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坐酌泠泠水
- 入库:04.10
但赵如熙性子是个疏阔的,就这么点东西,太过计较她会觉得自己小家子气,显得太过生份,师父定然不高兴。她最不怕的就是欠经济人情债,因为她在这方面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自己还得起。
青枫过去了,而且许久没回来,赵如熙就知道师父不在那边了,安心地等着青枫把饭菜提过来。
还没等到青枫,李中人就过来了,对赵如熙道:“赵姑娘,那边答应半个月内搬家。您现在过去看屋子吗?”
“好。”赵如熙站了起来,领着高卫强和点绛,跟着李中人去了隔壁。
大概李中人说了买主是位勋贵家的小姐,隔壁派了一位三十来岁的夫人接待她,李中人称她为张大太太。
赵如熙跟着张大太太在张家转了一圈,把宅子各处都看了一遍,对格局屋舍勉强满意——毕竟不是按自己的想法建的,总有各种不大满意的地方。但买现成的宅子就是这样。能大致满意,就已很不错了。
“行,那就这样。你们看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们去衙门把房契过一下。”赵如熙爽快地对张大太太道。
“赵姑娘稍等片刻,我现在就让丫鬟去问问我们老太爷。”张大太太道。
等一行人走到外面前厅时,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儿从里面出来了,对赵如熙拱了拱手:“知微居士能看中我们这宅子,甚是荣幸。老朽有幸跟令师说过几句话,便是令师兄也是打过几回照面的。”
赵如熙知道他是位举人。此时见他说得客气,回了一礼,带着歉意道:“知微冒昧,欲购张翁宅院,令张翁经受搬家之苦,是知微之罪,还请张翁原谅则个。”
说着,她又行了一礼。
“知微居士万莫这样说。”张老太爷老脸一红,“我家人丁兴旺,欲要搬家,却又不舍旧居,故而出个高价想让知微居士知难而退,不想知微居士大方爽快,一口应允,倒叫我们汗颜。实在惭愧,惭愧。”
第294章 二师兄
两人一来一往地客气了几句,赵如熙这才问道:“不知张老太爷何时有空去过契?”
“下午衙门上衙便可过去。”张老太爷道。
“那好,衙门上衙的时候,咱们直接在衙门见面吧。”赵如熙道。
“甚好,甚好。”
赵如熙告辞出来,回到隔壁,青枫也领着康府的两个丫鬟过来了,三人两只手都提着食盒。
赵如熙见李中人正想告辞,忙道:“不如就在这儿一块儿吃点,让高叔陪你。”
青枫也道:“是呢。康家厨娘知道姑娘没吃饭,甚是热情,做了许多饭菜,我们几个肯定吃不了。李中人不如在这儿一块儿吃。”
高卫强也说了几句客气话。
一般做这种买卖,中人都会陪着去衙门签红契,以免中途发生变故,同时也收取佣金。衙门午歇时间也很短,没一会儿就到开衙时辰了。李中人即便离开也不敢走远,就在附近找个小摊子买点东西胡乱吃两口,或干脆啃干粮。
此时见赵如熙真诚留客,李中人便没再推辞。高卫强接过丫鬟手上的三个食盒,在外院的膳厅里陪着他吃。赵如熙则跟青枫、点绛三人在内院解决了中饭。
饭毕,一行人去了衙门。
王光耀见赵如熙只隔了一天,又买了一处宅子,心里越发敬佩,办起事情来越发殷勤。赵如熙给辛苦费的时候,他推脱了好一阵才收下。
张老太爷见了王光耀对赵如熙的态度,他的态度也越发恭敬,临走前道:“赵姑娘放心,我家还有个庄子就在城外,这段时间我们就搬到庄子上住,不到十天,就能把宅子腾出来。”
“那就有劳张翁了。”赵如熙跟他告辞,又把李中人叫住,“我要买些庄仆,你手里有合适的,就到我师父的那个宅子给我留话。”
“好。等我挑好后再给姑娘传话。”李中人见做完一桩生意,又有一桩生意上门,自是高兴的不行,跟赵如熙告辞离开。
赵如熙回去后就去了康家画院,将自己买了隔壁宅子的事跟康时霖和吴宗说了。
康时霖知道小徒弟买这附近的宅子是因为自己和吴宗,也很高兴,道:“这样也好,方便。”
他跟赵如熙虽是师徒,但终是男女有别。即便他不在这里住,赵如熙有时候不方便回京去,也不方便住在他这别院里。
因此在这里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是很有必要的。
“小师妹,你这是花钱如流水啊。手上的钱不多了吧?”吴宗打趣她。
“还真花得光光的了。”赵如熙点点头,又笑嘻嘻地对两人作揖,“不过师父和师兄替我张罗的绘画培训班不是马上就开张了吗?要是没有这笔进项,我可不敢这样买宅子。买个一处都得抠抠索索的。所以多谢师父和师兄。”
“行了。”康时霖拍她一下脑袋,“少在这儿耍宝,快去画画。画得不好,小心我打你手板子。”
待赵如熙去画了一幅画,得了康时霖的肯定和表扬,又指点了大家的素描一通后,就见龚城进来了,身上还穿着官服。
吴宗一见他就笑道:“师兄,你们工部的事情就这么繁忙吗?我记得你跟我一样,都是请了下晌的假的吧?你看看你,才来了几次?”
