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已经这样的了,别说那些!”一边说,一边把那把随身携带的鸳鸯双剑拔出来,拿布带绑到大腿间。
那地方不怎么会被搜到,若真搜到了,安然也没法子。被敌人抓去,身边有把利器,总会有些依仗。哪怕不杀敌人,关键时候,能让自己不受辱也好。
感谢这几年的磨难和血腥,安然在生死关头,并没有张惶失措,虽然心头紧张得要跳出腔子了一般,但他终究没有失控,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不一会儿,番突兵叫嚷着冲了上来,分出少许人把安然四人团团围住,更多人继续往前追去。
安然不等番突人问话,就大叫道:“我们是大唐的百姓!”其他三人会意,也跟着大叫:“我们是大唐百姓!我们是百姓!百姓!”
番突人对唐朝兵卒极是残酷,生擒之后,大多会被羞辱折磨而死。他们对大唐的百姓也没多好,不过总比对唐军好一点,只要哄过一时,看看能不能找机会逃跑。
正因为如此,唐兵大多情愿拼死一战,而不愿被生擒,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死得有尊严一点,死得痛快一点。
杜宁启为了彰显军乐队在兵营中的独特地位,本要发给他们全套战衣,无奈一时军备物资没送来,便让他们一直穿着便服,便服就是寻常老百姓的衣服,这会儿倒很好冒充百姓。
一时番突人没有理会安然几人,围住他们的番突人都望着远处。
安然几个也不喊了,过了一会儿,听得远处随风传来一阵零零星星的金戈交击之声和叫骂厮杀之声,只一会儿功夫,声音便停歇了,然后又时断时续地传来了几次厮杀叫骂和惨号之声。等一切归复平静,只剩下番突蛮子一边纵马,一边大声说笑的声音。
不久,安然等人看见那个拉轧筝姓柯的,和那个拉胡琴姓姚的,被番突人拿马驮着,送了过来,然后,把两人像牲口一样扔在安然四人身边。
有匹马的后面,拉着一个人,头脸部位被拖得血肉模糊,不成样子,马匹停下后,他还在蠕动着呻-吟,可是,眼见得是不能活了,而且番突人显见得没有把他解下来的意思,应该是还要继续让马匹拖着跑,他把拖死为止。
幸亏安然已经见多的血腥,心未必有变硬变冷,但心理承受能力大幅提升,不然看见这副惨不忍睹的样子又要作呕了。
在番突兵上来搜他们的身,又把他们捆绑起来之时,安然小声问那柯轧筝:“那谁?”万幸,那剑果然没有搜走。
柯轧筝惊魂未定地只回了一个字:“张。”是那个姓张的吹笛子的。
“那些呢?”操!他们军乐队成员全数落网成擒,那些护送他们的兵卒呢?关键时候,自己跑了?
姚胡琴小声道:“都死了。”
番突人养的马匹爆发力强,又善长驰,他们对护送小队展开了合围,在这场比赛马匹脚力之下,番突人的马,明显快过唐军战马,护送小队眼见不能突围,全都拼死一战,不存侥幸,只求杀身成仁。
姚胡琴和柯轧筝见势不妙,主动下马投降,没做挣扎反抗。只那张笛子,明明手上没兵刃,还跟战兵一起反抗,结果战兵全数战死,番突人就生擒了张笛子。
三十来名唐兵,临死反扑,却也没让番突兵好过,伤了十几人,杀死了几人,可是唐兵都死了,没法再加折辱,番突兵明明看见张笛子穿着平民服色,还是把气撒在了张笛子身上,谁叫他跟着唐兵一起反抗,还打伤了他们的人?
番突人把安然等人捆绑起来之后,大约是觉得那里距离龙江太近,没敢多作停留,把安然等人像麻袋似的扔上马匹,横担在马背上,一匹马驮三人,往西北疾驰而去。
等龙江派出来的哨探发现护送小队的尸体时,番突人早已经撤退得无影无踪了。哨探赶紧把情况禀报回龙江。
杜宁启接到禀报,一向挂在脸上的和熙笑面一下收敛一空,变得有些森然,详细寻问了发现护送小队尸体的情况,知道并没有发现军乐队成员的尸体,便猜想他们应该是被番突人捉走了。
没有战死当场,算是好消息,可是,被番突人捉走,是件比战死更惨的事。
第166章 赴救
第166章:赴救
作者:天际驱驰
龙江本来就刚跟番突兵打过一场, 虽然把番突兵赶走了,但龙江守军也损伤颇重。但是杜宁启铁青着脸,号令龙江守军集结, 只留下少许兵卒守城, 其他可堪一战的兵卒全部被杜宁启带着, 朝东北方向赶去。同时下令信兵火速往其他七城传令, 叫他们火速分出兵力,到江龙集结。
龙江司马一看杜宁启这个连假笑都撕了, 急红了眼的架式,劝谏道:“杜将军,如此行事,太过冒进,还请三思。”
杜宁启一下就吼了回去:“三思个屁!安然死了, 你负责?”安然不光是他的朋友,也是他治军的秘密法宝, 这个人,他损失不起!
