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农女要逆袭 完结+番外 (清清池)


  听到周水莲的话,大家也都尝了尝炒黄豆,味道果然更香,味道更好,木秀抿嘴笑,先不说现在的黄豆不好买,吃的机会不多,还有别人家有些黄豆也就是用盐炒,谁家有这么多的调料啊。
  “这等下次赶集,秀,你多做点儿,我拿去卖,大家肯定都会喜欢吃的。”木小草上次去集市卖东西赚了钱,她算算了,这收入还不错,这让她燃起了很大的热情。
  “好,家里的玉米那样多,能做很多爆米花,还有那红薯,这两天赶紧洗干净,我再做点儿红薯干。”木秀笑着说道。
  “你可别了,那红薯干谁家不是一大堆,能卖得出去才叫奇了怪了。”周水莲急忙阻止。
  “可不是,整天吃红薯吃得够够的,我是不喜欢吃这玩意。”木小草急忙赞同,她从小到大吃过太多红薯了,什么红薯粥、红薯干、红薯面馒头、煮红薯、炒红薯、红薯饼......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她就再也不肯碰红薯一下了,觉得这是最难吃的东西。
  “那是你们没吃过我做的红薯干,等我做出来你们尝尝再说。”木秀自信满满的说道。
  木秀也是吃过红薯干的,眼下英武村家家户户做红薯干都是晒干而已,平时吃几口,腮帮子都嚼酸了,就算是放到水里蒸煮,味道也是差强人意,并不如新鲜红薯软和甜蜜,后世的红薯干还讲究三蒸三晒,那样的口感才是香软糯甜,不过木秀心里还有一个更好的想法......
  “收了这么多的红薯,卖也不好卖,吃多了肚子胀的慌,真是愁人,你想倒腾就去倒腾吧。”周水莲想到家里堆得满满的红薯,不由也叹了口气。
  “这次咱们收了这样多的农作物,也不知道要补多少钱的税。”木水说道。
  “爹,咱们补交税也只补交那一亩三分地的,剩下的都是咱们自己的。”木秀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开荒地头三年,是不用交公粮和补交税的,只用把土地使用费的钱出了就行了。”
  “真的啊,那太好了。”周水莲一脸的激动。
  “不然谁还去开荒啊,又要交公粮又要交税,还要交土地使用费......”木秀笑着说道。
  -


