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朝廷发兵约10万,分三路出击,兵力重点集中在西路和中路。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兵越兴安岭西进;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兵分别由归化、宁夏,越过沙漠,于翁金河会师,然后北上;康熙亲率中路军出独石口。三路大军约期于克鲁伦河一带歼灭准噶尔军。
至于几个皇阿哥们全被分配到了费扬古的西路大军和康熙的中路大军,海兰珠的玛法也是老当益壮作为参赞军事随驾中路大军。
作为皇太子的胤礽哪怕被留守京师,监国理政,对于前方的军机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胤礽悄悄的告诉海兰珠这次的主力大军其实是胤祺的岳父费扬古的那支军队,不出意外,噶尔丹会被其所围剿,将他的大群兄弟们放到其中也是为了好分军工。
“那其他的纨绔子弟是不是也多数被安排在这两支军队里?”海兰珠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其实不论是在哪里特权阶级总是存在的。
胤礽点点头,说道:“没有谁是傻子,明摆着的功劳哪有不去分的道理。不过,皇阿玛和费扬古他们也不是糊涂的,这些镀金的纨绔子弟多数会被聚集在几个小队伍里,正真的先锋队这些人是没资格进去的。抢占功劳这种事情总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大多不敢做的太过,不然上面的人也无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既然连胤礽都无法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那她就更没能力了,海兰珠很快就想开了:“你有没有安排人进去?”她不觉得胤礽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知我者珠珠也,孤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安排了。孤跟索额图做了一番隐蔽的谋划安排,将手下能从军的大部分势力门人都安插进了大军预备役里,这些人因为表现出色,如今大多都被分到了费扬古这一支队伍里。若是不然跟老大一样现插手不被皇阿玛剁爪子才怪!”说道最后胤礽幸灾乐祸的笑了。
这一世胤礽没少受商城系统老师的摧残,可两人从小积怨颇深,胤礽看胤禔不顺眼,只要是对方倒霉,胤礽每每都能多吃一碗饭。这次的事情,海兰珠也听胤礽说过了,叫她说胤禔这是生了儿子飘了。他竟然妄想将他的人全都安插到重要岗位上,其中还盯上了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副手的位置,这么明显插手军权的行为,康熙不恼才怪。
“对,还是你聪明。”自从因为岁岁忽视了胤礽,被胤礽教训了以后,海兰珠私底下就成了一个丈夫吹,动不动就吹捧太子爷,毓庆宫的奴才们只得感叹主子们越发恩爱了。
“那是,也不看孤是谁的夫君。”胤礽微微扬起精致的下巴。
两夫妻兴致高昂的商业互吹了一场,都感觉心满意足。
胤礽又说起收到的康熙书信:“皇阿玛来信说他们行军路上遇到了一场大雨,如今正就地扎营。另外,皇阿玛还有特意提到德泰老大人,有几个身体差的权贵子弟都病倒了,老大人还生龙活虎,当真是身体倍棒。所以,你无需担忧。”
“那就好。”海兰珠闻言松了一口气,虽然知道玛法近些年被她用好东西喂的身体不比年轻人差多少,可是远足行军途中实在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难免会有些担心。
“皇阿玛今年的万寿节看来是无法大办了,加上今年已经三年没有好好办了。”胤礽身为人子,父亲又是帝王之尊,这些事情难免会多加考虑一些。
说到这里海兰珠对康熙倒是蛮佩服的,大清的国库经过了胤禛等人的催债,再加上近几年风调雨顺如今可是满满的,就这样为了出征康熙愣是没舍得大办特办。
海兰珠提议道:“不如今年我们还跟那年南巡一样准备些实用的东西送到前线去。”
“珠珠当真跟孤心有灵犀,都想到一块去了。”胤礽亲昵的亲了亲珠珠的脸颊:“前线环境艰辛,就算是皇阿玛恐怕也要遭一些罪,总归是不如宫里自在。孤打算送一些保暖的衣物和水果蔬菜之类的吃食,你举得如何?”
