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和离别总是不同的。
那份喜悦一下子冲淡了伤痛,所有人一窝蜂的涌到林斐家,后院的桌椅酒席全部摆了出来,周氏掌家那是难得的细心。
两年不见,一落座,这帮人就有无数的话题。
当然最多的就是抱怨一句话。
“琉玉兄,每次回信你太敷衍了。”
“就四个字,我都能背出来。”
“想和你多聊聊都不行。”
特别是,那句朕知道了,越来越敷衍,犹如狂草,看都看不懂了。
苏琉玉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都是兄弟,干嘛一见面说这种伤感情的话!”
众人可不惯着她,马上嚷嚷着罚酒。
“这可是国酿,喝死人了!”苏琉玉哀嚎一句。
“琉玉兄你别学林斐赖酒啊,还有一口呢。”
“就是,感情深一口闷,我先干了。”
这帮小少年,如今可是官场老手,特别是林斐,那劝酒的话,张嘴就来,哪个都没有拉下。
“不过,琉玉兄,听说你娶了个二皇子,现在怎么样了。”
酒过三巡,大家除了刚开始入席有点拘谨,现在那完全就是哥俩好的样子,一点都不客套。
“可别提了,过一阵就把人送走,不过。”苏琉玉笑的一脸八卦:“你们这次来京城,怎么不把小媳妇带上?”
一提到小媳妇,这些人立马脸红了。
“我们中要说娶妻最早的那就是伯仁兄,听说去年,还添了个儿子,是不是啊。”
钱伯仁被当众调侃,一脸不好意思。
“别说我啊,鹏飞兄你不也娶妻了,我们中,好像没有没娶妻的吧。”
这话开口,众人立马把目光到了张震还有林斐身上,当然还有余良。
这群人里,唯一三只单身狗。
余良那黑脸红了红,或许是借着酒意,他看向苏琉玉兄,大着胆子开口一句:
“琉玉兄,我有句话,一直想说很久了。”
众人:“......”
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
林斐手上的酒盏溅出几滴酒珠,隐隐不稳。
这货不会要表白吧。
“其实......”余良红着脸,一咬牙:“其实,琉玉兄,我想当你姐夫。”
林斐:“???”
众人:“......”
苏琉玉:“你说什么!”
余良一下子站起来,看向苏琉玉,走到跟前,抱拳跪了下来。
“臣,余良,大理寺丞,想向皇上求娶长公主,请皇上恕罪。”
余良至今未娶,家里头催了无数次,但选中的大家闺秀,他都不喜。
他心里,总是想起三年前,苏琉玉南城立誓后,去北荒那段日子。
他们去苏府,希望知道苏琉玉地址,但是被苏家大姐一通大骂,赶了出来。
比起那些名门闺秀,礼仪典范,苏玉华的性子泼辣,为人直爽,是真性情。
他这心思,一直埋了很久,如今两年,从七品小县令调派入京,手里有了政绩,这才敢说出来。
“长公主一直未嫁,臣想求娶长公主,希望皇上成全。”
他郑重的磕了一个头,把这几年的心思抛开,当着众人的面,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你想娶我长姐!”苏琉玉双手握拳。
这小子胆子不小!
她想揍他。
“对,希望皇上,可以帮臣一次。”
林斐不知道为什么,松了一口气。
他自己抿了一口酒,压下砰砰乱跳的心,看向场中。
“这件事我做不了主,但我可以帮你问问,你先起来。”
别逼我揍你。
“皇上,你帮帮臣。”
“你不想被揍就赶紧闭嘴吧。”
第四百零六章 走吧,去大元
苏玉华今年十九。
按理说,早就应该嫁人。
大魏长公主,身份尊贵,想要求娶的世家公子,数都数不过来。
但苏玉华就是没松口。
一来,她虽是长公主的身份,但却不喜那种后宅大院的生活。
二来,那些文墨公子,只知吟诗作对,压根喜好不同。
这一耽误,就耽误了许久。
苏琉玉看着余良。
本来看着挺顺眼一人,再看,那是哪哪都挑刺。
没办法,娘家人都是如此,自家闺女要是嫁人,都觉得便宜了对方。
余良兄长的也太黑了。
好像还不会哄人。
还在大理寺任职,接触刑案,太过血腥。
苏琉玉看着这黑脸小子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有点想踹他一脚。
“你这心思,什么时候有的。”
余良黑脸一尴尬。
“琉玉兄,我家情况你也知道,我爹是捕快,娘接任武馆,我从小不喜欢那些大家闺秀,就喜欢长公主那样的。”
“......”
