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元霍藜,泰宁府石泉县人,出身于耕读人家,霍家家业颇丰,历代都有科举出仕的,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士绅大户。
霍藜是霍家家主霍远的次子,其生母则是霍远的妾室。霍藜与嫡出的兄长霍芝只差半岁,两人同一年开蒙进学,因为霍家已经两代科举不第,导致霍家主在他们身上寄望很高。
但这兄弟两个简直就是对照组,霍芝自幼勤奋好学,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很得长辈的喜爱,每每先生也赞赏有加。
霍藜就不这样了,从小就极为顽劣,长大后吃喝玩乐、斗鸡走狗无所不能,进学后也没心思读书,一摸书本就害困,照样游手好闲。总之,藜藿整个就是一不学无术、人厌鬼憎的存在。
照说霍藜这德性,很没必要在学里虚度光阴,秦无咎看了看霍家的情况,心中有所猜测,霍家主九个子女,霍芝和霍藜是唯二的两个儿子,男丁少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嘛,则是霍藜无论怎么折腾,考试的运气却不错,考秀才的时候每次都以“孙山”的姿态险险通过。
再是“孙山”,那也是考上了不是?
霍藜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落榜,反倒是他兄长霍芝中了举,奈何转年春闱霍芝并未得中。因此这一科霍藜再次作为最后一名登上桂榜,与再次参加会试的霍芝又赶到了一起。
结果霍藜一飞冲天,高坐会元宝座,而霍芝却再次落榜。
霍藜作为石泉县、泰宁府科考中雷打不动的吊车尾的一个,突然在会试上开了挂,高中榜首,让谁来看,都难免觉得这里面又猫腻。
“霍藜,霍芝,”秦无咎笑了,“一棵野菜和芝兰玉树,这名字还真是爱憎分明,清纯不做作。王卿,你怎么看?”
王松见秦无咎安之若素,心下也没那么焦躁了,一静下心来,以他的机敏,自然能发现不合常理的地方。
“殿下,臣以性命担保,会试题目绝不会泄露,开考前,所有出题的和能接触到题目的人,包括臣,都锁在贡院内,无一人出去过。臣认为,会试存在舞弊,买卖试题等都是无稽之谈。具体到霍藜的反常,结合他庶子的身份,臣倒是有个猜测,但臣并不知道霍藜家中状况如何,因此此时也不能妄下结论。”
秦无咎点头,“孤也由此猜想。这么着,王卿派人去泰宁府和石泉县,调取霍藜自县试起每一场考试的考卷,孤让东宫内卫去查霍家的底细。”
秦无咎入主东宫之后,曾经的东宫左卫率职业病发作,迅速为秦无咎组建了一支内卫,把他们俩人亲手缔造的暗部势力,分为明、暗两部分,充作内卫的这部分转到明处,完全由秦无咎掌控。仍隐身于别人视线之外的那部分,由桓霆差遣,专门料理那些秦无咎明面上不好操作的事务。
内卫的效率极高,很快就带回了秦无咎需要的答案。
不出所料,与霍家主母有关。霍远之妻齐氏,性格比较强势,除了霍远,她在一大家子人面前都是说一不二的,对谁都不假辞色,何况霍藜生母是她最厌恶的存在。
要说两个人之见多大仇,那是没有的,就是霍藜是在齐氏怀孕期间的有的。强势如齐氏,丈夫在她孕育子嗣的时候让妾室有孕,这对她来说等同于背叛,她不能恨丈夫,所有的恨意就都放在了霍藜母子身上。
随着霍藜的张大,齐氏的恨意大部分都集中到了霍藜身上,因为他不仅是丈夫背叛的证据,更是她儿子的威胁,她决不能忍受贱种分走她儿子分毫家产,霍藜要是比她儿子强,齐氏就更不能接受了,她用尽手段,就是不能让贱种踩到她儿子头上。
霍藜怎么办?只能是装成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在嫡母看不见的地方苦学,好在他的确聪慧,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居然学有所成。
这些对秦无咎来说都不是事,问题是,内卫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别的苗头。
第75章 乾卦 家里有皇位要继承的公主32
所谓会试舞弊的事之所以能闹起来,是有人在暗中点火煽动的结果。
霍藜先后表现迥异,引人质疑并不新鲜,但引发这样大规模的静坐示威,就不正常了。毕竟买卖考题这种说词,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全是主管臆测而已。
而据暗卫发现的线索,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这件事的矛头隐隐指向秦无咎,一种说法在士子之中不胫而走:东宫牝鸡司晨,德不配位,才导致国家的抡才大典混乱不堪,这只是上天示警,若是不想办法拨乱反正,皇太女一旦御极,乱的就不只是科考了,天下动荡在所难免。
