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女人嫁了人,才是她们的最终人生归宿。”赵如熙很有同感的点点头。
不光古代,便是现代也是如此。催婚大军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年轻人谈之色变。
上辈子她要不是迫于压力去相那劳什子亲,现在不知在现代过得多逍遥快活呢。
萧若彤大概也没人诉说,跟赵如熙抱怨了好一阵子,这才告辞离去。
赵如熙送了她离开,刚回到修竹院,朱氏就来了,问道:“庆阳县主回去了?”
“是的。”
赵如熙见她脸色似乎不对,一副有话说的样子,问道:“怎么了?”
“唉。”朱氏叹了口气,“你没听说吧?英国公世子半个月前娶亲了,娶的是卫国公家的姑娘。庆阳县主心里,怕是不好受。”
赵如熙想了想刚才萧若彤的样子,心里也不确定萧若彤是为了英国公世子伤心,还是因为镇南王妃催婚的缘故。
想来应该是为了前者吧。
毕竟夫妻一场,又是青梅竹马,感情终是有的。不是说想放下就能放下。
“卫国公府上的哪位姑娘?卫国公家的人不在意英国公世子有个庶长子?”赵如熙问道。
“我不大出门,也是听人说了一耳朵,具体不清楚。好像是位嫡出姑娘。至于那个庶长子怎么办,那就是人家的事了。”朱氏道,“要是那位齐姑娘生不出儿子倒罢了;要是能生儿子,把个庶长子养歪养残甚至养死,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豪门大户,这种龌龊事还少吗?”
赵如熙皱眉:“所以我最讨厌这样的人家。”
朱氏摆摆手:“这跟门户没关系,关键在人。看你大姐嫁的彭家,家风就很清正。”
她话声刚落,就有丫鬟进来禀报:“夫人、姑娘,大姑娘回来了,正在老夫人那里请安呢。”
朱氏跟赵如熙对视一眼:“莫不是为了你比赛的事来的?”
赵如玉的公公是彭国安。耽误这半天,彭国安想来也到家了。说起赵如熙的事,赵如玉不放心来看看,也很正常。
赵如熙跟赵如玉不熟,对朱氏道:“没准有别的事呢。您去看看,要是大姐想见我,您再派人来唤我。”
朱氏也担心赵如玉是因为在婆家受了委屈才回来诉苦的,倒也没坚持让小女儿出去。
“行,你歇着吧。我去看看。”她说着,起身出去了。
过了一盏茶功夫,就有丫鬟来唤赵如熙:“夫人说,大姑娘请五姑娘过去叙话。”
赵如熙便去了内厅。
赵如玉果然是奉公公之命回来的。
一见面她就笑道:“我公公不放心,让我回来看看你,担心你受了偌大委屈,心里不好受。我刚听娘说你并没放在心上,我就放心了。”
赵如熙自然说了一番感谢的话。
两人并不熟悉,原先见过一两面也无非老夫人生病,或在镇南王府里,匆匆忙忙的,从没坐下来好好说过话,见个面跟陌生人似的,说话很是客套,听得朱氏直叹气。
赵如玉掂记着孩子,又有一大家子要侍候,眼看着时辰不早,便开口告辞了。
她走后,朱氏对赵如熙笑道:“你大姐刚才说,彭大人有意跟咱们结亲,说的是彭家大房的四公子。”
“彭家家风清正,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虽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却也和和睦睦。否则当年我也不可能把你大姐姐嫁到他家。”
“至于四公子,两年前我见过一次,只比你年长两岁,长得挺好,听说人很聪明,很知道勤奋上进,小小年纪已考取了举人。后年春闱,他定然能考上进士。”
第448章 仍是第一名
赵如熙叹了口气,无奈地望着朱氏。
有些话,说了一遍两遍,实在不想说第三遍第四遍。
朱氏被女儿看得不自在。
她举了举手掌:“好了好了,我知道你的想法。要不是彭家真的很适合你,我也不会劝你。”
赵如熙又叹了口气。
人生真是太艰难了。
上辈子她三十岁没谈恋爱,被小姨逼着相亲也就罢了。现在她还没满十五岁啊,就要走上被逼婚的道路了吗?
“刚才若彤姐来跟我说了一个重要的事,我得去我师父那里一趟。另外家里人多嘈杂,我要画画还要看书,明天还是想搬到北宁去住,等过年那天再回来。这件事,娘您替我跟祖母和爹爹说一下。”
赵如熙丢下这句话,到卧室去换了一身衣服,准备出门。
朱氏被赵如熙这话吓得不轻,赶紧道:“好了好了,我不提这事了还不行吗?天寒地冻的,你又没差事,到北宁去做什么?就在家呆着,我保证不让人吵你,我自己也不来吵你,行了吧?”
