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通古我生财有道/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 番外完结 (文理风)
林泉其实不是介意,他只是对有“毛病”这两字有点怵,毕竟他后院已经有一个“社恐”一个“洁癖”。
林泉深吸了一口气,“不知黄爷带的这个伙计有什么小毛病?”
黄爷忙从四个护卫后面拉出一个头包纶巾,身穿长衫的中年男子。
林泉一愣,“读书人?”
中年男子还对他作了一揖,“见过林掌柜。”
林泉顿时满头黑线,“黄爷,我是要伙计,不是要读书人,我这小门小户,也请不起读书人。”
黄爷忙说:“林公子,您别被他骗了。”
说着,黄爷一脚踹了上去,“崔行,你丫的又装什么读书人,天天偷懒,我给你说,你这次再卖不出去,我就直接把你卖身契退回去,你等着饿死吧!”
崔行一听,忙站好。
黄爷转头给林泉赔笑,“让林公子看笑话了,这家伙叫崔行,原来是一个大户人家买来给公子哥读书当随从的,所以自小也跟着读了不少书,还不知在哪学了手算账的本事,只是这家伙太懒得,比人家公子哥还懒,人家看不过去,就他卖我手里了。
本来我想着这家伙又识字又会算账,做个账房先生都行,还给他介绍了一家,结果他去了,人家原来一天做的账,他两天都没干完,人家本来还以为他干活慢,结果有一次偷偷过去看,竟发现他在偷懒。结果人家气得有给我退回来了。不过林公子你放心,我已经好好教训他了。这家伙别的都没问题,就是有点懒,其实他一直穿读书人的衣裳,也是因为读书人游手好闲不容易被人说。”
林泉:你这是在黑读书人么。
不过伙计这职业要的就是勤快,他这么懒,放店里能看店么,林泉心里有些嘀咕,面上不由就露出来。
黄爷一看林泉不想接,忙说:“其实他这人,还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优点。”
林泉一顿,“什么优点?”
“他天生神力!”
林泉转头看着这个身子骨单薄的“文人”崔行,很是怀疑,“天生神力?就他?”
黄爷给崔行使了个眼色。
崔行磨磨蹭蹭走到门外,随手捡了个碗口粗的木棒,然后拿回来,当着林泉的面,很轻松的一用力。
碗口粗的木棒瞬间折断。
林泉:……
旁边黄爷立刻说:“林公子,听说你这伙计是买来放你那卖金疮药的铺子里的,你那铺子的金疮药那么好,难免有不长眼的打主意,您要让崔行在里面当伙计,多放心啊!”
林泉不自觉的点点头,有道理。
“再说,他也只是懒得,客人来了,他总不至于不知道起身卖东西吧!”
“行,别废话了,这人我要了!”
黄爷大喜,立刻和林泉签了几人的卖身契,又去衙门里备案。
等黄爷走后,看着那位已经自动懒散到靠墙的崔行。
林泉突然有一个疑惑。
或许,他经常买到奇葩,不仅仅是他选的掮客有问题……
第69章
药铺刚开,林泉的关注度自然更高的,当然,这里面未尝没有对新到的伙计不放心的缘故。
尤其是崔行,一看就不是个“积极工作”的员工。
不过几天观察下来,林泉居然发现崔行还不错。
这家伙虽然懒了点,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可就像黄爷说的,这家伙还没到眼里没人的情况,来了生意,还是知道起来招呼,就是没人的时候,有些偷懒。
林泉不是那种要求员工有人没人都必须保持干劲十足的,就连小言他们,平时没人时,在店里打了盹,林泉都当做没看见,所以对于崔行这种偷懒,倒也没有像别的东家那么反感。
而且让林泉稍微满意的是,这崔行懒是懒得些,但大概天生神力,力大壮胆,胆子还是很大的,药铺的客人大多是刀口舔血的镖客,经常一身是血是来拿药,以前小言都有些怵,而崔行却能笑嘻嘻面不改色接待。
所以经过几天观察,林泉觉得,崔行还是能胜任药铺工作的。
既然崔行没问题,林泉对药店的关注也降低了,不过在回来之前,林泉还是把药铺的匾额给换了。
林泉为什么匾额刚挂上几天就换了呢?