这种大逆不道的说法,在落榜士子中颇有拥趸,而真正金榜题名的,不论心里作何思量,表面基本都是极力撇清自己,唯恐被那些显然走火入魔的士子沾上。
秦无咎命暗卫顺着线索继续追查,她便开始着手处理此事。在她故意放任此事发酵,各种言论甚嚣尘上的关口,秦无咎的手令传至京城大街小巷。
太女殿下将于明日辰时,在贡院前公开点评会试考卷,解惑答疑,以正视听。今科应试举子,官民人等,皆可前来听讲。
第二天,秦无咎来到贡院的是,贡院门前已经黑压压的挤满了人,甚至附近的房顶、墙头、树上,都坐着凑热闹的孩子。
不过大家有志一同的,都与那些还在静坐的士子拉开点距离,看上去楚河汉界般分明。
秦无咎开门见山,“孤听闻有人质疑今科会元,质疑科考的公正性,会元霍藜的考卷以及其他四位经魁的考卷都在这里,孤将其公示天下,哪位要是觉得考卷判得不公,尽可以指出来。”
早有礼部考功员外郎把包括霍藜在内的五经魁的考卷一一宣读,每读完一份,秦无咎便进行详尽的点评,鞭辟入里,精准到位,有理有据的告诉大家,为何这五位能成为五经魁,为何霍藜能登上榜首,人家的锦绣文章摆在这,你不服?好啊,拿出你的来,说说您哪里比这五位强,不是说作弊吗?你写的比五经魁好,你才有资格质疑榜首。
昔日探花郎的功夫还在身上,又有几世的见识加持,秦无咎分析评价水平之高,让人一听就知道这是内行的慧眼如炬,不是照本宣科解释。
随着秦无咎一份份考卷评过,在场的士子、官员都听得入了迷,乃至秦无咎讲完了,大家还沉浸其中,好半天贡院前仍旧安静的落针可闻。
秦无咎就问,“哪位觉得自己文章策论强似五经魁,尽管拿出来讨论,孤今日见我大燕人才济济,心中甚是欣慰,今日大家可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虑。”
众人下意识摇头,没什么好说的,文章在这里摆着,听太女殿下一席话,方深切体会到什么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想持才傲物?那是你没见识。
秦无咎如今在朝堂、军中早就站稳了脚跟,颇有威望,可在这些刚刚登科,还未曾被官场毒打过的士子心中,什么辅政安民,什么驱除鞑虏,这些俗事都不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富五车,做得锦绣文章,才能叫他们心服口服,高看一眼。
面对出口成章的太女殿下,原本虽然不信谣言,但也对太女不以为然的士子们,立时肃然起敬。有心人辛辛苦苦造出的阵势,让秦无咎一招就给击得粉碎。
只有少数几个人还在苦苦坚持,比如霍芝,认为即便霍藜文章写的好,也不能排除他可能事先买到了考题,但已经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了。
东宫暗卫行动很快,不过几日的工夫,所有证据都指向辽王姜纶和他背后的鲁王府。秦无咎蹙眉,作为唯一幸存的过继来的皇子,姜纶与秦无咎也算熟悉了,秦无咎经过几年的观察,确定姜纶对皇位并不是很上心,要不是因为他还没有完婚,他早就离开京城去就藩了。
难道真是自己看走了眼?秦无咎真诚的征求桓霆的意见。
桓霆手中的暗部收集情报的范围更为广泛,他并不觉得秦无咎看走了眼,姜纶没什么野心不说,重要的是这人还很聪明,秦无咎的储君地位已然不可动摇,聪明如姜绪,他不会上赶着送死。
不过还没等桓霆表态,说曹操曹操到,外面报辽王来了。
姜纶最近觉得不对,他一个即将就藩的藩王,科举之类的事与他不相干,这次闹出来的事他是知道的,他没当回事,在姜纶看来,这事翻不起什么浪花来,顶多膈应人罢了。可他却偶然间发现,这事后面竟然有他辽王府的影子。
姜纶重视起来,着手一查,王府长史与那最先挑头质疑会元名不副实的姜芝有来往。再查下去,那些诽谤太女的言论怎么看都像是自己干的。作为目前唯二的皇嗣,诋毁太女,把太女从储位上拉下来,得力的肯定是他姜纶,顺着人家给摆好的这个思路想下去,连姜纶自己都觉得好有道理。
这可把姜纶惹毛了,直接进宫来找秦无咎,“皇姐,这个长史我可不敢要了,绝对有问题。您一定把背后的人揪出来,敢做我成为逍遥王爷路上的绊脚石,全部抓起来打死!”
秦无咎哭笑不得,“国有国法,打死是什么鬼?放心,孤又不傻,别人划下道来,难道孤非得跟着走?”
相似小说推荐
-
军火妖妃 (当归) 百度VIP2019-03-08完结她是二十一世纪叱咤黑白两道的军火女王,竟一朝穿越到了呆傻疯癫的花痴身上!被打受辱也...
-
咸鱼公主的日常 完结+番外 (慕非烟) 2020-12-07完结883 2751莫名其妙穿成帝国公主的方萌整个人都不好了!在危机四伏的皇宫里多萝西做低伏小只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