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战中,上过几次城头后,安然的心头渐渐的没那么慌张了,他看看四周, 见没人注意到自己, 便脱离了搬运队伍,悄咪咪地朝一处谯楼摸过去。
那处谯楼跟城楼有二十来丈的距离, 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处谯楼,那处谯楼的外面也有守军正在进行防守反击,同时也有不少民伕配军帮他们搬运作战物资,整个场景忙碌又混乱。
安然会摸向那处谯楼,只因为那里有一面巨大的牛皮战鼓,单是鼓面就有将近三尺。
这战鼓的作用就是召集兵卒,也在野外作战时,发出前进的号令:闻鼓前进,闻金后退。现在是守城战,因此,这鼓便放在这里没人管。
安然几下就摸了过去,拿起鼓槌,压下心头的紧张,吸一口气,再无迟疑,挥起鼓槌便擂了下去:“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雄浑低沉,又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鼓声在晋江城城头响起,一瞬间就盖过了城外番突兵的呐喊,并且,远远传出去。
闻鼓前进啊!很多战兵听到鼓声就产生了条件反应,这也是军规铁律,军令如山。但是,他们正在守城呀,进?往哪进?冲出城去?失去了坚固的城防,他们这点人数的唐军冲出城跟十倍于己的番突兵正面冲杀,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战兵全部都是老兵油子,百练成精,再是军令如山,大家也还是会爱惜自己的生命。在明知听从号令就是送死的情况下,没有人会不迟疑犹豫。
就在他们犹豫之间,很快又听出了异样。“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这个鼓点节奏,跟他们平时听到的号令他们前进的鼓点节奏明显不同。
其实,号令前进的鼓点和号令撤退的锣声,压根就没什么节奏,就是简单匀速的,无起伏无变化的“咚、咚、咚、咚、咚、……”
战兵们在听出鼓声节奏的不同之后,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这不是号令他们前进的战鼓。想必也没有哪个将领会昏聩到在目前的局势中号令他们出城送死的地步!
于是,战兵们在略稍犹豫之后,松了口气,原地不动,继续进行眼前的战斗。至于为什么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击鼓,那不是他们该管的事。
距离谯楼不远处的一个穿着普通铠甲的战兵,骤然听见身后传来擂鼓声,简直被吓得魂飞魄散。
他是负责防御谯楼一带的什长,居然有将领在这个时候击鼓,号令大军进前!大家若是听从号令,冲出城去,整个晋江城都完了!
那人回头一看,却见是个配军在击鼓,气得他人都要炸了,立即想到,这个配军在乱军之中击鼓,擅自下令兵卒进前,这人是番突人的内应或奸细吧?他狂叫着向自己的队伍下达命令:“不要听鼓声,守住城池!”
看自己的队员果然听从自己的号令,安心地坚守城池之后,那个什长赶紧转身朝安然喝斥道:“兀那配军!快把槌子放下!不放老子砍死你!”一边喝斥,一边朝安然冲去,一边拔刀砍向安然。
在战场上,胡乱击鼓,乱传号令,扰乱军心,不管是不是内奸,都是死罪!
安然好在练就了敏捷的身手,吃得虽差,但有阿辰的外援,身体素质没有退化,力量并不比战兵差,在那什长朝他喝斥时,回头一看对方一刀砍向自己,赶紧回身,举起鼓槌,堪堪把那刀架住。
安然生怕那战兵抽刀再砍,忙去夺他的刀,一边夺刀一边叫道:“大人,不要抢,我不是乱击鼓,我是在激励大家的士气。鼓声可以激励士气,振奋斗志呀……”
那什长气得人都要爆了,哪肯听安然的解释:“你-他-妈个死配军,敢乱传号令,老子杀了你!”
安然的力量并不比什长弱,又懂一些普通的搏击技巧,两人出力争夺佩刀,一番拼力,什长竟被安然压制住了,安然也知道自己冒然击鼓,有乱发号令之嫌,继续分辩道:“大人冷静点,我敲击的鼓点,跟召集和前进的鼓点不一样,不会让人产生误会,执行错误的号令。大人,你看呀,那些士兵,没有人执行前进的号令,是不是?他们都知道我的鼓声不是在乱发号令……”
战鼓在军队中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利用鼓声传递得远的特性,传送两个号令:召集集合和号令前进。而这两个号令,都有特殊的节奏。
召集兵卒集合的鼓声,匀速而急促,号令前进的鼓声,匀速而略顿,两种号令,很好分辩。总之,都是不会变化快慢节奏的,匀速得平稳而死板。
而安然的鼓点,明显跟这两种号令鼓声不同,快慢节奏的变化非常明显,只是几个鼓点,就让人听得出,那鼓声甚是抑扬顿挫,节奏明快简单,很好记忆,也很好跟那两个号令节奏分别开来。
听安然这么分辩,那个什长也发现了安然的鼓点跟传达号令的鼓点明显不同,战兵们听到鼓声,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所以,安然显然不是想乱传号令的内奸。
但是什长怒气未消,骂道:“没事擂什么战鼓?战鼓是你们这些贱配军能够随便乱动的东西?快给老子滚下去搬东西!”
