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话有用。
仨孩子终于在四天后坐上了回程的火车,流水席还是摆了,不过只摆了一天。
前前后后在老家待了六天,也不算太短。
她们在沈市坐飞机直飞京城。
下了飞机,柳宵和宋红米已经在等着她们了。
盼盼弯腰看的仔细,确认是自家的车,“爸妈!咱家的车!你们开过来的?”
宋红米推她上车,“不是开过来,还是运过来的啊,快上车,车上有糕点、牛奶,垫吧一下。”
盼盼趴着副驾驶座位抱怨,“爸,妈,咱们老家亲戚太多了,我脑壳都疼了,也没都记住,还都特热情。”
宋红米又想笑了,“热情点还不好,难道你喜欢冷冰冰的。”
“不是不是,她们那股热情劲儿就挺让人接受不了的,我们又不熟,她就拉着我的手不放,坐的还可近了,弄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盼盼应景的打了个激灵。
“农村人比较朴实热情,和城里人还是不一样的。”宋红米解释道。
盼盼歪歪嘴,“朴实,不见得吧。那什么二姑奶给我姐介绍对象,说是她一个侄孙,说学习可好了,是个大专生。还有人给我介绍自家儿子呢,她还让我管她叫婶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近亲,就介绍。”
宋红米终于没忍住笑了,“大家住一个村子,关系都比较近,七拐八拐的都能论上亲戚,叫婶子也不一定是实在亲戚,也有可能是出五福的亲戚了。你们三个到了村子那就是香饽饽,肯定很多人惦记,不过她们也就那么一说,倒不敢做什么,你爷奶现在在村子里过得比较好,能说的上话。”
盼盼点头,“这倒是,我爷奶家房子挺新的,在村里数一数二的了。”
宋红米又问其他两个女儿,“玲子、盼盼,你们还认识那些堂哥、堂姐她们么?”
玲子摇头,“有些因为通过电话还是能对号入座的,大部分都不认识了,都是大伯他们告诉我们的。”
欣欣也附和,“不熟。”
“她们对你们好么?”宋红米猜测,应该不错。
毕竟她们仨刚回去,没有利益冲突,还带了不少礼物。
玲子实话实说,“还行,其实双方都不熟,她们也很拘谨。”
柳宵专心开车,听着母女四人聊天。
进了市区了,他开口问道,“还有小半个月才开学,你们仨有何打算,还想出去旅游么?”
这回欣欣最先回答,“我不出去玩儿了,要去老师那儿练棋。”
玲子也摇头,“我想写本中篇小说,要准备大纲了。”
盼盼看了看大姐,又看了看小妹,眼巴巴,“那我干什么呢?”
第220章 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53)
到了家,盼盼还没想出来她要做什么。
宋红米就建议她去京城一些瑜伽健身会所参观参观。
不说她以后也要做这门生意么,当然要知己知彼了。
盼盼立马接受了。
这家伙精力充沛,不用休息的,在家里洗了个澡就出门了。
三天后,欣欣每天早出晚归去于大师那里下棋。
玲子宅在家里写文章,帮着一起做三餐做家务。
盼盼跑了三天,然后告诉她们她找了个兼职——瑜伽老师。
宋红米和柳宵都很惊讶,“哪个老板这么…眼光独到啊?”
盼盼洋洋得意,“哼哼,我是用实力说话的,在她们面前完成了蝎子式,给她们都震住了。”
宋红米竖起大拇指,盼盼所说的蝎子式是一种高难度瑜伽动作。
双手触地,整个人倒立,两只脚慢慢都放在头的顶部。
这动作可不简单,首先双臂要的非常有力量,能支撑起整个身体,另外腰腹也必须有力量,能让整个身体在倒立的情况下保持住,然后还要有非常好的平衡力,反正这种动作初学者是千万不要碰,一碰保证摔个头昏眼花。
宋红米学习多年,也不是次次能做好的。
玲子也有些好奇,“盼盼,那你工资多少?”
盼盼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是兼职,所以工资不高,按照课程给钱,一节课十五块钱,是不是太少了?”
