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王睻和宋文走在后面,云多多和王琳挽着手走在前面,几人一起欣赏这大好的风光美景。
第92章
参加完了宋家小子的订婚宴会, 云多多和儿子就回去了。
临行前,王琳给了她一千五百两银子的合伙费,云多多算了算自己在出一千五百两也就差不多了
等回了京城已经是两个月后的事情了, 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王俪忙着上女学, 学东西, 王渊则是忙公务。
云多多回京休息了几日, 就开始筹备自己的高定铺子了。
眼下银钱已经筹集够了,和王琳也写好了契约书, 就剩下招聘绣娘了, 毕竟京城里各色的好料子应有尽有, 但是想找一个宫里出来的绣娘是真的不容易。
但俗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云多多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宫里出来的绣娘,之前在宫里还是绣掌呢,能独立给宫里的贵人们做一身衣服出来。
本来是年纪大了, 出来养老,却不曾想自己的男人竟然重病了,云多多参加完宴会, 听那些贵妇人说完后, 先别人一步上门拜访,并且不同于别人给银子买断。
她是直接和她合作的, 只要她缝制出来的衣服卖的好了,到时候不光有每个月的月钱,还能有提成,每年还有奖金,而且不用卖身。
毫无疑问云多多这个条件比起别人不知道好了多少, 尤其是不用卖身,而且云多多还是官眷,比寻常的富贵人家体面,这位黄绣娘稍微一思索立马就答应了。
她在宫里当了几十年的绣娘,什么不知道,有了她的加盟,云多多的准备工作越发的顺利了。
京城最中心的铺子是买不起的,但是可以租上两年,虽租金很贵,但是这种高定的衣服,价格也不菲,完全能赚到银子,更别说云多多在中街还有一间能完全盈利的铺子。
什么料子好,该绣什么花样,颜色如何,怎么做出来最好看,这位绣娘都是很清楚的。
云多多只是负责采购,顺便去中街的铺子,找了一位绣娘过来协助她工作。
上好的料子配着上好的手艺,只要稍微一宣传是宫里的绣娘做的,懂行的人立马会过来订购,但云多多也不会大量的卖,一月最多只做四件高定的衣裳,且样子都是不同的,用的也都是上好的料子,一身好的衣服就得几百两银子。
有的鞋子上还是会配着珍珠,虽开店最开始的成本巨大,但经营了一段时间,吸引力不少的富家小姐来订衣服,店里的收入也是越来越多。
寻常的王公贵族,品级高的大臣家里都有,但一富贵人家家里肯定是没有的,所以这个高定的店铺主要的客源还是那些家里有钱但没有人脉
有时候一件衣服的价格甚至能到八百多两,但这样的衣服,往往都是用金银线的绣的,用的也是几十辆银子一匹的缎子,甚至还用珍珠做装饰,真是给云多多涨了不少见识,有钱人家的壕是怎样的。
半年下来,客源已经完全稳定住了,店里的收益也是越来越多。
云多多别提多开心了。
她把自己画的各种样子都哪去了给了这位绣娘,绣娘在稍加改作,做出来的不但样子好,也贵气,衣服也是供不应求。
但云多多和绣娘商量过后,并未加大量,反而给店铺上新了很多荷包,腰带这样的小玩意,用的好料自然也是不便宜的。
一年后,店里不光收回了所有的成本,还赚了不少的银钱,当然把账本和银子装好后都给王琳寄了过去。
绣娘对云多多的印象也很好,这位夫人很大方,开的月钱也不少,两人最后签订了协议,准备长期合作。
云多多把赚来的银子,留了一部分用来周转。
另一部分则去城外买了一个大点的庄子,设计了书院的图纸,当然王渊也有改动,随后开始让人照着建书院。
王渊想年轻的时候去不了书院,但是人总有老的一天啊,日后要是闲赋了,也有事情干,且书院是开的越早越好,这样才能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积累名气啊。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等王睻十五那年下场考试的时候,他们家里的情况已经很好了,王渊升了四品官,云多多的生意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甚至她梦寐以求的胭脂铺子也开了,当然不是她自己一个人研究出来的,是收购了别家的一个小铺子,他们家也算是有祖传的技艺,能制作胭脂水粉,云多多又上新了花粉等东西,还和几个郎中一起研究出来一款美颜的香膏,店里的生意如今很不错。
