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渡劫 完结+番外 (黄柏山人)


  在信任基础不够的情况下,进行长途海航,一旦在沿途,供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对整个船队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
  因此,洛薇并没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她的计划,是让海运船队的触角,逐步向海外延伸,就目前而言,还只在附近周边海域活动。
  在这次的海外贸易中,宫中的船只,在洛薇的坚持下,载货最多,收入也最多,其它船只纵然因载货国少,赚得也相对要少些,却也都利润惊人。
  前期的投入都已收回不说,还狠赚了一大笔,纵然之前听说过传言,可只有当他们亲自将钱赚到手里后,才有切身感受。
  作为坚持开海运的主导者,洛薇身为慑政太后,在袁国上下,再次声名大振,威信也得到空前的提高。


第126章 祸国殃民的太后 29
  亲眼看到被送至她面前的红薯与土豆时,洛薇的心,才真正落到实处。
  “启禀太后,此物,在那个岛国,这个名为山芋或红芋,这个,名为土芋或是土豆,据说它们的亩产,皆可达到上千斤,即便是土地贫瘠,也一样可以种植,十分好存活,这些,只是它们的根实,据说,连红芋的叶茎,都可以食用。”
  农业司的随船官员刚介绍完,工部的尚书张清源就喜笑颜开的连连点头道。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有此神物,实乃我袁国之福,只要它们得到推广,百姓们的生活,可就要好过多了啊!”
  围观红薯土豆的众臣们,也都十分兴奋。
  “不知此物,如何食用啊?”
  “回禀左大人,此物可蒸食,亦可煮食或烤食,饱腹感极强,口感也很好,微臣在海外,曾亲口食用过,在当地,此物价格十分低贱,可长时间储存,返航时,我等特意采购许多,在归航途中,因食物匮乏,微臣等人,已曾食用过一部分,请太后恕罪!”
  洛薇满不在乎的摆摆手道,“此等小事,不必请罪,你们所有人,都辛苦了,哀家要给你们记大功,重赏!”
  有大臣不满道,“太后,这些辛苦带回的种子,都是宝物啊,岂可随意食用呢?太浪费了!”
  “守着几大船食物,不吃,把人给饿死了,谁帮哀家,把这些宝物带回来?这种时候,就不需要你们中的某些人,在这挑刺了!”
  看完最关心的土豆红薯,洛薇才将视线转向旁边一些作物种子上,却一眼就看到,她心心念念惦记着的另一种作物,走过去拿到手中道。
  “这是何物?看上去挺像某种谷物。”
  “回禀太后,此物据说名叫棒子,也叫苞米,是微臣等人,从一位海商手上购买的,他们也是从海外带回的,在遇上此物的当地,并没有开始种植,说是此物也挺高产。”
  见洛薇饶有兴致的样子,那官员才又接着道。
  “但是,没有亲眼所见,臣等不敢确信,不过,还是答应他们的要求,用几件瓷器给换回来了,因为语言问题,沟通不便,还需臣等试着培育,确认一下它们的种植方式与产量。”
  洛薇点头道:“我们做得很好,种子这种东西,是无价的,哪怕你们花费一船货物做代价,最终只确定一样是于国于民有利的高产作物,这笔生意,就算是大赚!”
  对于洛薇的话,众大臣心里不一定都认同,但她重视农业的态度,是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
  对于过去一直坐冷板凳的工部,以及在工部内部,也坐冷板凳的农业司而言,太后这种态度中,所透露出的信号,顿让他们兴奋异常。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工部部接下来,将会得到更多的经费投入,部里的官员的待遇,势必能得到提升,得到重用,就有机会做出业绩,他们的职位就有机会得到提升。
  位置越高,手中握有的资源就越多,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做出于国于民皆有益的大事,将来青史留名。
  在这时代,青史留名,且是留下清名,是每个做臣子的毕生所求。
  因为有这个理想与目标在,才会出现一些严于律己,人品与能力都很出众,值得尊敬与信任的能臣。
  让洛薇觉得可惜的是,同样也心怀这类理想,却并不影响某些臣子,为自身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占据着高位,只做些沽名钓誉之事,还要阻止真正为民谋利之举。
  在洛薇接下来要办的事中,工部的确要承担重责,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将高产粮种的推广,交给农业司负责推广到全国的同时,几十斤玉米种子,也分别被送往皇庄,与农业司下辖的实验农庄,共同研究其种植方法。
  被私下召见的张清源,听到洛薇提及,要在袁国范围内的,各大主要城市之间,修筑由石头与青砖铺就的大路时,他简直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太后,此举,实在是史无前例啊,所需耗费的人力,需要消耗的物资,可是数不胜数,劳民伤财,恐怕过不了朝议那关啊!”