宋红米觉得还可以,“正常价位,虽然和你表现出来的瑜伽技术有些不相符。”
盼盼解释道,“我想着反正等开学了我就不一定做了,到时候我还要修双学位的,肯定很忙,也就没在工资上斤斤计较。”
“这种会馆会员多么?”宋红米问道。
她还真不知道,上几辈子太忙了,多数都是找私人教练来家里帮她训练,还真没怎么光顾过这种健身会馆。
说到这个盼盼更愿意说了,“人不少的。但是老师并不那么专业,我在旁边看了,顶多就会做一些初级动作,有些动作还不够标准。”
宋红米还是说了句公道话,“也不能用你的标准去评判别人,因为多数会员都是没有基础的,你要上来就让她们做高难度动作,擎等着受伤呢。你既然在里边兼职了,就好好的跟人学一学,你要学的不是瑜伽老师怎么教徒弟,就像你说的,你比那些瑜伽老师做的还标准呢。你要学习的是整个会馆怎么运转,包括课时安排,课程费用等,这样安排又合理吗?还有会员们更需要什么?这些才是你在兼职期重点要需要关注弄明白的。”
盼盼连连点头,“嗯,我已经知道课时安排和费用了,这是每个老师必须知道的,老师不但要教课还要参与销售。”
玲子有些惊讶,“你还要拉人啊?”
欣欣也有些惊讶,感觉特别不符合二姐的风格。
柳宵笑呵呵的问,“卖了课程不给你们提成吗?白给干啊。”
“给提成的,还不低呢。我估计不行,觉得厚着脸皮和人家推销特别扭。”盼盼呲了呲牙。
宋红米却觉得挺好的,“你应该做销售锻炼锻炼。我问你,以后你开了会馆,难道觉得是在骗人钱么?”
盼盼立马否定,“我肯定不骗钱。”
“也就是说每个在你这报名的会员都能享受到超值的服务,既然这样的话,你就要信心百倍的向她们推销啊,买到你的课程就是赚到,你干嘛心虚干嘛别扭。”宋红米曾经听说过一句话,要想做好销售,首先是推销自己,所以必须要对自己有信心。
“做销售是需要强大的心理还有专业的话术的。盼盼你可以先在会馆做瑜伽老师,看到了会馆的优点,并且你也认同,到时候讲出来会非常有感染力。”柳宵也在给盼盼传送经验。
盼盼揉揉脸,“那我努力吧。”
三个孩子都有事情可做。
柳宵也去茶馆了,那边有熟客,不怕无聊。
家里就剩宋红米和玲子了。
“玲子,马上就要开学了,咱家离京师大有些远啊,你是住宿舍还是回家?”宋红米有些后悔了,应该把孩子们自行车拉过来的,她家离京大、京体都不近。
还有家里的彩电,才买了两年,二十四寸长虹的。
这边已经有电火锅、洗衣机和热水器了。
回头还是问问老公,看有没有进京的货车,给些运费,帮着拉过来。
轿车空间有限,可不好拉。
玲子第一反应就是回家,“我是想回家,我可以骑车或者坐公交。”
主要是没在外面住过。
而且爸妈为了她们仨都搬来京城了,她们要都搬去宿舍,她们岂不是会孤单。
宋红米不知道这么一会,大女儿就想了这么多。
她自然是愿意孩子们回来的,“行啊,就是不知道学校让不让。有些学校规定一年级学生必须住校的。”
晚上,宋红米又就这个问题问了盼盼和欣欣。
就没人想住宿舍的。
“其实尝试一下也挺好,就当锻炼社交能力了。”宋红米看向三个女儿,“到了大学你们就分开了,肯定要交朋友的。”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三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起,感情亲密互帮互助,这是优点,但是缺点就是她们三人形成了小集体,外人几乎插足不进来。
在学校这么多年也没特别知心的朋友。
现在分开了也好。
柳宵也说,“如果学校有规定,一年级必须住校,你们就住校吧,感受一下集体生活,挺有意思的。”
不是说没有沙雕舍友,大学是不完整的么。
宋红米又和柳宵说了自行车和彩电的事儿。
“回头我让良子帮着找找,有没有顺风车,这个不能着急。”主要是专门租车太贵了,还不如买新的了。
“不着急,让良子没事去家里勤看看。”她们临走把钥匙给了良子一把。
柳宵点头记下,“嗯,明天就打电话。”
转眼就是开学季。
三人都在京城,自然是不用着急的,但是宋红米还是让她们第一天就去报道了。
她们开学的日子也是不一样的。
其中玲子最先开学,盼盼最后,前后也没差两天。
这样三人开学就岔开了。
也方便了宋红米和柳宵去送孩子,每次都是全家出动。
也让三个孩子去另外两所大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