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教科书中的朕 完结+番外 (渲洇)


  杜银钗闻言淡淡一笑,“这倒不妨,她早年间和大臣们吵架都吵习惯了,有的是应对的法子。不过……想要更多的女人做官,还是得循序渐进,切不能妄动。”
  “这个姨母心里是清楚的。她说自己年轻时也胡来过,现在步入中年,心态已与过去不同。她还说,早些年她颁布律法,让女人也可以和男子一般平等的继承家业,内阁驳回了她的诏书好几次。后来她没有办法,只能将律令修改为:家中若无男子,则可让女人继承全部产业,外人不许侵夺。可这些年东南沿海的商贾,倒有不少愿意将家业传给女孩,哪怕是家中有男子,也会在一番斟酌后,将家中产业交给更有能力的一方。”
  “东南丝织、棉纺、蚕桑业兴盛,这些年每年都有大批的丝绸远销海外,女人管事,地位自然不低。经济决定社会,做皇帝的不必刻意去制定什么她认为正确的规则,而是要在社会变迁之时加以引导、控制。早晚有一天,她所求的皆能成真,叫她不必心急。”
  建业听后似懂非懂的点头,她还年幼,需要学的东西很多,而每次从自己的母亲、姨母以及外祖母——这三个控制着国家最高命脉的女人身边,她都能学到许多。
  “朝堂之上的官制这是又改了一轮了……”杜银钗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这下可是多了许多我都不认得的机构了。林毓入阁之后大刀阔斧的推行了好几项新政,看起来倒是和皇帝颇为合拍。不过担任京都报馆馆长的席翎和他是不是最近又有矛盾了?瞧瞧这篇报导把人家林毓骂的哟,啧,小心眼的文人就这点不好,嘴毒。”
  “听说当初席大人连姨母都骂。”
  “他现在也骂,换了七八个笔名,有事没事就揪着你姨母为政上的错处。不过这样也好,也省得你姨母哪天飘飘然了。”
  “如今官场中名声最好的应是赵大人了吧。”建业说道:“赵大人频频出洋与各国建交,每次回来都能带来新奇的玩意儿和见闻。大家都称他为我朝的郑和,我也十分敬重他。”
  杜银钗挑了下眉头,“你可知,当年赵游舟可是在京中最臭名昭著的官儿。”
  “是吗?”建业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有空多去你苏叔叔那看看国史。”杜银钗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并不对外孙女仔细解释什么,转头又问:“我听说你母亲有意再过几年让你跟着赵游舟一块出海?”
  “嗯。母亲当年征战四方,说我即便是女人,也不该畏畏缩缩的藏在闺阁高墙之后。让我跟赵大人出海并不是要我去做下类似张骞一般的功绩,而是希望我能长长见识。顺便——”少女说到这里露出了狡黠的笑,“看看能不能位赵大人找个异域风情的美人儿做媳妇。”
  “这话是你黄三省黄伯伯说的吧。”杜银钗笑着调侃,“他将赵游舟当做亲儿子,自然看不得他至今不婚。”
  “有人说,赵大人是想做皇夫。”聊到兴头上,建业也就不再端着郡主的礼仪,像个平常的晚辈一般在外祖母身边坐下,亲昵的靠着她的肩头。
  “你皇帝姨母不会成婚的。”杜银钗懒懒的回答。
  “她和苏叔叔感情那么好——”
  “既然能够日日相对,又何需一直婚书做凭证?至于赵游舟……他心里比谁都要清醒,而且我看他也习惯了天南海北的四处闯,皇夫这个位子就算给他,他大约也不会要。”
  “那么——”建业疑惑的皱起了眉头,她还年少,少年人对风花雪月总会抱有期许。
  “婚姻并不是那么重要。”杜银钗打断了外孙女的话,“有些人——譬如你的父母,他们能够找到可以信赖、可以相互扶持的另一半,那固然很好。可若是没有找到这样的人,倒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一生中,总有比婚姻子女更重要的东西。”
  小郡主用力点头,也不知她有没有将杜银钗的话听到心里去。不过读杜银钗相信她是个聪明的孩子,不会辜负她的期望。
  闲聊了一阵子之后,建业便告辞了,杜银钗想要留她吃顿午饭她都不肯,说尚宫局内实在事多。
  并且嘉禾下午还将召集内阁与六部的大臣,讨论对沿海商港的管理问题。嘉禾这么些年虽然对西方人采用的是开明的政策,却始终没有忘记对他们的防备。这场会议对整个朝局都十分重要,建业是肯定要去出席旁听的。
  “你说,这孩子有可能登临大宝么?”待到少女脚步轻盈的离去之后,杜银钗转过头去看向了陪伴自己数十年的老太监梁覃——这位在李世安之乱后得到了侯爵之位、千金重赏的老阉奴没有选择锦衣还乡,而是继续默默的留在深宫之中伺候杜银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宫里待了一辈子,还是不出宫最舒坦。到了他这个年纪对所谓的虚名富贵都不甚在意了,只是将皇宫当做了养老的地方而已。
  “臣不知。但想来陛下英明,自有圣决。”梁覃搀扶着杜银钗往屋内走去,笑着回答。
  建业的弟弟,安郡王时年十岁,眼下正跟在方延岁身边,待在天津学习地理、天文、算术之类的新学。那也是个聪慧的孩子,也流着皇族的血脉,从母姓周。按照嘉禾这架势,恐怕是真不打算结婚也不愿意生子,那么未来的皇帝,势必要从这两个孩子中挑一个了。
  近些年太平无战事,就连南洋都是风平浪静,大夏国力鼎盛,四周各国以及那些远洋来的冒险家虽然野心勃勃,却也没有胆子敢和大夏相争。
  在安定的氛围之中,如荣靖这般的武将也就各自解甲归田。这些年荣靖一直不曾披甲,而似乎是因为跟着她那个文雅都丈夫待久了,曾经浴血的罗刹现在居然也学会了舞文弄墨,现在沉迷于和杜榛一起钻研金石学,对朝堂都渐渐的不那么在意了。至于自己的儿女是否会斗起来,她也完全不担心。理直气壮的说他们关系好的好,就像当年的她和嘉禾一样。
  杜银钗:……
  嘉禾和嘉音,最初不也是斗得眼红气粗的?
