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看,羡慕的不行。
寻常人家有个两抬就不错了,张家这一出手便是十六抬。不过想到夏家,众人又觉得十六抬不算什么,毕竟夏家家大业大,张家给的聘礼少了,没法迎娶人家的姑娘。
管家领着府中的小厮,丫鬟站在门口,等人一到,立刻热情的把人迎了进去。
这次风澈没有刁难他,张爷径直去了晴儿屋中。
晴儿今日穿了一件红色的袄子,下面配了同色的裙子,脸色被衬的越发白皙娇嫩。张爷看的移不开眼,两个丫鬟屈了屈膝,喊了“二姑爷“后,捂着嘴笑着退了下去。
张爷走近晴儿,盯着她嫣红的嘴唇,声音暗哑,“晴儿,你今日好漂亮。”
晴儿低垂着头,雪白的脖颈泛起了红色,张爷低头,欲要亲下去,怀中鼓了起来,这才想起自己带来的两件首饰,忙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这是我娘给你的,你看看喜欢吗?”
盒子打开,晴儿一眼便看出这两件首饰价值不菲,惊呼出声,“这太贵重了。”
“这是我娘的压箱底的,让我拿来给你,没写在聘礼单子上。”
说着,拿起玉佩,把上面配好的绳子打开,“来,我给你带上。”
“不行。”
晴儿摇头,“这太贵重了,我不能带。”
“不戴可不行,我来时我娘嘱咐过了,让你一定要戴上,还说不要让别人看到,免得起了歹意,你呀,还是听她的话,要不然我回去后,她肯定会不给我好脸色。”
“可是……”
“没什么可是,听话,戴上。”
张爷把玉佩给她戴上,又回身拿起羊脂玉镯,拉起她的手,给她戴好,抓住她的手一带,把人拥进了怀里,头低了下去。
……
夏曦屋内,风澈在看书,夏曦站在桌边,拿着笔在纸上画暖棚的结构图,她在京中的时候,特意去城外的庄子上看过,牢牢记在心里,“下个月,红薯就要熟了,我打算把魏家村的那十几亩荒地建成暖棚,等到了冬日把三楼的火锅开起来。”
风澈的眼睛亮了亮,“说起来,我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吃火锅了。”
“想吃了?”
“嗯。”
“等着,下午我让人准备,咱们晚上吃。”
“嗯。”
风澈嘴角有了一抹笑,低下头去看书。
夏曦悄悄抬头看他,见到他嘴边的那一抹笑意,暗暗松了一口气。自从知道张爷今日来下聘,他情绪一直不高,甚至于那两日还回去了山庄,她知道后也跟了过去,直到今日一早才回来。
第二日,夏曦回了魏家村,给尹大娘扎完针以后,去了村长家,让村长喊了魏钱和魏财过来,把画好的图纸铺在桌子上,“我打算等红薯收了以后,把那些荒地盖成暖棚,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没有。”
“暖棚?”
三人异口同声的问,乡下偏僻,他们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冬日种菜用的,我上次去京城,看到那些达官贵人庄子上都有,我想着咱们也盖几个,等冬日就不发愁酒楼里没有菜卖了。”
第606章 神气了(1更)
魏财第一个仔细的去看,快速的在脑中盘算着:十多亩地,要是都盖成暖棚,木工活可不少,自己和岳父一家恐怕有的忙了。
村长则是想着暖棚盖好了,村里人又有地方可以上工了。
父子三人仔细的看明白,抬起头。
魏财开口,“盖这暖棚简单,不过要盖这么多的暖棚,需要的人和工夫都不小,得早点动手,晚了,冬日便吃不上菜了。
“那个不要紧,我赶的是过年的那一拨,平日里可以从别的地方买。”
“那倒可以。”
“你们算一下,盖这么一个暖棚大概需要多少银子,我好备出来,另外,我想这暖棚交给魏财来负责。”
“我?”
魏财眼睛一下瞪大,不敢相信的指了指自己。
夏曦点头,“对,你。”
魏财高兴的差点蹦起来,胸脯拍的啪啪响,“夏娘子,你放心,我一定把这些暖棚盖好了,一点纰漏都没有。”
夏曦走后,魏财学着他爹的样子,倒背着手,优哉游哉的往自己家里走。
来往的村里人看到了,给他打招呼,魏财不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比村长平日里的派头还大。
回了家,魏财媳妇洗完衣服,正在拧干,“你回来的正好,帮我把衣服晾上。”
往日,魏财这样的事情不用吩咐,自觉上手去干的,今日却平稳的迈着八字步,“自己晾,我有要事要做。”
自从上次被自己爹说过以后,魏财媳妇脾气收敛了很多,不再东家长西家短的去串门了,没事的时候,在家里纳纳鞋底,做做衣服,有时候还给村长两口子也做一件。
听魏财这样说,脾气顿时上来了,啪的声把衣服扔回盆子里。
盆子里的水溅出来,魏财被溅了一身一脸,赶紧后退了两步,撩起袖子擦干净脸,“你又抽什么疯?”