第266章 捞鱼
  去年还是工分制的时候,春季要交公粮,秋收之后,要补交一部分税费,最后分到手的粮食和钱,让很多人吃饭都只能吃上八分饱,如今分田到户之后,木秀家第一年交完公粮就有余粮,如今加上开荒不用交这些,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
  而村里别的村民家,都开始收起了水稻了,稻田里养鱼的那几户人家,因为上次下大雨的缘故,稻苗补种了一些,比别人家的水稻要晚成熟了几天。
  只是,大家都是第一次稻田养鱼,这怎么收割,大家都还不知道,陈向阳一大早就去了木秀家里,把木秀请到了稻田边。
  “木秀,就从我家这稻田开始示范吧,让乡亲们都学习学习,怎么做。”陈向阳家的田边上,已经围了不少的人。
  陈向阳家的地有两亩,陈向阳的儿子当兵的时候,在外地认识了儿媳妇,前段时间,儿媳妇的亲娘生病了,想看看孩子,于是儿子带着儿媳妇还有孩子回娘家了,秋收只能靠陈向阳夫妇两人了,不过好在地也不多,两口子也能忙的过来。
  “陈叔,这要先放水,将鱼捞出来完之后,再收水稻。”木秀说道。
  “行,我这就先去开水闸。”
  “等一下。”木秀出声阻止,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应该先联系买鱼的,等谈好了,鱼直接拉走,不然水放了,这鱼死了怎么办!
  木秀扭头对站身边的陈向阳轻声问道:“陈叔,这鱼一两天卖不完,要不,今天先放一半水,捞出来一半的鱼,先拉出去卖掉,等明天了再把剩余的水放了,把剩下的一半也拉去卖掉,就算卖不完,养在家里的水缸里,还能养一段时间。”
  陈向阳这才回过神来,对啊,一下子捞出来这样多鱼,卖不完怎么办。
  “还有,需要准备几个大木桶,鱼捞出来先放进木桶里面,不然等这边放好水,这捞出来的鱼也死了。”木秀提醒道。
  “孩他娘,你回家去把家里的大木桶都拎过来。”陈向阳喊道。
  “好,这就去。”陈大婶转身就向家里走去。
  “我去帮嫂子。”
  “我也去。”
  人群中有四个人,紧跟着陈大婶的的方向快步追去。
  很快,几个人就抬着三个洗澡的大桶回来了。
  陈向阳把稻田垄沟边上堵水的开口给挖开,整亩稻田的水就向这里流动,很快,随着水位的下降,稻田里的鱼开始翻腾了起来。
  木秀眼疾手快的将渔网递给陈向阳,俩人各站一边拉好,从稻田里头顺着水流出来的鱼,就这么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渔网里头。
  因为有栅栏拦着,所以流出来的鱼不多,都是一些体积小的,兜的差不多了,陈向阳拎着渔网把噼里啪啦跳动的鱼,一股脑倒进桶里,然后继续守在出水口。
  一旁有眼色的村民,勤快的给鱼桶里头添水。
  “好了,陈叔,堵住吧。”木秀站起身,看了一眼水位,对陈向阳说道。
  陈向阳拿起铁锨,铲起土,迅速将出水口填住,今天就先搞这边一亩地里的鱼。
  “陈叔,这会儿可以先下去捞鱼了。”木秀抿起裤腿,向稻田里面走去。
  陈向阳也学着木秀,走进稻田里,这会儿只有不到一米深的水里,虽然全是泥巴水,但是并不影响视线,鱼儿游动的时候都能清楚的看到,这一亩地的稻田里,只见鱼儿在不停的乱窜。
  田垄上面站着的几家稻田养鱼的乡亲,也都不约而同的抿起裤腿,跟着下来了。
  “呦,好大的一条鱼。”木秀高高的举起一条大鱼,只见她的手上捧着一条将近一尺长的鱼儿,只是忽然那鱼儿一个打挺,木秀没有抓住,那鱼掉进水里,迅速钻进泥里跑了。
  “哈哈哈。”岸边响起大家的笑声。
  木秀也露出了笑容,这鱼儿长的真肥。
  下到稻田的人,都拿起渔网,撒下去,一捞就是一小网,很快,装鱼的木桶里,已经装了满满的两大桶,至少有两百多斤。
  “陈叔,继续放水。”木秀大声喊道。
  陈向阳再次将水放开,直到水只能滴滴拉拉的流出来,但是田里还有一尺高的水面。
  “大家拿木桶把水舀出去,再把剩下的鱼全部捉上来。”木秀指挥着。
  很快,大家就把地里的水弄干了,鱼也全部捉了上来,三个木桶全部装满了。
  很快木桶周围就围了一群人,看着里面跳的欢腾的鱼,没养鱼的乡亲们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养鱼的那几个人,也对自家地里的鱼充满了期待。
  “村支书,正好我家小子想吃鱼了,你这卖给我几条。”说话的是刘大牛。
  “行啊,反正也是要拉到城里卖的,城里是三毛钱一斤,我这就算两毛钱一斤,乡亲们,谁要尽管说。”陈向阳大手一挥,朗声说道。
  大家一听,一斤少一毛钱,那五斤的鱼就等于省了五毛钱,够买一斤肉了。
  “村支书,给我也来两条。”
  “我也要。”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起,叫的声音最响亮的就是那些最早同意分田到户还有养了鸡鸭的人家,因为交了公粮后,这些人家竟然都有了余粮,再加上水稻大丰收,集市放开。
  粮仓满满的粮食还有去集市上卖鸡蛋之类的农产品,让这些人家不仅手头有些宽裕了,都对来年更是充满了希望,因此买上一条鱼回去吃,也并不是再也不敢想象的事情了。
  “好,拿好盆子排队。”陈向阳示意陈婶子回家拿秤。
  很快,大家都拿好盆子,陈向阳称鱼,陈婶子收钱,一条鱼小的都快三斤,大的草鱼有五斤,乡亲们你两条我三条的买,很快,就卖出去了两百多斤的鱼,两个木桶都空了,还剩下一个木桶里面,目测也就剩下三十多条鱼了。
  “这平时去城里买了鱼回来都是死的,河里也捉不到这样大的鱼,今天可以吃新鲜的鱼了。”一位大婶说道。
  -


第267章 卖鱼
  “可不是,我家儿媳妇这才生了孩子,正愁奶水不好,这鲫鱼汤最是下奶,正好这几天还有几家要捞鱼,我就跟着买,多买几条,可不能饿着我的大孙子了。”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拎着鱼向家里走去。
  “你们等吃了晚饭去村里的办公室等我,咱们开个会。”陈向阳对着今天来观摩,家里也是稻田养鱼的几个人说道。
  “好的,村支书。”那几个人准备明天开始捞鱼。
  夕阳西下,在稻田里头忙活了一整天的陈向阳,脸上的笑容都没停下来。
  等到乡亲们都散开之后,陈向阳捉了条大鱼,拿了绳子穿好,递给了木秀,“木秀,给,拿回去吃去。”
  木秀也不拒绝,接了过来,笑着说道:“这托陈叔的福,今晚有鱼吃了。”
  “你这丫头,平日里我可没少吃你的东西,快回去吧,忙了一天了。”
  “好的,陈叔,明天再捉另外一亩地的鱼,然后一起拉到县城去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