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听着弘昀师父的回禀,心里也不知道是无奈还是欣慰,总之自己儿子能幡然醒悟好生上进,怎么说都是好事吧?
只有兰清漪明白,这弘昀比她想象的更加聪明,却不知这雍亲王府的安生日子,还能持续多久。
四爷府里好不容易安生了下来,朝廷中却又是出了件大事。
三月里的一日傍晚,四爷正陪着刚学会走路的弘昭在屋子里玩,苏培盛却匆匆赶来,说是康熙急召四爷进宫。
四爷心中奇怪,他中午的时候刚刚从宫里出来,这一下午的功夫又能有什么急事?
可康熙急召,即便是四爷如今还没用晚膳正饿得慌,也只能匆忙的骑马往宫里去了。
养心殿里,康熙坐在塌上神色晦暗不明,而三爷则是跪在地上一脸惶恐的道:“汗阿玛,您是知道儿子的,我从来不掺和这些事情,但是有人告到了我面前,我也不敢隐瞒啊。”
康熙摆弄着手里的茶杯,盯着面前跪着的三爷,脑子里也是不停的在思索着。
这个三儿子向来不太起眼,一心都扑在写书上面,是个典型的文人,可是也难保在这当口起了什么心思,可是以老大的能力,老三能在他府上动手脚吗?
康熙不说话,三爷也不敢起来,直到四爷进来,才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四爷看到跪在康熙面前的三爷,一下子便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上辈子废太子之后,他这个老实巴交的三哥就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将他那个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大哥给拉了下来,没想到今生又将重演。
其实前世四爷一直怀疑是有人陷害直郡王的,可是今生明明康熙更看重他一些,那幕后之人为何还是对直郡王下手?亦或者是,根本没有人冤枉直郡王,他当真做了那巫蛊之术?
果然如同四爷所料,没过多久,被康熙派去直郡王府搜查的侍卫便带着一个木盒回来,可是让四爷始料未及的是,那盒子里根本不是他记忆中诅咒太子的邪物,而是一个写着康熙生辰八字的娃娃,小腿上被人故意划开,里面带血的棉花露了出来,看起来十分的阴森。
康熙当场差点气晕了过去,他颤抖这手指着那娃娃,痛心疾首的道:“你们看看,这就是朕的大儿子!朕哪点对不起他了,他丽嘉竟然诅咒朕!”
看到康熙的情况不太对,四爷连忙让苏培盛将刘太医叫来,刘太医熟练的给康熙按揉了几下,康熙才开始喘着粗气,脸色也缓和了一些。
“汗阿玛,您的身体最要紧,不要为此伤了身子。”四爷在一边劝慰着。
三爷却道:“汗阿玛您不要生气,儿子愿意替您去处置了那畜生!”
四爷倏然看向三爷,这话本是前世直郡王说要杀了太子的,怎么如今竟是被三爷说了出来?
康熙一愣,继而用一种有些陌生的眼神看向三爷,然后他又看向四爷:“老四,你怎么说?”
四爷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刚刚开始就一直叫唤的肚子,叹息着问道——
“汗阿玛,您用晚膳了吗?”
第73章 二合一大章AA
养心殿内, 四爷也不管康熙和三爷看着他怨念的目光,一手点心一手茶不慌不忙的吃着。
康熙盯着自己儿子好一会儿,突然觉着自己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大喝一声:“梁九功,给朕也拿点吃的来!”
“既然汗阿玛饿了, 那便让梁公公上晚膳吧, 这点心不太顶饱。”四爷嫌弃的将手里的点心丢在一旁, 一副等着吃饭的样子。
康熙被他气乐了,心里也明白儿子这是在担心自己, 胸中的一口闷气也消散了大半。
三爷和四爷陪着康熙用了一顿晚膳, 康熙终于有心思搭理三爷了:“老三啊,既然此事是你告发的,那朕便交给你调查了, 务必要查清楚其中的原委。”
康熙也是想通过此事再看看三爷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三爷有些惶恐,但还是咬着牙应了下来, 等三爷告退后,康熙对四爷道:“你说,老大他真的这么恨朕吗?”
四爷劝道:“汗阿玛不要多想, 这巫蛊之事本就子虚乌有, 岂能当真?且等三哥仔细调查之后再看, 儿子是不愿意相信大哥会做出这种事的。”
康熙失笑:“你不愿意相信,朕也不愿意相信,希望他是被人陷害的, 不然朕这个阿玛当的, 可就太失败了。”
此事的后续调查,四爷并没有插手,一来不想三爷多心, 二来也是为了避嫌。
但事情依然如前世一般,半个月后,胤褆被夺爵幽禁,而三爷则是将自己关进了武英殿修书,自此不再与朝臣来往。
而置身事外的四爷,却突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如今再没有能与他一较高下的兄弟。
被困在府中的八爷知道了这个消息,沉默了良久,终于感叹道:“还是老四棋高一着啊,如今倒是叫他独领风骚了。”
随即,他对着身边一个黑衣人道:“咱们之前准备好的那步棋可以用了。”
黑衣人领命而去,八爷却一个人执起酒杯,自言自语道:“任你人前多风光,不知怕不怕后院起火?”
