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全家穿越到古代 (易楠苏伊)


  林晓点头答应。
  她心情烦闷,带着巧儿和灵初去外面闲逛。
  可今儿不凑巧,府城的道路到处都在翻修。林满堂修路的策略是先城里后乡下。
  等把材料全部弄好后,他首先招了一批民工在府城各个街道铺路。一段一段地铺。
  以至于林晓要去的几家铺面,前后都被封死了。店家见修路,干脆给伙计放了假,等路修好了再开工。
  林晓想去的书肆没逛成,就只能折回来。
  刚进府衙,就看到驿卒过来送信,林晓将人喊住,主动要看信。
  驿卒刚开始不认识她,可守门衙役认识,就上前呵斥,“瞎了你的狗眼,这是咱们知府千金。给她也是一样的。”
  驿卒吓得腿软,跪在地上求她,“小姐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林晓摆手,“不用。你起来吧。信给我就成。”
  驿卒见她没有架子,暗暗松了一口气,赶紧将信找出来递给她。
  林晓看到是老家寄来的信,直接回了府衙后院找她娘。
  “娘,老家来信了。”
  李秀琴正在听郑氏报账。镖队还没回来。但茶叶已经炒好了。她这边已经撒出去不少钱。账上就快要空了。
  李秀琴听到女儿声音,让郑氏先将账目收起来,然后理了理衣服,“拿过来,我瞧瞧。”
  林晓将信给她,凑到她旁边一块看。
  这信是林福全从长安捎回来的。信是刘青文写的。
  原来此次乡试,刘青文高中解元,刘文麟考了第十二名。
  “啧啧,我就说青文哥是天才。解元啊。比咱爹可牛多了。”
  在国子监读了两年书,刘青文的知识水平直接上升好几个档次。
  李秀琴自然也高兴,“你青文哥在国子监能高中不奇怪。那国子监有那么多名师大儒。倒是刘文麟居然能考第十二名,着实了不起。我听说他连个先生都没有。他这种应该叫自学成才吧?”
  林晓点头,“应该是。他肯定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不过怎么说,这两人能中到底是件大喜事。
  李秀琴立刻安排郑氏弄些贺礼托驿站送过去。
  另一边,皇上终于收到了林满堂呈上来的茶叶。
  葛有福按照林满堂吩咐将东西送到光禄寺。
  按理说,不年不节送礼,很有可能摆上几个月,皇上也不会见到。
  但皇上早在前几天,就收到暗卫呈上来的密信。
  密信当中也提到茶叶,但是引起暗卫注意的却是林晓的望远镜。
  这望远镜可不是凡品,能将几百步以外的东西清晰挪到眼前,这就是个神物。
  林晓刚做成那晚,让巧儿和灵初都试戴过。这两人就是这么说的。
  不是暗卫不想亲自感受,而是这广德郡主是个奇葩,她在自己书房装机关,而且还将望远镜锁在密码箱里,他的任务是监视林府上下,又不是偷东西。
  不打草惊蛇是第一条。他愣是没敢打开。
  皇上好奇望远镜是什么东西。他以为林晓也会献一个给自己,谁成想,他将林满堂献上来的东西都翻遍了,愣是没找到。
  其实也不怪林晓没有第一时间献给皇上。就是这东西是军事用品,给皇上顶多算个玩物。
  晚萧定安一步也不打紧。
  皇上没发现望远镜,心中憋闷,安慰自己,她是给自己心上人,没想到他,就算了吧。
  他视线落到这些陶瓷罐上,这么花俏低俗的器皿也亏林满堂有勇气献上来。
  他打开一罐,里面有一张纸,上面写烹饪方法。
  皇上便将东西丢给黄章,让他按照方法泡一杯过来。
  黄章端着东西下去。过了一会儿,又将茶汤送上来。
  看着底下清亮的茶汤,居然连茶叶都没一片,皇上微怔,“就这么喝?”
  黄章点头,“是,就这么喝。林大人还特地说,不要将茶叶喝下去。”
  皇上原以为这茶味应该会很淡,可他浅浅饮了一口,入口便是茶香,细细品尝,带着丝滑的甜香,那香味含在嘴里始终不散。
  皇上嗜茶,但养生讲究平和,便是再好的东西都不可多食,尤其茶叶食用过多会让胃口变差、容易便秘、胸闷心悸等等,所以为了养生,他每日便只能早晚喝小半杯提神。
  如果他用这种方法泡茶,那他以后岂不是一天能喝三回?
