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仔细点,小命要紧。”
“说了多少次的,钢要打实了,铜呢,外面裹上铜,好受热。”
两人虽然累。
但是干劲十足。
天知道皇上想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多激动。
这离造青龙船已经过了几年了。
这么久,皇上到处打仗,都要把他们两个老家伙给忘了。
这回事拿到差事,又听是灭国军械,一下子来劲了。
不仅他们干劲十足,郑从文在内的岭南五大才子,也干劲十足。
还有元文昭,他们科研团领到差事这几日就歇在锻造坊,别提说勤快了。
说起元小胖。
他最近又胖了不少。
体态圆润,特别是肚子,都快赶上元大老爷了。
他还阔气。
苏琉玉就喜欢跟他屁股后头。
“琉玉兄,明天咱们在渡口试军械,今晚不如出去喝一杯?”
郑从文哥俩好的凑到苏琉玉跟前,提议一句。
“就是,这几天忙死了,好不容易大功告成,琉玉兄今日定要赏个面子。”
“琉玉兄要是去,我元文昭请客。”
几位小少年连忙帮腔。
他们都好久没和琉玉兄一起喝酒了。
特别是郑从文。
别说是喝酒了,就是和同僚们聚会都少有。
他还是个妻管严,怕媳妇,苏琉玉二姐苏玉珍在家里管的严,零花银子都要报备的。
当然,和小舅子喝酒,自然不同。
苏琉玉擦擦汗,笑的痛快。
“成,今晚不醉不归,谁都不准赖酒!”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少年们一下子乐了。
仿佛又回到当初在岭南读书的时候。
“要是林斐兄和于良兄也在就好了。”元文昭一脸可惜:“张震兄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放心,等年节后,看看日子也要回了,咱们今天喝咱们的。”
林斐他们在大越,苏琉玉还想在外调一年,明年再让他们回来。
元文昭也就那么一说。
很快就被一起喝酒这乐事给冲淡了。
胖胖的小少年豪气一挥手。
“今天小爷带你们去聆音楼!”
“文昭兄果然够兄弟!”
一帮子小少年哥俩好的带着皇上准备喝花酒!
第七百四十五章 皇上又换马甲了
江州,不夜之天。
大红灯笼长街高挂,人声鼎沸,人潮涌动。
自大魏商行在江州落户,江州金融发展飞速强盛,八月不到,这不夜之天的建成规模比京城更盛。
如今快子时,街道,酒楼,茶馆还有许多客人。
店小二吆喝声一声高过一阵,满街喧闹声不绝于耳。
聆音楼位置好。
三层小楼清雅大气。
还没入内,就听见悠悠琴音环绕,阵阵酒香入鼻。
门口小童看到苏琉玉一伙人,热情的迎了上去。
他长的讨喜,一双眼笑起来小鹿似的,嘴巴也甜。
“各位公子请先留步,咱们聆音楼今日以文会友,要是赋诗入场,酒水半价。”
“......”
苏琉玉眼睛一瞪。
半价!
还有这规矩?
元文昭不解道:
“以前怎么从未听闻?”
小童笑出两个小虎牙,脆生生开口:
“今日咱们聆音楼花魁大选,又逢文人学子进京赶考,掌柜说了,今日入内需文采尚佳的学子才可入内,但凡哪位公子的诗词入了咱们姑娘们的眼,姑娘们便以诗谱曲,以此竞争花魁之选。”
他又道:
“而且,今日国子监小文魁也在,还有大越国子监文人学子相聚一堂,都在为姑娘们折花竞榜。”
还能这样?
苏琉玉想,这聆音楼掌柜还挺会做生意。
也就是说,今日在场的,都是诗书文采的文人。
商贾之流不会同堂,完全就是文人们的交流之地。
以文会友,文人学子觅佳音。
在众多文人面前,谁不想自己的诗词可以当众颂扬,一举成名?
苏琉玉不由来了几分兴致。
又听闻今年的新科考生都在,她也想亲自看看这届学子,文采如何。
“琉玉兄,还不赶紧赋诗一首。”
郑从文摇着他那破扇子,兴奋的开口。
身后四个小弟也一起附和。
“琉玉兄,看你了。”
“好久没见琉玉兄作诗了。”
“这位小童,你可不知道,咱们琉玉兄以前可是一甲三鼎首状元。”
什么!
状元!
