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 (柒条鱼尾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柒条鱼尾巴
- 入库:04.10
他强撑着精神,处理乱麻。
最后在干部们的苦口婆心调解下,给了一点小利,几家人总算是同意了不报公社,已经一命偿一命,此事就到此为止。下了山大队部出钱,安葬两名死者,给受害者家属补贴三十斤粮,陈二娃的医药费也由大队部出。
村里所有社员默认了干部们的处理,一个村的风评影响的是全村人,又在这么关键的时候,事关救济粮,搞出几条人命不是小事,不给安抚下来,到时候闹到公社,这不等于将把柄送上门吗。
以往,灾害年,村村负责人去公社排救济粮,哪个村不是拼命宣扬自个村的先进事迹,拿村里的好人好事当筹码,挤破头往前面排,饿得啃树皮的时候,早两天领到救济粮,保全的是一条条人命。
饥饿面前,村与村之间为着点救济粮争得面红耳赤,互相揭短,恨不得把上上辈的事儿都翻出来排挤对方。
所以,人命案还是烂在村里头的好,凶手也死了,闹有什么用,又不能把他救活拉去吃一遍枪子儿。
人死如灯灭。
是非对错都不重要了。
不如考虑活下来的人,王安庆的想法简宁表示理解,就觉得风雨飘摇中人命真是不值钱,三十斤粮
这才开始呢
雨滴砸在树棚上,恍若奏响一曲哀乐。
第二天清晨,简宁和德利去倒尿桶,收到一个消息,水退了,下游终于开闸了
这是一个令所有人振奋不已的消息,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
大伙纷纷朝树林里跑,昨天树林里死了一个人,也阻挡不住他们欢心雀跃的心情,简宁匆匆忙忙洗了手,跟着人群跑出树林。
水位确实在缓缓下降,雨也渐渐小了。
估计明后天就可以回村了。
今天临时安居地的气氛跟前两天不可同日而语。
“看见了吗,咱家只淹了一半,还好咱家地势高,咱挂在房梁上的东西肯定好好的。”说这话的人语气里有逃过一劫的喜悦。
有人唉声叹气道:“你们家可走运了,咱家不行,地势低,整个房子都淹没了。”
“行了,你就知足吧,下游放水快,房子没泡多久,回去修修还能用,多泡几天,回去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
“是啊,冯叔说的对,知足常乐,想开些。”
“大队长英明,幸好那天把人全召回村挖水沟,一部分水从山丘那边排去下游,不然地势高也没用,岭河水量多大啊!”
“对头,那天咱小队的队长还埋怨大队长咧,说他乱来,不干正事,拦水坝不修,挖什么水沟。”
“要不是挖水沟,咱村恐怕就被洪水给淹完了。”
“多亏了大队长,把咱村的水沟挖得四通八达。”
“你们瞧见没,简家不知道走了啥运,他们家地势最高,我瞅那水怕是没进院儿”
第175章 下山
德利赶紧回山洞给他奶报喜讯。
得知他们家没被淹,老太太听了高兴之余,看看火堆里的鸡骨头,心口隐隐作痛:“早晓得我就把鸡关笼子里,给点吃食,回去还有三只老母鸡。”
简宁在旁边好笑,不开腔,她就知道老太太指定后悔,当时她可没蛊惑老太太杀鸡,是老太太自己个跟着她有样学样。
水退了,愁云也跟着退去,王安庆眉心的川字总算是解开了,安排村民四处收集被山水冲出来的木薯、野山芋、野山药这些比较容易饱腹的山货,到时候村里统一修缮房屋,工钱就不谈了,一天两顿饭要供应的。
村民们三五成群四散开,收集山货,简宁避开人群,赶往峡口。
峡口地势呈三角型,排水性能好,又背靠岩石层,即便被暴雨山水冲刷也没有淤泥堵塞排水沟,排水沟运作良好,除了田地周边附近被雨水冲倒了一些苗种,基本没什么损失。
在峡口整理了田地,简宁弄了一台挖掘机出来,在山洞水潭旁边掘出一深坑储水。
水涝来了,干旱还远吗?!直觉+经验告诉她,不远了!
