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光姑娘自己如此还算了,像吴宗吴大人等人也是如此。周春才知道不是自己聪明,而是自己以前的主家太蠢。他一直呆在原主人家里,真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随着北宁女子书院年考放假,绘画培训班的学员们也放假了,年底大赛还有十几天,赵如熙一下子清闲起来。
在绘画培训班学员彻底放假那日,萧令衍相约与她见一次面。
一见面她就问道:“翡翠首饰明日上拍吗?”
早在运输翡翠原石的那两个月,她就让人把玉坊的玉匠都观察过,最后在询问了几人后,与葛五等三位玉匠签了身契,将他们安置在一个新置的宅子里,切割雕琢翡翠饰品。
翡翠是硬玉,切割和雕刻都不容易。赵如熙还跟三位玉匠研究了许久,改进了车玉床。
好在她既有铁匠坊又有木匠坊,想要做什么东西很容易。只需把画好的零件图纸交到工匠手里,等零件制成后再回来一组装,机器就到手了。
古代崇尚红色,又正值新年,所以她挑了一块红翡,精心设计了式样,让三个玉匠精雕细琢,制成了一套头饰,交给萧令衍运作。
第422章 护着你
除了红翡,紫罗兰和绿翡她也各制了一套,就是专门针对几位妃子的。
白玉无瑕,古人推崇白玉之高洁。但白玉看久了也会腻味。
翡翠颜色多样绚丽,制成首饰后光彩夺目。只要有宫妃带头,必然会在京城掀起一股翡翠热。
现代翡翠的颜色以帝王绿为最,那是因为推崇翡翠的慈禧太后尤爱绿翡。当时咸丰皇帝已去世,慈禧太后成为第一尊贵人。她要在头上戴点绿,自然没人能管她。
现在萧圪还活得好好的,几位妃子地位也不超然,没有任性的资本。她们即便再喜欢绿色,想来也不好在头上戴绿,给萧圪添堵。
所以赵如熙首推红翡。谨妃最爱紫色,那套极为漂亮的紫罗兰首饰就排在了第二。作为经典的绿翡她自然不想放过,也制了出来,到时候就看有没有市场。
“自然上拍。”萧令衍点头,“明日上拍红翡。”
营销方案两人早已商量过了。只不过三位玉匠十分勤勉,这段时间又制出了许多翡翠首饰,都堆放在赵如熙的保险柜里,所以她才有这么一问。
两人把各自的近况和收集起来的情报都说了,又说了近期的打算。
得知赵如熙把谨妃也得罪了,萧令衍道:“你春天要参加童生试,到时候我会尽量争取让萧令哲的人主持京城县试事宜。秋闱则安排我和二皇兄的人上。不让太子和三皇子的人插手。”
萧令哲就是四皇子。
几位成年皇子中,太子天然占着优势;三皇子萧令恒子凭母贵,向来得皇上偏宠。
二皇子和五皇子的母亲是贵妃,兄弟俩又齐心,即便岑贵妃不得宠,他们也能跟太子和三皇子一派抗衡。
唯有四皇子势薄一些,他也比其他几位兄弟要低调。但只要是皇子,就都有野心,萧令哲的野心并不比一、二、三、五皇子差。
科举是选拔官员的途径,皇帝向来是不允许皇子插手的。但朝堂上的大臣都有自己的派别,派谁去做主考官,都会有派系上的偏向。
因此在派遣官员时,皇帝就会有自己的考量。比如他要偏宠提拔三皇子,春闱的主考官就有可能是三皇子一系的人,副主考再配以太子、中立的官员,以互相制衡。
本来萧令衍不想去争这些,谁去做主考官都影响不了剧情走向。但赵如熙要参加科举考试,他就不得不往里插一手了。
赵如熙可是才得罪了谨妃,前面因贾家的事也得罪了太子。要是太子和三皇子使点绊子,没准她在县试这一关就得被刷下来。乡试亦是如此。
所以这两次考试他会尽量挤开太子和三皇子的人,先安排四皇子的人上,再到他们这一派。
至于会试和殿试,自有皇上盯着。
皇上才放话要好好护着赵知微,想来不会让太子和三皇子在会试和殿试上给她下绊子的。当然,前提是赵如熙能顺利通过县试和乡试,有资格参加会试和殿试。
赵如熙一听这话,就放下心来。
“果然朝中有人好办事。如此就多谢五皇子你费心了。”她抬起手,朝萧令衍拱了拱。姿态随意,并无多少诚意,话语里连敬称都没有。
萧令衍无奈地看了她一眼。
他提起另外一个话题:“纺织作坊我已在江南开起来了,织出来的布确实是又快又好。我还打算在棉花盛产地再开几个作坊。纺织机的零件比较大,运输起来有些麻烦。你干脆把图纸给我,我叫人在当地做出来直接用。”
“你不提我也要说这件事。”赵如熙道,“我这里人手有限,你要大批量的纺织机,我还真提供不了。”
当初她改进纺织机,其实就是想用多几种机器零件来混淆干扰工匠,以防出现泄露事件。倒也没指望纺织机能赚多少钱。
京城这边既不盛产棉花也不盛产蚕丝,纺织机放在京城开作坊,既惹眼、利益又不大。看了萧令衍在拍卖会上打广告的丝绸后,她干脆让萧令衍把纺织机的零件运到江南去组装使用。
“要不翡翠和钟也都让你的人在南方做吧,这样也无需千里迢迢运过来再运过去了。麻烦和增加成本不说,还容易泄露。”赵如熙又道。
这些可都是地雷,放在身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要是能直接交出去,她就轻松了。
萧令衍一摊手:“要是可行,咱俩当初就直接在南边做了。这不是没有值得信任、能力强又懂行的人么?那边离得又远,有什么事咱们都鞭长莫及。再者,翡翠式样靠你设计,座钟做几个后就得改变样式、增加功能。你觉得作坊离了你,能成么?”