安然不就是个配军么?死了就死了呗!再是会唱歌跳舞,也不值得拿这么多兵卒的性命去冒进。
不过龙江司马没敢把这些话说出来,只跟杜宁启分析敌情:“番突兵比咱们人多, 咱们是凭借着城池之坚, 才打退番突兵的,将军若是就这么带兵追上去,双方遇上了野战,咱们人数太少, 肯定……”
“滚, 你要怕死,就留在城里!”
杜宁启带着两百余龙江兵卒, 赶到哨探发现护送小队的地方,杜宁启冷着脸,面无表情地看着三十多具血肉模糊的尸体,说了一句:“他们偏离了行程,怎么会走到这里来?”
没有人能回答,杜宁启吩咐道:“留几个人,把尸体送回龙江。”然后望着东北方,道:“其他们,跟我来。”
哨探早就侦探明白了,番突人从龙江退却之后,一般都退进了魔月氏的地盘。
那魔月氏的民风虽然比番突人更彪悍,但因族中人口不兴盛,再加上东方有个四季如春的盆地,供他们生活繁衍,倒比番突人安居乐业。
魔月氏的地盘外围只生活着一些他们族里的逃奴,他们没有立国,也没有疆土概念,番突人跑去魔月氏的地盘暂驻,除了引起一些魔月逃奴的袭击之外,魔月氏大部分人明明知道,也并不阻止。
反正番突人在他们魔月氏的地盘外围驻扎一段时间自己会离开,既不抢他们的东西,也不霸占他们的地盘,没有利益冲突,倒还可以帮他们杀掉些逃奴。
杜宁启曾率军在魔月氏的地盘外观察过,不过他是丽龙八城行营都统,大唐的将军代表着大唐,就算对方没什么疆土概念,他也不能轻易率兵进入。
现下,杜宁启带领着兵卒,一骑当先,东北方向疾驰而去。在越过双方不明确的边界时,杜宁启没有半点迟疑,他心头只有一个念头:救出安然,要不惜代价,救出安然!
杜宁启带领着唐军兵卒进入魔月氏的地盘,一路走一路寻人,一天一夜之间,不觉深入了二百来里。眼看天色又黑了下来,人疲马乏,只得下令就地下马休息,喝水吃干粮。
趁着休息的时间,跟着杜宁启一起出来的龙江司马又进言:“将军,咱们这样没有准备就孤军深入,殊为不智,这不是将军带兵的风格,赶紧回撤吧。咱们不能为了救军乐队几个人,就把几百号战兵陷进去!再说兄弟们的干粮和水都快耗完了,支持不下去了。将军,你想救安公子,也算尽了心意了,撤吧。”
他们在魔月人的地盘不敢冒进,只在外围转来转去,想寻找番突兵的踪迹,他们倒也不是全无收获,挖到了几具死尸。其中一个浑身上下血肉模糊,没有一块好皮,根本就是团血肉。有经验的唐兵道:“被拖死的。”
另外几具死尸全是番突人,尸体完好。杜宁启猜测,那些死人应该是被护送小队的兵卒杀掉的。所以,那些番突人在俘获了军乐队后,曾在这里驻扎过,处死了一个被俘唐兵,或军乐队成员?并就地掩埋了死掉的番突兵。
杜宁启便以发现死尸的地方为中心,围着这个中心不断搜寻,范围越找越大……然而,再无发现。
杜宁启明知龙江司马的话是对的,但是,他不能做出放弃安然的决定。
就在杜宁启沉吟之时,派出去值哨的兵卒已经大叫了起来:“有人过来了……是魔月人,穿的魔月人的衣服……有上百个!”
不等杜宁启下令,兵卒们已经一跃上马,做出了应战的准备。这些人都是战兵,作战经验丰富。
很快的,魔月氏的人朝唐兵喊话。
杜宁启本来还想从魔月氏逃奴嘴里问问有没有看见大股番突兵,可惜,双方语言不通,各喊各的,魔月氏逃奴气势汹汹,似乎觉得唐军进犯了他们的领地,这片土地本来就贫瘠,逃奴们求生艰难,当然不愿意唐兵还侵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双方各说各话的叫嚷一阵子,魔月氏逃奴人发一声喊,挺起手中的兵器,憨不畏死地朝唐兵冲了过来。唐兵仗着人多,从容应战,但杜宁启并不想招惹魔月氏,只得指挥着唐兵且战且退。
正在此时,一股番突兵不知从哪里忽然出现,而在唐兵前方的魔月逃奴们显然非常兴奋,叽里咕噜地朝那些番突兵叫嚷起来!
丽龙八城的唐军跟番突人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他们听不懂魔月话,倒有不少人听得懂几句番突话。一听双方这叫嚷,顿时就有几个人醒悟过来,叫道:“都是番突兵,假装的魔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