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这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妇人,驼背,佝偻着身体,正坐在屋子里摸索着编竹篮。
  她似乎看不见。听到声音,她侧了侧身体,问道:“谁啊?”
  因为屋子矮小,赵如熙和吴宗进去后,钱多多就不敢再进去了,担心触碰到赵如熙,唐突了主人。
  他在外面大声喊道:“李婆,是新主人赵姑娘和大理寺的大人吴大人。”
  李婆摸索着放下竹篮,准备站起来行礼。
  “婆婆,你坐着吧。”赵如熙忙道。
  她环顾了屋子一周,发现里面有两张直接把木板垒在泥砖上的矮床,上面铺了稻草。除此之外就是角落里垒了一个土灶,灶眼里放着两个陶罐,似乎这就是炊具。她并没有看到铁锅。灶台上还放着几个粗陶大碗。
  除了这些,就还有两张矮凳子,再没有其他。
  可谓是家徒四壁。
  屋子里太过阴暗潮湿,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赵如熙还眼尖地在角落看到,一朵小小的蘑菇从墙与地之间的角落里长了出来。
  吴宗似乎也被这样的情形震慑住了,站在那里呆了好一会儿,才闷声道:“走吧,咱们出去。”
  “等等。”赵如熙看了看李婆编的竹篮,虽不精致,却胜在小巧。
  她问道:“婆婆,你这竹篮是编来做什么的?”
  李婆有些紧张地道:“老奴是……是编给老奴的小孙女玩的。”
  赵如熙看角落里还放着两个,拿起来看看,对李婆道:“这三个竹篮能不能卖给我?”
  “小姐拿去就成。”李婆见赵如熙和气,也没那么紧张了,裂着没牙的嘴笑道,“小姐喜欢,我再给你编。”
  赵如熙没有说话,从怀里掏出一块银角子,塞到了李婆手里,这才跟着吴宗出来。
  青枫在后面提着篮子也跟了出去。
  出到外面,赵如熙呼吸了好几口空气,这才感觉舒服些。
  她问钱多多:“前面所有人家都一样吗?”
  钱多多点头道:“都差不多。”
  “李婆家有几口人?”
  “四口人。”钱多多道,“她儿子死了,还剩了儿媳妇和一个十三岁的孙子、一个七岁的孙女。三人都下田去了。”
  赵如熙先吩咐青枫:“你不必再跟着我,和马胜去刚才那地方采些花木和野草,我一会儿要插到竹篮里。”
  有吴宗陪着,青枫和马胜对她的安全倒也放心,答应着离开了。
  赵如熙这才看向钱多多:“去你家看看。”
  钱多多作为庄头,住的地方应该是全村最好的了。从他家的情况,与李婆的对比,应该就能看出庄仆的生活如何。
  “是。”钱多多倒没有虚心的表现,带着赵如熙和吴宗朝前走。
  走了没多久,他就指着一个屋子道:“这就是小人的家了。”
  他家也是泥巴墙。赵如熙走进去,看到无论是阴暗程度还是潮湿程度,都跟李婆家差不多。只是他家面积大一点。


第262章 创造更大效益
  屋里的家具除了床更大一些、扎实一些,还多了两个木头箱子和一些矮凳,吃饭的家伙也多了一个陶罐,几个粗陶碗。
  钱多多主动道:“我儿子都大了,分家了,他们都另起了屋子。大儿子孩子多,他两个儿子就过来跟我们住。”
  赵如熙点点头,钻出屋子,望着这低矮潮湿的屋子道:“为什么要建这样的屋子呢?”
  “泥巴墙,只能建成这样。再高再宽就容易塌。”
  赵如熙心里还有很多疑问,不过她不是土著,对这时代农村的了解也仅限于小榕村。有些话她不好问钱多多,得等向吴宗和朱氏了解情况后再做定夺。
  她看了看远处。四周都是田野,地势也较为平整,种了稻谷的水田阡陌纵横,可以看见零星有人在田里忙活。
  “现在在除草。”钱多多主动解释,“过一阵子,稻谷就可以收割了。”
  赵如熙便知道,这里的稻谷是只种一季的。
  “收割了稻谷,还种冬小麦吗?”她问道。
  钱多多摇摇头,神情有些紧张:“不是小人们懒,实是地力不够。种了冬小麦,稻谷的亩产就会很低。”
  赵如熙的眉头皱了起来。
  不过她也不是很懂这些,转移了个话题问道:“不是说有一千多亩的山林吗?在哪儿?”
