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调 (顾青姿)


  趁着闲暇,她在西屋门口砌了个灶台,屯田的人很多,有的带着家属,有的没有。曹参就没有,一个人跟着一个老仆,叫曹三。
  曹三给她帮忙搬了石头,她自己趁着有时间起了一孔连灶,一个火膛,两口灶眼。
  等插秧后,她的时间就多了。完全可以自己做吃的。
  她在隔壁的田埂上让人开出一片地,种了很多菜,阿武半个月的时候就来看她一次,给她带了各种吴媪准备的行李。和很多的菜种。
  她光黄瓜就种了一片。西瓜也种了一大片。
  各色蔬菜,辣椒也来一片。
  乡下的生活安逸,每日清晨起来,谢奚都煮一锅蛋花汤。
  菠菜长的快,做汤简直不能更合适。因为旁边有家眷的军户们有孩子,谢奚有时候会教他们写字,那些家眷养了家禽,总给谢奚送鸡蛋和一些吃的。
  谢奚的菜地,也是嘱咐这里的人照看照看,至于菜大家随意摘。
  贺赖部的人也会来,但是每日就会回去。
  谢奚在这里的日子慢慢就滋润了,曹参是又一次偶尔撞进来,见她悠哉悠哉的喝蛋花汤,吃花卷。
  谢奚留他吃早饭,他也没客气,干掉谢奚的大半锅蛋花汤。
  之后三五不时的就来蹭饭。有时候是烤肉,有时候是排骨,阿武来了几次就遇上了几次,乃至于他都忍不住了,问:“这曹参,是不是……”
  谢奚正在开着门窗,坐在窗下的书桌上画图,阿武在院子里烤肉,谢奚头也不抬问:“是不是什么?”
  阿武本想说,曹参心思不纯。但是又觉得,阿姐这样的女子,受他们爱慕,也是应该的。
  就说:”没什么,觉得他倒是挺勤快的。”
  曹参主管开垦的农事,那王军长不管农事,只管屯田的军户。
  分工很明确。
  长安不同贺赖部的宁静,崔程在河南道一战,打得有些艰难,毕竟冯征不是吃素的。再加上武太后在,崔家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倒是蒋道东给崔邺来信,都督旧疾复发。
  长安已经有入夏的征兆了,河北道的春耕已经安排上了,他给崔鲲送的钱粮真是比他一年的收成都多。崔鲲居然给他回信:小五懂事了。
  气的崔邺想骂娘。
  直到立夏那天,崔邺才收到消息,崔程歼冯征于新野,擒武太后及小皇子于汴州。
  自此河南道归顺。崔程整顿后就可回朝。
  长安城里民心大定。刘彰满脸喜色,见崔邺怏怏的回宫,忙说:“五郎早些准备,接夫人及老祖宗回宫。”
  崔邺不慎热衷的说:“祖母说郊外避暑最是舒适。暂时不想回来。”
  刘彰听的一个趔趄,问:“那夫人呢?”
  崔邺:“母亲远在凉州,我如何得知?我这几个月忙的哪有时间问候母亲。”
  刘彰见他又不好好说话了,无奈说:“五郎,这是大事,不可意气。”
  崔邺问:“你就不能问大哥吗?让他安排吧,我今日真有事。”
  刘彰的心思他清楚,他心里无奈,有个袁掌柜就够了,这一个个的心思怎么就这么多呢。
  刘彰还不知道他的埋汰,劝说无效后,也有事要忙,急匆匆走了。
  崔邺进宫是为了翻旧典籍,虽说他是个现代人但不是万能的,有些事还是要结合实际,按照他们原本的老方法来,就比如这里的税制。
  他取了东西出宫门,回家的路上意外遇上了陆家人。
  他忙昏头了,都忘了谢奚那个野生徒弟了。陆温后来些许不出门,长安乱象丛生的时候,他简直怕了,关了门不准家人进出随意走动,所以陆家在长安城的战乱中安然无恙。
  崔邺见了陆温,只觉得惊讶,陆温看见他,居然还认识,拄着拐杖,笑笑问:“你是卢恒书的外孙。”
  崔邺笑笑当时默认了。
  陆温有些感慨,又仿佛有些无奈的喃喃:“他挑人的本事,还是那么厉害。亲自挑的女婿,都不是等闲之辈……”
  反观陆家,就平庸多了。
  崔邺是个窥探欲很浅的人,关于前人的纠葛,他几乎从来不问。
  五书倒是回去后说:“听说陆家那位芝兰玉树的陆三郎在南地做官做上瘾了,陆家使人换他回来,好几次了,他就是不肯回来。”
  崔邺挑眉问:“你从哪里知道的?”