  杜银钗想,也许她是年纪大了,所以开始爱操心了。荣靖这个做生母的不担心儿女,她却开始为今后的事情惴惴不安。
  其实认真说起来,杜银钗更希望建业能做皇帝,这算是她对女子的偏心。有一些苦衷只有女人懂得,有一些事情,也只要女人会做。杜银钗是害怕今后万一继承嘉禾皇位的又是个打心眼里便看不起女子的男人,那么这些年来嘉禾所做的许多努力,到了新朝只怕会付之东流。
  但她也不能仅仅因为建业是个女人,就一定要将其扶上皇位。皇帝不好当,女子当皇帝更是难上千百倍。有些时候就连杜银钗自己都会后怕,心想自己年轻时非要让女儿称帝是不是错误,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外加种种外力援助,那么也许她早就失去自己的女儿了。
  总之荣靖生下的两个孩子年纪都还小,且先看看吧。再说了,这一对姊弟未必就愿意做皇帝。建业郡主周熙小小年纪已经流露出了对远洋的兴趣,今后的志向说不定是做个航海家,至于安郡王周昶则似乎喜爱观测天文星象。
  听说苏徽那家伙试图在夏朝编□□法,限制郡主的权力,那么谁做皇帝都无所谓——杜银钗虽然身为皇族,可她脑内来自杜莹的记忆告诉她,立宪是大势所趋。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需要高度集.权的统治者来整合国力,但是当国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君王的权力就应该被限制。
  目前这样思潮已经在举国上下漫延开来了,嘉禾一直不曾限制士人思辨,于是各式各样的学说发展得飞快,隐隐有百家争鸣的兆头。至于这些士子们最终会不会编订出一部宪法来困住皇权,杜银钗不在乎。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虽然一直强身健体努力保养,终究还是步入了晚年,什么都看淡了。如果有朝一日她的子孙后代会从王座上被赶下来她也无所谓,那时候只怕她早就已经葬入泰陵。
  对,葬入泰陵。
  苏徽偶尔会带着嘉禾去二十三世纪看望自己的母亲,他也曾问过杜银钗,要不要让那个总穿着黑袍的苏徽带着她也回到她的故乡看看。
  可是千百个平行时空中,哪个才是杜银钗的故乡呢?她想了想,终究还是拒绝了。
  她怀念杜莹、怀念杜莹生长的那个时空,可她现在毕竟是杜银钗,她在这个世界里奋斗了一生,如今已没有任何的遗憾,如果哪天寿终,也该死在这里。
  只是不知道人如果有魂灵的话,百年之后她见到周循礼,会是怎样的情景。
  年轻的时候杜银钗信佛,只是做做样子,以慈眉善目掩饰杀伐决断,到了老年她是真的开始研究起了释教,有时午后会在佛堂祭拜一下自己的亡夫,在心里悄悄的和那冷冰冰的灵位说会话。
  她并不后悔杀死周循礼,哪怕周循礼的亡魂索命到她面前来了,她也不后悔。她只是忍不住会感到悲伤,毕竟他们也曾相濡以沫二十年。
  追忆过去的时候,杜银钗喜欢和自己的故友聊天。开国十三姓功勋在李世安之乱后纷纷被嘉禾削权,只剩下了空架子——包括宋国公府。其实当时嘉禾在打压宋国公满门的时候还犹豫过,毕竟苏徽冒充过这家的孙子,但苏徽想了想康懋对待儿孙冷漠无情的态度,摇头说他和这家不会再有半点联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