太皇太后也把太子叫来跟他谈过话,明示暗示了好几次,可每一次,太子都当做耳旁风,转头照样亲近索额图,太皇太后对此也是十分无奈。
再说第二点,太子虽说如无意外,日后会继承大统,但他现在到底还只是太子呢,行事就这般僭越,且还纵容手下之人嚣张跋扈……这多少也引起了太皇太后的不满。太皇太后一腔疼爱重孙子之心是真的,可在孙子面前,即便是重孙子也要退一射之地。比起太子,太皇太后更在意的终究是康熙,太子与康熙发生了冲突,太皇太后自然是偏着康熙的。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稳住京中的局势,以及想办法治好康熙的病。
……
在边关处,大阿哥焦急地想要去探望康熙,却再一次无功而返。他在出来的时候被一棵歪脖子树挡了一下,泄愤般的狠狠一拳捶在树上。
这些天,因为康熙的一场大病,整个军营的氛围都不对劲了。
由于康熙已经连着好几日未曾露面,有些大臣甚至怀疑康熙已经不幸去了,只是为了稳定人心才秘不发丧。当然,他们私底下这样揣测着,可面儿上不敢露出分毫来。毕竟康熙帝王心术向来使得好,让人猜不透他心中的真实想法,倘若他们猜错了,康熙只是在养病,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碍,他们要是敢表现出一点儿异常来,只怕康熙就要在心中给他们狠狠记上一笔。
大阿哥显然也有类似的猜测,因此,他比谁都焦急。倘若康熙还好好的,便罢了,倘若康熙当真驾崩了,他得按住这个消息,尽快赶回京城去,以免胤礽坐上皇位。退一步,康熙若是没有驾崩,只是整个人陷入了昏迷不醒的地步,大阿哥也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京城去。可现在的难点在于,他根本就没有办法确定康熙究竟是个什么状况,他连康熙的面都见不到!
这次大阿哥追随康熙征战噶尔丹,立下了赫赫功绩,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倘若康熙真的不幸去了,让太子登上了皇位,这功绩反而会成为大阿哥的催命符!
大阿哥不喜欢如此被动的局面,他想,若是明珠也在就好了,这样,至少有个可以与他商量事情的人。
记得如热锅中的蚂蚁的大阿哥并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主营帐中,本该卧病在床的康熙此时正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眼窝深陷、精神萎靡,整个人状况的确很是不好,且周围还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显然,他在战场上受过伤。不过,传言中他患了重病,十分畏寒,这一点在他身上倒是完全看不到。也不知,康熙是不是对外放出了假消息,这位主儿的心思,向来难猜。
底下人低着头,一面对康熙回禀着外头的情况,一面胡乱猜测着。
康熙听底下人将大阿哥这些天的所作所为一一禀报,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冷意。他的儿子啊,果然已经长大了,一心盯着他这个老父亲的位置,迫不及待想要取而代之了!
这次征战,对于康熙来说,的确是险死还生。他第一次遭遇死亡的威胁,是在驼城前攻击噶尔丹部时。那时候噶尔丹被围困了数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能孤注一掷地来刺杀康熙,希望能杀了康熙或是重创他,让清军方寸大乱,为己方求得一条生路。
偷袭来得太过突然,康熙躲过了数箭,却没能躲过最后一箭。那一箭直冲着康熙的心窝而来,若是射中了,康熙断无生路!好在康熙将琼华给的护身符挂在了脖颈上,有那护身符挡着,噶尔丹射来的箭偏了些许。正是这些微的差距,让康熙捡回一条命来。
有随军太医悉心照料着,康熙虽受了重伤,倒也不至于危及性命。可像康熙这样的伤患,抵抗力是很弱的,于是第一次危机刚过,第二次的危机也很快便席卷而来——康熙患了疟疾。
一开始,随行的太医未能诊断出康熙所患的病症,给康熙开的药,没有一样能够缓解康熙的症状。重伤加上患病,让康熙几度生命垂危,可太医们却对此束手无策。后来,还是梁九功看不下去,提醒康熙,在出征之前,八公主曾给过康熙一个荷包,头装着一些药,康熙不妨试试看。
梁九功是康熙的心腹,自然知道在战场上时,八公主给康熙的护身符曾经救过康熙一命的事。
依着梁九功所想,八公主给的东西,既然能够救康熙一次,未必不能救康熙第二次。公主是大清的福星,兴许能庇佑康熙病愈呢。
康熙认可了梁九功的提议,当晚便将琼华给他的那个香囊交给了梁九功,让梁九功偷偷熬成药给他服用了。两人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翌日,康熙的病症当真有所好转。在康熙的要求之下,梁九功瞒下了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