  五书和他不同,混迹在长安城里,哪里有点八卦,他一清二楚。
  陆益之已经放弃了他的锦绣文章,如今他再看从前的诗词歌赋,只觉得是酸诗,没有一点用处,平白叫人看了笑话。
  吴江县地处三江交汇处,湿热,水汽重。起初他吃住很不习惯,但是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习惯了。
  仿佛从长安城里那个年少盛名的壳子里脱出来了。
  各地的战乱他也耳闻了,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竟然少了从前的愤慨。更多的是想起谢奚的话,她这个人真的很奇怪,有一套她自己的道理,自成体系,竟然也不矛盾。
  南地入夏后湿热,他托人给她带了很多吴江县本地的种子,和一些特产。
  东西送到西郊的庄上。鲁伯又托人给谢奚带过去了,只是路途遥远,很是费劲。
  等谢奚收到陆益之的投递,已经入夏了。
  贺赖部的夏天除了蚊虫多了一点,其他的简直没有缺点。
  她的菜地里的菜全长起来了。每日有黄瓜小菜,结果等西瓜一熟,就没人碰黄瓜了。
  没有人能拒绝夏天的西瓜。
  阿武抱着半颗瓜,坐在院子里,看着谢奚腌黄瓜,问:“这个腌的好吃吗?”,毕竟从前在家,黄瓜根本不够吃。
  谢奚说:“你住两天就知道了。”
  阿武也说:“师傅来信,已经在路上了。”
  谢奚问:“长安的事忙完了?”
  阿武说:“不清楚,听说都督已经回了长安,到时候就成了……”
  到时候,五哥就成了皇子。这个身份还是让他觉得陌生。
  毕竟皇家这种身份,是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 回河西道
  谢奚笑笑问:“成什么了?不还是崔邺吗?”
  阿武呐呐说:“那不一样, 五哥到时候就成了皇子,那是要娶世家贵女的。”
  谢奚问:“我配不上他了?”
  “哪有?阿姐配得上。”,阿武下意识的辩解。
  谢奚笑说:“那你着什么急?”
  阿武也说不上来。
  谢奚坐在火膛上煮粥, 问他:“你阿娘怎么样?商队开了, 你早些送她回去吧。”
  阿武嘟囔:“阿娘要来看你, 不肯回去。”
  谢奚顿了下, 看了眼屋子说:“也行,让她来看看, 好放心些。”
  阿武问:“我看这开荒的田都种的差不多了。”
  谢奚笑笑, 这才哪到哪,河套平原广阔到你想都想不到。
  阿武说:“这里的人看起来也不多。不知往后要怎么处理。”
  谢奚看了眼这里的田地, 要是开垦完, 还要几年,如今的河套平原不像后世, 因为水资源不够,减少了种稻,大部分改种麦了。如今水源充足, 大可尽力种稻。
  阿武正说着, 听到有人叩门, 谢奚喊了声:“进来。”
  曹参提着兔子进来说:“他们打得兔子,吃不完给你带了两只。”
  他一手提着兔子, 一手提着兔皮。
  阿武接过后说:“正好,阿姐,晚上做红焖兔子。”
  谢奚将手里的柴填进去,爽快的说:“好啊,你去菜地摘些菜,晚上给你做好吃的。”
  阿武在她身边做习惯了, 摘了菜回来,将水缸提满,又剁了兔子,谢奚做菜很利落,她在小学就学会做饭了,兔肉焯水,然后捞出来控干,油热下锅炸,炸到七分熟,捞出来。少油,放葱姜蒜和辣椒,辣椒要多多的,一直爆炒。油烟混着炒菜特有的香味和辣椒的刺鼻的味道翻腾起来,加上噼里啪啦的声音,简直让曹参目瞪口呆。
  阿武蹲在她脚边i添柴,笑说:‘好久没吃阿姐做的饭了。”
  谢奚的辣兔丁出锅后,又吵了一个清炒莴笋,加上腌黄瓜。主食是馒头。是前院的人送她的,再加上她煮了粥。一顿饭就差不多了。
  曹参自然留下吃饭了,他尝了口辣兔丁,只觉得唇齿间都是麻辣味,剩下的都是香味,一股从来尝过的味道。
  阿武尝了口,却挑剔的说:“阿姐,这个不如麻辣鸡丁好吃。”
  谢奚也说:“兔肉比较柴一点,不如鸡肉嫩。”
  曹参只觉得他们说的有些太过精益求精,至少他没吃过这样做的兔肉,也没见过别人这样做过。
  晚饭后,曹参回去了,阿武边洗碗,边说:“我看这曹管事,是不是来的太勤了?”
  谢奚失笑:“他和我错着辈分呢。”
  阿武却不放心说:“一枝梨花压海棠,都是佳话。何况他才三十几岁。”
  谢奚忍着笑,问:“你师傅成家了吗?”
  阿武:“我师父还没有成家,师傅只比五哥大两岁。”
  谢奚心里想,得,这个大龄未婚的队伍还是挺庞大的。
  谢奚不怎么问长安的事,她嘴里不说,仿佛气定神闲。其实她也有些不敢问,说不上来为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