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陈康在一旁笑道:“大人不知道,王厚德家这位太太,祖上是京城的大厨,自小学得一手好厨艺,做事也极为讲究干净。往时无论是临江府的大人们,还是南阳州的大人们下来这里巡视,都要特意饶到他家来吃饭。王太太的堂妹夫是临江府知府府衙的知事,所以王太太的高超厨艺在临江府府衙里也是人人皆知的。”
赵如熙到了南阳之后,做的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这回下乡没想到竟然碰到王大柱之事,陈康对她的态度心里没底,忍不住把王厚德家的底牌给翻出来。
这几天赵如熙下乡,从不在里正或其他人家中吃饭,而是回自己马车里吃干粮,她的随侍们也都如此。陈康都不知道她是嫌人家的饭食做得不好,还是嫌不干净,总之不管那些里正怎么留饭,她都拒绝不受。
要是她肯在这里吃饭,陈康觉得自己的一颗心就能放下来了。
府衙知事虽只是九品小官,但终是知府衙门的,王家也算是上头有人。
赵如熙的师兄吴宗终是新来乍到,要靠本地的官员做事。没准赵如熙看在这一点上,愿意给王家一点面子。
想到这里,陈康一阵头疼。
这位姑奶奶后台实在太硬了,她要是不给王家面子,他和蔡耀宗都毫无办法。
“不了。”赵如熙摆手拒绝,“我们来巡视,就是要秉公行事。要是在你家吃了饭,即便一会儿我处理你们这事时十分公允,村民们都要觉得我偏袒了你们。这样不好。”
听到后面的话,因为赵如熙拒绝吃饭而感觉心凉的王厚德夫妻又生出了些希望。
没准这位新来的赵大人特别在意自己的官声,即便走过场也要走得丝毫不让人诟病呢?
赵如熙说完就站了起来:“我先回马车里了。如果陈经承想要这里吃饭,自便就是。”说着她朝王厚德拱了拱手,朝外面走去。
陆云连忙跟上。
已经有几分了解赵如熙的陈康却没有王厚德夫妻俩那么乐观,心里正想着如何求情时,就见赵如熙撇下他出去,他赶紧也跟了出去,嘴里还道:“不了不了,大人吃干粮,哪有小人在此吃饭的道理?”
赵如熙也不理他,出了王家宅子,径直去了村头。
她们的马车,正停在村头的一片空地上。
陈康想要追上去给王厚德说几句情,可一来不知道王厚德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二来也拿不准他说了情后,赵如熙这把火会不会烧到他身上来。
虽说因着王太太堂妹夫的这层关系,他极为看重王厚德。但赵如熙的来头太大,脾气又臭,做事还只随自己的性子来,丝毫不讲究江湖规矩。他还真不敢拿自己的前程来冒险。
试想想,如果他惹了赵如熙不快,这位姑奶奶发脾气要把他给撤职,从府城到州衙,谁拦得住?
他说是地头蛇,根基比较深。但赵如熙把他给撤了,再从本地挑一个来顶替他,里正们谁不服就撤谁,保准下面的人见风使舵的本事比谁都厉害。
这么思来想去,直到赵如熙走到村头上了马车,他都没敢吭一声。
赵如熙出行,不光带了萧令衍给她的三个护卫,罗氏她也带了出来。只是罗氏没跟着去,而是留在马车这里等着。
赵如熙的马车还是从京城带来的,是她往返于京城和北宁时惯常用的那一辆。
当时每日奔波,为了舒适,赵如熙对这辆马车里里外外都进行了改装。
古代没有热岛效应,这时候又才是五月份,天气不冷不热。她们早上出发的时候,朱氏特意让厨房做了一些小馅饼和几样糕点,还有几样凉拌菜给罗氏带上。
此时罗氏已经用车内备的小炉将茶煮出来了,就着热茶吃这些馅饼、糕点,味道也是极好的。
赵如熙照例让罗氏给陈康送去一份,自己坐在车里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一边吃,她还一边想,是不是应该把方便面给山寨出来。不是有穿越的女主因为山寨方便面,让将士们打了胜仗而获得了皇帝或皇子的爱情吗?她为了爵位,也是可以山寨一把的嘛。
在这期间,王妻还带了婢女来给赵如熙送饭菜,被罗氏直接拦了回去。
等赵如熙吃过饭小憩了一会儿,去打听消息的护卫们回来了,将他们收集起来的消息跟赵如熙一一禀报了一遍。
因为男女有别,陈康并不敢把自家的马车停在赵如熙的马车旁,而是隔了有十几米远。这会儿见赵如熙的护院陆续回来,他因打定了主意不管王厚德,心里倒也没有多少焦虑。
听完最后一个护院的话,赵如熙便吩咐护院道:“你拿个锣到村里敲一敲,让他们到这里来。”
听到锣声,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的王厚德终于憋不住了,避开赵如熙这边的视线,亲自到陈康那里打探消息。
陈康被他缠得没办法,过来向赵如熙道:“赵大人,王厚德您要如何处置?”