  私心上讲,仅仅是听太后提及这一创举,他就激动得热血沸腾,所以,张清源自己,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可在多年来,在宦海沉浮的经验告诉他,这种事,是绝对过不了朝会那关的,有了海运的大笔收入,国库现在纵然富得流油。
  那些向来将国库视为自家地盘,盯得很紧的人,是不会允许太后实现这项创举的。
  “那些大臣那里,自有哀家去交涉,你们户部,只管先做好准备工作就是,哀家需要你们细究国内的山川地理,拿出最合宜的路线规划。”
  最熟悉袁国全境地理环境的人,除那些跑商的,其他人,基本都在工部。
  洛薇的要求,对工部而言,是难度不算太大,却很有些繁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整理规划,且还需要进行实地堪察的分内活。
  “微臣遵旨!”
  若能有机会主持如此重大的项目,对张清源,对整个工部,都是一场莫大的机遇,他是十分希望这个项目,能有机会上马。
  工部大张旗鼓的行动起来,朝廷上下,关注者甚众,都知道他们这是又奉了什么懿旨,可张清源在工部内部,都语焉不详,又怎会对外透露。
  初次海运的收获,让朝野上下、民间内外,都受益颇丰。
  国库富得流油,朝廷上下的众臣,都十分开心,都想扑上去多少咬上一口。
  绞尽脑汁,想出的各花钱方式,各种提案,多到让洛薇的案头都堆不下,。
  不等洛薇与秦晋泉商量好,就有拿了下面孝敬,或是拿着商家所赠干股的大臣,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要求早日准备开启第二次海运。
  “哀家早说过,海运之事,以后可以责成惯例,但不可太过频繁,那些随船人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调理状态,第二次开启海运的时机到了,户部自会提前通知,操之过急,途中出现事故,可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心有不甘,可洛薇说的话也在理。
  宫中在这次的海运中,是赚得最多的一家,若非是真有这些顾虑,他们相信,宫中会比他们,更急着要开启第二次海运,毕竟金银这种东西,谁都不会嫌多。
  说完海运的事情后,洛薇又道。
  “哀家知道,国库最近进帐不少,让大家心里难免有些浮躁,有的,提议要去祭皇陵,有的建议修别宫,还有人,竟然怂恿哀家去祭泰山,哼,看来,论如何花钱的本事,哀家比你们差远了!”
  提案被当廷这么不给面子的否决,众大臣虽貌似羞惭的低下头。
  却都在心里腹诽,新帝登基六年来,你一个慑政太后上台后,为了省钱,无所不用其及,该举行的祭祀活动,一律是能免则免,不能免的,就怎么简省怎么来,说得过去吗!
  简直是目无礼尊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闲置,在家中痛定思痛之后,已经变得格外听话,处处唯洛薇之令是从的礼部尚书,江伯丞出列道。
  “启禀太后,微臣认为,国库富足,理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天下百姓穷苦,九成以上孩童,都没有识字求学的机会,不识文字,便不明道理,难以教化,乃祸国之根本,过去,国库空虚,朝廷纵然有心,也顾不上,如今,倒可以,在这上面施些恩政!”
  众臣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洛薇就已经道。
  “江卿家的提议就很好,虽然如此以来,花费十分不菲,可有些方面,再有钱,都该省,有些地方,则是耗费再多,也该花!”
  说完,洛薇看向右相那边。
  “正好,咱们右相大人,日前也呈上来一份提案,建议要增加对国子监、各个学院,以及各省府学道的投入,哀家认为,既然大家都觉得,有必要在教化上投入,那教化天下,肯定要更有意义,这样,同时也可以恩泽那些秀子、举子!”
  众臣闻言,心里顿时提了起来,可太后这番话,表面上,似乎又没有什么毛病,不禁有些忐忑。
  还是左良成反应比较快。
  “敢问太后,不知您所说的教化天下,将要如何操作呢”
  洛薇淡然自如的回道。
  “具体怎么操作,当然是由是礼部那边安排,教化天下,乃是礼部之责,哀家的要求,就是,每个乡镇,每个山村,至少需要建起一所学堂,鼓励那些家中赤贫的百姓,将家中九岁以下的幼童,统一送入学堂,接受教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