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兄弟俩比不得你们太子兄长。他已成年,你等年少,朕便不赏你兄弟二人饮酒。”
正统帝收下了儿子的孝心。
轮着五皇子时。
三岁半的五皇子那是昂了小脑袋瓜子,一脸的小骄傲。
他是双手捧着自己的贺礼。
“儿子恭祝父皇寿与天齐,福如东海。”
五皇子司马逸在说了话时,也是奉上了自己的贺礼。
“小五给父皇的是何寿礼?”
正统帝对着小儿子时,心情甚是不错的。
“小五亲手写的《孝经》,母后说百善孝为先。”
五皇子很认真的。
他脸上的小得意,怎么都是掩不住的。
正统帝有了兴趣。
三岁半的小儿,居然抄写了一本《孝经》,这如何不让皇帝欣喜。
正统帝还是亲自走下御坐,他来到了小儿子的跟前。
三岁半的小儿,还是一个小娃娃。
这时候,他看着走到近前的父皇,还得昂了小脑袋的。
“来,父皇瞧瞧小五的一片孝心。”
正统帝待小儿子更多了慈父之心。
一本孝经。
正统帝打开看了。
嗯,真是小儿的字迹。
每一个都很丑,丑的有风格。
不过,确实让正统帝还是挺受用的。
当然,此刻的正统帝绝对不会想到的。
他是夸了小儿子。
然后,他每一年的生辰,他的小儿子都给他送上一本《孝心》。这一位小皇子表示百善孝为先。
他就是这么的朴实,一直不忘记初心。
“好,小五写的好。父皇很高兴,小五的纯孝之心,父皇看在眼中,喜于心里。”
正统帝还是伸手,摸一摸小儿子的脑袋瓜子。
五皇子司马逸很受用。
东宫太子坐了皇帝的下首。
在此时,他还是一脸温笑的,很有兄长的风度的看着他的父皇如何亲切的对待了他的弟弟们。
“……”
端了酒盏,太子小饮一口。
酒,太子没多少喜爱。
他只是在掩饰了他的心情。
三个弟弟,在太子眼中,哪一个都不是善茬。
偏偏这三个弟弟还是一个母后生的。
太子压力山大。
“呼……”
轻轻吐了一口气。
太子想到了今年的大选。若是大选后,他能得以一门显赫妻族,想来东宫的压力会小上许多。
对于未来的嫡妻,太子是期盼着的。
可以说,盼了很多年。
对于今年大选的呼声。
太子也是听了许多。
谁会入住东宫,成为未来的太子妃?
莫说太子关注。
整个京都的人都在关注。
这一场万寿节。
皇帝很高兴的。
对于儿子们的孝心,他很受用。
特别是这些臣子们,也是个个的安份了些。
这让皇帝更舒坦了。
坤宁宫。
当晚,皇帝宿在了中宫处。
等二月初四,千秋节。
前面是皇帝的显赫时光。
这一日,就是皇后的荣耀之日。
皇后的千秋节,又是大加的操办,这自然是非常的热闹。
千秋节上。
皇太后都是主劝的与玉荣敬一杯酒。
玉荣是儿媳妇,这当然表示了受宠若惊的态度。
可心里面玉荣还是挺平静的。
毕竟,大家伙都是生活在皇宫里的长久伙伴了,谁是什么性情,还能不了解?
千秋节。
京都的诰命们进宫,来给皇宫拜礼贺寿。
玉荣自然是发了一回财。
得的寿礼进献甚多,也甚是贵重的。
一个仓库,她都是放满了。
这还没有搁下呢。
这真是一回千秋节,她就翻身当财主。
可这样的千秋节,真是回回大办。
玉荣又有点肖受不起。
因为,皇太后的态度过于客气了。
玉荣如今可不到了轻疏之时,她还是不愿意为了一点子寿节的小事,就与皇太后起了什么龌龊。
当然,今年的千秋节是皇帝待她的一些厚待。
又或者说,皇帝想给皇后做脸。
玉荣能如何?
她不可能拒绝的。
一连十天,打从万寿节后,皇帝一直宿于坤宁宫。
那真真有独宠皇后,空闲后宫的架式。
然后,在一日请安时。
在寿康宫中,皇太后留了玉荣单独说话。
“留了皇后陪哀家品茶,皇后,可会觉得无聊了些?”