赵如熙看了站在远处的王厚德一眼,又看了看陈康,道:“他在村里做的事,你可知晓?”
陈康心里一咯噔。
王家村虽然都姓王,但并不是一个宗族的人,里面分成两三个势力。王厚德自从得了势后,做过不少缺德事。比如他想把自己的田连成一片,用各种手段逼着村里的人卖田地;又用强硬手段打压其他势力的人。村里有不少人对他极为不满。但因为他妻子堂妹夫的关系,蔡耀宗和他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里人只得忍气吞声。
第679章 撤职
村民们跟护院诉说心中不满后,本来就等着赵如熙的召唤。此时一听到锣声,全都围拢了过来。
陈康本来就打定主意不管这事,这会儿见赵如熙只问了这么一句就不理他了,他回头看了王厚德一眼,没再追问,也没有回去,而是呆在了赵如熙身边。
“大家的意见我都听护院说了。”赵如熙见村民来得差不多了,便开口道,“看来大家对王厚德这个里正十分不满……”
她列举了几项王厚德对村民做的缺德事,道:“鉴于大家对他的不满,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现在我决定,撤去王厚德里正之职,由王福运接替他的职位。”
村民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喜色。
“另外,王厚德之子逼迫欺辱王大柱之女,导致她自尽身亡,着王厚德赔偿王大柱夫妇五十亩上等田地,现在立刻执行,当着本官的面交割清楚。”
赵如熙说到这里,看向王厚德:“如王厚德对本官这个处罚不服,可以到衙门向刘知州提起诉讼。”
村民一听这话,俱都看向王厚德,却见王厚德半张着嘴,瞪着眼睛站在那里,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有些对王厚德极为不满的,轻哼一声道:“活该!他也有今天……”
旁边赶紧有人用手肘捅了他一下,低喝道:“闭嘴!”
他们都担心这位年轻的女大人不清楚王厚德的背景,草率撤下王厚德。等王厚德府衙的亲戚给他说说情,他又当回了里正。
如此的话,这会儿当众说了王厚德坏话的人,必然要遭受他的报复。
王厚德的心眼可是跟针眼似的,睚眦必报。以前可没少整对他有意见的人。
另外一些站得远的,听到赵如熙的话,则为王娴不值起来:“一个活生生的人,才赔偿五十亩田地,太不值了。”
“唉,话不能这么说。”旁边的人道,“娴姐儿不是王三儿打死的,是自尽的,赵大人也只能这么判。让王厚德那傻儿子去蹲大狱,王大柱夫妻俩除了能出一口气,还能得到什么?现在有这五十亩田地,王大柱夫妻俩就算年纪大了做不了活儿,佃出去得的粮食也能养老了。赵大人这么判,也是为了王大柱夫妻俩好。”
王妻听了赵如熙的话,挤进人群跪到赵如熙面前,大哭道:“大人啊,你可不能听他们胡说啊。村里人一个个看着我家日子过得好,眼红我们,所以才总说我家坏话。娴姐儿是自尽的,又不是我家打死,您哪能这样判呐……”
陈康见赵如熙没注意自己,想了想,走到一脸灰败的王厚德身边,把原先王家管家塞给他的银票又塞回给王厚德,低声提点他道:“赵大人的后台极硬,临江府新上任的知府是她师兄,刘大人和蔡大人都斗不过她。你听我一句劝,把你家太太叫回来,老老实实把五十亩田地赔给王大柱。否则你们就算告到刘大人那里去,到最后失去的只会比今天更多。”
当初萧令衍的手下来打听消息,说陈康“讲义气”,今天就体现出来了。
换作别人,现在王厚德失了势,即便他府衙里有人也注定翻不了身,不踩上一脚就算好的了,哪有吃下去的东西还吐出来的道理?
可陈康见着王厚德要倒霉,不光没了里正之位,还得赔出去五十亩上等良田,立刻把王厚德塞给他的银票退了回去,还肯提点他,也算是有点良心了。
王厚德也深知陈康的为人,知道他是好意。
他悲愤地道:“我就是不甘。”
陈康也不敢跟王厚德多说什么,只道了一声:“我言尽于此,你掂量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