什长想把安然扔下城头去搬东西,无奈反被安然制住。安然并不想夺刀,只是想阻止那人砍杀自己,他制住那个什长,并没有再进一步的动作,继续请求道:“大人,让我击鼓吧,我能激发兵卒们的士气和斗志,咱们不能一直被番突人压着打。咱们有城池可守,咱们不怕他们人多,但是咱们得打出自己的气势来!不能让番突蛮子小觑了……不不,咱们要让番突蛮子看到我大唐的军威!要让番突兵知道,城内兵卒虽少,但我大唐兵卒,气势如虹,不畏他番突蛮子的围困攻击。大人,让我击鼓吧!”
安然这几句话,倒说进了那个什长的心坎里。但是城内守军实在太少,呐喊声盖不过番突兵,在气势上压不过番突兵,没有气势,就会让兵卒明显感受到敌强我弱的心理压力。
没有气势,也会造成士气低落,失去斗志。如果像安然说的那样,以鼓声辅助兵卒们的呐喊,那气势就绝不一样了,甚至说不定,还能盖过番突兵的气势!
安然又道:“大人尽管放心,如果击鼓出了什么纰漏,我一力承担,必不牵连到大人。再说我是配军,本不在大人辖下,追究起来,大人并没有什么责任。”
军队中分属不同部门的兵卒,在对方没有违背军律军规,没有做出不利战场举动的情况下,一般不能横插一手,管到别人的部门里去。
但是,安然这番宽解战兵什长的话只说一半,配军是不归战兵什长管辖,可谯楼这个地段归战兵什长管辖呀,在他管辖的地方有人擅自击鼓,而他未加阻止,就是失职。
不过,这个战兵什长似乎脑子不够用,或是太耿直了些,当即就被安然说动了:“好!不过,你最好老实点,要敢耍什么花样,我马上就能冲过来杀了你!”
安然跟什长的对话,不过只进行了几息的功夫,战鼓声稍稍一停之后,又再度响起:“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节奏不再平稳死板,带着非常分明而强烈的节奏感,一声一声,直击入兵卒们心底,带着一股震憾人心的力量。
安然的鼓点,没搞那些纷繁复杂的花头,节奏简单明快,使兵卒很容易就能跟上他的鼓点节奏,出发呐喊。
听到鼓声的兵卒,不知是谁带头,也或许,大家不约而同,跟随着简单明快的鼓点声发出呐喊,而跟随鼓点发出的呐喊,明显对番突兵更具震憾力和威慑力。
他们高呼着:“嘿嘿!嗬!嘿嘿!嗬!嘿嘿嘿嘿嘿!嗬!……”呐喊声整齐,响亮,气势十足。虽不能盖过城外番突兵的呐喊,但也不再显得那么弱小散乱,似乎有了能够出城跟番突兵一战的力量。
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唐军兵卒的心理暗示力,随即也提高了他们对战斗取得胜利的信心。信心的加强,相应的,就提升了士气和斗志。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的战鼓声,远远传递出去,不光是安然所在的谯楼上的兵卒跟着呐喊,鼓声传递了几十丈远,几十丈之内的兵卒们都受到了鼓舞,都齐声跟着鼓点发出呐喊,感觉好像有很多兵卒跟自己一起战斗一般,士气和斗志,在无形中得到激发和提升。
第157章 洗澡
第157章:洗澡
作者:天际驱驰
随着安然的战鼓擂响, 安然这边谯楼发生的情况,很快被上报进了司马府。
安然的鼓声,不仅传遍整个晋江城, 但司马府作为晋江城的军事指挥衙门, 当初在修筑城池之时, 司马府就被修筑在城池中间的位置, 是为了便于居中策应。因此,杜宁启还隐隐能听得见那节奏分明的鼓声。
丽龙八城被分割, 晋江城被围,现在,杜宁启这个晋江司马,就是晋江城最高的军事统领。晋江城的安危存亡,系于他一身。
这是杜宁启第一次独当一面。是番突兵卒的忽然围城, 造就了让他展露带军才华,从普通将领中脱颖而出的机会。
是机会, 也是挑战。
杜宁启感觉到肩上的沉重责任,他不能出错,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着城池的存亡, 关系着一城百姓的性命, 关系着丽龙八城整个防线的稳固,更关系着大唐北方疆土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