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朱氏一听这话,顿时找到了丈母娘看女婿的感觉。
“皇上也觉得你俩般配啊?难得的是他没叫皇上直接下旨,还特地在大热的天跑这么远,专程来征求你的意见,可见是有心了。”她乐呵呵地道。
她看向女儿:“你对这门亲事感觉如何?”
问是这么问,其实对于赵如熙的态度,她心里是有底的。
她这个女儿,都十六岁了,在感情方面似乎还没开窍。平时说起谁谁谁对她有意,谁谁谁上门提亲,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脸红害羞,直接叫拒绝,然后再头头是道地给你分析一番。她跟婆婆每每都要被赵如熙这反应弄得哭笑不得。
可现在女儿是个什么状态?竟然知道害羞了。而且也没有第一时间说要拒绝。
可见这是属于她的姻缘来了。
“我……我感觉还行。”赵如熙半低着头,把裙子绞得跟腌酸菜似的,“他态度很真诚。”
朱氏一拍大腿:“那还等什么?赶紧答应他。”
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赶紧问道:“他现在在哪儿?”
“他怕我为难,就先回京了。留了一个护卫在这里,说如果我有了答案就写在信上交给护卫。护卫会送进京的。”
“哎哟,这孩子可真有心。他不让你当面回答,就是担心你心里不情愿,却又不敢说;如果你想答应,又担心你害羞,不好意思说。所以叫你写信给他。这孩子真是太体贴人了。”
朱氏彻底进入了角色,典型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孩子”都叫上了。
搁平时,她哪敢称人家王爷为“孩子”?哪怕人家真是小孩子都不成。除了皇家人,没人敢把自己当成皇家孩子的长辈。
可现在不同了,这是她女婿呢。真成了亲,对方得叫她一声“娘”。
这么一想,朱氏的心里美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赵如熙却刚好跟她娘相反,脸上不光不见一丝喜意,反而还带了忧愁:“可我担心我师父不会同意。他老人家看多了皇家争斗,向来不主意我们跟皇家沾边的。”
一听康时霖不同意,朱氏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作为母亲,替女儿的亲事操碎了心。现在女儿好不容易有了一桩好姻缘,想着康时霖会出来阻拦,她心里是很不高兴的。
但康时霖对赵如熙、对于绥平伯府都算是有大恩的。如果没有他,赵如熙再有才学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得皇上和朝廷的看重。如果没有他,想来皇上都不一定会想着把赵如熙配给齐王。
但经历了“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中意”的心理历程,现在再跟她说这门亲事不成,即便对方是康时霖,她都想跟他老人家急眼。
她道:“要不我现在就进京一趟,跟你师父好好说说?”
赵如熙摇摇头:“这不好。”
她道:“反正我还没答应齐王。要不我现在写一封信征求师父的意见吧。他老人家实在是不同意,我……”她咬了咬唇,“我就拒绝齐王好了。”
“那不成。”朱氏一口否决了这个提议。
“娘,您听我说。”赵如熙抓住朱氏的胳膊,面露哀求,“您就听我的吧。就让我先问问师父,要是他老人家不同意,咱们再从长计议。可好?”
朱氏眼珠子转了转,点头道:“那好,你写信吧,叫刘全送去。”
赵如熙又道:“这件事除了祖母和爹爹,您谁也不能说。要是不成,别人知道是我拒绝了齐王,京中必然要掀起轩然大波。本来大家对我得了状元一事就很不满,要知道我连亲王都看不上,还不定怎么嘲讽我呢。”
朱氏心里一紧,越发觉得不能拒绝这门亲事,否则她女儿不光一辈子砸在手里,还成为了京城所有贵妇和贵女们的公敌。
合着她们千方百计想嫁的人,赵如熙还看不上,大家定然说她想上天。以后赵如熙还嫁给谁去?谁敢娶她?
