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之上,是一枚王珏。
玉身雕腾龙,其上篆刻八字小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玉下系玄黄平安扣,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古来君子于玉比德焉,又闻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这是......
她的帝王之佩......
是了。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她是读书人,受困于此,这枚玉便不好示人,所以才一直贴身放着。
稷王妃看着这枚玉,犹豫着没有接。
“太过贵重。”她又道:“与礼不合。”
“那好吧。”
苏琉玉没强求,准备把玉收回来,却不想被狠狠瞪了一眼。
“你根本没想送。”
苏琉玉愣了愣。
“王妃不是说与礼不合?”
“你!”
看她一脸无辜的样子。
稷王妃险些要被她气死。
送给女儿家的东西,哪有收回的道理。
但转念一想,她又不是男子,这也不算是私相授受,更何况,今此一别怕是再不相见,她也想留个念想。
这样一思量,她大胆了些,主动把玉拿了过来。
“既然是回礼,本宫就收了。”
“......”
......
苏琉玉找到好基友,打算回朝了。
她先写了一封家书,让胤宁来往诸国的航船先返程,顺便把大魏百姓先带回去。
等到了沿海,她和胤宁再筹集银子买搜大船回江州。
毕竟这段时日傅大人和瞿老将军对她多有照顾,她做不到不告而别。
况且,她是受他们引荐入朝,一旦消失,他们便难辞其咎。
所以,苏琉玉第二日穿着从四品文臣朝服,又上朝了。
大忽悠是这样想的。
等下朝后就递交返乡信,美名其曰高中返乡探望,光明正大的批复路引回国。
但今日,早朝气氛不太对。
从四品内阁文臣有上金銮殿议政之责。
苏琉玉自踏入金銮殿,便发现蹊跷。
瞿老将军上朝了。
要知道。
大梁自入上国,少有开战。
边境和平,瞿老将军作为兵马大元帅早早离朝养老,不参政事。
这虽不能说重文轻武,但大梁百年来无战是事实,目前统领兵权的也就瞿老将军一人。
难道,朕被发现了!
他们要召集兵力,来揍朕!
“皇上驾到——”
总管大太监掐着嗓子喊了一句,帝王仪仗缓缓而至,梁帝下了銮驾,一脸疲累。
苏琉玉随着百官高呼万岁。
梁帝摆了摆手,坐在龙椅上咳嗽几声。
“爱卿免礼。”他浑浊苍老的双目扫向朝臣,最后瞿老将军身上。
“今日早朝,朕有件大事,要同诸位爱卿商议。”
苏琉玉身子瞬间绷紧。
“昨日边关急报,大商国难当头,欲向我大梁借兵抗敌,爱卿以为如何。”
什么!
金銮殿瞬间哗然!
大商位列上五国,因信奉五行阴阳之道,百姓民心一统,让诸国都颇为忌惮。
和他大梁一样,自入上国便少有战事,怎么会国难当头?
“谁敢攻打大商?”
“即便攻打又如何,大商底蕴深厚,哪有那么好打的。”
“但这借兵一事又如何说起。”
底下朝臣吵杂,梁帝压下喧闹,叹了一口气。
“自大周欲意和大越联盟,大周野心昭然若揭,如今大商正逢国难,我大梁不能坐以待毙,唇亡齿寒,大周此举便是动荡我五国制衡。”
是大周!
朝臣一下子慌了。
大周承德大帝当年一统天下,这位周天子余威尚在,不论兵力,国力,他大梁都不是对手。
这些年五国相互制衡,还算和平,但自大越端华为帝,这制衡便有隐隐动摇之势。
虽然那顺帝收复大越,但大周的野心他们完全看在眼里。
误会。
真误会了。
大周天子这次是背了一口大锅了。
急报之上只说速速借兵支援,梁帝本能以为是大周开战。
毕竟这上国之中,大周实力摆在那里。
他哪里知道一个破落小国敢出征灭商?
朝臣在下面讨论激烈。
苏琉玉心里的小算盘也打的激烈。
大商紧靠大越南境。
如今打的激烈,还要大梁支援,可见大周兵力强劲,如今势如水火。
这大佬们打架,还在她眼皮子底下,她可以作壁上观,倒时候三方苟延残喘,她岂不是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趁火打劫!勒索城池!敲诈银两!填充国库!
