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YTT桃桃
- 入库:04.10
宋福生听进了心,虽然大家很实在,但是以后稳定下来真该更注意这方面。毕竟就算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不过:“哪有秤?”
“你跟我来。”
宋茯苓和客栈管进货和灶房的师傅讲,她想用秤。
人家师傅连犹豫都犹豫,还笑容满面的打招呼道:“今儿走哇?搁那呢,去秤吧,麻袋够不够用?不够用吱声啊丫头,我这能倒出来几条。”
“谢谢伯伯了。”
这时候宋福生也算看明白了,他闺女只用一天时间就差点打入客栈内部。
大家伙也觉得老借光,惊讶坏了都,福生家胖丫咋就能这么出息。
走哪,哪遇见贵人,甭管干啥都能遇到搭把手的。
高屠户甚至一边往秤上拽袋子,一边开玩笑道:“昨个啊,就错了,就该让咱胖丫跟着去林子,备不住咱大伙不能摔够呛。这丫头才是小福星呐。”
宋福生听了这话,干活都咧嘴笑,连句谦虚话也没有。
最后秤完,大致一千八百多斤。
要出发了。
当宋福生看到一个又一个像炸药包似的行李被绳子捆好了,背着就能走,得到大伙一致赞同,都纷纷说这样打包行李很是节省地方。身后背行李卷,前面推车,两不耽误,还能节省出放行李的地方装松子。
当看到小娃子们穿着改良的衣裳,身上也能背个十斤八斤松子走路,都是他闺女给出的主意。
宋福生已经不是偷偷的笑了,他是瞅着他闺女笑眯了眼。
宋茯苓没注意到她爹的表情,她身后背个大筐在盯着马老太强调道:“奶,你能不能做到别总是看蘑菇?我可不是吓唬你,你掀起来扒拉看一回,松茸就会不好一点儿。不信你问问我娘。”
“好好好,我不看了。”
“喏,这可是你说的。”
“我说的。”
“给,我这包你背着。这里呀,你懂的,都是我姥爷给的那……”
马老太被吓得四处看:“中中中,快别说了,我一准背好好的,撒尿也背着。”
其实宋茯苓的背包里已经没啥了,她就是为了弄双重保险,转移马老太的注意力。
因为她要给松茸送进她家那个空间里,空间里有保鲜效果,放进去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拿出来还是那样。
可她很怕奶奶没啥事就看松茸,数量不对那就该露馅了。尤其是,她着急取什么东西还得找她爸,她自个拿不出来。
不是没想过弄个大桶,用盐水泡,但是一费事,二是松茸被盐水泡过指定就不能卖那么高价。
出发。
宋里正站在客栈前,对白掌柜说:“你等俺们置上房置上地的,种上头批大萝卜,甭管道多远,我也让小子们给你推两车大萝卜来,真的,我老头子说到做到。”
你说说,吃了人家多少萝卜咸菜,一坛半吃没了。别小看那些萝卜咸菜,人家掌柜的卖白粥时搭着小菜卖,那都是银钱。
白掌柜哭笑不得,他要两车大萝卜干什么,“老爷子,保重身体啊。”
“保重,你也要好好的保重,受你太多照顾了,俺们也不知该咋感谢,掌柜的,你可真是大……”
马老太打断宋里正,要指望老爷子絮叨完得半个时辰,冲白掌柜道:“掌柜的,你这么仁义,等俺安定下来会在菩萨面前给你念叨,你会有福报的。”
宋福生也拱手道:“白大哥,保重身体,咱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小武站在白掌柜身后,看到宋茯苓在对他摆手再见,想冲宋茯苓笑一下又不好意思。
耳朵微红、动作极小对宋茯苓敷衍地挥了下手,心里吐槽:这是谁家姑娘,怎么对他一个男的如此热情,真是不害臊。
可嘴角却不自禁偷偷弯起。
宋茯苓没想到,官道对面的广源店掌柜的,竟也出来送他们了。
官道上,当他们这行人才走出几百米远,她听到那位掌柜的喊“一路平安”。
“那人谁呀?”宋福生问道。
“广源店掌柜的,爹,得亏人家了,你快对人家挥挥手。”
宋福生作为大人们的代表,听完立即停下手推车,很是感谢人家啊,他们大人不在家,得亏了这些好心人。转回身,赶紧傻兮兮的对人家猛挥手。
小娃子们也认出来了,纷纷七嘴八舌伸出小手叫道:“胖丫姐姐,胖丫姐就你快看,是那个掌柜的。”
宋茯苓说,对,临别了,我们要一起打招呼噢,多谢了这些伯伯。
官道上,没一会儿就传出小娃子们异口同声、拼尽全力的童音童语:“掌柜的,再见,再见。”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更(为月票950张+)
再次走到当时迷路的十字道口。
宋茯苓身后背着筐,一边帮她爸推车,一边问道:“爹,你就没发现吗?其实从刚才那块,这条路就已经开始拧歪了。”
“拧歪了吗?”