  皇上立刻招太医过来。
  太医捧起茶汤,观其颜色,又饮其味道,便捋着胡子道,“这泡茶法只取其魂,不取其叶,分量便减轻一多半,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皇上欣喜若狂,便冲黄章道,“以后便用云南献上来的茶叶吧。”
  皇上便渐渐习惯这种新式饮茶法。
  皇上是金字塔顶端的人,这天下人都盯着他的喜好。
  他喜欢泡茶,后宫那些女人为了讨他欢心,便也学了新式烹茶法。没过多久,又流传到宫外。
  那些达官贵人都是道听途说,根本不知道泡茶究竟怎么个泡法。拿家里的团茶试着冲泡,味道根本说不上有多好。
  林家名品铺瞅准时机适时推出普洱茶,还来了句广告语“皇上都爱喝的茶”。
  只要贵客登门,小二便泡上一壶上好的茶请客人试饮。
  这名品铺可不是一般人敢进的。这里面的东西非富极贵,身上没有千八百两银子都不敢登门。
  团茶说是喝茶,其实是连茶叶沫子一块吃下去。茶叶本身就有些涩味儿,再怎么加佐料,那股子涩味是去不掉的。
  有许多人吃不惯那茶味儿,但为了附庸风雅,便只能咬牙吃下去。
  可现在有了这泡茶法,而且这茶汤没有涩味儿,取了茶叶的清香,竟是越喝越爱,没多久,就在京城流行起来。
  这普洱茶很快就被炒高。林满堂运过来的八百斤茶叶只一个月时间就卖个精光。
  葛有福再接再厉,趁着这热度推了一波预订,先交定金,两个月后货到亲自送到府上。
  大家算算日子,能赶在年前,到时候给上司送这么一份厚礼,也有面子。于是各府都派了管家过来定货。
  没过多久,林家铺子排满了长队,一直排到街尾,成了奇景。
  对面的岳福楼二楼临窗,两个文人看着对面吵嚷个不停,摇着扇子啧啧起来,“这些人都疯了吗?二两金的茶叶(一斤),他们也敢喝。要是团茶,咱们还能理解。可我看过那茶叶根本不费什么功夫。泡开了后是一整叶。估计从茶树上摘下来,晒两个太阳,就能泡了。都不费什么功夫。”
  有人就笑他,“这你就不懂了。你可别小瞧这茶叶,制作起来不容易。宫里今年的茶叶采购单听说皇上一半都划给了这普洱茶。原先那几家贡茶皇商都卯足劲儿研制这新式茶叶。可无论他们怎么研制,这晒出来的茶叶,那味儿比普洱茶差远了。”
  刚刚那人啧啧称奇,“看来这泡茶法要取代团茶成为京城新宠了呀。”
  “新不新宠咱不知道。但我猜对面这铺子没少赚。”
  “哎,比不得。从前都是岳福楼门前排长队,这次却调了个儿,还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第244章
  林满堂这边接到葛有福的信, 便让庄文安排下一次走镖。
  这两个月,茶工手法越发娴熟,每天炒的茶叶也越来越多, 这次走镖, 可以将剩下的三千斤茶叶全部运走。
  当然只三千斤不需要这么多人手, 他们还会押十六辆车的青贮草料到叙州,然后再押送黄牛到京城。
  他们的镖队现在分成四队:一队是在云南府和叙州往返,一队是在叙州和湖广之间往返, 一队是在叙州和南直隶往返, 另一队是在云南府到京城往返。
  因茶叶分为三种:春茶、夏茶和秋茶。所以往返京城这队一年要走六次镖。一整年都要花在路上。
  庄文为了照顾大家,让他们有空歇息,便将时间给大伙错开。
  每隔一次去一趟京城,剩下三次就在别的队里混。几乎每年都能有两次机会回到云南府。
  亲自送走商队,庄文便要回府衙汇报,经过门房, 守门衙役将一封信递给他,说是写给大人的。
  庄文便将信送到前衙办事处, 林满堂正在里面与府衙属官商议抓捕药贩子。
  “咱们云南府百姓就指着药材过活。要是假药之风不加制止,以后谁还敢来咱们云南府买药材。那些吃了大亏的药贩子肯定会在外头散播咱们云南府官员不作为。诸位从今天开始凡是有人制假售假一经查到, 第一次处以十倍惩罚,第二次罚没家产, 第三次全家贬为军户, 发配到边城种田, 你们把布诰发下去, 然后分发给下头的衙役, 务必让底下百姓都知道。”他顿了顿又朝众人扫视一圈, “但也要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为了虚报功劳就指鹿为马,一经查到,本官必定严惩不贷。”
  属官们面皮一紧,纷纷点头应是。
  等事情交待完,林满堂便让他们出去办事。
  庄文走了进去,将信函交给他。
  林满堂看到是老家来人,微微有些惊讶,他大哥一个月前不是已经寄过信了吗?怎么又来了?
  他打开一瞧,这信是大哥特地花钱找人写的。字里行间都文绉绉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