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调 (顾青姿)


  田埂上说话声隐隐约约,她遥遥忘了眼,菜花的花期快过了,黄澄澄的一片,她像是瞧见了鲁伯,笑着喊:“鲁伯,中午早些回家吃好饭。”
  鲁伯遥遥的答:“知晓了。”
  乡间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自在。
  等她会去女眷们都已经回房间休息了,孩子们在院子里玩闹,见谢奚回来拿着荷叶提着鱼,惊喜问:“谢姐姐去钓鱼了?荷叶是用来做荷叶饭的吗?”
  院子里叽叽喳喳的都热闹开了,她回厨房,问吴媪:“都去休息了?”
  吴媪点头。
  她笑笑说:“中午做的清淡点,姑姑有身孕怕是胃口不太好。我去看看她。”
  她进了谢氏的房间,谢氏正靠在胡床上休息,老仆见她进来,撩起珠帘,谢氏笑说:“雀奴回来了?”
  谢奚问:“姑姑好些了吗?”
  谢氏喜笑颜开道:“我这个月吐的昏天暗地的。可真是太遭罪了。柬之说来这里过端午,我就猜他是让阿姑来看你的。”
  谢奚:“……”
  你们想的可真多,我要是看上他,真不用你阿姑看,人我直接就扣下了。
  谢氏自顾自说:“不过也好,雀奴进了崔家,柬之是个稳妥人,将来也不怕过的不顺心,三嫂人心善,定不会为难你……”
  谢奚心说,你还是见识少,没有见识过那么多婆婆,我就不一样了,当然,卢氏和我们家老谢还有一段呢,这个关系其实算起来有点复杂了。
  谢氏就住在一楼,其他女眷住在后面的二层小楼上,她看了眼,就没上去打扰。
  此时崔邺被卢氏拘在房间里,卢氏严肃问:“是不是这位小娘子?”
  崔邺笑说:“她可未必看得上我,母亲担心的有些早了。”
  卢氏自信满满:“话可不是这样说的,她虽举止教养一等一,但是家世毕竟低劣,咱们崔家可是一等一的清廉门第。不可妄自菲薄。”
  崔邺忍着笑,说:“母亲当真中意她?不和祖母问问?”
  卢氏一想也对,被他岔开话题了,就说:“我该和你祖母聊聊,你祖母眼光最是毒辣,看人最准……”


第104章 一百零四 端午前夕
  谢奚回厨房, 吴媪已经将鱼处理出来了,几个小孩见她出来跟着问:“还做荷叶饭吗?”
  谢奚笑说:“做呀,还需要你们帮忙。”
  崔莹莹忙说:“姐姐快说, 需要我们做什么?”
  进了厨房, 她见盆里的青豆, 就说:“你们将这青豆和荷叶都洗干净, 我去准备腊肉,等准备好了, 就能做了。”
  几个小孩欢天喜地的去院子的水缸旁去玩水了。
  吴媪笑说:“雀奴和崔郎君一样的喜欢小孩。”
  谢奚心说,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不可能生孩子的。别人家的小孩当然可以随意喜欢。
  她也不辩解, 将鲈鱼摆好盘放在一边, 将吴媪清洗好的小排准备好,下锅炸好。春季的第一茬菠菜已经能吃了, 李氏舍不得,心疼的拔了很多。
  为了照顾谢氏的口味,做一道冬瓜肉丸汤。菠菜粉丝凉拌了开胃。
  几个小孩就做一道蒸山药泥, 没有蓝莓果酱, 就将桑葚果酱和杏熬成了酸酸的果酱搅拌在一起淋在上面, 口味很好。
  几个小孩洗好后进来巴巴的等着,谢奚将腊肠切成丁, 和泡好的米端在餐桌上,调好味道,将荷叶裁成几片,包好后,孩子们自己用线扎好。
  等她料理好午饭,吴媪听着她的指挥, 又做了红焖羊肉,这是单独给家里的劳作的男人们做的。
  等午饭的时候,女眷们在她房间隔壁的小客厅里吃饭。
  几个小孩的荷叶蒸饭味道很突出,连老太太都问:“这荷叶的香味这样浓?”
  崔晚骄傲的说:“祖母,谢姐姐领着我们做的荷叶饭,这是我们洗的青豆和荷叶,祖母一定要尝尝。”
  老太太听的笑起来,吴媪将菜端上来,谢奚招呼说:“快尝尝味道,若是不合口味,记得和说一声。”
  长安城里都没有炒菜,那道糖醋排骨果真突出,卢氏爱不释手,清蒸鲈鱼丝毫闻不到腥味,鲜香清淡,让几个女眷都耳目一新。
  老太太独爱果酱山药泥。小孩子们格外喜欢荷叶饭,因为有自己的参与。其实就是古代版的电饭煲快手菜。糊弄小孩子足矣。大人们都觉得极好。
  吃饭的只有崔家的女眷,谢氏喝着汤,笑说:“雀奴在厨艺上,造诣极高。”
  几位女眷觉得很不错。
  等饭后,已经是日头最毒辣的时候,小孩子们被大人拘在房间里午睡。
  谢奚睡不着和吴媪几个人坐在厨房里包粽子,谢氏打发自己的老仆帮忙一起包粽子,她则坐在一边看着,和吴媪几个人闲聊。
  谢奚的鲜肉粽包得很快,各种馅的粽子用的线颜色不同。
  等中午包完,她才回房间,崔邺跟着进来说:“我要回城了。”
  谢奚警惕的问:“是不是城里要出什么事了?你这么着急把人送出来?”
