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倨傲、冰冷,一切都跟他印象里的那位世家姑娘重合在了一起。
  想想那位在自己家里都不敢大声说话、日子过得憋屈而难受的同袍,他当即就跟二皇子表示这门亲事不成。
  他不敢相像,像沐八姑娘这样的人嫁入他们傅家,她与他,她跟他娘,会如何相处。
  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看到画,他对赵五姑娘的执念就更深了。
  得不到人,他本想如果这画的价钱合适,他把画买回去。可没想到国子监的人告诉他,这幅已被皇上收入宫中了。
  于是他便想多看一会儿。
  前几日人多,为避免是非,他没有来。这几日人少了,他才日日来。
  他不光是看画,他是透过画在看人。
  他想知道,画这幅画的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既然知道,我觉得傅将军既然这么喜欢这样的画,不如托人去向知微居士求上一幅。高山流水遇知音。知微居士要是知道傅将军这么喜爱她的画,没准就愿意卖给将军一幅也不一定。”
  傅云开一怔。
  旋即他感激地朝黄镇一拱手道:“多谢兄台提点,我知道了。”
  “时辰不早,我也该回去了。告辞。”他朝黄镇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从院子里出来,他对小厮长安道:“你去绥平伯府附近打听一下,问问赵五姑娘最近是否出来走动,何时出来。打听清楚后,回府上禀报于我。”
  长安一怔:“世子……”
  他知道,世子心里还念念不忘赵五姑娘。尤其是发现了他最喜欢的画是赵五姑娘画的,心里就十分受煎熬。
  世子是个傲气的,也是个讲道理的。所以绥平伯府表示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军人后,他便没有再去求绥平伯府把女儿嫁给他的打算。
  怎么听了那位姓黄的一句话,忽然就想亲自见见赵五姑娘了?
  想了想,长安觉得见一面也好。是死是活,直截了当,当面讲清楚,也免得他家主子心里老觉得赵五姑娘好,对谁都瞧不上。
  他当即去了绥平伯府附近,找了个绥平伯府出入时必经的街旁铺子,花了几十个铜板,探听赵五姑娘出行的情况。
  “啊唷,你们也是想向赵五姑娘求亲来的吧?”那个胖胖的饭馆伙计笑道,“赵五姑娘的画出名后,这段时间上门求亲的人可不少。我瞅着还全都是顶顶显赫的人家。”
  长安听到这消息,皱了皱眉。
  本来绥平伯府就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军人。以前还好,没什么好人家求亲。现在有了,那自家世子岂不是更没希望了?
  伙计道:“不过要让你家主子失望了。前段时间赵五姑娘要去北宁上学,天天一大早就出门,差不多天黑才回家。这段时间书院放假了,她就呆在家里没出去了。听说她病了,侍候她祖母的时候被染了病气,也受了风寒。这几日施郎中都往府里跑了许多趟呢。”
  “那你知道绥平伯府给赵五姑娘许了亲吗?是哪家?”长安问道。
  伙计摇头:“这个倒没听说。”
  “我知道。”另外有个伙计忽然插嘴道。不过说完这句,他就闭了嘴,只看着长安。
  长安赶紧掏了一把铜钱给伙计,那伙计才道:“绥平伯夫人把亲事都拒了。她放话说,她找高僧替赵五姑娘算过命,赵五姑娘不宜太早订亲成亲,需及笄后方议亲事。”
  胖伙计看着自己同伴,面露狐疑:“真的?那我怎么没听说?”


