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填房日常 金推完结+番外 (晨晓茉莉)


  “这黄豆居然能榨出油来,可真是稀奇啊。”张氏一边动作快速地剥着豆子,一边感叹道:“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长辈说起过,以前咱们老祖宗在北边的时候,都是吃这黄豆的,黄豆混着高粱蒸上一锅能吃一整天。”
  “那时候种的麦子都交了税,家里头就只有豆子能吃,我小时候也吃过一阵子呢,豆子吃多了胀气,我们那山沟里就有吃豆子撑死的。”
  陈荷花惊讶道:“这吃饱了怎么还吃呢?”
  “你没吃过不懂,”张氏解释:“这豆子吃下去还不顶饿,就多喝两碗水,豆子泡了水可不就胀起来了,这涨着涨着,就撑死了。”
  “可不是,我们那村也有呢,就在二十年前,”戚氏家里也是过过一阵苦日子的,闻言感叹道:“我也听老一辈的提起过,在老家的时候是只能吃豆子的,后来战乱他们逃到了这里来才开始种这稻子,一年能种两次,如此大家伙儿才活过来了。”
  “祖宗们是再想不到这黄豆能出油的。”
  “可不是,”张氏呵呵笑:“这油多贵啊,芝麻油一百多文一升呢,若是祖宗知道了可不得把这豆子都榨成油,卖了换米面吃。”
  “诶老三媳妇啊,你这油卖多少文钱啊?”
  刘玉真和小张氏说着话,听到了张氏的喊声回转头来答道:“二十五文一斤,若是拿了豆子来换,便是一石豆子四斤油。”
  张氏仔细算了下,点头,“倒是比猪油便宜,比芝麻油更是便宜了近半,拿豆子去换还不用铜板这最好,家里有许多豆子呢吃都吃不完,往后啊咱们家里就吃这个油了,一个月也能省好些银钱呢。”
  戚氏也是暗暗点头,买一升也只五十文,的确是便宜许多,而若家里头有种豆子的,拿了豆子去换也能得两升,这生意做得。
  其他几个没想这么深远,但是知道这些豆子能换来油,便知道往后家里是再不缺油吃了的,顿时也是高兴起来。
  而刘玉真则回过头和小张氏继续说道:“大嫂,我收到周姐姐的信,她说过几日要启程回府城了,严嬷嬷也是跟着回的,你那药吃得如何?可要趁着嬷嬷还没回去再找她瞧瞧,把把脉?”
  “不过这回她们快要启程了恐怕不得闲过来,你若是要去我便安排了郭老三驾车把你和大伯一起送去?”


第56章
  小张氏自从开始喝药之后, 整个人如同换发了第二春,精神气都不是以往可比的。
  听到她这话顿时笑得露出了牙齿,“那多谢弟妹了, 我晚些便和当家的说,明日就去。”
  刘玉真看到她这个样子还有些不习惯, “那我让桂枝陪你去,她和周姐姐身边的春杏交好,和其他几个得力的大丫鬟也说得上话,和你一起去也有个照应。”
  “多谢弟妹。”小张氏感激道。
  第二日一早三人便出发了, 虽然只是去寻严嬷嬷但空着手去也不好, 正巧家里头还剩下许多干菜, 这是海商邹家大爷都想要的为此还付了大价钱, 于是刘玉真便让他们带了几袋子去,也给周姐姐添个新鲜。
  为了不显得太土, 刘玉真还在缝好的棉布袋子上画了一些图案,瞧着有几分意境。
  “还真是真姐儿的做派,”周琴抚摸着略有些显怀的肚子笑道:“她打小就是个鬼灵精, 旁的不多主意最多, 若是换了别的哪儿能想到这些, 哎呀竟有荠菜呢, 让厨房做些馄饨饺子,我们中午就尝尝味儿, 再送些去给长辈们。”
  周琴身边现在有好几个嬷嬷, 其中一个是梅大太太给的, 她一瞧见这栩栩如生的干菜顿时就惊讶道:“这是怎么做的?哎呀大奶奶这来历不明的东西可不能吃啊,谁知道这乡下人是怎么做出来的,您怀着胎,更要稳妥呢。”
  没等周琴说话呢,她的奶嬷嬷便讽刺着回了,“那是和我家姑娘打小一起长大的举人娘子,京城的广宁侯府可知道,侯夫人便是刘五姑娘嫡嫡亲的表姐,这哪是什么乡下东西,没准是京城来的呢,嬷嬷说话可得小声些,若是让旁的人知道了,可是要招祸的。”
  那嬷嬷语塞,涨红了脸。
  其他周家的丫鬟们眼观鼻鼻观心,这场景天天都见,不稀罕笑了。
  ……
  十二月十六,付家三奶奶田氏挣扎了一夜生下一个儿子,报喜的下人下响午就到了,提了篮红鸡蛋来,每房都分了些。
  “说是有六斤七两呢,”段嬷嬷转述来人的话,“前头生的两个都是女儿这是付家的重长孙,付家老太爷喜得不行,亲自取了名儿叫付瑾。”
  “怀瑾握瑜,”刘玉真笑了笑,“倒是个好名字,走,我们去前院的书房把那副童子图找来,他出门前可是特地说了要把那画送去的。”