正好这段时间山水丰沛,山洞壁源源不断渗出水,把原先的水潭灌满了水,满出来的水不断地往山洞外溢出。
返程,简宁换了一条道,来的时候她就沿路收集山货,那条路上的物资已经被收刮干净了。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明智的,途经一片树林,那片树林被山洪强势一劈为二,中间露出一条黄褐色的深壑。
深壑壁一端有几根细密长长的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简宁一眼就看出,泥土下埋了一根人参。
小心翼翼刨开周围的土壤,刨到一定程度根须越发纠葛,简宁心一喜,这根参长在了树根里,旁边还有两根小山参。
估计是老参掉落的参籽长出来的小人参。
老参差不多有两三指宽,胖嘟嘟的,起码百年,小人参不足一指宽,大约七八年的样子。
简宁先把两根小人参挖出来,装在木盒里,晚上找个机会移植到种田空间的药田里,老参炮制出来,卖了换钱,囤点盐巴。
顺着那道洪壑往下走,底部倾倒了一片阔叶树,被洪水大风刮断的树桩上长满新鲜的木耳,旁边潮湿的腐草地里长着一丛丛蘑菇,这一趟简宁收获颇丰。
沿路收集山货,还采了不少防瘟疫的草药。
大山盛产物资。
雨停了之后,太阳迫不及待拨开乌云,烈阳火一般烤在水面上,蒸发着水分,天气似乎在一瞬间跨入了夏季。
快得让人们毫无知觉。
树林里简宁拖着一捆树藤回山洞,自从老太太知道他们家没被淹之后,心情大好,把家里大人小孩全派遣出去挖野菜收集山货。
集体出动下,两天时间而已,山洞里堆满各种野菜,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今天大队长安排下山,老太太什么都要搬回家,家什不够用,一大早就把简宁派出去采集树藤编筐子装野菜。
“宁丫头,你等等我。”树林深处,刘婶看见简宁,就跟看见救星似的,连忙喊住她,飞快朝她跑来。
“刘婶,你怎么在这里?”简宁瞥一眼刘婶身后,那里站着一个人。
“别说了,晦气。”刘婶挽住简宁的胳膊,跟着她返回山洞。
她家地势低,屋子不知道被淹成啥样了,就想快点下山,趁家里人在山洞收拾东西,她自己一个人先一步下山,结果在树林里碰见了韩知青。
“我本想先一步下山的,走着走着就觉得不对劲,背脊发凉,就像有个死人趴在我背上,我一转头就看见她用一双黑黝黝的眼睛盯着我,心肝差点蹦出来……”刘婶一边低声说着,一边搓胳膊。
简宁眼皮跳了跳,忍不住回头去看韩知青,韩迎秋就像一个没有人气儿的影子立在树下,一张脸白生生的,颧骨突出,眼珠子很黑,比一般人大一点点,盯着人看的时候,眼珠子一动不动,是挺渗人的。
韩迎秋阴鬼恻恻地盯着简宁的背影,手有一下无一下地摸着隐隐作痛的手腕子。
这人滑不溜手,警戒心很强。
除了上工,从不在村里瞎晃,田地家里一条线,身边还总跟着一条恶狗,不等她靠近,狗鼻子灵敏,汪汪叫,弄得她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
前两日,她发现简宁独自一个人离开了山洞,等她追上去,又不见了人影,很邪门。
不仅简宁邪门,水磨村邪门的人不在少数。
譬如,昏迷的陈二娃,他们家是有名的贫困户,可据她观察,平常粗粮馍馍都吃不起的人,前段时间他家竟然三不五时就会飘肉香。
又譬如,三小队队长的小闺女,原本跟六小队队长家结了亲,本是门当户对,结果那闺女生死要退亲,话里话外的意思,那家人已经配不上她了。
古怪之极。
她从深海的漩涡里捡回一条命,却好像又陷入了更深更致命的漩涡。
树林外,密集的黑点负重向山下移动,一如一群搬家的蚂蚁。
只听啪叽一声,简宁扶起再次摔倒的老太太,神情无奈道:“奶,下山的路不好走,咱能不能少拖几个筐子?摔出个好歹,几筐野菜不够你吃一顿药的。”
“不行!湿泥巴地摔得出啥好歹,我身体结实着哩,你少咒我!”老太太坚强地站起来,扯了扯身后窜成串的筐子,继续拖着走:“没听你大伯昨天开完会回来说啥吗,咱村这次老惨了,地里的粮食全要补种,粮种不够不说,这鬼天气,补种能收成多少谁都没个数。不是我说你,以后可不许像以前一样敞开肚皮胡吃海喝,咱得勒紧裤腰带把今年熬过去”
老太太絮絮叨叨念着,又摔了一跤。
双手不空,前有包袱,后有背篓,臂弯挂草绳拖筐子,失去平衡摔跤的人不止她一个,下山途中摔跤的人此起披伏,谁也别笑话谁。
第176章 他来了
雨水浇灌山林数日,蘑菇木耳如雨后的竹笋。
村民很清楚,今年注定是困难的一年。
但凡看见能入口的东西,没有人会嫌多,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山下盘,甚至有人在路上遇见野菜,带不走,干脆把上衣往裤腰里一扎,直接塞衣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