第457章 有事相谈
  这段时间有不少人来打听绥平伯府的事,他们为此得了许多赏钱,比他们辛辛苦苦在店里干一个月的月钱还多。
  老板在他们上交一定比例的铜板后,也不阻止他们发财,只告诉他们,绥平伯府要飞黄腾达了,他们卖消息赚钱可以,但千万别给自己惹祸。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都要想清楚。更重要是万万不能捏造谣言,否则那些钱有命赚、没命花。
  那瘦一点的伙计白了同伴一眼:“你别管我怎么打听来的,反正这消息千真万确。”
  长安想了想,掏出一把铜钱,给了胖伙计:“你现在就去绥平伯府跑一趟,找他家门房打听这消息是否属实。他家既要放出这消息,必然不会隐瞒。”
  反正这时候店里也没生意,即使长安不给钱,之后胖伙计也是要去打听的,毕竟这是能卖钱的消息。不过他不敢直接跑到绥平伯府门房那里问,只能四处打听。
  现在钱壮怂人胆,他也不怕了,答应一声就往外跑。
  长安给了一些铜板给瘦伙计:“刚才你那个消息很重要,这是赏你的。”
  瘦伙计也不嫉妒同伴。
  他们得了赏钱,除了交一部分给老板,还要拿出一部分来分给同伴。胖伙计得了钱,他也是有份的。现在长安为了安抚他又给一份钱,他跟同伴今天的收入就可观了。
  不一会儿,胖伙计就回来了,对长安道:“他家门房说了,那消息没错,他家姑娘确实不宜早早订亲。”
  长安得了这个消息,便没再多停留,赶紧回平南侯府禀报主子。
  傅云开得了这个消息,半是欢喜半是忧愁。
  欢喜的自然是赵五姑娘还没许亲,他还有希望。
  忧愁的却是他的亲事已经很难再拖下去了。
  不说父母一再催促他成亲,便是皇上,前儿个还问了他的亲事。毕竟他的亲事定不下来,就不能安心呆在边关,总要在边关和京城之间来回跑总不是个事儿。
  另外,他还有另外一层担忧。
  以前绥平伯府不起眼,想寻一门好亲都不容易。饶是如此,因为对军人的担忧,绥平伯府长辈还是不愿意把赵五姑娘许配给他。
  现在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他应该更没指望了吧?
  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走了两圈,他对长安道:“派个人,到绥平伯府附近守着。一旦赵五姑娘出来就通知我。我要见她一面。”
  长安应声去布置了。
  可直到过年,甚至过了年初十,赵五姑娘都没有出门,任何一家的宴会都没去。不光她没去,绥平伯府其他主子都没去赴宴。
  除了每日有下人出门采买东西、几个外嫁的姑奶奶初二归宁,以及二房的大公子赵靖立和许家公子、姑娘去探望了几次,绥平伯府几乎没有主子出入。
  这令傅云开十分焦虑。
  反而是萧令衍,丝毫不受这些外在条件的困扰,也没有受“干卿底事”这四个字的打击,隔三差五地写封信给赵如熙,把京城最近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趣事都跟她说一遍。
  赵如熙是忙习惯了的,乍一静下来,被关在家里半个月不能出门,也是极闷。
  萧令衍的信写得又极有趣,还总是抓住她的兴趣点,写她感觉兴趣的话题。因此她原先是很反对萧令衍那位下属视他们绥平伯府的守卫于无物,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还在信里给萧令衍抗拒过两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习惯了接到萧令衍的信,看他写的各种消息和京城趣事,也算是解闷儿了。
  除了萧令衍的信,赵如熙还时不时收到萧若彤的来信。
  这个年过的,除了赵如熙被各种求亲弄得不胜其扰,萧若彤也同样如此。
  虽说她和离了,但娘家地位显赫,她品貌都是上上乘的,还是有名的大才女。除了不能生孩子这一点,真是挑不出毛病来。
  而那些疼爱孩子的鳏夫,正是看中了她不能生孩子的这一点。
  她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那岂不就可以将原配的孩子和庶出孩子当成自己亲生的来养了?
  便是她和离这一点,在一些人眼里也是一个优点。
  她要还是黄花大闺女,有些人自知自己配不上她,也不敢肖想这门亲事。可现在成了一个弃妇,有人就自以为自己能吃上天鹅肉了。
  另外,英国公世子要是还没再婚,有人担心萧若彤念着前夫,跟前夫拉拉址扯藕断丝连,给自己戴绿帽子。可现在英国公世子成了亲,这层担心也去掉了。
  因此上镇南王府向萧若彤求亲的人一点也不比赵如熙的这里少。
  萧若彤烦不胜烦,不免要写信跟赵如熙诉说烦恼。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单纯的萧若彤跟赵如熙通了几回信,被她的满纸的风趣幽默逗笑之后,也学会了吐槽,现在写信也很有赵如熙风格了。
  正月十五一过,这个年就算过完了。无论是朝臣、官吏还是需要讨生活的百姓,一个个都忙碌起来。
  最忙碌的要数礼部的官员。
  二月份,二皇子成亲;三月份,三皇子成亲。两位皇子成亲后,会搬到宫外建府。虽说这事去年就早早筹备了,礼部的官员仍然忙得脚不沾地。
  不过这些都与赵如熙无关。
  正月十五过后,她也要回北宁书院上课了。
  培训班的官吏因年后才动身,路途又遥远,起码半个月后才能到达京城,赵如熙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地到书院里念书,不懂的地方向夫子们请教一番。
  于是从年前等到年后,苦苦等待的傅云开,终于等到了赵如熙出行的消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