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不识混在鱼禾村的村民中,看到不停擦着汗的县官,心里忽然想到了什么。
县官话里说的是家禽家畜,但是带来的鸡鸭都是属于家禽的,那么说……应该还有家畜了?
正在刘不识想到这里的时候,那位年轻县官也说了,“鸡鸭是一回事,除此之外,朝廷这一次发放到每一个府州县的还有一批猪牛羊的幼崽,不过猪牛羊幼崽比较珍贵难得,做不到每家每户都发放一只,所以是按照村来发放的,每个村子可以申请五只猪或者羊,或是两只牛的幼崽饲养,要有十人以及村长做担保,向县令申请,最后去育种站挑选。”
这些话一说完,鱼禾村的百姓们全都愣住了,反应过来后全都激动起来。
“什么?!”
“真的可以白给我们猪牛羊吗?”
“牛啊!一定得要牛!”
“……”
刘不识也颇为意外,他也没想到陛下能这么大手笔,一下子居然拿出这么多猪牛羊的幼崽,光是淮县的各种村子就有五六十个,更别说还有其他府州县了,就算只是先选几个县作为试点尝试这个政策,那也不少了。
站在石头桩子上的县官还在说每个地方的育种站都有配备兽医,饲养的家禽家畜生了病可以去育种站找兽医看等等。
等到说完之后,讨论一起养猪还是牛还是羊的人聚在一起讨论着,去领鸡仔鸭仔的则是到县官那边登记领家禽。
刘不识站得比较远,那个带他来的大娘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现在站在他旁边的是个年纪已经很大了的老人,佝偻着背大概是听不大清说话的声音,问刘不识,“年轻人,县官大人后面说的话我没听清楚,他说领猪牛羊要怎么做来着?”
“是一个村子一起养的,开始还是跟鸡鸭一样,不能随意杀了吃,领几只家畜往后三年内就要往育种站交几只幼崽,交完后就能归村子了。”刘不识停下脚步,给那个老人简单复述县官说的话。
老人听完之后有些不信,“你没骗我吗?这么简单就给我们吗?”
刘不识耐心解释,“老丈,养家畜比养家禽要慎重,要是交不上幼崽,或是有人擅自把家畜弄死吃了,整个村子都有责任的。”
不过他后面解释的话那位老人已经没有在听了,老人怔怔地揪紧胸口的衣服,嘴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真好,真好……”
“大壮啊,你怎么就没赶上这时候呢?”
老人怅然叹息。
刘不识没有再说话了。
顺着人群也去领了一只鸭,看到鱼禾村村长还有几个老人在那讨论着他们村应该申请什么家畜。
大部分人都想要牛,虽然淮县是海边的城镇,这边的百姓都是捕鱼为生,种田的比内陆要少些,但是牛在所有人心中向来都是最珍贵的家畜。
不过最后在商讨之后,鱼禾村要的是五只猪仔。
前面也说了,淮县是在海边,不管是养羊还是牛,草料都不好搞,还是猪最实在。
刘不识捧着从县官那领来的、毛都还没有退去黄色的鸭崽回到家,他爹娘都十分欣喜,在院子里给鸭崽搭了个小棚,商量起去弄吃的把鸭子养起来。
鸡鸭的饲料倒是不难,鱼禾村作为渔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卖不出去的小鱼小虾,放久了死了坏了还得扔了,现在能给鸡鸭吃也不错。
不过说到坏掉的鱼虾,就在家禽家畜到户政策开始在淮县落实的时候,没过几天,淮县百姓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变化。
他们县又建起了一个新的……嗯……没见过也没听过的什么化肥坊。
之所以用‘又’这个字,还是因为……在第一个精盐晒盐场建起来之后,淮县各地又陆陆续续建了四个晒盐场,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淮县百姓都已经习惯了朝廷时不时来搞个新东西了。而那些增加的晒盐场无疑也是给淮县带来了不少好处的,先不说在淮县可以买到比其他地方更便宜的精盐,晒盐场也给淮县的百姓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就足以养活不少家庭。
而这个化肥坊呢,则是主要收购淮县渔民们不要的臭鱼烂虾,制造最简单的磷钾肥流向宣国各地的农田。
安临看着自己划出来的几个试验县每家每户里都养起了家禽家畜,小小的蚂蚁小人在屋子中忙碌收拾,更小的米粒大的鸡崽和鸭崽在地上蹦蹦跶跶,心里无疑是十分满意的,仿佛看到全面小康在远处向自己招手。
等到百姓们家禽家畜养起来后,家禽家畜的粪便也可以收起来制造肥料,这对于他们也可以是一份小小的收入。
——像淮县这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了很多地方,如果不是钱不够家禽家畜的幼崽数量也不够,安临其实还想再多安排几个府州县,这样等一年多后百姓们把家禽家畜的幼崽交到育种站之后,第二年就可以供给更多的地方,范围能扩大一倍多。
当然其他地方跟淮县也有所不同,毕竟因地制宜,其他地方有的养羊多,有的养猪多,而牛呢,在有了曲辕犁之后农人对牛的需求倒不是特别大了,很少有村子不选五只的猪、羊,而选择两只的牛,这个数量比例正是安临想要的比例。
还有的地方,水稻田比较多的,安临也让农署派出去的劝农官把稻田养鱼的教程给安排上了,实施种田养殖一体化。
牛羊——主要是羊都落入村庄农户之后,宣国各地原本占马场养羊的情况就可以少了,安临也琢磨起了养马的事情。
这个属于是军事硬件实力,不能不养。
朝堂上,当安临又一次露出思索的表情,让满朝文武讨论什么新政策的时候,户部官员们慌了。
户部尚书连连表示,“陛下,先这样吧,就先这样吧!路要一步一步走,咱们慢慢来,今年春税比去年秋税少,这么花咱们撑不住啊!”
