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音灯是齐帝为皇后所点,劳民伤财,只因为皇后怕黑。
又记载齐帝大肆动用人力财力,为皇后出海寻夜明珠,皇后宫中有数千夜明珠,奢华到极致。
又有一说,皇后想吃柑橘了,齐帝就派人快马加鞭运送最甜的柑橘,跑死无数马。皇后想吃海鲜,齐帝就建立了专门运送活鲜的官队。皇后想回周国省亲,齐帝抛下朝政与民生陪同皇后回娘家。
而这些都被齐帝下令撤出史书,只给皇后留好名。甚至是皇后唯一的儿子献明帝也异常宠爱其母,在位期间也将野史扫得干净,连民间敢对皇后不敬之人都得抓去吃劳饭。父子俩宠爱皇后到令人发指。
随着时光流逝,时代变迁,两千年后科技文明的时代,仍有不少学者研究齐帝。
他谥号昭武皇帝,年十九登基,七十九岁驾崩,一生只有一妻,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罢黜后宫的皇帝。昭武皇帝画像俊硕,相传皇后美貌昳丽,但其画像并未有传说中那般惊艳。齐朝在位三十六名皇帝都葬在齐陵,唯有昭武皇帝没有葬身在陵园中,有野史记载他的陵寝精工瑰丽,建在周国一带,且是与皇后同葬。但齐史上只有皇后的出生年月,而并没有记载皇后薨在哪一年。
直至不久前,芜市地铁十三号线施工队挖掘出了昭武皇帝的陵寝。
墓口被无数塞石堵得密不透风,而这些塞石每块重约八.九吨,上刻有达乌纳的文字。考古学家赶来,刚开始以为会是汗王国铎的陵墓,但施工车辆移开塞石才望见陵墓入口处雕刻的都是齐朝的文字。
这座陵墓里雕刻的壁画人物与殉葬宫人都是齐朝服饰,而陪葬品车马、宫殿、宝石、金玉器物,全是那个时代的珍宝。更有万马千军列阵守护在墓主寝宫门外,玉门上为防止后世人盗墓,更是刻有“擅闯者死”的警示。
考古者也很畏惧,但看这陵寝规模已经可以推断这是昭武皇帝卫封的帝王陵寝,而他的皇后也应该与他同葬在这里。为了学术研究,墓门还是被大家报以虔诚和致歉的心态打开。
入眼华光万丈,无数夜明珠垂挂在陵寝上空,还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珠宝。而昭武皇帝的棺椁宽大瑰丽,考古学家小心开棺,果真望见棺内是帝后合葬。
只是大家来不及细看,棺椁之下竟然还有机关,棺椁瞬间下沉消失,地面封闭。而大家也找不出开启的机关来,也为了对死者表示尊敬而放弃了寻找地下机关。
在众人准备研究陵寝时,整个陵寝地震山摇,应该是触发了最严密的保护机关。众人为了安全只能撤离,而整座瑰丽的陵墓也消失在了轰塌与机关中,华丽的宫殿下沉消失,变作一片废墟。
好在学者们逃生的时候带出了拍摄器材与不少有研究价值的文物,通过开棺时摄像机记录的唯一一帧画面辨别研究。
身穿龙袍的昭武皇帝身高约有一米八几,皇后及肩,枕在昭武皇帝臂膀上,而棺内也有无数夜明珠陪葬。
从陵寝中带出昭武皇帝的画像与皇后的画像,皇后比史书上的画像美,画中少女栩栩如生,哪怕没有通过技术复原也是美貌惊艳的。
殿中除了夜明珠外还有一种奇怪的宝石,色泽黯然,质地坚硬,经过技术鉴别后大家才确定这不是宝石。它应该是一种食物,没有微生物细菌。有学者冒险尝试,味甜而涩,像一种青梅糖,也许正是糖丸经过千年的氧化质变。
皇后得宠,这应该是她生前喜爱的糖果。
还从殿中带出一对金丝楠木雕刻的人像摆件,手掌大小,女童娇憨可爱,少年英气含笑。上刻有二名“卫封,卫铃铛”。
有学者猜测这也许是皇后的小名,但部分学者保持反对,皇后并不姓卫。他们依据史书推测,卫铃铛应该是昭武皇帝的女儿,皇后这么得宠,不可能只有一子,也许曾小产过一女,昭武皇帝命宫匠雕刻当做纪念。
陵墓里也有许多昭武皇帝的诗赋,但只来得及带出其中一本《小童集》,许多诗中皆有小童二字,也注解:小童即吾妻卫庄氏妍音。
其中一首应该是昭武皇帝或者皇后最喜爱的,因为那页有许多磨损。
《春日遇》
小童春走媚光渡,桃花嫣然满上头。
与卿秋冬又春夏,荣华生老/共白首。
也许野史为真,这个历史上没有污点的帝王爱极了他的皇后,也许野史中皇后怕黑也是真的,哪怕是棺椁瞬间下沉的刹那,摄像头中的地下宫殿里也有无数长明灯与夜明珠的影子。
但是学者唯一有一点不解,《帝王起居注》上,昭武皇帝因为习武而拥有强健的体魄,御医常以望居仙人的标准来为昭武皇帝调养龙体,他是极有可能高寿百岁的,但却只活到七十九岁,这其中会不会也有一段被皇权抹掉的故事?
这一考古发掘引起不小的轰动,网上民众都羡慕帝后在皇权之下这份难能可贵的爱情。
这满纸钟情与疼爱,就算是野史为真,荒唐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愿世间有情人不被错付,都有一人相伴生老/共白首。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就到这里了,觉得结局难过的小天使不要急,会有番外哈。
番外会交代清配角的故事,还有结尾这里没写到的都会通过配角的故事交代完。
也有哥哥和小卫在现代的故事,现代就只有甜甜啦。最好不要错过番外,不然会看不清整个故事。
我真舍不得这本,结局两天前就写完了,我以为我可以再把番外写完一起更新了,但实在没法走出这种状态,从他们十一二岁与十七八岁到相守白头,我真的好舍不得他们这一生啊(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