家里甚至还在更好的地段买了一个大的宅子,之前那个王渊和云多多准备给自家小闺女留着将来当嫁妆用。
家里的书院开了近两年,也开的不错,虽进账的银子不多,但是名声好了起来,毫无例外是因为在王渊的坚持下,和云多多的默许下他们家里的书院收的束脩很少,但是雇佣的夫子都是乡试出身的。
去年,宋柏一家来了京城,两家的交流也和从前一般无二。
第93章
“娘亲, 哥哥什么时候出来啊”,俪儿今年已经快十岁了,几年的女学读下来, 颇有些大姑娘的样子。
“应该得三天吧,三天一场考试, 你哥哥得考三天才能出来”, 云多多想了想开口说道。
记得王渊从前就是这个样子的。
“好了, 咋们先回去,三日后来接你哥哥”, 王渊说完以后就让车夫赶车。
这几年家里情况是越发的好了, 购置了一处大宅子。
一家子已经习惯凡事自己动手了, 家里下人也只是打扫卫生罢了,厨房里的厨师和做点心的师傅倒是请了不少。
一来家里如今需要办宴会,吃食方面是肯定不能少的,二来云多多有重开酒楼的想法,带着厨师一起研发菜品, 也是最好的。
两个衣裳铺子如今的生意都很不错,赚的银钱是从前几倍,尤其是哪个专门做高定衣裳的铺子, 在京城的一些等级不高的官僚和富家小姐中很是受欢迎。
但云多多依旧没有加大量生产, 只是每个月让多做了两身衣服单独售卖,其余的还是定制的, 店里的小玩意也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荷包,香囊,这些做工精致,价格不是那么昂贵的小东西。
家里王渊一年的俸禄是一千两, 在加上每个月几个铺子里的进账,书院的进账不多,除去各种成本和给王琳的分成,云多多算了下,一年的纯收入能有三千五百两银子。
家里人的开销都不大,吃食也都是日常那些吃食,云多多这两年也算是存下了一些银子。
夜间,夫妻二人躺在床上,云多多照例把自己的计划都告诉了王渊。
“不用给儿子准备,要买的话给俪儿就好了,你我百年之后,咋们住的宅子不就是儿子的吗”,王渊放下手中的书,看着云多多说到。
“女子不易,出嫁时还是多多给些嫁妆的好”。
“也是,不过儿子将来娶妻还得聘礼啊,咋们也不能准备的太寒酸了”,云多多嘴里嘟囔着。
“不急,他才多大啊,十五,等他考完了试放了榜在说,有的是时间准备”。
“对了,娘子,过几年在京城郊外先在买一处大的庄子,最好是庄子内良田人口比较多的,将来给闺女出嫁的时候用。
云多多点了点头,瞬间想到了宋瑾,王琳的女儿,今年底他哥哥就要娶妻了,她也过来及笄之礼了,王琳也在给她准备嫁妆了。
话说云多多是想让她给自己当儿媳妇,两个孩子小时候一起生活过,宋瑾如今生的温柔端庄,长相也不差,待人接物更是没的说,但长大后两个孩子在见反而没有了之前的感觉,云多多私下里问过儿子,结果王睻含糊不清的说什么到时候在说,眼下读书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云多多也不着急他成亲,但是可以先把亲事定下来啊,过个几年成亲也是正好的。
王琳自然也是有意把女儿嫁给他们家里,毕竟是知根知底的,宋柏对王睻自是很满意,嫁到王家将来孩子不用受委屈,但宋瑾好似也不太愿意。
最后这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两个孩子都不大愿意,云多多和王琳商量过后,还是觉得算了。
不过自家闺女才十岁啊,还有几年呢,在说了过个几年在准备也是来的及啊,云多多早就想好了,将来家里所有的财产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这几年王渊总会把自己的俸禄让云多多留一半给闺女当嫁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云多多肯定是留了的。
算上了之前那座八百两的宅子,小丫头今年的嫁妆钱已经一千多两。
更别说云多多还准备她出嫁的时候给她铺子呢,在她看来给女儿的嫁妆不但要有压箱底的银钱庄子,学会挣钱更重要
乡试放榜之后,王睻果然上榜了,但这还不够,一个举人在京城说实话是真的没有什么分量。
接下来的会试,殿试,都得一一过了才行。
王渊想过自己的儿子肯定要比自己强,更何况他这几年还是墨家读的书,就算不能三元及第,但最起码也得有进士一甲的出身。
好在小家伙这一路上的考试都很顺利,就等参加殿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