  崔邺笑说:“那倒不是,只是不想让她们去凑热闹,明日曲江池赛龙舟,兴师动众劳命伤财。”
  谢奚听着都觉得费事,随口说:“人放在我这里,不用操心。忙你的去吧。进城了先去书院将我弟弟差人送回来。”
  卢氏对崔邺要回城颇有微词,心里料定了他是溜了。和老太太抱怨,老太太一身褐色的衣裙,坐在二楼的楼台上看着远处的景色,笑着说:“这可是个好地方,想不到小小的田庄里,有这样的小娘子。”
  卢氏听她提到了谢奚,也跟着说:“人我是很满意的,说话做事敞亮,咱们家也没那么多规矩,人看着聪明,不是糊涂人就行。只是……”
  老太太看着远处的菜花地,指指说:“柬之说,那叫芸薹,长安城仅此一景,这么看着可真漂亮。”
  卢氏回头看了眼,一马平川的乡下,二层小楼的视野极好。
  卢氏笑说:“这田庄倒是经营的挺好,这院子看起来倒不像是乡下野居。”
  崔老太太看着院子里的格局,其实挺讲究的。
  李氏领着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看花,谢奚给崔邺养的花都摆在院子里了,鲁伯按照谢奚的着法,做了个梯形架,院子里都是青石板铺的。李氏爱干净,天气暖了每日都会洒水清洗。
  这里处处透着精致。
  崔老太太倒是说:“柬之若是真看上谢家雀奴。倒是他命好。”
  谢奚准备的雄黄酒和艾草,在房间里都摆好。
  吴媪编的五色绳给每一个小孩都戴在手上。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谢奚取了鲁伯去年晒干的艾草编成的艾草干条,燃了后一吹,起烟后驱蚊极好。这是老祖宗的土办法,这是她爸爸教她的,爸爸说从前在乡下,夏天的蚊子实在是太猖狂了,乡下的老乡们教他们的。
  谢昭进了院子看见了她就说:“书院里的同窗们越好明日去曲江池游园,没想到五哥来接我。”
  谢奚坐在院子里看着几个小姑娘踢键子,起身笑问:“原来你不想回来呀?”
  谢昭现在不怕她逗了,说:“没有,曲江固然热闹,但是南地遭灾后,几个从江南来的同窗已经退学归乡了。其实不大适合这样热闹。”
  谢奚回头看着他,见他好像又长高了,感慨的夸道:“吾家阿昭长大了,知道民生多艰了。南地水患严重,百万人受灾,确实不该这样。但是我包了很好吃的粽子,晚上尝尝。”
  谢昭笑起来:“阿姐的手艺,肯定是最好的,那我先回房间了。”
  崔老太太在廊檐下听见姐弟说话,见谢奚摸摸谢昭的头,笑说:“老身上门到扰,倒是辛苦你们两个小孩招待,真是过意不去。”
  谢奚回头才看见她,笑起来喊住谢昭,介绍说:“这是崔五哥的祖母,姑姑一家来郊外赏景,我强留了她们小住几日,姑姑有了身孕。”
  她厚爱说这种漂亮话简直信手拈来。
  谢昭像个读书人似的,弯腰行礼,礼貌又有涵养。
  谢奚这才打发他进去了。
  崔老太太问:“雀奴可否能陪我走走?”
  谢奚笑说:“荣幸之至。”
  两人出了院子,老太太看着身体康健,问雀奴:“听柬之说,家里还有一个长兄?”
  谢奚走在她身侧,笑笑说:“长兄去了河西道,两年未归,父亲不善商贾,年后去东都白马寺参加辩经大会,想来是遇上了旧友,协同远游去了。”
  老太太见她毫不在意,问:“小郎君今年多大了?”
  “十岁了。”
  老太太笑说:“岁月不等人啊,我记得柬之这么大的时候整日的淘,转眼他也就这么大了。”
  谢奚知道她的心思,但是不接话,只说:“崔郎君肝胆义气,定会有一番作为。”
  她说完心里发笑,崔邺,我这么夸你,可真是费尽心思哦。
  老太太却不是一般内宅女人,开门见山问:“不知雀奴觉得我家柬之如何?”
  谢奚被老太太一记直球打蒙了,怀疑的看着她。
  你是个封建社会老太太,麻烦你找准自己的定位好吗?怎么能上来就给你孙子找媳妇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