赵如熙摆摆手,直接出了门。
朱氏目送着赵如熙离开,很是心累。
回主院的路上,她跟周嬷嬷抱怨道:“你说说,别的像她这么大的姑娘,哪个不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操心?看看二房的那俩姑娘,削尖了脑袋为自己寻好亲事。咱们家熙姐儿倒好,一说起这个就要搬出去。你说我这个做亲娘的容易吗我?”
周嬷嬷笑道:“所以咱们家姑娘能做比男人还强的大事,别家姑娘却什么都不会,全指望着父兄、丈夫给她们带来荣华富贵。”
见朱氏还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她又道:“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您看看平南侯世子,再看看彭家,哪一个不是自己主动上门来的?咱们姑娘优秀着呢,根本就不用愁亲事。您呐,就少操点心吧。”
“你说的太对了。”朱氏终于被这话安慰到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所以啊,您把这事跟五姑娘说了就成了,她拒绝就别再劝了。姑娘她多聪明一个人,心里有数着呢。没准哪日就亲自给您挑一门您意想不到的好亲事来。”
“不说别的,就看这两门好亲,哪是咱们以前敢肖想的?当年为了给大姑娘张罗彭家这门亲,您跟老夫人费了多大的劲儿?后来好险还没成。那时府上还是侯府,旧人情也还热乎着呢。”
朱氏点点头,心里很是感慨。
人都说上赶子的不是买卖。作为女方,要矜持。
可京城里好人家就那些,不为别的,就冲着彭家为人清正和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多少疼女儿的权贵豪门想把女儿嫁给他家?这样的好亲事,不抢行吗?
所以当年,她跟老夫人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才险险地跟彭家结了亲。为此,还惹了一些人的不满,给绥平伯府找了好一阵子的麻烦。
可现在,一家之主彭祭酒看中赵如熙,在家中挑了一个年貌相当的人来求娶。前后一比,是为了什么还不明白吗?
赵如熙去康府,是为了萧若彤说的那件事,跟师父通气的。
别到时候皇上为了安抚他们师徒,真让她顶上师父的缺,去做比赛的评判者。而就师父觉得这样做对她好,一口答应下来,到时候再想反悔就不容易了。
康时霖一听这话,点头道:“你不来这一趟,我也会差人去问你这事。皇上很有可能用这样的方式弥补你、安抚我。你既不愿意,那就算了。”
“你资历浅,年纪小。刚刚暂露头角就当评判者,会惹来许多麻烦不说,还容易遭人非议。那些盯着这个位置多年的人,不定怎样恨你呢。这评判者,不当也罢。”
他话声刚落,就有下人匆匆来报,说谢公公来了。
师徒俩对视一眼,康时霖起身:“走吧,跟我一起去前厅。”
谢公公果然是代表皇上来跟师徒二人道歉的。
不过他没提背后指使者,只提最后结果和补偿:“彭大人进宫禀了这件事,皇上当即宣布,这次比赛的第一名还是知微姑娘。实力所在,众望所归,无需因小人作祟而退赛,不值当。”
“第二名张修言,无故质疑朝廷的公正性,扰乱比赛秩序,取消第二名资格,永不允许参赛。其师梅中君更是性质恶劣,逐出京城,其子孙三代不允许参加绘画比赛。”
康时霖点点头,对这个处罚还算满意。
这毕竟只是才艺比赛,梅中君师徒也只是质疑比赛的公正性,而且事出有因,康时霖和赵如熙的师徒关系毕竟是事实。如果惩罚太过,舆论会倒向他们,康时霖师徒倒遭非议。
这样的惩罚就很好。
大家并不觉得这种惩罚有多严重,但同为画画之人,康时霖再清楚不过,一个人在绘画上有天赋,却不让他据此出人头地,比要了他们的性命还难受。
从此以后,他们所有因画画而带来的荣耀都没有了。但皇上也没堵住他们别的路。不画画,还可以干别的嘛,科举这条康庄大道,还是给他们敞开着。而即便要画画,换个名号,再换一下风格,在小范围内卖卖画,也是可以的。
他朝皇宫方向拱了拱手:“皇上圣明。”
“皇上说,知微姑娘年纪虽小,但绘画功夫已达国手水平。枯木先生年纪既大,不愿再作评判者,不如就让知微姑娘接替您的位置,明年才艺大赛上做评判者吧。”谢公公又道。
要是赵如熙不来这一趟,康时霖没准就替她答应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