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簪为誓!
他们的小三元,竟然为了他们,折簪为誓!
“你这孩子,大伙都是苦日子过惯的,你何苦如此!”
“小三元!你特么读书读傻了,老子要你出头!你快给我呸呸呸!”
“是啊,小三元,你已经做的够多了,这种大事,你一个人,办不了的!”
“她不是一个人!”
突然,人群里,传来一声嘶吼!
所有人顺着声音回头,只见一群穿着水墨长衫的读书人,急急赶了过来。
每个人,都是红着眼,但是目光,犹如场中少年一般坚定!
他们行至城墙下,所有人,都站在苏琉玉身后。
“文神在上,我等学子,愿以苏琉玉所愿为我所愿,税患不除,忧如此簪!”
“税患不除,忧如此簪!”
上百个读书人,齐声开口,那声音,震得空气都为止颤动。
随后,他们看到。
那群不过半大的少年人,和他们小三元一样果决。
折簪立誓!
苏琉玉回头,看着身后的同窗。
他们也看着她。
每个人的眼神,都传达着一样的信息。
你,不是一个人!
你所愿,皆我所愿!
我们帮你!我们,站在你身后!
“你们......”苏琉玉鼻子一酸,随后笑道:“不愧是兄弟!”
“琉玉,你记着,你凡事,都有我们!”
“对!我们帮你!”
“你说过的,都是兄弟,不讲两家话!”
少年们脸上神采奕奕,笑的一脸傻气。
“文神在上,我等秦山学子,愿以苏琉玉所愿为我所愿,税患不除,忧如此簪!”
突然,又一个声音开口,打断苏琉玉和同窗之间的对话。
随后,她看到,梁怀带着元文昭,以及甲字班众人,全部位列在册。
不仅如此。
随着他们之中人群壮大,队伍里面的不少读书人,都站了出来!
“我等读书人,愿以苏琉玉所愿为我所愿!”
“琉玉兄,你是我们读书人楷模,我们帮你!”
“你不仅有同窗呢,你还有我们!”
他们读书为官,不就是为了百姓,苏琉玉此誓一出,他们只觉得今后读书有了目标,有了一个可以指引他们的明灯!
“这群小子,还没入仕,闹什么闹!”
王县令摇摇头,也走到队伍里。
“哎,读书人,有拼劲总是好的,但我们也不差不是。”
郑大人骂骂咧咧也站了出来。
那些跟来的父母官,也无往日的官架子了。
走到队伍里,开始嘲讽那些读书人。
“要你们出头,当咱们大魏官员都是吃闲饭的啊。”
“要折簪,也是我们折簪!”
“一群小屁孩,凑什么热闹!”
看着这样的场面,那些底层的百姓,各个留下泪来。
“有盼头了,这日子,是真的有盼头了。”
“在苦几年,大伙咬牙在苦几年,总有活路的!”
“有人肯为咱们出头了,终于有人,敢为咱们说话了。”
看着百姓各个感激流泪的样子,苏琉玉也偷偷擦了擦溢出的眼泪。
她的手,抚着胸口,一颗心,扑通扑通的跳。
当初,她不过是花钱赈灾,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
这群人,却在心里头,一直记着她。
中榜后,为她庆祝。
落难时,为她奔走。
她现在。
不过是以一颗真心换真心罢了。
郑淑婉看着场中偷偷擦眼泪的少年,一双眼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这就是她心心倾慕的少年郎。
她微微一笑,在人群里,无声开口。
“小女郑淑婉,愿心怀天下,济万民,只求琉玉,仕途平顺,平平安安。”
她说完,又悄无声息的拔出发簪。
露在纱巾外的一双美目,带着坚定。
“如若违誓,犹如,此簪!”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太子殿下,你竟然翻墙!
南城门的消息,几乎传遍了整个京城。
疯了,这苏解元,好大的口气!
真不怕皇帝斩了她!