  这是刘玉真第一次来到前院的书房,这间书房里除了书比较少之外和旁的书房也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因为其主人是个男子风格更硬朗些,她仔细打量了一下然后就看到了那个画缸,真是一口普普通通的画缸,比她的逊色多了。
  缸中有七八幅卷轴,她随意地拆开了一副,正正巧是要找的,画上的几个童子只穿着一件小肚兜,笑得天真无邪。
  还不错,她暗暗点头,然后把剩下的几副都拆开看了一遍,有山有水还有人,最让她惊讶的是其中有一副是整个坡下村的俯瞰图,也不知是从哪个山上往下看的。这图里整个村子被分为了五份,最正中的是祠堂,前些日子刘玉真也跟着去过,祠堂那块地基本上是村子的中心,除了有一口甜水井之外还有一个碾米的作坊,其他的买卖倒是没有的,村子不大有那做豆腐,做醋做酱的人家直接就拿着东西上门去换了,也不讲究时辰。
  其余的房屋则跟着一条河往外走,从山脚往下,越靠近出去的路那房子便越多。
  刘玉真把整幅图细心地卷起来,准备拿回去,然后又在他的书架上找了找,这书架乏味得很,除了四书五经及其相关的之外她就只找到几本农书,好吧农书就农书,她也拿着一起带走了,闲时也能解解闷。
  “瞧,这是你们爹爹画的整个村子,”晚间,刘玉真给她们说完故事之后取出了这幅画,指着上头问道:“可能找着我们家在哪儿?”
  康哥儿还不懂得如何看图,他瞧见了醒目的桂花树顿时大喊道:“桂花糕!”
  刘玉真一看,是祠堂的那棵,被陈世文画得格外醒目,不由得笑了,“的确是桂花树,如今家里还收着些干桂花明日给你做桂花糕吃,慧姐儿你呢,可能找到?”
  慧姐儿思考了很久,犹豫着指向一个地方,“这里?”
  “不对,”刘玉真摇头,指向了旁边不远处,“这里才是,这图得这样看,一分为一里,一寸为十里,你瞧你爹在这里写着呢,其后则是找到醒目的地方,如刚刚康哥儿提到的祠堂的桂花树,我们家在祠堂的下方,沿着这河走……看,这里就是了。”
  慧姐儿眼前发亮,跟着她教的法子点了几下,然后道:“这是族长家。”
  “差不多了,”刘玉真点头,指了指旁边那家,“你刚刚说的那个是叔祖家,这家才是族长家。”
  “我也要玩我也要玩,”康哥儿也伸手指点,“这是粪球家!”
  “不对。”刘玉真摇头。
  “这是二娃家!”这个刘玉真就不知道了,望向慧姐儿。
  慧姐儿想了想,指向了另外一个地方,“这才是,二娃家在祠堂另一边。”
  康哥儿毫不气馁,兴致勃勃地又道:“这是大娃家!他们家也有树!”
  “不对。”慧姐儿又摇头。
  ……
  平淡的日子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冬至,冬至前刘玉真回了一趟刘家送节礼,顺便把之前答应给三姐姐刘玉蓉的图样子给她带去,三姐姐还在府城没回来,她身边的一个嬷嬷倒回来了,殷勤地来给她请安。
  “给五姑奶奶请安,这是我家奶奶让给您捎的小玩意儿。”
  “三姐姐可好?她的那铺子可好?”刘玉真例行问道。
  “好着呢,”那嬷嬷笑道:“托了您的福,我家奶奶如今在家里得脸着呢。”
  “那便好,”刘玉真又问了几句,把装有图样子的匣子给她,打发她出去了。
  待人离去之后,刘玉真把三姐姐给的包裹打开,正上头的是一封信,上面写了些她的近况以及铺子的买卖,上一次见面的时候三姐姐的衣裳买卖刚刚兴起,多是费料子拼接的裙子,如今那些费时间的绣花图样出来了又吸引了一波热潮。
  这并不是说她画的图样子有多么多么好,只是和传统的相比有了些新意罢了,但世人爱的便是这些新意,这些独一无二。倒是翡翠首饰因为耗时太久,还赶不上。
  所以这次给的账册要比上回的厚些,分得的银两也多,有近两百两。
  接二连三有大钱进账的刘玉真高兴极了,从周家回来后就被段嬷嬷管着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如今一高兴就招来丫鬟吩咐,“家里可还有蟹黄酱?”
  丫鬟回道:“有呢,太太和您都爱吃,徐嬷嬷吩咐存了好些。”
  “那做一笼蟹黄包来。”
  “姑娘您不能吃许多呢。”旁边的桂枝劝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