“拧歪了呀,不再是正南正北,往北走倒是应该向右拐,这就是你迷路的原因。”
宋福生累的满头大汗,不接受自个老司机多年竟然转向。据传不是鬼打墙吗?
宋茯苓嗤了一声:
“有人能走丢就是东南西北分不清。里面又是林子,又没有村落给指道,还不停往深处走,越走越迷糊。
谁知道那些走丢的人是饿死还是被大型猛兽吃了,也或许走丢一个月半个月的又回家了呢。
这里信息更不对称,更信一传十十传百的小道消息,小道消息四处传播,就给大家吓到了呗。以防万一,谁也不去,就成全了咱们。
要是换成一个会领路,恩,就比如那些有经验的老兵或者头领,人家听老百姓这么说都得嗤之以鼻,他们也不会犯这种错误。
不是我多厉害啊爹,是爹你……”
宋茯苓噗嗤一下笑出声,竟然用红布条引路。
宋福生:“……”个臭丫头,赶路累够呛也不忘埋汰他两句。
走到十字道口,要向右拐了,要离开这片区域了,可不止这对爷俩在感慨总结,大家伙对这里感情也很深。
“哎呀,再也见不着松树林啦。”
“这松树林才是功臣呢,给咱置上多少银子。感谢松树林呀!”
“嗳?你们说,能不能是咱这里头姓宋的多,让咱遇上了松树林?”
“怎的呢?”
“你听听,宋,松,一个字嘛。”
“嘿嘿,竟胡咧咧。不过要是这附近能有村子,其实咱在这落脚也挺好。”
“你想得美,那是你想在哪落脚就在哪落脚的嘛。”
高铁头回眸笑道:“宋大伯,在这落脚也没么用,三叔说了,松子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咱今年收了,明年么样还不晓得嘞。”
“就是,那林子可没轻了让咱祸害,后头,树杈子给掰掉不少吧?够养两年的。”
“还树杈子呢,路过的坟圈子,给人坟包子也差点踏平。尤其靠林子跟前那几个,它碍事,这家伙让咱大伙给踩吧的。”
“你说也怪了,咱头天去还觉得瘆得慌,汗毛都立起来了,后头再去你们怎就不把坟圈子放在眼里了?”
王忠玉双臂用力猛推下车,给这块上坡路过去后才笑着接话道:“也瘆得慌,可俺就想着,就算冷不丁冒出一个两个的,不行就和他干呗。他长的再吓人还能有胖丫那脸谱吓人啊,哈哈哈。”
大伙都笑。
可见宋茯苓的面具很是具有多功能性:天热防晒,天冷保暖,风大时能保护脸不被吹皱,吓得小偷屁滚尿流,给大伙锻炼的,经常看那吓人玩意,愣是天天看给胆子也练出来了。
不过,宋茯苓那几个面具照以前不常见了,因为宋茯苓担心多口角。有时候她里面带面具,外面套黑布头套,头套只露出个眼睛,给面具挡着。有时候干脆不戴。马老太和米寿、小虎哥用的面具也是一样,听宋茯苓的话,只赶路的时候戴着,快到城边见到旁人就给收起来。
大伙说说笑笑,饿了就啃口干粮,冷了渴了就用带着的两袋子松树塔原地支锅烧水,一边烤烤冻僵发木的手脚,一边能抱着新灌的热水囊抿一口,让肚里热乎热乎。
感觉看起来还行,但实际上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自个清楚。
尤其是这里头有两个重伤员。一个是从树上摔下时,身上虽然没什么伤,但是当即吐出一口血,一看就是掉地上撞的不轻。另一个是掉下来时碰到了头,始终晕头转向在坚持,宋福生知道,这是现代的轻微脑震荡。
让大伙到了前面的县城,不行就落脚去看看病,都抓点药。
每当这种要花银钱的情况出现,大伙就不听话,宋福生掰开揉碎说也没用,一个个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包括那位轻微脑震荡的患者也跟着摇。
就这么惨了,宋福生万万也没想到,他们这帮难民竟然还成了别人眼中的小肥羊。
想宰小肥羊要是痛痛快快宰也行,完了还涮他们。
武泉县守门的几个官兵和一个小头目对视一眼,呦,这伙人带的东西挺多呀。
瞧瞧,大部分人身上背着被褥,一部分妇女背着竹筐,筐上面还用破衣服给盖上了,不知装的什么。