她拍拍女儿的手:“你放心,我知道轻重。你赶紧去写信吧,一会儿要上衙了。写好你交给我,我保证让刘全妥妥当当地把信送到枯木先生手里。明儿个中午你就能看到回信了。”
赵如熙乖乖点头:“好。
第697章 说服康时霖
写好信,赵如熙就去了衙门,朱氏把刘全叫来,好好叮嘱了他一番,便当即让他带着两个护卫启程去京城。
三人午时出发,快马加鞭一个半时辰,到京城康家时,康家人还没吃晚饭。
“绥平伯府的刘全?”康时霖听到这个名称还愣了一下,叫道,“快快叫他进来。”心里还担心赵如熙是不是出事了。
刘全进来行了一礼,对康时霖道:“小人替姑娘送信来给枯木先生。”
康时霖接过信,看了一遍。
信上,赵如熙把今天萧令衍去找她,向她提亲之事跟康时霖说了一遍。在信里,她问康时霖怎么办,要不要答应这门亲事。
康时霖看完了信,抬起头来看了刘全一眼,又把目光放到了信上。不过如果有人仔细观察他,就知道他此时目光的焦点根本不在信上。
康时霖能让两届皇帝对他都信赖有加,活成了一个超然的存在,就因为他是一个十分敏锐且聪明、通透之人。
康时霖知道,赵如熙在北宁念书时,周春、马胜就成了她的的得力手下。
后来她参加科举,到南阳任职,给康时霖写过不知多少信,来送信的基本都是这两人。如果这两人脱不开身,也会是马胜的儿子马午时来送信,不会再有别人。
康时霖去南阳时发现,赵如熙身边又多了项明等几位护院。但周春和马胜等人仍然是赵如熙最信任的人。
眼前这封信如此重要,里面是一位王爷娶妻的大事,还涉及赵如熙本身。以赵如熙的性子,自然应该派最信任且身怀武功的马胜来送信。
而刘全是绥平伯府或者说是朱氏手下的得力管家,他既不是赵如熙的人,也不会武功。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赵如熙都不会放着她身边那么多值得信任又能干的人不用,而派刘全来送信。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封信不是赵如熙叫送的,而是朱氏叫送的。
电光火石之间,康时霖就想明白了这些问题。
他抬起头来,问刘全道:“怎么会是你来送信?周春和马胜呢?”
刘全看了屋里的下人一眼,迟疑着看向康时霖:“枯木先生……”
康时霖摆摆手:“你们都出去吧。”
除了康安,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康安也退到了门口。
他是得康时霖绝对信任的,站在这里他能看到外面有没有人偷听,屋里康时霖有什么吩咐他也能听到,及时做出反应。
见康安留在了屋里,刘全也没在意,而是对康时霖行了一礼道:“齐王殿下是今日上午到南阳州衙的。午时他离开,姑娘回家,便跟夫人说了此事,又说要写信给先生。因姑娘时间紧,匆匆吃过饭就得去衙门,夫人便说替她送信。之后便派了小人进京。”
不过是把信交给马胜,吩咐一声的事儿,朱氏却把送信的活儿抢了过来。
康时霖已经隐隐猜到朱氏的意思了。这是想把女儿嫁给齐王?
“她派你进京送信,可是想托你带话?”他问道。
就算他是师父,也不可能越过赵如熙的父母直接给她的亲事拿主意。因此康时霖心里虽很不赞成朱氏的想法,但仍然得给人说话的机会。
“是的。”刘全道,“夫人说,自打把姑娘认回来、姑娘十四岁起,她和老夫人、伯爷就在替姑娘张罗亲事。原先他们是看中平南侯府世子傅大公子的,但姑娘不愿意卷进派系之争,所以不同意。后来靖平王府替四公子提亲,姑娘不愿意嫁进大宅门里做个小媳妇,还得跟丈夫的小妾争宠,便也拒了。”
听到这话,康时霖皱起了眉头。
这门亲事他都是知道的。小徒弟不光懂事,还是个贴心的小棉袄,有个什么事绝对不会瞒着他,总是满怀孺慕、依赖地跟他说。
傅云开和萧斯杰两个人,不说赵如熙,他也不同意。
傅云开本人不错,但他绑在政治漩涡中,家里还有一个泼妇一般的老娘。靖平王府的靖平王妃看似温和,拿捏起儿媳妇来也是不手软的,更何况萧斯杰还是个多情种。
“本来榜眼段琛是个不错的人选,可谨妃娘娘替襄阳公主看上了他,要召他为驸马。姑娘本就跟他们母女有矛盾,要是再嫁一个拒绝了谨妃娘娘和襄阳公主的人,那可不是一般的招人恨,到时候恐怕还有性命之忧。段公子也没出色到让我家姑娘冒着生命危险嫁给他的地步。”
“而除了他们三人,纵观京城众多子弟,我家夫人实在找不到能配得上我家姑娘的。因此姑娘现在都已满十六了,还没定亲呢。前儿个吴宗吴大人还跟姑娘说,她再不定亲,恐怕朝中会有人借题发挥,要弹劾姑娘。”
“在这种情况下,齐王殿下来求亲,夫人便觉得是天意。”
“先生的顾虑,夫人也是知道的。但她也有自己的考量,所以想让小人来说给先生听,先生看看有没有道理。要是先生觉得不妥,那姑娘的亲事就再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