“我还问你呢?你又抽什么疯?”
“我?”
魏财用手指了指自己,而后胸脯抬的老高,“告诉你,以后家里的活都你干了,我有别的重要的事。”
“就你?”
魏财媳妇不屑的哼,指着水盆,“你就着水盆里的水照照,你长了能干重要事的脸了吗?”
“不信?”
魏财踱步到她面前,清了清嗓子,“你听好了!夏娘子要盖暖棚,咱们村种红薯的那十多亩地都盖上,让我负责。”
魏财媳妇愣了下,“让你负责?”
魏财嘚瑟的不行,“那是!你说这是不是重要的事?”
“那……”
魏财媳妇想要问什么,说了一个字后,朝着自家院外看了看,见外面没人,还是不放心,拉着魏财的胳膊把他拽去了屋内,回头把门闩上,“我问你,是不是招人的事你也负责?”
“当然了。”
“哎呀。”
魏财媳妇一拳捶在他肩头上,“那可真是太好了,我立马回我娘家说一声,让他们都来干活。”
“你想的美,村里这么多人看着呢,能让你娘家人来干活?”
魏财媳妇瞪眼,“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魏财慢悠悠的走进屋内,坐在屋内的木凳子上,“岳父和大舅哥们我自然是要找来做工的,至于其他人,你别想了。”
九月初,魏家村里的人早早收完了地里的庄稼,等着收红薯。
周家村人的人也是瞪大了眼,天天有人跑到周村长家里去问,看看能不能帮着收红薯。
魏村长也是每天都去红薯地里看看,看红薯长的如何了?能不能收?
到了中旬的时候,看差不多了,先把原来在作坊做工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把新作坊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在夏曦来了尹家以后,去门口等她。
璃儿照样还是搬了一个小凳坐在大门口,看他过来了,立刻起身,把自己的小凳给他,“村长爷爷,您先坐,夏娘子一会儿就出来。”
璃儿长的粉雕玉琢的,清秀可人,不像村里的孩子那么邋遢。
村长喜欢的很,把从家里特意给她拿来的一块糕点递到她面前,“这个给璃儿吃。”
村长每次来,都会带着吃的,一开始璃儿不敢要,都会跑去问自己的娘,倒是尹大娘笑着说,“村长给你你就拿着。”她这才敢接着。
今日也一样,小心的接过以后,并没有吃,而是拿出自己小小的帕子,仔细的把糕点包在里面,她要等晚上的时候,和自己娘一块吃。
屋内,夏曦收了针,等顾娘子给尹大娘穿好衣服,才笑着问,“今日感觉如何?”
“好、好、好。”
尹大娘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她是真的觉得自己好了,身体轻快,呼吸顺畅,也好久没有生过病了。
“这天气啊,就要凉了,一早一晚的,您尽量别出屋,中午日头好的时候,再出去转转。”
“我记下了。”
她也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没有留夏曦,吩咐顾娘子,“你送夏娘子出去。”
夏曦把银针放好,把针套卷起来,交给顾娘子,又嘱咐了她一些注意事项。
顾娘子送她出来,见到村长,下意识的就要屈膝行礼,想到尹大娘的话,又生生忍住,有礼的喊,“村长。”
村长笑呵呵的应。
夏曦道,“叔,我也正要去找您呢,咱去红薯地里看看。”
“好。”
两人到了地里转了一圈,夏曦扒了几块红薯看了看,“差不多了,收吧,收完以后,盖暖棚。”
村长应,等夏曦走了以后,召集了村里人收红薯,十亩多地,不过是两三天的工夫便收完了,拉去了新作坊。
周家村的人一看着急了,堵去了周村长家门口,“村长,你得去说说啊,咱们村的这几十亩地,咱们村的人收。”
周村长也正着急呢,厚着脸皮来找魏村长。
刚进了村,便看到魏家村里的人朝着一个地方跑,心里纳闷,也跟着过去,看村长坐在一张桌子后,让跑来的人排队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