“可以啊,我这去准备。”海兰珠说完就要招呼赵嬷嬷。
胤礽一抬手拦下来了:“这件事儿你不用操心,孤已经安排好了,另外,孤也替德泰老大人准备了一些。”
海兰珠高兴的亲了胤礽一口,然后逃离胤礽的身边:“我去看看四个小的醒了没醒。”
胤礽无奈的摇了摇头,嘴角却挂着宠溺的笑意,真是的他又不会把她怎么样,跑什么。
前一阵因为几个弟弟陆陆续续的入朝听政,康熙与胤礽之间隐约又出现了裂痕,这次康熙亲征倒是个难得减少隔阂的机会。人与人之间总是逃不过“真香”定理,远香近臭,还是很有道理的。此次胤礽与康熙分隔两地,距离冲淡了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频繁的书信交流也在慢慢消除隔阂,同时也加深了父子之间的感情。
胤禔处处都看他极度不顺眼,这次随军大好的机会,不趁机与康熙告他黑状才怪。为提防胤禔的小动作,以及其他小人的挑拨离间,煽风点火,胤礽每次给康熙写信都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第129章 康熙炫儿
后宫中能知道前线消息的除了太子妃就是皇太后了,皇太后作为康熙敬重的长辈,康熙不时的就有亲笔书信过来,太过机密的消息自然是没有,但是一般的消息却是不会少的。海兰珠作为太子妃,通过监国理政的太子,许多消息也灵通,不过她这个来源不正也不好随意往外说。
每日里聚在宁寿宫请安的时候,挂念儿子的妃嫔们每每都要旁敲侧击一番,看看前线有无新的消息传来,自家的儿子有没有吃饱穿暖,受伤之类的。可以说四妃里也就儿子还小的德妃稍微安稳些,其他三妃个个都在宫里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
皇太后感念她们一片慈母爱子之心,每每都会详细的说一下几个皇阿哥的事情。其实这些宫妃实在是多虑了,康熙怎么会舍得自己的儿子们亲自涉险呢,每个皇阿哥的身边都跟随着众多武力高超的侍卫,这些侍卫将皇阿哥们保护的密不透风,可以说只要他们听从命令指挥就压根不会遭受重创。
康熙三十四年三月十八日,万寿节这日清晨,康熙收到了太子命人快马送来的万寿节礼物,康熙看着几大包的衣服鞋袜等衣物穿戴,以及新鲜的蔬菜瓜果等吃食,心中既感动又惊喜,这些都是普普通通不太贵重的东西,但却很实用,显然准备这些东西的人用了心了。
虽然因着出征在外,康熙早就下令取消了今年的万寿节庆贺筵席,人或许就是这种矛盾而又矫情的生物,明明已经取消了庆典,但若是别人真的不重视了,他心里又不是滋味了。像太子这样没有送价值高昂华丽的奇珍异宝,而是送些衣物吃食之类的,即迎合了康熙取消庆典的旨意,又慰问了他这个老父亲孤寂的心。
康熙一边读太子的亲笔书信一边感动的眼眶发红,他的保成就是这么孝顺。太子信里表明皇太后她老人家身体安康,其他几位庶母妃也身体不错就是担忧在战场上的弟兄们,太子表示希望康熙能够回信的时候说一下几位弟兄的情况,也好安几位庶母妃的心。另外,太子又说了几位兄弟家中子嗣的事情以及毓庆宫的四位小阿哥们的情况。
康熙看完书信,跟梁九功感叹道:“保成是真的长大了,行事周全了不少,这信里方方面面都交代的一清二楚,就是没多写点弘昊的事儿,这可不行,朕得写信让他下次多写些。”
梁九功一看康熙的神情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嘚,跟着一块儿夸就是了:“要奴才说还是万岁爷教导的好,太子爷可是您一手教养长大的能不错色么。看看这水果蔬菜可还都水灵灵的,可见都是挑的最顶尖的送来的。”
康熙一看,果然很新鲜,就跟刚摘下来的一样:“哎,这些东西还不知道保成挑了多少才挑选出来的,费这么大的劲干嘛,朕又不缺这些东西。”
梁九功心里暗暗地翻了个白眼,瞧着康熙脸上那表情,分明就是受用得很:“万岁爷要不先试试衣物合不合身?”
康熙闻言当即便喜滋滋的在梁九功的服侍下将新衣新鞋给穿上了,走了几步感觉鞋子合脚的很,而且鞋底特柔软舒服,康熙的心情就更好了,大手一挥让人把这些瓜果蔬菜抬去给负责他膳食的御厨,并吩咐今天就用这些食材做菜,他要用这些东西招待大臣们,这么想着康熙还有点心疼,这可都是他宝贝儿子的孝心,要不是为了显摆他才舍不得拿出来呢。
等前来给康熙道贺的几个皇阿哥与大臣们坐下,康熙又按照同样的套路,同样的配方在众人面前狠狠的显摆了一次。待众人也如梁九功一样的奉承赞叹,康熙再一次口嫌体正直的吐槽了几句太子瞎担心,话音才刚落,众人夸的更加起劲了。
一番作态弄的几个皇阿哥们恶心的不要不要的,跟太子最不对付的胤禔更是气得脸红脖子粗,老二当真是个小人,竟会拍马屁,钻空子。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谁都看得出来康熙对太子的满意,他们还以为这对父子会随着太子的长大而渐行渐远,如今看来这对父子依旧很黏糊。太子千里迢迢的送东西,别管是出于孝心,还是心机,这都说明太子殿下不是个简单的角色,跟那位比起来,如今在军中上串下跳的胤禔可就不够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