龚城没搭理他,跟康时霖打了声招呼,进了内院把官服换下,穿上常服。
出来后他才道:“没办法,本来前段时间的事忙完,我就能安安心心来画画了。结果昨日圣上下旨,说五皇子今日要到工部来任职。今日五皇子来了之后,到各衙门都走了一趟,我们谁都不好走,只得陪着。要不是我本就请了假,这时候还出不来。”
赵如熙听了,心里一动。
事涉皇家,吴宗便不好再打趣他了,道:“行了,你赶紧画画吧。”
赵如熙则凑到了龚城身边:“师兄,我能耽误你一小会儿时间吗?”
龚城跟赵如熙接触不多,但这段时间没少听师父和吴宗各种花式夸奖小师妹,他对赵如熙的印象极好。
他笑道:“没事,你说。”
“我这不是刚买了一个庄子吗?问了一下庄头,他说只每年种一季稻谷,其他时节都荒着,冬天不能种冬小麦,以节省地力。我就想问,他这样做对吗?你能不能给我一点建议?”
龚城是工部左侍郎。他或许是管工程建筑建设这一块的,不管农业。但一个高官,只要涉及到自己所管辖的领域,就多少知道一些。
就比如现代的省市领导,即便不是农家出身,自己也没种过田,但视察和了解过太多的农业,遇到问题还得帮当地农民解决,在这方面也能说出许多道道和相关详细数据来。
果然,龚城一听这个问题,就道:“他这说法是对的。主要是庄子太大,田亩太多,人力也有限,农家积肥也积不了多少,田地的肥力跟不上,冬天又冷,田地就只能放荒养地力了。”
“那就没有其他能在冬天种、又能增肥的东西吗?”赵如熙道。
“有啊。我们都提倡种绿肥,这东西能增肥,但想拿它来卖钱是不可能的了。”龚城道。
吴宗在旁边插话道:“小师妹啊,我知道你希望庄子出息多一点,庄仆的日子过得好一点。但每个庄子都是这样。要是有好的办法,大家早就效仿了。能赚钱的事,谁不愿意干?可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赵如熙叹了口气:“好吧。那我再想想办法。”
其实她是有一点想法的。
她那里不光有田,还有山地和河流。如果在山地上养羊和鸡,在河边养鸭,这些牲畜家禽的粪便,再加上山林里落叶积下来的腐泥土,就是很好的肥料。肥料能增加田地的肥力,牲畜家禽卖了又是一笔收入,一举两得,也算是解决了肥力不足的问题。
只是如果牲畜家禽发了病该怎么办,这是个大问题。现代发鸡瘟都不可避免,更不用说古代了。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讲的就是牲畜家禽的收入难以计算,得看你有没有财运。
第295章 赵靖立
她抽出一张纸,递给龚城:“二师兄,你把在北宁能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粮食、蔬菜、果树等等种类,都写下来给我。”
龚城接过纸,想了想,便在上面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我一时能写起的就这些。等我回衙门,问过衙门的同僚后,有遗漏的,再叫人送给你。”
“多谢二师兄。”
在一旁边听着他们谈话一直不作声的康时霖这才发话道:“行了,都去画画吧。”
他看了赵如熙一眼:“如果你能好好学画画,一幅画就能卖许多银子,用得着费这功夫?”
赵如熙嘿嘿一笑,没有说话。
这是两码事。如果没有两三年后的政治危机,她手里赚了些钱,或许就苟下来了,只凭爱好去赚钱或画画,过悠闲的日子。
她在前世,也不是对钱渴求到极点的人。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而且她也想为庄仆们做点什么,改变他们的现状。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跟师父说了。
倒是吴宗,他有些理解小师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