-------------------------------------
因为胤褆被幽禁一事,朝野上下也是风言风语不断,而看起来获益颇多的四爷,也处在风暴的中心无法逃避。
而让四爷最烦心的,倒不是亲贵大臣们若有若无的试探,而是京中不知从何而起的流言。
其实这流言也在四爷的意料之中,毕竟那日弘昀受伤被众多宾客看到,总会有些后宅争斗之类的传言,可四爷没想到的是,这一件小事竟然传来传去传成了他虐待妾侍庶子!
人们听惯了王府后院宠妾灭妻的传言,突然听到了这么个不一样的,顿时就感兴趣了,没几日的功夫,京城中就传的沸沸扬扬,甚至于有好事的御史竟上奏折参了四爷一本。
四爷坐在养心殿内,对着那本极其无聊的奏折憋气,而放任儿子处理奏折,自己在梁久功的搀扶下遛弯的康熙爷却是好奇的走过来,将那奏折从四爷的手中拿走,仔细的看着。
看着看着康熙就笑了,他啧啧的道:“老四啊,知道你跟你福晋关系好,弘晖也是个顶好的孩子,但是这儿子还是多些好,将来也有人替你分担些不是?”
四爷一头黑线:“汗阿玛,这种捕风捉影的御史当真是白拿俸禄,应当整治一下才是。”
康熙笑眯眯的道:“言路不能闭塞,御史干的就是闻风奏事的事情,也不能算他们失职。不过你府上这点事儿如今确实是传的沸沸扬扬的,朕瞧着,倒不如先将你那侧福晋接回去,人关在你府里,总比在庄子上安全。”
说罢,康熙也不强求四爷答应,不再纠结这件事情,而是继续溜他的弯去了。
四爷回到府中,却是明白了康熙这话的意思,因为庄子上的人来报,李氏的食物中竟然被人投了毒。
幸好李氏这些日子想念弘昀,并没有吃下去多少,但是人现在还昏迷不醒。
联想到近日的传闻,四爷突然明白了康熙话中“安全”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时候,若是李氏真出了什么事情,那他才算是真的有口难辩了。
意识到这一点的四爷,马上到正院同福晋商量,福晋也正在为此事发愁,她这些日子给大格格相看的时候,那些勋贵人家都明里暗里的打听,倒像是她真的虐待了李氏母子一般。
福晋对李氏虽然很是厌恶,但是与四爷商谈之下,也明白了四爷如今的处境,康熙爷话里话外都有重用四爷之意,总不能因为一个李氏坏了这大事吧?
于是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先将李氏接回府里养病,左右现在李氏中毒昏迷,也闹腾不起来。
一辆马车悄无声息的去庄子上将李氏接了回来,谁也没有惊动,直到李氏躺在雍亲王府她原来的小院子里的时候,福晋才叫人告诉了大格格和弘昀。
弘昀脚伤未愈,行动要慢些,而大格格则是接到了消息便赶紧去看李氏。
一进内室的门,就见李氏躺在床上,面色尚有些青黑,福晋请了太医来给她诊治,此时太医正在给她扎针排毒。
见大格格进来,福晋对她招了招手道:“你额娘在庄子上遭了暗算,我跟你阿玛担心她的安危,就把她接回府里来了。刚太医说她中毒不深,很快就能醒过来,只是她如今身子虚弱,你就先不要搬回来了,等以后她好了再说。”
大格格眼圈发红的点了点头,紧张的看着李氏,在太医拔掉李氏手上的针的时候,李氏悠悠醒转过来,睁开了眼睛。
“额娘!”大格格扑到床前,眼泪滑落,“您感觉怎么样了?”
李氏神色恍惚的看向大格格,眼泪也是掉了下来,她费力的伸手抓住大格格的手道:“却没想到,我们母女还有再相见的一天。”
大格格泣不成声的埋在李氏的被子里哭,福晋见李氏无碍了,便转身离去,在门口正好碰到了被小太监背过来的弘昀,弘昀想要下来行礼,却被福晋制止了。
福晋淡淡的道:“不必下来了,你且进去看看你额娘吧。若是想搬回来住,就使人去正院与我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