渣渣龙说没野心是假的。
但她为人君子,什么搅乱大梁内政这等小人做派她没兴趣,这凭实力取胜征战,才是她统国之道。
更何况,去江州之前她就准备拿大商开刀,如今时机正正好好。
“皇上,臣愿带兵出征,平大商国难。”
瞿老将军魁梧的身子赫然出列。
这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毕生为国鞠躬尽瘁。
苏琉玉站在最末尾,看着他两鬓白发和苍老的背影,突然上前一步。
“皇上,瞿老将军年事已高,不宜带兵征战,微臣斗胆请命出征,为国效犬马之劳。”
喝——
所有朝臣瞬间回头。
这小子疯了!
不要命了!
一个文臣,凑什么热闹!
瞿老将军也没想到她会来这么一出,急的想要劝阻,却被苏琉玉一句话顶了回去。
“上兵伐谋,微臣有不输于瞿老将军的带兵之道,还望皇上给微臣一个机会。”
第六百九十二章 渣渣龙又升职了
“皇上,别听这小子乱讲,她会打屁的仗。”
瞿老将军慌了,他半跪于地,言辞恳切又认真:
“末将为国率兵征战多年,这次也定不辱使命,小元大人年少,为国之心有之,但经验尚浅,还望皇上莫要听这小子胡言乱语。”
“皇上,瞿老将军老迈,如何在赴沙场?万一不幸殒命,我大梁内忧外患,岂不遭诸国蚕食?”
苏琉玉躬身一礼:
“瞿老将军身为我大梁主帅,有镇国之责,还望皇上收回成命。”
“你小子给老子闭嘴!”
瞿老将军双眼通红爆喝一声,震的整个金銮殿龙柱都嗡嗡作响。
苏琉玉背脊挺得笔直,无惧无畏。
她不过是以真心换真心罢了。
这三个月相处,她历历在目。
祖孙两人虽没有血缘,但瞿老将军却真心待她。
这份情意,她不敢相忘,更不允许他带着老迈蹒跚的身子为国上阵杀敌。
金銮殿气氛一下子紧绷起来。
梁帝坐在高位,却是一脸赞赏,大笑出声。
“好好好,我大梁新科状元又一次让朕刮目相看,这份为国之心,朕甚感钦佩。”
他扫向全场。
“来人,传朕旨意。”
......
卯时八刻刚下朝。
京城茶馆再一次热闹起来。
“听说了没有,小元大人又被打了。”
“被谁?”
“说了你可别不信,今日下朝,瞿老将军拽着人,直接在午门下揍的。”
“真的假的,这是为何。”
“听说咱们大梁要打仗,瞿老将军请命出征,被小元大人给拦下来了,要我说,这不是亲孙胜似亲孙,小元大人重情重义,哪能让瞿老将军这么一大把年纪去打仗?”
“然后呢?”
“你听老子说完行不行。”喝茶的人咽了口唾沫:“小元大人说了,老将军有镇国之责,她愿亲自带兵出征为国效力,这才把老将军给换下来的。”
“皇上答应了?”
“那可不,龙颜大悦,正三品统领一职说给就给。”喝茶的人又叹了口气:“古有替父从军,那是没办法,这小元大人放着好好文臣一职不做,要拿命去替旁人,哎,老子这心里,真说不出滋味来。”
“这瞿老将军可真没白疼。”
茶馆里,一片敬佩之声。
大梁不说重文轻武,但从四品议政大臣和正三品统领可相差太远了,武将哪能和文臣比?
这事闹的厉害,还没过一会功夫,整个王府都知道了。
稷王妃在尚学堂等候她回来拿行李。
两人约好,今日午时出发,她想看她最后一眼。
却不想,这消息传进府,让她大惊失色。
“不是说要返乡探亲,怎么好好的要出征了。”林氏一脸担心。
“瞿老将军虽老迈,但先生文弱,如何能去征战沙场,要是出了事,那......”
夏氏闭上嘴,一脸后怕。
稷王妃此时心思絮乱。
昨日她想了一夜,知她昨晚所言不虚,两人又相处数月,她信她为人正派,绝不是奸贼一党。
倒是她出言恶毒,置喙她用心险恶。
如今,听到她这消息,更是印证猜想。
瞿老将军待她亲近,她性子又惯来护短,哪里能允许他出征抗敌。
“不行,本宫要去劝劝。”
第六百九十三章 大魏的急报
此时。
内阁衙门闹翻天了。
瞿老将军那暴脾气一上来,说揍就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