  赵如熙环顾四周,看到远处就有山,有远有近,只不知这庄子的山是在哪个方向。
  “在那边。”钱多多指着东边一座连绵在一起的两座不是很高的山头,“那两座山都是咱们的,山这边是咱们的,山那头就是别家的了。山上有石碑为界。”
  赵如熙看了看那座山的距离,走到山脚下起码都得两三刻钟的时间,她打消了去山上看看的念头。
  反正不急,这庄子都是她的,想什么时候来看都可以。
  “山上种了什么?”她问道。
  “都是树,各种树。”
  “这田庄,除了种树就是种水稻?”她又问。
  “是的,还养些鸡鸭和猪,年底会送到府上。”钱多多道,“宅子里都有账,小人一会儿奉给姑娘。”
  赵如熙点点头,对庄子的收益没多少期待。
  产品单一,这庄子能有多大出息?
  她又问:“你识字?”
  “对。”钱多多来了精神,“是小人的爹教给小人的。我爹以前是老庄头。”
  “庄子里识字的人有多少?”
  钱多多摇摇头:“小人每晚睡前教了两个儿子和孙子识几个字,其他人都没学。”
  赵如熙没有再说话,拿了账本,就跟吴宗离开了庄子。
  青枫已跟马胜采了许多花木回来,堆得马车里只剩了两个人落坐的地方,赵如熙看到这情景,嘴角抽了抽。
  上了马车坐定,她从车窗处问吴宗:“师兄,大家的庄子都是这样的吗?庄仆们过的都是这样的日子?”
  吴宗自己是不管家中庶务的。吴家是一大家子,自有没官职的堂叔伯和堂兄弟去打理。
  但他查案子的时候去过不少田庄。
  他道:“差不多是这样。因房子要用木料,这么多户人家如果敞开了让他们建房,小半个山头的树都能被伐掉。伐树容易,再长起来就难,主家要用树建房子打家具就没有了。不建房打家具,这些木料卖出去也是钱,所以主家是不让他们伐树的。”
  “这些田庄看起来面积挺广,但一年的出息也不多。他们一年到头劳作,除了交给主家的粮食、牲畜,自己都只能过半饥不饱的日子,哪有余钱去买树建房?也就只能用一些竹片糊上泥巴建屋了。那屋顶,也是用竹子搭的,两三年就得换掉,否则整个屋顶都得塌下来。”
  他摇摇头:“有些主家苛刻的,或是庄子上连竹子都没有的,他们就只能把地下挖空,再在上面搭茅草,屋子半截在地上,半截在地下。”
  赵如熙听了,心里沉甸甸的。
  不过她很快就振作了起来。
  只要她把生态循环养殖给搞起来,增加田庄的收益,不光是她自己,便是庄仆们的收益也会增加。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她也不是不能发善心,允许他们把山上的树砍来建房。但庄仆也是有来往的,她这样做了,别人家的奴仆闹起来怎么办?绥平伯府田庄上的庄仆也要求同等待遇怎么办?
  而且她这样做了,会不会没得到感激,反而有人觉得她心善,向她索求更多?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共赢。她出点子,庄仆们努力,大家一起创造更多的效益。有了钱,庄仆们的生活自然会慢慢好起来的。
  而这些,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到的,起码得一两年才有成效。现在发愁也没用,季节也没到。
  她还是把插花做起来吧。
  刚才看到那三个竹篮虽不是特别精美,却有一种古拙的美感,她想起好久没见着萧若彤了,也不知她病好了没有,跟英国公世子的事又如何了。打算一会儿回城的时候去探望一下她。
  只是空手去探望病人总不好。镇南王镇是不吃外面小店里卖的吃食的,其他的东西一时也没法子张罗,萧若彤也看不上这些俗物,她干脆给萧若彤插个插花。
  师父和师兄为她忙前忙后的,她既要送插花给萧若彤,便干脆也给师父和师兄编一个。可能他们大男人不喜欢这种东西,这东西也不值钱,但也算是聊表心意吧。
  车里有青枫平时等她时做针线用的剪刀、小刀等工具,赵如熙利用马车回程的这点时间,插出了两个竹篮的插花来。
  青枫见自家姑娘东插插东插插,极为普通的路边小草,经过她的手,与花木配合,竟然显示出一种奇妙的和谐和美感来,她大为佩服。
  她家姑娘,真不愧是被枯木居士收为徒弟的,不光画画好,连几朵花都能插出道道来。
  回到画院,已是晚饭时分了,可沉迷于画画之中的一群人还没走呢。
  赵如熙拿出插花,分别送给了康时霖和吴宗。


第263章 插花艺术
  她觉得师父之所以给自己起名号叫枯木先生,不止是想表现自己的“老朽”状态,更多的是喜欢那种意境。她从他的画里也能感觉得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