这就不得不说林泉有一天早晨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在他商铺门前的路上消食,结果一抬头,看到他的三个店铺匾额。
“林记精品铺”“林记胡品铺”“林记药铺”
丫的,前两个都是五个字,最后一个怎么是四个字。
然后林泉越看越别扭,在别扭了两天,林泉觉得还是别委屈自己了,干脆花了点钱,把匾额换了。
换成了“林记药品铺”。
这么一换,林泉顿时舒服了。
果然,只要有钱,强迫症算什么。
药品铺的开张,也让林泉记起了他一直忘了的一件事。
他忘了给行将军送药了!
当初行将军为了让他安心带药,可是送了他两箱珠宝,他当时也是满口答应,可事后事情一忙,他就将这件事忘到脑后了。如今想起来,林泉顿觉得不妙。
这好几个月过去,行将军不会觉得他故意怠慢吧。
林泉忙按照行将军当初留下的传信方式,给行将军传信,说他要的药到了。
林泉本来以为行将军远在京城或者边关,会派个人过来或者即便自己来也得等些日子,可谁想到,没过三天,行将军就派人通知他,他亲自带着人来了。
林泉顿时更加心虚,忙将原来打算献的两桶又添了两桶。
一天后,林泉在店铺中,迎来了行将军和他带的人马。
“行将军,幸不辱命,虽然途中稍有波折,不过在下商队这次还是成功带回了四桶阿莫西林。”行将军一进门,林泉就迎了上去,先声夺人的说。
行将军一听,果然注意力都被四桶吸引,“居然带回来了四桶,快拿给本将军看看。”
“已经摆在后堂,将军请随我来。”林泉笑着引行将军去了后堂。
行将军到了后堂,一见四桶整齐排在堂上的阿莫西林,顿时大喜,“果然是四桶。”
林泉忙向行将军说这一路多么遥远,这四桶又是如何“历尽艰辛”运来的,听得行将军都唏嘘不已,最后拍拍林泉的肩,“林掌柜辛苦了,朝廷不会忘记林记的辛苦。”
林泉满脸感动,心里却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歹忽悠过去了。
只是这口气还没松完,就听行将军感慨,“林掌柜这药真是帮了本将军大忙了,本来最近并无战事,本将军也并不是急着用药,只是最近军中发生鼠疫,军医发现这药居然对鼠疫也有效,这才用得快了,本将军还担心用完了怎么办,想不到林掌柜这么快就又运来了,真是帮着本将军大忙啊!”
用阿莫西林治鼠疫?
林泉一脸懵逼,就算他没学过医,小时候在农村,也知道不小心吃了老鼠碰过的东西,应该吃土霉素,而不是阿莫西林。
虽然都是抗生素,可这差的也太大了点吧?
“那个……行将军,阿莫西林真得能管鼠疫么?”林泉忍不住问,“这个,好像有点不对症吧!”
“确实有点不对症,军医也说了,使用效果没伤病好,不过鼠疫本就没什么对症的良药,阿莫西林的药效已经非常不错了。”
果然不对症,林泉心里明白,这阿莫西林杀菌作用虽然强,可主要是对感染,对鼠疫这种具体病菌就差了许多。
当然,鼠疫引发的感染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也算有效,只是这效果嘛,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林泉就纠结了,阿莫西林不对症,土霉素对症,那他要不要把土霉素弄来?
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念头,他还是很想拿的,只是这土霉素的情况和阿莫西林不一样啊!
阿莫西林是胶囊,里面是粉末,去掉胶囊就行,而土霉素,它是药片啊!
他要真拿出来,难道要先打成粉末?
土霉素打成粉末还有效么?
林泉想了想,好像没什么影响,土霉素是压制的药片,农村鸡鸭生病,好像都是捣成粉末,掺在食中,一吃就好。
那……还是说吧!总不能见死不救!
“行将军,小的有一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林泉看了一下行将军身后的人。
行将军直接一挥手,“林掌柜不必顾虑,有话直说,我这次带的,都是贴身亲卫。”
“那我就说了,将军也知道,我常年在外走商,也勉强算得上见多识广,这阿莫西林,据我所知,对鼠疫应该是不算对症的,不过我倒是知道另一种药,是专门治鼠疫的,而且效果十分好。”
“有专门治鼠疫的药?”行将军蹭得一下站起来。
“是的,据在下所知,有一种叫土霉素的药,对鼠疫十分有效。”
“土霉素?”行将军一愣,“这名字怎么这么怪?”
“咳咳,”林泉咳了一下,“将军,这药和阿莫西林一样,是西域国家产的,人家的语言和咱不一样,咱只是听人家这么叫,就这么翻译,真实怎么叫,具体是什么名,咱也不清楚,反正药这个东西么,只要能吃能管病,谁管它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