苏琉玉没办法替自家长姐做主。
“我明天问问我长姐,你明天进宫一趟。”
余良心里一喜。
跪下谢了恩。
这一闹腾,气氛又不一样了。
“没看出来,余良兄,这么大胆。”
“余良兄这性子,还就要有人管着。”
一帮学子调侃几句,又让余良喝了不少酒。
天渐渐暗了下来,斜阳余晖,染得天色发红。
苏琉玉看了看天色,问了一句:
“对了,东西带过来没有?”
一提到东西,所有人立马反应过来。
“带来了带来了,差点给忘了。”
“就摆在地上,我来看看,快快快。”苏琉玉催促一句。
“还别说,我这修修改改,画了两年。”
“我还缴了不少窝藏的匪患呢。”
一群学子把自己袖中藏着的图纸拿了出来,全部摆在了地上。
这些图纸,全是各地州府详细的俯视图,连房屋坐落都精确标注。
各条路,大到官道,小到巷口,无一遗漏。
不仅如此,还有矿。
矿脉搜索,全部详细的标注出来。
这都是苏琉玉这两年交给他们的作业。
改改画画,每个人每天一点点去探查修改,画了两年之久。
“琉玉兄,你要这些图干嘛。”
苏琉玉边理图纸,边开口:“我要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让你们知道,回朝到底要干嘛。”
她看向众人。
“你们也知道,顺启二年,推广的新政吧,东南建厂,西北畜牧。”
众人蹲在地上,跟着点点头。
“但这新政,只是初步方案,目前所有的新政,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大魏,变成一个出口大国。”
她指了指地图。
“顺启一年,开商道,引商流,把我大魏,出口之路打开,运输货物。”
“顺启二年,筹建畜牧和建厂,开始让我百姓,人人成为生产力。”
“但是,你们没发现吗,畜牧建厂,只能加强部分百姓生活来源,对于绝大百姓,还是微不足道。”
她又道。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朕治国,文臣执政,商贾流通,农人耕种,妇人裁衣,而最后,就是百工。”
“百工,国本之重,锻造,加工,纺织,各个州府都要鼓励推进生产业发展,告诉他们,尽管生产,有国家替你们出口贩卖。”
“但是,比如鄂北这一块,铁矿多,多是矿山,但你要在鄂北各州府发展木工业,发展纺织,却不行。”
“岭南,多山林,你要发展锻造业,也很艰难。”
这番话一出口,林斐抢先答了一句。
“皇上,我们皖西平阳县养蚕居多,是不是让所有百姓鼓励养蚕?”
“说对一半。”
苏琉玉分析到。
“养蚕是基础,不能所有人都养蚕,把蚕丝造出来是一批人,把蚕丝纺织出来是一批人,纺织出来,做出衣服,做成被子,又是一批人,所以要细细明确规划。”
这工程量就大了。
“对了,畜牧业也开了快两年了,畜牧业之后的加工生产,我也会细细和你们布局商谈,努力把所有行业,都一一快速变现,让我大魏,各州府,各百姓,都有一份挣钱来路,让我国,各类工厂加工制造,强有力的发展。”
众人被说的,只觉得一股子热血涌到头顶,他们明确了目标,恨不得现在就回去,看看自己的州府,有什么行业可以引进,怎么带动生产。
“皇上,那你要画这些路线图干嘛?”
“用处太多太多,如今没钱,就不谈其他了。”苏琉玉不欲多开口,什么事,都要徐徐图之,一口吃不成胖子。
苏琉玉看着这群人,舒心一笑。
“你们没回来,这些计划都不敢开口,太多太杂,六部那些文臣,没一个能办好的,好在,都回来了。”
“以后,这江山,就靠你们一起,替朕守着了。”
两年同窗,他们一直做她后盾,三年外调,也一直替她守着后方。
如今回朝,是时候带着他们,往前冲,往前干,把大魏推向盛世。
“琉玉兄你放心,有我们呢。”
“我们全力配合你!”
“为大魏,为百姓!”
当初拜师宴,齐声开口的六个字,如今真的,堂堂正正的开始实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