“怕什么?小三元这是为了百姓。”
“当时我是不在场,我要在场,肯定也算我一个。”
“我向来没服过谁,但今后,苏琉玉算一个,谁敢说她坏话,我和他急。”
京城各个书院的读书人,都听到了消息。
那策论,他们也是看过的。
只是,那毕竟是写出来的,说的倒是不假,但没说服力不是。
但折簪立誓就不一样了。
他们敬仰文神,发此重誓,让他们真心佩服,恨不得当时也在现场。
南城门后,苏琉玉没有在游街。
而是让元大老爷携带所有长白书斋的员工,亲自送乡亲们回乡。
并且报销了路费。
这可不是小数目。
大伙坚决不要。
但是元大老爷和三个掌柜都很坚决。
没有这些百姓,他们大掌柜要是死了,还怎么赚钱。
他们虽然是商贾,但也晓得感激。
这真心,向来都是相互的。
宋丞相在家里也听到了这件事情。
他没有埋怨,也没有生气,而是冲着沈怀舟调侃一句:“在家里还和我们说处事谨慎,一转头就忘记了,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你说说你到底怎么教的。”
“她素来淘气惯的,等回来学生一定好好教训她。”
“你敢!”宋丞相眼睛一瞪,立马不乐意了。
沈怀舟抿唇一笑,有点无奈:“老师,你就惯着吧。”
“我乐意。”随后又道:“恐怕今日又要喝酒,你备一点醒酒茶来。”
“学生省的。”
被宋丞相说中,苏琉玉办完事,还真喝酒去了。
这次乡试,苏琉玉中了解元,苏有余中了亚元,宋彦之中了第四名经魁,不仅如此,州学同窗各个不负众望,无一落榜。
开始林斐是最末一名。
如果重新议卷,苏琉玉插入榜单中,他就落榜了。
结果没想到,直接废除第二卷 策论,他反而前进两名,可把他乐坏了。
梁怀和元文昭此次也好不容易进了京,带上秦山书院的众人,一群读书人热热闹闹的包下整座酒楼,痛饮去了。
苏琉玉这次倒没有喝多少。
她被关了三天,众人怕她身体没补上来,都不灌她。
所以回来的时候,还特别清醒。
此时,夜深人静,苏琉玉小声的准备溜进屋子,生怕把自家娘给吵醒。
而就在她刚刚进主院大门,一个黑影立马从身后拍了拍她肩膀。
“小琉玉,是我。”
一声极小极小的声音,像做贼一般。
苏琉玉回头,看着一身黑漆麻乌隐在斗篷下的少年,惊讶的开口。
“太子殿......”
胤宁吓得一把捂上她的嘴,比了一个禁言的手势,又指了指苏琉玉的屋子。
苏琉玉了然,狐疑的开了门。
点了灯,给胤宁亲自倒了一杯茶。
“太子殿下,你怎么进来的。”
胤宁一双桃花眼笑的有点尴尬。
“本宫翻墙进来的,这样不容易惊动人,你怎么才回来,本宫等你好久了。”语气甚是委屈。
“......”
堂堂太子,你特么竟然翻墙,你丢不丢人!
苏琉玉忍不住心里吐槽一句,又道:“太子殿下,找琉玉所为何事。”
提到正事,太子胤宁脸上肃穆起来。
“小琉玉,今天的事情,本宫听说了,你胆子真大,不过本宫佩服,你说的对,虽然不想承认,但本宫知道,父皇昏庸,我们大魏小国,要不是元戈将军在北荒守着,不会坚持到现在。”
苏琉玉点点头,想到元戈叔,她记得考完要去北荒一趟,看看他们来着。
“所以,小琉玉,本宫今日过来,是想和你说,你所愿也是我所愿,你可愿辅佐我。”
说完,他又陈恳开口:
“待我登基,凭你我二人之力,扫除大魏一切隐患,让咱们大魏,和大齐,不,甚至和大元一样,代代昌顺!”
他声音激动,带着憧憬,苏琉玉看到这样的太子,心却在慢慢变冷。
胤宁,是个好太子。
他被权臣打压,还能有这样的夙愿,确实难得。
但是......
她身份,注定和他不能并存。
她一人也就罢了,但是她身后还有自家娘,还有师父和宋先生,就连元戈叔,她都不能辜负。
看着胤宁期待的看着她答应的样子,她呐呐开口:“太子殿下,你愿意帮我吗?”
“本宫自然愿意帮你!”
“无论我什么身份?只为大魏?为子民?”
胤宁一见有戏,喜不自胜,赶紧道:“无论你什么身份,只为大魏,为子民。”
“好,我同意你帮我。”
如若,我日后登基,定会力排众议,封你为臣。
“咱们击掌为盟!”胤宁伸出手,坚定的看着她一眼。
苏琉玉点点头,和他掌心相撞。
胤宁心里感动,他暗暗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