皇太后淡淡问一句。
“母后,儿媳能陪您吃茶,多少人求了,都是求不到。”玉荣笑着回了话,还是把气氛弄得舒坦一些。
玉荣继续说道:“您平日不留了儿媳,儿媳可也是爱赖了母后这儿,那是多贪吃你的一盏茶。”
“你啊。”
皇太后也是笑了,气氛一下子暖和起来。
“你这一张嘴,还是万般巧的说了哀家心坎儿里。”皇太后的语气中也是一派和善了。
“吃茶。”
皇太后小饮了茶。
此时,玉荣自然是奉陪了。
饮了茶。
话题自然入了正轨。
“哀家留你下来,也是想提醒了你万事不可独。后宫里在近些时日,可有一些流言扉语的。”皇太后点了点话头。
玉荣听了,便是笑了。
“可是说了儿媳独霸圣上,可让后宫的妹妹们独守了空闺?”
玉荣语气里全是慵懒。
对于霸占了皇帝?
在玉荣看来不存在的。
皇帝是一个爱江山,更甚过了爱美人的主。
凭着当年白月光在皇帝心中一枝独秀,也不能介意皇帝继续宠了后宫美人。
瞧瞧,皇帝都渣得如此明明白白。
玉荣会奢望了皇帝的爱情?皇帝的独宠?
她脑袋瓜子又没坏。
“母后,您可误会了儿媳。”
玉荣摇摇头,她挺无奈的说道:“圣上歇了坤宁宫,其时,也是圣上有些考量。至于说独宠了儿媳……”
“儿媳只能说一声冤。”
玉荣喊了一声冤枉。
明明皇帝宿于坤宁宫。
其时,他们之间真没有什么不纯洁的事情发生。
这十天下来,玉荣都怀疑皇帝啥什么成为了柳下惠?
又或者她没魅力,不能勾引一下皇帝?
可皇帝也给了答案。
皇帝在吃药,在调养了身体。所以,暂时不能近了女色,对于女色嘛,为了身体的健康,为了寿数的长久,暂时有点儿有心无力。
“真的?”
皇太后很怀疑。
玉荣苦笑一下。
她不能说了皇帝最近有心无力的事情。
皇帝宿了坤宁宫,那是相信了她这一位嫡妻。
她敢漏了口风?
这在开罪了皇帝、皇太后之间,玉荣肯定不敢选择前者的。
“比真金还真。”
玉荣肯定的回道。
“哀家是信你的话。就是后宫里的嫔妃们,怕要多生怨望。”
皇太后只是淡然的说了一句。
“圣上乃是天子。天子之意,岂是后妃可揣测的?”
玉荣摇摇头,回道:“还是儿媳太宽仁,让一些人忘记本份。说起来是儿媳辜负了圣上的期望,没打理好后宫。”
“儿媳忏愧。”
玉荣认了一个小错。
皇太后听了,却是一下子错愕。
然后,皇太后笑了。
“罢,罢,是哀家想多了。你啊还是一个知分寸的。”
皇太后听懂了耿皇后的一些暗示。
所以,皇太后不多管嫌事。也免得舍得嫌弃。
从寿康宫离开。
玉荣心情很淡定。
就像是在寿康宫里讲的。
她觉得后宫的嫔妃就是忘记本份。
哪有什么人真敢生了怨望的?
真当皇家的规距是摆着吃素的。
皇帝乐意宠谁?
必是此人有本事。皇帝的心尖尖嘛。
若是皇帝搁开了。
她这一位皇后想罚了,还能有人给其做主不成。
真当她这一位中宫娘娘是摆设,是泥塑的菩萨不成。
莫不成是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
于是,玉荣回了坤宁宫后,就唤了秋兰。
“去查查,哪些人有背后有些闲言碎语的。查着哪宫的宫妃,就直接去传了本宫的话。让其闭门抄写一个月的佛经。这是给和瑞大公主将要出嫁祈福。祈祷和瑞大公主福寿安康,子孙延绵。”
玉荣给秋兰交代了话。
“奴婢明白。”
秋兰恭敬的应下话。
在玉荣想来。
她都把话头引到了和瑞大公主的身上,应该没人敢不长眼。
想来惠贵妃都能撕了那人。
给和瑞大公主祈福。
这理由也不错。毕竟,这可是皇帝的长女。
至于后宫嫔妃们的位份,瞧瞧,除了她这一位中宫,景仁宫的惠贵妃是和瑞大公主的生母。其它的人,还真不能压这一位长公主一头。
景仁宫。
惠贵妃听着心腹禀了话。
“哦,皇后娘娘已经罚了一位才人,两位采女抄写一个月的佛经,为和瑞祈福。”惠贵妃脸带笑容,看着温柔一片。实则眼眸子里有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