小童一惊。
元文昭看小童震惊的双眸,吓了一跳。
完蛋。
暴露了。
这大魏,一甲三鼎首状元,还能有谁。
他胖胖的脸一白。
要是让人知道皇上在这里......
“原来是梁怀梁公子!”小童惊叫一声,又是崇拜又是兴奋,一把抓住苏琉玉的袖子:“梁公子快快请进,先不用赋诗了,今日茶点全免!您进内好好想想。”
苏琉玉:“......”
朕又换了个新马甲?
元文昭:“......”
皇上终于不用我的马甲招摇撞骗了。
郑从文松了一口气。
好在认错了。
不然带着皇上喝花酒要是被传出去。
媳妇又要揍人了。
当然,也不怪小童认错。
文人多有表字,以表字相称,更显亲近。
再有,大魏一甲首,能这么年轻,又在一个胖公子身边的,除了梁怀梁公子,还有谁?
所以这马甲,苏琉玉是心安理得的穿着了。
一进内。
满堂喝彩雷动之声叫嚣整个小楼。
正中央是花魁之选舞台,莺莺燕燕的姑娘们齐聚,蒙着纱面,一争魁首。
底下,无数文人学子,提笔赋诗,写完由楼里的小童送上去。
要是赋诗赋的好,姑娘们便会当众作曲,邀众人点评。
这中间,还有拿着花枝的姑娘,十两银子一朵,哪位姑娘的花多,便是今晚的花魁之选。
“今日梁小状元光顾咱们聆音楼,掌柜说了,在座客官,茶点全免!”
老嬷嬷清亮的嗓子一声吆喝,大堂内所有文人学子瞬间看了过来。
“可是梁怀梁小状元!”
“六元及第,一甲三鼎首!”
“真的是梁状元,我看到了小元公子!”
是不是梁状元不知道,但是梁状元身边标配的小胖子他们打眼就能瞧见。
这下子,聆音楼瞬间沸腾起来。
不少文人学子过来打招呼。
苏琉玉哪里见过这场面。
她就是想和同窗们一起喝喝酒!
“梁小状元大驾,可否赏脸,为咱们姑娘们赋诗一首?”
老嬷嬷笑的一脸喜气,挥着小帕子指着台上的姑娘们。
“咱们姑娘们眼界高,难有幸觅得佳作,这小状元出马,定能让姑娘们谱得佳曲。”
难觅得佳作这句话让文人学子尴尬起来。
虽说这是客气话,但这捧高踩低的说法,总让人不喜。
“这下梁小状元要出风头了。”
“可不是,当朝驸马爷,入朝政三省,这身份地位,哪里是咱们这些没入朝的穷酸考生能比的。”
苏琉玉客气一笑。
“赋诗就不必了,今日过来,就是和同僚们小酌几杯。”
她又道:
“听说在座的还有不少国子监的师弟,正好借此机会看看师弟们的佳作。”
这话一开口,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苏琉玉话术一绝。
一句话,即表明不想出风头,又拉近了和众人的关系,让人心里忍不住亲近。
特别是国子监的学子。
立马师兄长师兄短的叫着。
还想凑份子开了二楼的雅间,邀苏琉玉过去喝几杯。
“哪有师兄在,让师弟出银子的道理?”苏琉玉豪气一挥手:“你们元师兄今日请客。”
元文昭:“......”
郑从文:“......”
喂喂喂,琉玉兄,你要点脸!
一帮子国子监少年乐了,拥簇着苏琉玉上了二楼。
酒香落座。
一位少年站了起来。
“梁师兄,在下楚珩,久闻师兄大名,这杯酒,师弟敬你。”
他样貌长的白净,穿着一袭长衫,长衫绣兰草,和他气质辉映,是为兰枝玉树的小公子。
就是笑起来脸上有两个小酒窝,很是腼腆的样子。
“琉玉兄,这位就是这届国子监的小文魁。”
元文昭悄声道。
苏琉玉了然,执手举杯,站了起来。
“楚珩兄客气,都是同门师兄弟,不必拘礼。”
她一饮而尽,喝的痛快,这豪爽的样子,又让国子监的少年们亲近一分,觉得她平易近人,很好相处。
接下来就是要赋诗了。
有苏琉玉在场,小少年们也想表现表现。
轮番求她点评指教。
苏琉玉也不吝赐教,真的开始点评起来。
原先这群少年还有意探探她的学识。
但见她一张口便能评出好坏,指点犀利又精妙,便也正了心思,一门讨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