然后声泪俱下地算了一笔账。
典牧署所有的家禽家畜幼崽加起来也供应不了那么多个府州县的幼崽,再加上还要保留一部分幼崽继续培育良种,所以这波家禽家畜幼崽有很多都是在各地收的,花的钱跟修那条水泥路都差不了多少了。
“那好吧。”安临从善如流,“那咱们接下来讨论讨论增加国库的事吧。”
比如说抄家什么的.jpg
爱卿们别慌,没钱了先扒拉扒拉看看有没有谁犯事,抄个家再说,毕竟春天是个抄家的好季节嘛。
夏秋冬也是。
作者有话说:
第079章
群臣顿时一噎。
其他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 连眼神官司都不打了,一个个老实地像个小鹌鹑。与之相对的,是户部侍郎眼睛一亮, “陛下,臣认为抄家震慑效果十分好,不知道新的……”受害者是谁?
户部侍郎还没有说完, 站在户部侍郎前面的户部尚书轻咳了一声,户部侍郎话语一顿,把剩下的话咽回去,克制地说,“不过也不可操之过急 ,否则恐有□□之危, 最好是经由大理寺查办,半年一个最佳。”
安临乐了, 看了一眼户部侍郎的名字, 翁高卓,数值倒是没有特别出众的,不过在这满朝文武中,居然也有人跟她一样对抄家如此热衷的吗?凭这一点安临觉得这人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算是个人才。
要知道这朝堂之上的官员, 真要查的话有一大半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的, 只不过能力还不错安临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把人给办了——别的不说,哪怕是宋晋源这样贵为殿阁大学士的老臣, 安临之前也能找到宋晋源他儿子的问题, 给他安个知情不报的名头,其他人就更多了。
这也是抄家一出, 朝堂上大部分人都噤若寒蝉的原因, 他们就怕这名额落到他们身上, 殊不知在过了年之后他们还能站在朝堂上,就表示安临还打算用他们。
“那就稍后再议吧。”最终,在一片寂静之下,安临说出这句话,若无其事开启下一个话题。
当然,抄家肯定还是要抄的,要拿什么人开刀安临心里已经有数了,今年的抄家指标肯定是要达到的,她预计起码六个呢。
殿上百官顺着新的事情讨论起来,这下终于没有人念着说国库不充足了。
站在武官队列后面的祁冬寒看到这情形还觉得颇为有趣,忍不住咧了一下嘴,正巧被他的一个世叔看到,那个黑脸络腮胡的武将黑着一张脸冲他使了个眼色,让他注意表情。
祁冬寒在瞪视下收起笑,乖乖和其他人一样低头作沉思状。
等到下朝之后,官员们离开皇宫后松了一口气,照常在各自的部门去工作,处理公务,不过等到下值回家后,他们左思右想,心里十分不安定,最后叫来了家里的所有人,把家中的人都敲打了一通,让家人家仆行事都注意一点,不能做任何欺压百姓之事,也不能收任何别人送的礼,以免背上贪污之嫌。
“看看去年因为贪污和欺压百姓被抄家的人有多少?你们都得引以为戒知道吗?”
这也不怪文武百官们反应大,实在是……他们陛下抄家实在是颇有些玄学,而且毫无规律也没有任何前奏,有时候一些连被抄家的人本人都不知道的产业,陛下派去抄家的人却对那些私产一清二楚,上至贪官污吏,下至世家商贾,反正不管是谁,只要被抓住把柄都免不了被抄家的命运。
相似小说推荐
-
见凶[无限] (胖哈) 2022-12-07完结1095533687被老母亲威逼生儿育女的富婆姜曳,因缘际会点看一条应聘重金求子的推送,一夜不可描述...
-
我有一座火葬场[无限] (张小素) 2022-12-28完结2259 9895程小橙是一个苦逼打工人,每天的爱好是数银行卡上的余额,梦想是当一条有钱的咸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