赵如熙一耸肩,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最多还有一年,你坚持。等你考上举人,我就让人给你外派到江南去。”萧令衍道。
他也不愿意让赵如熙呆在京城冒险。是男人就得把重担扛在肩上。更何况他身为皇子,想走也走不了。赵如熙能脱身,自然早早离了京城这是非地的好。
赵如熙身为学霸,却有学霸的尊严:“不,如果能考上举人,我还想参加会试和殿试。”
既然来了古代一遭,还有机会参加科举,她自然要试一试。
反正政局变故是后年冬天才开始。傅家父子和十万士兵在边关的严冬里冻饿而死后,京城政局急剧激荡,半年时间夺嫡之争就白热化。后年春天她参加完春闱后离开京城,完全来得及。
萧令衍也是学霸,倒是能理解赵如熙的想法。
他道:“行吧,到时候看看情况。要是可以你就参加完会试、殿试再走;不行你就提前。”
赵如熙点头:“成。这段时间咱们就努力挣钱吧。你要把赚到的钱换成物资囤积在边关,还不能让朝庭的人和傅大勇他们发现,任务也挺巨艰的。作坊的事,我还是能担一分是一分吧。”
萧令衍深深看了赵如熙一眼,嘴唇动了动,似乎是想说什么。可喉头滑动了几下,却还是什么都没说。
在命运改变之前,有些话,多说无益。
赵如熙煞风景地一摆手:“你别感动啊。我可不是为了你,我是为了我自己。我不光不要当炮灰,我还要封侯拜相。咱俩可说好了,我的好处到时候你可别赖。”
第423章 相求
从北宁回去后,赵如熙就安心呆在家里,哪儿都不去。
年前有许多宴会。也不知是因为镇南王妃的青睐和赵如熙的出色,还是平阳郡主的授意,今年绥平伯府收到的请柬挺多,有许多都是以前老夫人和朱氏想尽办法都挤不进去的。
可老夫人不为所动,直接装病。朱氏自然也呆在家里,把所有的邀约都拒绝了。便是两个女儿婆家的宴会也是如此。
百善孝为先。侍疾这个理由强大,别人也挑不出朱氏和赵如熙的错处。
倒是赵元良坐不住了,领着四个儿女到伯府来探病,探完病后直接跟赵元勋道:“大哥,我想求你一件事。”
对这个有奶就是娘、谁给好处他就跟谁好的二弟,赵元勋现在也没什么兄弟情了。
他淡淡问道:“什么事?”
“大哥你也知道,像我这种当个不入流的芝麻官、家里还没个女人操持的,手上接不到什么像样的宴会请柬。可眼见着四个孩子都大了,蕊姐儿已经及笄,其他三个孩子明年夏天也要及笄,可一个个亲事却还没着落,我这心就跟猫抓似的静不下来。”
“母亲受了风寒,看样子也不甚严重,喝几剂药就能好。要是母亲病好了,你跟大嫂去参加宴会,能不能带着二房的四个孩子去?四个孩子其他且不说,模样却还算齐整。靖立还是你精心教养出来的,人品才学都没得说。你领他们去宴会上走一遭,没准他们就能被人看上,将亲事定下来呢?”
赵元良说着,两眼希冀地望着兄长。
以前四个孩子年纪不大,大房又有赵如玉、赵如珠和赵如馨的婚事摆在前面,每年宴会朱氏都是带着那三个孩子参加宴会,甚少带二房这几个去。即便带去,也不会主动去张罗他们的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